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问题分析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问题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毵国城 劳动力;赢动与收人差足巨同时扩大问题分祈 朱云章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稳步提高,但伴随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 没有缩,j、反而在扩大;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区分与对比,解释了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提 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关系 一、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问题 升到1.95;只有到90年代中期才有所下降,但最低值也只会落 到1,83,仍然高于80年代的收入差距水平j随后,伴随劳动力 流动规模的扩大也呈一直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来这种同时扩大 1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贡献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是在企业组织和非企业组织中从业获得的 收入 其中在企业组织中从业获得的收入长期以来一直构成农民 的现象尤为明显,已经由2000年的2 04上升到了2006年的2 57。 工资性收入的主体。农民在企业组织中从业获得的收入又可以分 两者同时扩大的这种现象,印证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会导致大 为在本地和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两部分,农村人口外出从业得到 量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流动这一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但是 的收入即为农民通过城乡劳动力流动获得的收入的指标。由于在 却与经济发展理论普遍认为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获得的大发展.所以,直到20世纪 距的一种重要机制相矛盾。 90年代初,农民从企业组织中从业获得的收入~直以在本地企业 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为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二、对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问题的解释 诚然,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农村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已经在农民从企业组织中从业获得 既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也包括和性因素的影响,它是 的收入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而且近年来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工资性 长期以来诸多因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客观结果。不过 尽管 收入增长的主力。我们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 这些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通 发展报告》的数据计算了90年代以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民工 过对城乡居民收入来源进行区分和比较,就可以从城乡居民的收 资性收入的贡献度,结果显示:在经历了1 992到1 993年剧烈波 入构成入手为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演变状况给出一 动后,1 994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在1 994 个比较清晰的解释。 年~度高达461%,随后三年一直稳定在2oo%左右;90年代后 期的1 998到1 999年再一次出现剧烈波动,随后,这~贡献度不 断走高,已经从2001年的36%稳步提升到了2004年的98%。 2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 表1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构成状况(单位:元) 卑份 1990 1995 实际收入 1516 21 4279。02 工薪收入 经营净彀入 财产矬收入 转移矬收入 1149.7 3390 2i 22。5 72-62 l5.6 90.43 32 8I 41 725。7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 ̄ 2005 2008 6295。91 6868.9 8177。4 9061.22 l012&51 1132晓77 1271 19 4480。5 4829。86 5739。96 64l0。22 7】52。76 7797。54 8766。96 246.24 274.05 33'2 16 403 82 4瓣.87 679.62 809。 l28.38 l34.能 102。12 l34。98 】61.王5 192。91 244。01 1440.他 1630.36 2003 16 2112.2 2320.73 2650。7 2898。66 尽管城乡劳动力流动有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但是,伴随城 乡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J、反而出现 了同时扩大的趋势。我们根据来自杨云彦(2003)和《中国农业 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可以换算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 力的比例(%),以此作为表征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指标;利 用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换算出城镇居民的实际 期),作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变量。如果将2O世纪8O年代中期 以来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变化进 行比较 会发现:1 985年以来,劳动力流动规模呈阶段性扩大趋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以1 978年为基 表2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构成状况(单位元) 年份 1990 l9 2000 2001 纯收入 686.31 1577 74 2253 42 2366.4 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I汶入 财产和转移性收入 138 8 353.7 702 3 771.9 518 55 1125 79 i&27 27 145g。63 28 96 98。25 123 85 134。87 势,从1 985年到1 991年为一个阶段,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波动相 对平缓,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由6 O%上升 到8.5% j 992年到j 999年为第二个阶段 劳动力流动规模从整 体上高于前一阶段 比例的最高至达到10 34%;2000年以来为 2002 2003 2004 2005 2《75.6 2622.24 2936 4 3254。93 8{0 22 918 38 998。猫 i174,53 1486 聪 I541 28 1745 79 1844,53 148—87 162 §8 192 15 235.87 第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已经由2000年的9.56% 上升到了2006年的1 7078 ̄。相应地 城乡收入差距也持续攀升 1 985年收入差距的比例为1 53 到了1 994年,这一比值已经上 2OO6 3587。O4 1374.8 19SO。96 281。28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商场现代化 2008年9焉(上旬酬)总第550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分为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或工薪 只能获取低廉的收入。因此,大规模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方面 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或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 支撑了城镇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另一方 入。其中,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都很低:城镇居民的 面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却无法融入城镇地区、且只能获得微薄的 工薪收入在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而经营净 薪酬。