治学之法 2O14-05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方法的指导 . 文/任惠颖 摘要: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预习。从读、查、思三方面谈了预习的方法,并提出在预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主动学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练习 【三)思 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 通过读、查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要进行思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 考了。古人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告诉我们,要带着疑问去分 去听讲,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预习时也要有所 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 析、思是预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叮以引导学生根据单元阅读 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可见,学生在课前的自主 思,学习——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会 目标、阅读提示、课后习题等进行思考,思考应完成以下目标: 感悟到,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 此,教师一定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一1.思考:文章的内容是否真读懂了? 2.思考:文章的中心的概括、句子的理解、层次的划分自已是 否能解决?哪些环节需要帮助? 3思考: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 4.思考后在书上做批注,教给学生一些做批注的符号。 二、指导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的预习方法 怎样的预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读—查一思” 是预习的基本方法。 【一)读 读是预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引导学生预习时, 要读单元内容的说明,要读阅读提示,要读文本教材,要读课后的 一“读一查一思”是预习的基本方法。学生在“读一一渎、查一查、思 思”中,读通了课文.自学了生字词,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初步 作业习题等。因为这些提示及课后习题都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 研究了课文的结构,提出了疑难的问题。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学 容的资料。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初读课文时要采用默读的方法,默 生情况的不同,预习如果只拘泥于“读一读,查一查、思一思”的模 读时应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字多读一读。 3.画一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感悟深刻的句子,画出 式,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将不会太高,久而久之预习的效果将会太太 减弱,教师在指导预习时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要灵活多变,将 2.圈一圈:圈出生字、词语、对不理解的词语,难写、难懂的生 读、查、思贯穿其中。指导预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循序渐进,指导预习过程 许多学生对如何进行预习,思想上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地读一 批注。学生的这些做法,一是说明教师对预习作业检查不够。二是 不理解的句子。(可选用不同的符号,教会学生不同的符号,而且使 读文,圈一圈字词,画一画好词佳甸,从各种辅导资料上摘抄一些 用符号时要固定统一,不要随时更改) 朗读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是预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说明教师的预习指导不到位。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因此 是预习时不容忽视的环节,朗读是在默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预习时 教师要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 朗读可分三遍进行。 要重新读。 步加深,及时检查纠正预习中暴露的问题,认真小结,注意多表扬、 第一遍大声朗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错误的地方 多鼓励、激发兴趣。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开始要安排在课内进 行,教师要有具体的指导预习的方法.细致安排预习步骤,注意激 第二遍读文后,思考并试着回答回答:读了课文,我懂得了(明白 发预习兴趣。等学生初步掌握了预习方法后,预习就可以安排在课 了,收获了)什么?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表达的思想意义等。 外进行。预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着急。 第三遍读文时,大声读出喜欢的词语句子,或不理解的词语句 子,注意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结构等。 (二)查 (二)预习形式多样,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预习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不要仅仅局限于读一读文章,查一 查文中的生字词,思一思文中的疑问。社会实践调查、访问、上网查 查一查的环节在默读时就同步进行了。查一查应完成以下学 询都是预习的形式。如,预习《鲸》一课时,要求学生查阅鲸的资料, 习目标: 因学生了解了关于鲸的许多知识,上课积极性很高,丰富了文本知 1.查阅字典、词典等学习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记住字形,解决 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预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让学生 字词问题,扫除阅读障碍。 围绕地震这一灾难,去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在进行课后拓展这一 气氛活跃,效果良好,这来源于预习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 动预习。 2.查阅课文的出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有助于对课文的 教学环节时,学生讲述了大量防震知识,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课堂 理解。 3.查的范围可以是字典、词典、种种资料,包括互联网等,其中 教材的特点,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多样化,促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主 也应包括访问同伴或家长等。 