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践共同体

实践共同体

来源:化拓教育网
 -

实践共同体

最初是莱芙和温格在《情境认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的。之后,我国也有些学者对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概念进行过探讨和界定,虽然具体表述有所差异,但在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基本特征的认识上趋于一致。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以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问题为纽带,以平等的协商对话为手段形成的一种民主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在该组织中,同质促进、异质互补,以实现共同体中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重定向自)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什么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基于情境的学习者必须是共同体中的“合法”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同时他们的活动也应该在共同体工作的情境中进行。“边缘性参与”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即作为新手的学习者部分地、不充分地参与共同体的活动。“参与”意味着学徒(或新手)应该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通过与专家、同伴的,学习他们为建构知识所做的事情。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特点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是许多学习科学研究者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下,企图从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反思,从而超越传统的、基于的情景与认知学习理论中所产生的一个关于学习科学的术语。

(1)\"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一个整体概念,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中,不能衍生出与\"合法的\"\"边缘性\"及\"参与\"等相对的\"不合法的\"\"中心性\"\"不参与\" 等概念的理解。\"边缘性\"意味着多元化、多样性,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以及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所包括的一些方法。\"边缘性参与\"将引申出\"充分参与\"。充分参与试图在多元化的实践共同体成员关系的多样性关系中寻求一种平衡,以期能公正地对待包括在共同体成员各种不同形式中的关系的多样'性。它是一个积极的术语,其最明显的反义词是\"对进行着的活动的不相关性或非相关性\",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当边缘性被赋予充分参与的权利时,它暗示着一种开放的通道,一种为了理解的目的通过逐渐增长的进入而通达源头的途径。为此,如果要获得自己充分的分析,边缘性参与本身固有的模棱两可性必须与合法性、与的社会组织和等议题相关联。

(2)人类学家的\"边缘性参与\"是一个积极的、肯定的术语,在正在进行的活动中,与\"边缘性\"最对立的反义词应是\"无关性\"和\"离题\"。

(3)\"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形式让隐含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的情感中的在与人和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并使得默会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而增加。

(4)\"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不是一种教育形式,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教育技术,而是一种分析学习的观点,一种理解学习的方式,或者说即学习。 1

-

移动学习共同体

出自 MBA智库百科(移动学习共同体(Mobile Learning Community)

目录

[]

• • • •

移动学习共同体概述

“移动学习共同体”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的支持,在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解基础上的一种延伸。许多研究者认为,当大量的人有足够长的时间在网上参与讨论,这个\"社会聚集体\"中就会有\"丰富的人类情感\"的滋长和蔓延,会逐渐形成网络化的。加拿大传播学巨匠()提出的\"地球村\"因此变成了共同体的隐喻。移动共同体则是建立在一个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直接相连的无线环境中的虚拟共同体,彻底突破了有线网络的局域,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人们可以在公交车、地铁、图书馆、办公室等任何一个可以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地方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人们可以同时以多重身份分别参与到他所在的工作、生活等的实时环境和虚拟环境中来;人们对共同体的感觉是通过无线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来维持的。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在数字化学习基础上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具体而言,即可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进行学习,是将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 E-Iearning )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的进步使得移动学习工具及时地满足了更为有效的、便捷适时的学习需求。

移动学习打开了学习者自我选择学习的道路,为学习者提供了异地互动的权利和平台,古人梦寐以求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已经实现。移动课程的设计者也希望通过适当的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因而\"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就成了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学习者的共同愿望。这里,我们力图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角度尝试些新的思考。\"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试图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避开传统的学习概念,其人种学视角研究强调学习与工作实践的不可分割性。这种观点,反过来,使得学习和认知的社会本质更显而易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亦应是社会实践的一个方面。那么,\"移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组织者\" (Learning Organizer)和\"学习者\" (Learner)也许被统称为\"参与者\"(Participation)更合适些。在这个共同体中,只有\"熟手\"与\"新子\"的区别,每个\"参与者\"都得到\"充分参与\",\"熟子\"与\"新子\"及\"新子\"之间实现学习讨论,从而支持网上的\"自然发展\",即\"\"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别人及别人的帮助下达到个人或团体的目标。

移动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移动学习环境中的移动学习共同体在建构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这与学校共同体特征不一样,也有与网络环境中的和不完全一致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学习使合法边缘参与到突破时空性中,学习共同体的组合更加容易 2

