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及各种制度
师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长效运行机制。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师德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工作机制”。
第一个机制是师德承诺机制。教师向社会、学生、家长等做出承诺,相互监督,增强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第二个机制是师德评价机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评议,最终综合评价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的师德考核结果。
第三个机制是师德奖惩机制。将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直接与评先树优、职称评聘挂钩。同时,对评议不合格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并进行限期整改、转岗等措施。
在师德教育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外部力量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更要依靠教师内心的信念。只有教师真正懂得师德要
求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恪守人民教师的道德要求,更好地教书育人。
师德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德保障。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师德考核奖惩制度:
1.对于利用教师职业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如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乱发资料等,我们将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不予晋升职称或评优评先。
2.教师不得在工作中徇私舞弊,也不得在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选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晋级等活动中弄虚作假。一旦发现此类行为,情节较轻者将受到批评教育,重者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3.我们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心理、智力、能力和身体全面发展,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不偏爱或歧视学生,不对学生简单粗暴,不讽
刺、挖苦或侮辱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如罚跪、罚自己打自己、罚抄写作业、拉出教室等。我们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若出现问题,师德将被定为不合格。
4.我们将在每项活动和节假日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保护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并及时报告有关单位和部门。如果因工作失职而导致事故,我们将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5.我们将维护教师形象,衣着整洁端庄,与教师职业相称。在校园内,我们不穿拖鞋,在非体育运动状态下不得穿背心。女教师可化淡妆,非礼仪需要不佩戴耳环,不染彩发、不染指甲;男教师不留长发、不蓄胡须、不戴戒指。校园内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和教职工宿舍外均为禁烟区。在学生面前,我们不得抽烟,校内大会议室也禁止抽烟。
6.如果同事之间有意见,我们将通过正常途径交谈解决,而不是吵架或背后议论,不搬弄是非。我们不讲不利于团结的
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我们不准以任何方式向家长索取钱财或物品。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将给予劝戒。
为了正确评价教职工在师德建设工作中的成绩和作用,激励督促教职工重视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和确保行风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为其年终考核奖惩、职称晋升、聘任等提供依据,我们特制定了师德考核制度。全体教职工都是考核对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此项工作有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平衡和审定。
考核工作是学校每年一次的重要任务,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的具体办法采取在自评、同事评、学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等形式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评价意见和教师本人教育教学业绩做出考核结论。
教职工有以下情况者,考核为不合格:1、工作不负责任,家长、学生有意见。2、歧视、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3、搬弄是非,闹不团结,在师生中造成恶劣影响。4、违反《十不准》、《五条禁令》其中任意一条者。5、在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失误。
考核结果的使用:学校在教师评比先进、职务评聘、年度考核、晋级提薪、培训研究时,要充分利用师德考核结果。对师德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并提名“师德标兵”候选人;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该年度不得申报各类先进,两年内不得申报高一级教师职务;同时,学校要对其进行及时劝诫,经劝诫不改正的,解除聘用合同。
为了加强师德监督,提高教师自身形象,确保为人师表,学校特制定师德建设监督制度。该制度包括加强对研究时间的检查和考勤,加强党组织的监督,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安排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具体人员等方面。
师德建设领导机制包括校长负总责制、领导具体分工负责制、领导包保责任制、领导责任追究制等。校长全权负责师德建设的总体规划,总体部署,并批拨师德建设经费。班子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校长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德建设责任书,并在校内与教师签定师德建设责任书,督促完成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教师师德出现问题,将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