一56一 2014-05 治学之法 小学美 术教学中怎样托寻学生她赛 文/刘美艳 摘要:在美术课中,学生动手画之外,更多的就是用眼睛去观察事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这样说:“必须勤动眼,看准了之后再 动笔!”但有的学生却这样说:“老师,我不会看!”这句话似乎幼稚可笑,怎么不会看呢?但细细一想,他就画不出优秀的图画来。因此, 观察对美术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观察;比较;分析 在美术教学中,懂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呢?我在教学实践 分析。中年级学生虽然能基本互相感知物体体积、明暗及近大远小 活动中,觉得有以下几个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有很大帮 的透视现象,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敏锐地捕捉对象特 助的。 征特点的能力,教师应当避免过多地讲画法、讲知识,而应当强调 一、要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 写生中的感受,只求造型动人、感人。在高年级中,已涉及明暗写 对于同一事物,立足点不同,观察到的效果也不同。诗句“横看 生,教学时,教师先通过讲解、提示。让学生对观察对象有一个整体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进行观 明暗印象,再引导学生把整体分成若干个小部分进行细致观察,最 察,必须选择最佳的观察角度,选择能画出事物特征、表现出事物 后让学生分析各部分明暗之间的关系,达到观察目的。如,学生进 结构的角度来画,不要选择一些过高过偏过正的角度来画。如,在 行明暗写生时,发现物体暗部有的地方比较亮,经过教师提示,学 教学生画正方体时,要指导学生坐在能看见三个面,亮部与暗部适 生分析才知道这是反光的结果。这样,通过分析,就能将感性认 中,且又不过高过低的位置上画。如果位置处于背光部,那么就很 识转化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难表现出正方体的立体效果。 五、要带着问题去观察 二、要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 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学生 学生选好最佳的观察角度后,还必须掌握观察顺序:先整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观察,达到观察的目的,获得准确的事物印 后局部。只有对事物有了整体的认识后,再仔细观察局部,才能达 象。在一次美术兴趣小组的写生活动中,我让学生画学校的大门, 到整体局部相结合。如,在教学生进行人物速写时,首先确定立足 我把他们带到学校大门前,让他们观察,并提出了问题:“校门给了 点,再让学生观察模特的比例、人体结构,抓住主要动态,不要局限 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校门非常漂亮。” 于细微部分,如五官、手等。在总的人体结构和动态观察仔细后,再 “很形象,使人一看就知道学校的大门。”“校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 观察人的五官、手、衣纹等细部。这样,学生在作业时就能很容易地 显得严肃整洁而大方。”……从学生的这些回答中,我们知道,带着 把握住形体,准确地把人物表现出来。 问题去观察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要边观察边比较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 学生在观察时,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比较法是进行细致观察 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观察事物,提高他们的绘画 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通过比 较,就可找出观察对象与被比较事物的不同之处,如大小、主次、方 水平。坚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了观察 向等,从而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准确地把事物描绘出来。如,在教 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学会了各 种观察的方法,有益于学生智力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更有益于 学生写生雪松树时,就可把雪松树与常见树(如水彬树)进行比较, 看看雪松树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雪松树的形状与水彬 增强学生创造美的动手能力,同时对美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 树的形状相似,而雪松树的枝干是近乎水平,叶子是针状的,稍稍 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垂。这样学生在写生时,就能画出雪松的特征。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五 四、要边观察边分析 小学) 在观察活动中,需要把观察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观察边 ・编辑韩晓 .‘止 ^‘L.址.1|L. 止 .‘ .址.‘ .1止 .‘‘L —止 —止 J止 舢 —止 —止.址 预习形式的多样式,还体现在预习既可以是个人行为,又可以 想一想“雨”的意思。用课文的题目来设疑,吸引了学生预习的兴 是集体行为。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预习时,最好的形式就是 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后,谈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会更深刻。如,预习 小组共同预习。在预习前,教师要协助学生进行小组分员的分配, 《新型玻璃》一课时,教师预设的问题是: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自 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小组内再进行相互交流,整合预习 己设计表格,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说明方法用表格的形 资料,这种小组合作式的预习形式可以互帮互助,有利于带动学困 式来呈现。学生交出的预习作业质量很高,有的设计了带有花边的 生,既培养了预习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的意识。 表格,有的表格还涂上了颜色。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励了学生主动 (三)预设问题,激发预习的兴趣 预习时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会 去预习,真正自主地学习、思考。 被一定的固定模式所束缚,创新性就不高了。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预习的平台,使 用。预习前要根据教材特点进行问题的预设。问题不要太难,一两 学生学会预习,在预习中发现学习中的重难点。提高解决问题 个即可,让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读文、去思考。在检查预习时,要 的能力。如果能扎扎实实地做好预习,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求学生讲解完成预设问题的思路,及时给予肯定,增加学生的成就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 感。如,预习《桂花雨》一课时,预设的问题是:桂花会下雨吗?好好 ・编辑韩晓 一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