-

在人类学习生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学习活动的时空性是无庸置疑的,即或是远程学习和E-learning建立起了异地互动的平台,但仍然受到地域的,即必须在拥有一定网络设备的专用实验室才能进行异地交流。而移动学习真正的第一次在人类学习活动历史上突破了时空的性。无论在办公室、教室还是在地铁、野外,只要我们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如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智能电话( Smartphone )等,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零碎的或模块的时间,达到\"充分参与\",使学习真正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由于没有时空的,移动学习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新的理论可能性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未来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尝试把移动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终身学习。他们认为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和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人们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未来的学习应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进行了被称为HandLeR的移动学习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实际需求的移动学习资源。目前研究小组已经开发出了针对9-11岁儿童使用的移动学习工具,试验效果令人满意。所以,无论你是稚嫩孩童, 还是毫窒老者,只要你拥有学习的愿望,你都可以在你开心的时刻,舒服的地点,享受学习。

(二)移动学习使合法边缘参与的学习情境更加随机,学习共同体的传统情境受到挑战 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求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专门的学习场所,有效的学习时间。而由于移动学习突破了时空的性,从它的实践情境来看,移动学习的境脉(Context)要求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情境相关性,我们的学习出现在了各种随机的、不可的情境中,如何在这种情境中来有效地学习呢?如繁杂的地铁、空旷的郊野、人头攒动的博物馆等等。人类几千年的学习情境受到了挑战,如何充分参与,如何有效学习,如何使参与者真正体会到学习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如何减弱甚至消除各种非相关因素对学习者学习情境的消极干扰等,这一切必将引起\"边缘性参与\"。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必要的,也必将促进\"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巩固与发展。同时,学习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何转化到新的应用领域中,并如何从新的学习情境视角来发展学习心理科学,移动学习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视角。

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学习者在一定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其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上下文关联也与固定的、大容量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因此,移动学习这种\"碎片\"式的学习经验要求学习材料的相应的零散化。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学习者利用视昕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琐碎时间,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受外界干扰较小那部分的学习内容应该成为资源开发的切入点。据此,该校从语言学习入手,开发出了适用于外语学习的移动学习模块,模块包括了生词训练、测验、单词和词组翻译等功能。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移动学习者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在设计学习模块时从时间上加以把握,每个学习模块持续的时间被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 (三)移动学习改变了学习共同体内部约束方式,对合法边缘参与的与带来了契机 移动学习在表象上是学生个别学习,但实际上它仍是一种的教育,与单纯的个别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一定要同时存在,它要求的是对学习活动系统参与,其中学习者共享着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个体在情境中参与时是更大的集体的一部分,并与共同体有着内在的联系;同时一个移动学习共同体也是更大的集体产生意义或的社会的一部分。

移动学习共同体内部的紧密关系不是基于个人主张而在一起的,他们之间是一个非常现3

-

实的关系,任何参与者都必须为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共同体的建构和发展贡献力量。

可以说,移动技术使学习共同体成员更加自由,也更受到无形的束缚。我们发现,移动技术已经逐步进入到教育和学习活动的管理中,并为和制度创新带来了契机。比如,提供与PDA格式兼容良好的学习讯息,学生能用PDA下载教师资料、动态校园地图和楼层布局等; 哈佛医学院广泛使用PDA来传达课程内容、课程表、评估和通知;阿灵顿分校在部分课堂上让学生用PDA来记笔记、管理个人课程、参加电子考试以及用AvantGo软件下载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给教育学院的教师配置掌上PDA,用来提高教师、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教师们还用PDA现场收集实习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的数据并作出反馈。 (四)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为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提供了空间 著名经济学家(Paul Krugman)1995 年在其著作中提出,学术思想和研究的演变过程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的深刻影响。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教育,回顾一下二战以后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当代学习理论的在很多时候是被技术的发展\"逼\"出米的。今天,移动技术的普及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必然推动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依赖广泛的学科理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基于的情境观,从人类学、语言学、生态学及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反思了自身的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是的关键思想。学习是学习者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在与学习环境的互动中自我建构意义、活动,重视并强调外部学习环境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主张学习要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研等。但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时,知识的获取变得非常困难。移动学习的出现,使得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成为可能,\"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有了更科学更现实的实践土壤。因此,移动学习为新的学习的理论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必将推动学习科学的发展。 同时,移动学习的新技术的一些特点与新的学习科学的原理是一致的。它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及时得到反馈,以及不断地提炼个人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由此变得较为容易。其能够帮助学习者把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能够用工具的模拟软件提高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从学校环境迁移到非学校环境的可能性。同时,移动学习共同体所使用的技术进一步便捷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把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其他能够提供、反馈和灵感的人都连接成一个随身携带的综合资源体了。

