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竹》阅读答案及翻译
《官舍竹》 阅读答案及翻译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光,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字词解说:
孤贞:矗立坚贞;孤直忠贞。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荒僻的地方。
翻译:
是谁在衙中种下这几百竿萧萧绿竹呢?陪同这些透明澄澈的绿
竹吟诗最合适我这做闲职的。 她们不与妖艳的百花争春, 孤单地守着 坚贞,等候着隆冬的到临。竹声萧萧拂过我的琴,顿生精致的情味; 竹影映在棋坪上, 更增添了我下棋的兴致。 第二年即使我被贬到更偏 远的地方,今年的冬季我还可以在雪中看见你高洁的清影夭艳: 异样艳 丽而庄重。
试题:
(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4 分)
( 2)这首诗中的“”拥有什么特点?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了如何的情怀?( 3 分)
答案:
《官舍竹》阅读答案及翻译
( 1)“拂”和“侵”。(1 分)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1 分)“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好和含情,令人向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令人感觉到竹似欲与诗人同
乐,创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境界。( 2 分)
( 2)这首诗中的“”拥有不争春光、独守寒冷、不怕孤独、保持贞洁、自有情味等品行。 (答对三点才给 1 分)诗人托物言志,(1
分)意在表现自己的孤单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1 分)
创作背景:
王禹偁受小人诋毁,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赏析:
作者因谪居而倍感人情冷暖, 人情冷淡,心情之愁闷可想而知。一日临窗而观,忽见一片透 明澄澈的碧色,带着丝丝凉意,忧如要染绿人的鬓发须眉,作者顿觉耳目清爽,神清气爽, 诗 意在心中涟漪。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寒风。”读了这首咏竹诗后,不由联想起郑板桥的《竹石》。岁寒四友之一的竹,“依依似君子”,“志在干青云”,诗人看似在咏竹,其实是在自咏。 诗人第一提出衙中的竹子终究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回答, 其实也不用回答,不是和自己同样喜爱竹子的人,不是和自己有同样命运的人, 谁又会在这里种它呢?商州团练副使这个闲官,面对“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并且“峻节可
《官舍竹》阅读答案及翻译
临戎”的数百竿竹子,怎不诗兴顿发呢?怎不抒发一下“老夫欲寄精诚去,凭借高风达紫宸”那样感触呢?
两联对仗和前一首同样工整。颔联写竹子的品行,同时也表现
出作者的时令。颈联写竹子和自己一同抚琴、下棋。你看,它“一节
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你看,“山僧对
棋坐,局上竹阴清” ;你听,“竹林高宇霜露清, 朱丝玉徽多故情” ,
你听,“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你听,我正在和竹子说:“诗
书抚琴聊自娱,古来哲士能贫贱”。特别是颈联写得有板有眼,饶有
雅趣,多有风姿,是这首诗最出色的的一联,可谓名句。
尾联以想象作结。诗人有《雪夜看竹》诗云:“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繁。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是对这一境地的最好说明。同时, 尾联还表现出诗人和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同样的气愤。
作者曾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他的作品看,并不是虚言。
个人资料:
王禹偁( 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所以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