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40分钟 分值:70)
一、读拼音,写词语。(13.5分,每个字0.5分)
dù jì zhào bàn wěi tuō yù jì tàn tīng
(妒忌) (照办) (委托) (预计) (探听)
wǔ yì jǐn jí jūn lìng zhuàng xiōng táng bù zhì
(武艺) (紧急) (军令状) (胸膛) (布置)
shén jī miào suàn chǐ xiào
(神机妙算) (耻笑)
二、选一选.(12分,每空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DAD
A.咆哮(xiào) 霹雳(lì) 踉跄(qiāng) 停泊(bó)
B.翎毛(líng) 抡起(lún) 帷幔(màn) 迸发(bèng)1
C.顽劣(liè) 阻挠(náo) 丞相(chéng) 挈带(qiè)
D.蹿出(cuān) 弓弩(nǔ) 纨绔(wán) 一气呵成(hā)
2.下列出自古典文学的词语和对应的现代汉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 客官---顾客 B、郎中---医生 驿站---服务区
C、掌柜---老板 钱铺---银行 D、印信---书信 伙计---服务员
3.下列句子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请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双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A、孙悟空 诸葛亮 王熙凤 B、孙悟空 周瑜 薛宝钗
C、二郎神 诸葛亮 贾探春 D、孙悟空 周瑜 王熙凤
4.下列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2
A、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B、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C、刘备——三顾茅庐 D、晁盖——三打祝家庄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每空2分) CCA
1.喜不自胜 ( )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优美的 C.能担任,能承受
2.神机妙算 ( )
A.时机,机会 B.心思,念头 C.计谋
3.阴谋诡计 ( )
A.主意,计谋 B.图谋,谋求 C.商议
四、课外古诗连线。(4.5分,每条线0.5分)
闲坐小窗读周易 秋尽江南草未凋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不知春去几多时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闻郎江上唱歌声 《暮春即事》 叶采
刘禹锡杜牧
3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鸟鸣涧》一诗中,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和之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经典的名著人物。有 心胸狭窄 的周瑜,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有敢作敢为的美猴王,还有多愁善感 的林黛玉和怜香惜玉的贾宝玉。 3.《景阳冈》的故事情节依次是: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五、课外阅读。(22分) 空城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薄(bó 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率(shuài lǜ)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
4
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有改动)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4分,每空1分)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6分,每空2分)
(1)用蛋打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以卵击石)
(2)指危险就在眼前。 (危在旦夕)
(3)深沉地思索。 (苦思冥想)
3.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5
C.蜀国的增援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这篇课文的情节发展可分为起因、经过和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3分,每空1分)
空城计的起因是 司马懿兵临西城 ,空城计的的经过是 诸葛老师临危施计 ,空城计的结果是 司马懿中计、 。
5.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是怎样的人。(4分,每空2分)
诸葛亮:_足智多谋____ 司马懿:___谨慎多疑
6.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AC )(3分)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