移动学习共同体运作的形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移动通讯技术的现状,从不同的划分维度来看,目前可以实施的移动学习形式——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两大类。首先从移动学习实现范围来看,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如比勒陀大学开展的\"非洲农村地区移动学习\"项曰:有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和基于无线校园网络的移动学习。其次从移动学习的数字设备来看,主要有基于数字蜂窝电话、便携式电脑和PDA等,如由欧洲委员会所资助、都柏林爱立信教育所开展的 \"从电子学习到移动学习\"项目。

从合法的边缘性视角来分析,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成功存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一)移动学习设备的局限性与学习效度的高低产生了必然的矛盾

首当其冲的是移动数字学习设备的屏幕大小直接影响了移动学习中信息资源的获取。在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中,大篇幅的资料、图片、音效等学资源很难通过短消息提供给共同体成员,而仅能限于师生之间通知发布、、简单测验等的内容。因此,这种方式中,移动设备的功能只是为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交豆\"通道,而无力提供 \"内容\"支持通道。为了4

-

解决这种矛盾,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移动学习方式。如正在完善的可穿戴的电脑(Wearable Computer),其中可虚拟的视觉技术将使我们拥有一个真正可携带的大屏幕。 (二)移动设备选择存在困惑性 对于共同体中的很多成员来说,他们在共同体中的发展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不能正确对待大量移动设备。更令他们困惑的是,对于每一种设备又有那么多的选择、设置和接口。这些问题是大多数学习者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移动学习的原因。因此,我们的技术人员需要开发出更多更具人性化和\"傻瓜性\"的移动通讯设备。 (三)移动学习的随机性可能破坏学习环境

随时随地的为学习而'登录虽然可使学习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方便性,然而注意力高度分散以及滥用边缘技术无疑将会破坏学习环境。如无线校园网络中,走进校园,教室里随时响起的敲击键盘的嘈杂声音,考试过程中的互动反应失效等,这些都会降低学习的效度。 面对以上的问题,共同体成员在多次受挫后,必然会丧失信心,不想、继续学习下去;久之反而会对移动共同体产生一种潜意识——该共同体笨拙、 人文关怀缺失,是一种低效、无的学习方式。 如此,移动学习共同体必然难以持续发展,甚至目标尚未实现就己面临瓦解。

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简称COP)

目录

• • • • • • •

什么是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是将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感兴趣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大家自愿组织起来,围绕这一知识领域共同工作和学习,并共同分享和发展该领域的知识。

“实践社区”一词是由瑞士人温格(Etienne Wenger)首创、并被其定义为“关注某一个主题,并对这一主题都怀有热情的一群人,他们通过持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流增加自己在此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温格认为,学习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人们在中能最为有效地学习。这里所谓的“实践”,就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以及与专家和同侪的。 实践社区作为,为创造了大量的非正式沟通渠道,其沟通方式可能是以定期开会或仅利用午餐休息时间讨论,或纯粹以Email、讨论区、在线交谈等网络系统来相互联系。实践社区有四种常见的沟通模式,依次是面对面沟通、、和

实践社区的特性

5

-

• 通常由志愿者组成;

• 每个实践社区都有专门的主题内容,涵盖有关核心知识领域,如某项技术或某门专业;

• 定期活动,往往有组织者;

• 不同成员具有潜在的不同身份,如核心专家、外围成员等,成员通过表现其知识自动取得身份;

• 相互之间信任程度高;

• 规模:几人—数千人不等。实践社区是组织背后非正式网络的一部分; • 实践社区是有机的,因此是进化和动态的; • 实践社区的成长依赖成员的积极参与; • 实践社区需要抚育、关怀和具有合法性;

• 过多的组织支持会失去成员,过少的支持会导致其枯竭。

实践社区与传统的团队的比较

实践社区因其特点不同而种类各异:一些社区可以存在好几年的时间,而一些社区为特定目标而成立,一旦目标达成就会解散;一些社区很小,成员都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一些以“”的形式存在,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在线讨论和可视会议等联系和交流。

实践社区与传统的团队或的概念有以下一些基本的差异:

• 和工作组是在强制性的之下形成的,而实践社区的成员是自愿参与的;

• 团队和工作组是针对某一具体的目标和活动成立的,而实践社区的目标是概括性的和变化的;

• 团队和工作组需要产出切实的结果,而实践社区并没有这种要求;

• 团队和工作组一旦达到目标就会解散或改组,而实践社区可以随成员的意愿一直存续下去。

实践社区的益处

• 为发展、共享和管理专家的知识提供途径; • 避免“重复发明轮子”;

• 打破部门的界限,绕过逐级上报的报告程序; • 比传统的组织单位更为灵活; • 以问题为导向产生新知识;

• 为潜在的机会和威胁提供早期提醒和预警; • 通过创建一种的文化改善氛围;

实践社区不仅仅为组织带来价值,同时也对社区的成员也大有脾益:

