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记金华的双龙洞》说课
稿
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 尊敬的各位老师:
年夜家好,我是来自——小学的——。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记金华的双龙洞》。我将按以下四个步调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游记。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年夜自然的审美情趣。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其中“过孔隙”一段,以“段”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游记体“篇”的特点,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将游程、见闻和感受有机结合,是中年级学生学写游记的优秀范本。针对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年夜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第二学段应落实“段”的训练。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过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年夜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4.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法。
在掌控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设制的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法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2.指导学生运用罕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 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学办法;
学生是学习和成长的主体,因此,我采取的教学办法有:问题引导法、自主阅读法、以读代、读写结合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说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经验,因此以念书和语言文字训练为主,引导学生采取“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批注阅读、讨论交流、读写结合等方法来实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标。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插教学过程是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根据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我将本节课分为五个环节:1、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总体感知;3、精读课文、自读自悟;4、、读写互动,迁移运用。5、总结全文。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你们都去过哪些处所呢?学生回答后,我顺势引入,今天我们将跟随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去一个更加神奇、美妙的处所——金华的双龙洞。(板书:金华的双龙洞)。
齐读课题
叶圣陶爷爷把自己的游览过程记录了下来,接着把课题弥补完整,(板书:记)。然后问学生,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点明体裁特点,介绍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书:游记)
这样的开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文章体裁,从而能够很快的进行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浙江 臀部 稍微 额角 蜿蜒,注意“浙、蜿”等字的读音。
3. 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长城》一课中“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这就是蜿蜒的长城,蜿蜒什么意思呢?形容弯弯曲曲延伸的样子。
这篇课文蜿蜒写的是什么?在书本上找一找。 4. 读课文句子“首先固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
5、小结过度: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洞才得名双龙洞。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再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有关的词语,和你的同桌合作完成这张双龙洞游程图。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6、讨论交流后,我又安插同桌互说得环节,这样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游览路线的印象。
我随即小结: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顺序就是游览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你们看,作者先写了途中,再写游洞,最后写前往,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段落结构。同学们游记除交待游览的过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就是游记文体的特点。板书:见闻 感受 。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让学生精读第五段,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法。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念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从“孔隙窄小”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此问题直接从探究作者写法入手,目标直指语言形式,即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探究的落点就是作者表达的秘密,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比较明确,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任务比较集中,便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为下面的迁移运用打好基础。 我是这样设计的问题:
在游洞的过程中,哪一处景点让作者感到好奇、感到最安慰,留下的感受最深?板书:孔隙
从孔隙这个词中,你知道孔隙这个景点的特点是什么?板书:窄小。
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的窄小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语。
学生交流,随机指导:
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重点引导学生从:小船的小,怎样进出孔隙,和作者的感受三方面进行体会,其中作者的感受是重点,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过孔隙之前身体和心理的准备,抓住“从……到……,到……,到……”等词,再细细品读关注“脑、肩背、臀、脚”这几个和身体有关的词,让学生感受到但凡和船底有接触的部位,作者都做了具体细致地描写,可见孔隙之窄小。②根据学生回答,抓住“感觉……似乎挤压过来……又感觉要是……稍微……准会撞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破……擦伤……”两句,就会领悟到作者乘船进洞的共同感受──何等危险,让人恐惧,表示出了孔隙狭小、低矮的险峻美。
师生共同总结写法:叶老先生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罕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同时,板书:见闻、感受。
(四)、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借助阅读可以积累语言、领悟写法,更高的境界是迁移运用。
为此,我帮忙学生 梳理游记内容,发明构段特点。 找找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表达方法上,你发明了什么奇妙?(条理清晰,体现了游览过程) 师生交流总结:在过孔隙时,叶老按游览顺序,将见闻、感受,生动具体地记录下来,使人身临其境,这就是游记的典范。因此在总结写法后,我就出示几幅图:一线天或吊桥、过上车……,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模仿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见闻和感受。指导学生用罕见的事物写见闻、运用切身感觉写感受,来把景物特点写具体。师生交流、反响。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学过这种写法,我们不但能写好一线天,还能写出自己游览过的每一处景点,那双龙洞的其他几个景点,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景点的特点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既是文章中心的缩影,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记金华的双龙洞
小船小
游记 孔隙 窄小
游程 感受
见闻
感受
总之,教学中我时刻牢记语文课姓“语”,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年夜家。
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2021.03.09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