因此,伴随大规模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发生 尽管有大量的 收入所占比例一直不高,而且 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的实际收 外出务工收入流回农村、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这种外出务工 入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始终占 据主要地位,而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尽管一直增长仍未居于主要 收入的增长远不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所以,经营性收入在农 民收入结构中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情况下,尽管我国城乡劳动力 地位,而且,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也不高(见表1,表2)。鉴于工 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并推动农村居民工资 资性收入/工薪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 性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其所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相 和财产性收入这四项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中所处的地位不 对偏低 在占较高比重的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情 同,使它们各自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也就有所不 同了:首先,相比工薪收入长期以来一直是城镇居民的一项主要 收入而言,尽管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攀升 但其所占比重仍然相对较小,所以,如果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 入/工薪收入保持同样的比例增长,那么在其他收入保持稳定的 况下.仍不足以带动农村居民收入的大幅度上涨,相比城镇居民 收入的较快增长,也就难以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了。从 而也就出现了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 三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建议 在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依然占据最主要地位的’情况 情况下,势必会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其次,相比家庭经营 下,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构成中占有主要地位而言 经营净收入在城 和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提高十分必要。镇居民的收入构成中比重很小 因此 在城乡居民的家庭经营收 稳定 那么将会有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再次 由于歧 视性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存在,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构成中 第一,通过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改进粮食补贴方式、并 步降低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增加农村居民的直接补贴收入、 入/经营净收入保持同样比例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其他收入保持 建立指导下市场形成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机制,进 并保证农民来自种植和出售农产品的收益 努力扭转农村居民在 “六小工程”建设投入力度为基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农村地区 也占有比较高的比例,而且大大高于这~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构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不利地位。第二,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 成中的比例 因此.转移性收入的同比例增加无疑也会拉大城乡 居民的收入差距;最后,由于财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中 的投融资和运行机制,逐步提高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用于农业 的比重相对都比较小 所以目前它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还不 和农村的比例,增加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 鼓励和引 是特别明显。另外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及结构变化的不同趋势也 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 致力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 会导致它们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演变作用的此消彼长:比如随着工 活环境、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第三,鉴于我国从 资性收入在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中的地位上升 工资性收入对 事农业生产的众多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的特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作用将会趋于下降 伴随家庭经营收入在农 点,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性农业保险制度,保证农民经 村居民收入中的地位逐渐被工资性收入赶超以及城镇居民经营净 营性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十分必要:考虑到农业保险的准公品 收入比重的有所增长 家庭经营收入/经营净收入实际上对城乡 的性质,需要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成立性农业保险机 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也会有所下降;如果城乡分割的转移性收入 构、并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以农业 仍然无法取得明显改进 那么转移性收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保险公司为主导、合作保险组织为辅助、其他保险公司为补充的 的作用将会延续上升的态势。 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致力于性农业保险组织的多元化发展 从这一角度出发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也就不难解 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业保险 释了: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 推动了农村居 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并推动农业保险的普及。 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 促使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 缩小:随后 尽管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逐渐增长,但是由于其 在收入结构中的比例仍然比较低 因此左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 主要力量依然是家庭经营收入的变化。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地区流动满足了城镇地区劳动密集 参考文献: …黄祖辉陆建琴王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基于 收入来源角度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2]陶纪坤: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J].中国社会 科学,2003,(6) 型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推动了城镇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 (O4) 设,不仅支撑了城镇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便利了城镇地区的人 民生活。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多只能流向城镇地区就业. 2007,(o6) 而无法实现由农村到城镇的成功迁移,所以,他们也就无法同城 镇居民~起分享为城镇地区创造的经济成果 通过艰苦的劳作, 《商塌现代化》2008年9最(上篱邗j慧第550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