• 成员可以得到社区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水平。社区成员也可以在工作中通过社区获得知识,寻求帮助;

• 社区成员往往对个人掌握的知识更为清楚,也更为自信;

• 社区为其成员发表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交流的平台; • 社区能够保留更多专业的观点,并扩大成员的专业。

如何创建和发展知识社区

6

-

针对如何创建和发展知识社区,目前已有很多途径和方法。作为起点,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关键的方面: 开始创建

实践社区是由成员自发形成的。理想状态下,社区应该由成员自行创建,试图“”成立社区很容易遭到失败。然而,可以为“播种”。组织中有的任何领域和部门都是成立实践社区的潜在对象,但创建一个新社区的最大推动力还是来源于组织人员具体的需求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因此,创建社区时必须考虑到以下几点:

• 定义社区的知识范围——要确定社区的知识领域。每个社区都有一个核心的知识领域,它可以是一个专业学科,也可以是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主题;

• 确定社区成员——谁将对这个社区做出重要贡献?谁是这一社区主题的专家、可能的和推动者?谁是社区的知识管理员?这些角色是大家自愿担当,还是只能由指定的人担任?

• 识别共同的需求和兴趣——实践中会有一些什么事件涉及到社区的知识领域?社区成员会对它的什么方面感兴趣和有热情?他们希望如何从社区中受益?

• 清楚社区的目的和——社区要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社区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受到何种成果?社区应该如何,以及怎样为组织增加价值? 可以考虑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发起创建一个实践社区。在会议上成员们可以互相熟悉,并可以一起讨论社区目标、运作方式等等。 持续发展和维护

当初建实践社区阶段的热情过去以后,社区很容易被人遗忘,除非对其进行积极的维护,以保证社区持续的发展。

• 保持社区成员的兴趣和参与度——判断一个实践社区是否成功,要看社区成员是否能持续地对其保持兴趣,并保持较高的参与度。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来达到以上目的。如:虚拟社区成员至少每年聚会一次以增强他们的关系;为社区成员安排足够的时间;确保组织能给社区成员参与活动提供时间等资源的支持;成员为社区建设作贡献;围绕社区主题,通过社区内部或外部的专家引入新的观点等等。

• 保持社区的成长——社区的成员在其内会不断更换,因此一个社区总是需要招募新人——代替已经离开的成员,或者为了补充新鲜血液。同样,在一段时间内,社区的不同角色(以及担任的职责)都将经常变换。所以,社区的新成员能否很快被大家并融入这个圈子也会影响到社区的成功与否。 • 发展社区知识——在这个阶段,社区将在相关知识的发展和建设上起到积极的作用。社区进行的典型活动有:创建、组织建立、识别并填补知识断层等等。因此,社区知识管理员的角色起着很为关键的作用。

• 使社区为组织增加价值——社区如果能够为组织所认可和支持,就会很快地成长起来。因此社区最好能与组织整体目标(而不是自行设定的一个于组织的目标)发展。这样组织才会增加对社区的支持。比如,重视并认可社区成员和管理者,为他们提供奖励和资源支持,让社区参与到重大管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但要注意不能使社区过于和形式化。 结束社区

一个社区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慢慢衰败,这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有时候是因为成员从事的某项实践已告一段落,社区也随之关闭;有时候基于不同的知识主题社区会分化成一些“子社区”。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都应该充分认识社区所取得成绩,并保留或转移社区中沉淀的知识。

需要注意的要点 7

-

成功地培育一个实践社区需要在给予指导和任其发展中求取很好的平衡。一方面,组织需要为社区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以保证其对组织的价值;另一方面,组织不能过度干预社区的发展,不然社区就可能会丧失其非正式的特质,而正是这一特质大大增强了社区的作用和效果。

一个成功的实践社区需要同时关注两个关键领域:发展实践和发展社区;

培育一个成功地实践社区需要重点关注其社会结构——社区内建立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特别需要关注的角色有:

• 社区(管理者)——组织中往往认为社区管理者就是此社区的发言人、组织者和社区交流和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 社区推动者——推动社区的内部交流和互动。如召开面对面的会议,安排在线交流的时间表;

• 知识管理员——管理社区的来源;

• 组织可以考虑为这些角色做必要的。如协调等;

用实践的眼光看待社区的输入和输出——即社区使用和发展的。这些资源不仅包括信息和,如文档、数据库、网站等,同时也包括社区内部的和实践,包括通过研讨最佳实践提高和扩展知识的方法,以及与外部组织交流社区发展的新知识的途径等。很多社区都因此成为了组织的“焦点”,他们记录最佳实践、识别有价值的外部资源、进行、在特定的知识领域发展新的框架、技巧和工具。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