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跨文化交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跨文化交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来源:化拓教育网
跨文化交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杨永红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欢喜岭公用事业处) 摘要:企业文化差异的突现,要求企业实施跨文化管理,以整合不同文化, 文化管理人员的选拔应侧重于考察其能否承受异国文化的冲击,是否 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但是当访一些企业在跨文化管理 善于控制和调节自身去适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即对不同文化的适应和 中存在种种误区。本文就跨文化交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协调能力,包括民族优越感倾向、对多元文化的体验、认识承受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行为承受能力、专门的文化知识、一般的文化知识、文化行为和入际交 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导致了“文化热”现象的产生。虽然全球经济 约我国企业经营的人才瓶颈主要是外语沟通能力差,对国外的 体化趋势得到了很大加强,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 文化(尤其是拉美、非洲国家)了解偏少。这需要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 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相同,但员工的不同文化背景使文化差异仍然 流与合作,企业要多与国内外的高校展开培训交流计划。 一0引言 往的敏感性等。跨文化管理人员的选拔不外乎合三个渠道,即从母国 进入21以来,西方企业界、管理学界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重 外派、从东道国选拔和从第三国选拔,每种方式各有利弊。 大变化,开始讲关注的焦点转向非经济因素,注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 对我国而言,胜任跨文化环境下的管理人才资源还相当有限。制 是一个影像管理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国外许多研究表明:经 2.3开展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避免和解决 营中,凡是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我 文化冲突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跨文化培训有两个主要内容: 国改革开放已经3O多年,随着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本土企业在海 ①系统培训有关母国文化背景、文化本质和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 外业务的拓展和在国内跨地区经营规模的扩大,文化冲突与融合问 特点。②培训I外派管理人员对东道国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 题已经日趋为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 1跨文化冲突的概念 力。其中,最常见的培训方法是敏感性训练(也叫T小组)。文化敏感 性训练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在许 跨文化管理中常遭遇到的现象是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指不同 多大型企业中,文化敏感性培训通常采取多种方式,具体做法有 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当文 化差异末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时,所引起的以剧烈对抗形式表现出 文化教育、环境模拟、文化研究、外语培训等。 来的文化摩擦。一般而言,文化冲突对管理效率具有破坏性。 2.4加强跨文化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冲突大多是因为沟 通不良引起的。语言的不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加剧了沟通的困难 文化冲突源自于文化差异,但文化差异不等于文化冲突。文化 差异具有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而且文化差异并不见 性。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处,必须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 得一定给企业的管理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只有当文化差异末得到合 制。企业管理者需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形的 理控制或管理时,才会演化为文化冲突件对企业的管理效率产生破 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坏性的影响,所以一个企业完全没有必要投量力气去改变组织 2.5促进跨文化融合经过前几个步骤,管理人员提高了对不同 内的文化差异。相反,合理地利用文化差异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 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并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与公 促进作用。 司总体经营战略相一致的文化。这种文化把每个员工的行为与 2跨文化交际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加强国外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 解决或降低文化冲突,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不可能一战而就,必 增强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显然,成功地建立这样 一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文化协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 种组织文化,要求企业通过文化的识别、选择与认同,把带人企业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的不同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文化选择的一般规律是选择那些与自 2.1认识跨文化差异文化;中突多源于企业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身文化相契台的东西,同时兼顾选择和吸纳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东西。 因而进行跨文化管理首先要分析和识别文化差异。认识文化差异具 在海外企业中,只有融合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真正做到优势 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认识当地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要 互补。文化认同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和基本价值 认识母国文化如何影响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要认识他文 取向。因此,文化认同是企业跨文化差异的价值现形成和发展的 化,首先必须认识自己的文化。”只想了解东道国文化的差异而不想 重要动力。 了解自己文化的差异是不够的。 文化的多元化将给企业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利用个 把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区分开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 体的差异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来提高企业的创造、革新能力以及 文化;中突的办法。一般而言,因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 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即通过跨文化管理达到不同语言、文化和价值 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较容易改变;因生活习惯和 现的个体协调融合在同一个企业里。企业全球化融合了世界上不同 风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但需要较长时 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形成了协同配合的组织,而这种组织所产生 间;因人们基本价位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往往较难改变。 的新管理,超越了非全球化企业的组织模式,为全球化企业提高了生 2.2选拔跨文化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技术知识和管 产力,增加了财富。 理能力外,还必须思想灵活,不守成规,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和应变能 总之,21世纪是企业全球化的世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序幕已 力;尊重、平等意识强,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 经拉开,国际化的步伐越迈越大。掌握跨文化管理的艺术与技巧是我 的人友好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下经受过锻 国企业能从容驰骋于国际舞台、实现成功经营的保证。 炼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 参考文献: 要解决好文化差异问题,搞好跨文化管理有赖于一批高素质的跨 [1】郭英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四川I师范大学学报》(社 文化管理人员。因此,双方在选派管理人员时,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 会科学版).1 997 24(4):90—95 [2]彭迪云,彭晨.现代公司成长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管理《南昌大 除了要能够贯彻总部的战略,忠实代表和维护总部的利益,具有丰富 学学报》(人社版).2000.31(4):57—63 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之外,尤其要具备在多元文 作者:杨永红。1975年12月生,男,甘肃省庄浪县人,经济师,大学学历, 化环境下工作所必需的特定素质。因此,在忠诚和才干的标;隹之外,跨 人力资源 (上接第11页) 的共同发展,促进陕西省经济的腾飞。 [2】张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中的地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版).2005(4):141—144. …许小青,黄小勇,钟铃.完善江西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企 【31支l根霞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郑州经济 业经济.2005(6):128—129 78 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3):侣一20.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