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第一学期教研组专题研究计划

来源:化拓教育网
《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专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纲要》在组织与实施部分已明确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由此可见,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师幼互动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关注幼儿,针对实际,回应幼儿,引导幼儿与环境、与教师、与同伴积极互动。通过互动,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我们教研组(大中小班合为一组)新教师多,实际工作中一些新教师不知如何去观察、了解幼儿;如何把握、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水平;如何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环节。而这些又是建构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与关键。同时,许多年轻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缺乏有效提问与回应等的能力。因此,我们教研组本学期根据教育局主动有效课堂达标工程的开展和园务计划工作精神,将围绕“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 专题开展研究。探寻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成长。 二、研究目标:

1、探索与构建《纲要》理念下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解决教师在开展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师幼互动”成为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过程。

2、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提高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帮助教师获得相关的理论支持。

1、深入学习纲要、指南,办园理念、课程特色、获得相关的理论。

2、学习《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经验文章:《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回应》;《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追问》等,认识和理解“有效”的真正内涵与特征。 (二)理论联系实践,寻求师幼互动的最佳时机和策略

1、充分利用观摩学习、专家指导的机会,寻求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方法。

2、结合每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群体特征与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观察,以寻求师幼互动的最佳时机。

3、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互动,围绕专题研究开展“观摩评比”活动,观察交流、分析相关途径、方法和策略。找出问题,研讨调整。 (三)开展教学研讨,归纳师幼互动的方式。

1、研究怎样采用环境、材料为媒介与幼儿互动。怎样采用语言方式、动作方式与幼儿互动。

2、以“师徒带教”的研讨模式,把握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3、研讨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提炼实现优质师幼互动的策略。 4、有效运用“园园通”平台,开设教师论坛围绕“主动有效课堂”展开大讨论。 (四)梳理相关经验,进行资料积累。

1、交流各自在集体活动中有效师幼互动的案例与经验。 2、将相关的活动资料整理归档。 四、活动安排 9月份

1、选择、确定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2、理论和《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的经验文章学习。 3、进行师徒结对仪式。 10月份

1、专题研究:结合观摩活动,思考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与追问。 2、开展青年教师互听、互评课活动。观察交流、分析相关途径、方法和策略。 11月份

1、邀请专家讲座。

2、专题学习和研讨,探求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方式。 3、捆绑式教研:师徒带教,把握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12月份

1、专题研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回应。

2、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有关策略作进一步调整,继续实践,并做好记载。 2011、1月份

1、研讨集体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提炼实现优质师幼互动的策略。 2、交流各自在集体活动中有效师幼互动的案例与经验。 3、将相关的活动方案和经验文章等进行资料积累。

2010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