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松砂地基 (B)杂填土 (C)淤泥
(D)淤泥质土 (E)饱和粘性土 (F)湿陷性黄土
2、排水堆载预压法适合于:CE
(A)淤泥 (B)淤泥质土 (C)饱和粘性土
(D)湿陷黄土 (E)冲填土
3、对于饱和软粘土适用的处理方法有:DEF
(A)表层压实法 (B)强夯 (C)降水预压(D) 堆载预压 (E)搅拌桩 (F)振冲碎石桩
4、对于松砂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ACDH
(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 (D)碾压 (E)
粉喷桩
(F)深搅桩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5、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CH
(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 (D)表层压实法 (E)粉喷桩
(F)深搅桩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6、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DEFI
(A)强夯法
(B)预压法 (C)砂石桩法 (D)换填垫层法 (E)水泥土搅拌法
(F)石灰桩法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I)土(或灰土)桩法
7、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有:ABCD
(A)排水作用 (B)隔离作用 (C)反滤作用 (D)加筋作用 (E)置换作用
10、可有效地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有:BDE (A)砂垫层 (B)灰土垫层 (C)碎石桩 (D)强夯 (E)灰土桩
14、某复合地基,桩截面积为Ap,以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置换率为:B
(A)Ap/L2 (B)1.15Ap/L2 (C)1.5Ap/L2
15、某复合地基,桩径为d,以边长为L的正方形布置,则置换率为:A(A) 0.78d2/L2 (B)d2/L2 (C)1.15d2/L2
1
16、某复合地基,桩径为d,以纵向间距s1和横向间距s2的矩形布置,则置换率为:A
(A) 0.78d2/s1s2 (B)d2/ s1s2 (C)1.15d2/s1s2
17、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桩土应力比取n=3)B
(A)145kPa (B)155kPa (C)165kPa (D)175kPa
18、某工程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sk=339kPa,桩的承载力特
征值fpk=910kPa,桩径为2m,桩中心距为3.6m,梅花形布置。桩、土共同工作时的强度发挥系数均为1,求得的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C
(A)450kPa (B)485kPa (C)499kPa (D)522kPa
20、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A) 散体材料桩桩体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
(B) 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C) 散体材料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
(A) 散体材料桩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21、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BE
(A) 复合地基沉降包括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
(B) 计算加固区沉降时可将加固区视为均一化复合土层或分层均一化复合土层。
(C)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A) 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计算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
22、换填法中粉质粘土垫层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C
(A)最优含水量wop4% (B) 最优含水量
(C) 最优含水量wop2% (D) 最优含水量wop10%
23、换填法中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A
2
(A)最优含水量wop4% (B) 最优含水量 (C) 最优含水量wop2% (D) 最优含水量wop10%
24、垫层的主要作用有:ABCDE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减少沉降量 (C)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防止冻胀 (E)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25、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10.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C
(A) 0.6m (B)1.2m (C) 1.8m (D)2.3m
26、各种材料的垫层设计都近似的按哪种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D (A)土垫层 (B)粉煤灰垫层 (C)干渣垫层 (D)砂垫层
27、某建筑物矩形基础,长1.2m,宽1.2m,埋深1.0m,上部荷载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为
3
144kN,允许沉降为25c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地下水埋深1m,场地地
0
层分布如图。采用砂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砂垫层的厚度为1m,应力扩散角为25,承载力为160kPa, 压缩模量为20MPa。 砂层的密度???
B(1)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A)57.4kPa (B)32.3kPa (c)68.9kPa 15.6kPa
B(2)垫层自身的沉降为: (A)3.99mm (B)3.38mm (C)4.27mm (D)2.94mm
(3)下卧层沉降为: (A)18.9mm (B)21.3mm (C)15.6mm (D)24.8mm
深度(m) (垫层底面以下) 0 2.0 4.0 6.0 附加应力系数
1m
1m 杂填土 1.0 0.55 0.31 0.21 1=18.0kN/m3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深度为6m 淤泥质粘土 重度2=17.0kN/m3 承载力fak=50kPa 压缩模量 Es=5MPa
28、在排水系统中,属于水平排水体的有:D
(A)普通砂井 (B)袋装砂井 (C)塑料排水带 (D)砂垫层
3
29、竖向排水体在工程中的应用有:ACD
(A)普通砂井 (B)砂垫层 (C)袋装砂井 (D)塑料排水带
30、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的作用有:ABC
(A)提高承载力 (B)减少沉降 (C)提高稳定性 (D)复合地基 (E)加筋
31、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哪些地基土?ABD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泥炭土 (D)冲填土 (E)有机质土 (F)砂性土
32、预压法加固下列哪些地基时可不设置竖向排水体?AC
(A)软土层厚度小于4m (B) 软土层厚度超过4m (C)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
(D)真空预压工程
33、排水固结法中哪些方法适用于处理很软弱的饱和粘性土地基?ABC (A)降低地下水位法 (B)真空预压法 (C)电渗法
(D)堆载预压法 (E)超载预压法
34、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有哪些方面?ABC
(A) 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 (B) 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
(C)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 (D)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35、理论上,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为:D
(A)50kPa (B)75kPa (C)80kPa (D)100kPa (E)120kPa
36、工程实际中,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约为:C
(A)50kPa (B)70kPa (C)85kPa (D)100kPa (E)120kPa
37、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不需控制加荷速率?CD
(A)砂井堆载预压 (B)堆载 (C)砂井真空预压 (D)降水预压 (E)超载预压
38、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正压固结?ABE 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负压固结CD?
4
(A)砂井堆载预压 (B)堆载预压 (C)砂井真空预压 (D)降水预压 (E)超载预压
39、排水固结法的设计原则为:ABcD
(A)加固期限尽量短 (B)固结沉降要快 (C)充分增加强度 (D)注意安全
40、砂井地基固结度包含以下哪几个部分?AB
(A)竖向排水固结 (B)向内径向排水固结 (C)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 (D)逐渐加荷条件下的固结 (E) 向外径向排水固结
41、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则其当量换算直径(换算系数取1.0)为:B
(A)25.2mm (B)66.8mm (C)33.4mm (D)50.4mm
42、排水竖井的直径为200mm,采用间距为1.5m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竖井的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B
(A)1.5m (B)1.6m (C)1.7m (D)1.8m
43、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采用间距为2.0m的正方形布置,则其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D
(A)2.0m (B)2.1m (C)2.15 (D)2.25m (E)2.3m (F)2.35
48、砂井在地基中的作用为:B
(A)置换作用 (B)排水作用 (C)加筋作用 (D)复合作用
51、砂井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有:ABC
(A)缩颈 (B)断颈 (C)错位 (D)坍塌
52、对饱和土强夯时, 夯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为:B
(A) 土的触变性 (B)土中含有少量气泡的水 (C)土中产生裂缝 (D)局部液化
53、强夯法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加固非粘性土的机理为:A(A)动力密实 (B)动力固结 (C)动力置换 (D)静力固结
54、强夯法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密实机理AB? 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固结理论D?
5
(A)多孔隙非饱和土 (B)粗颗粒非饱和土 (C)细颗粒非饱和土 (D)细颗粒饱和土
55、某工程采用强夯法加固,加固面积为5000m2,锤重为10t,落距为10m,单点击数为8击,夯点数为200,夯击5遍,则:
(1)单击夯击能为:B
(A)100 kN·m (B)1000 kN·m (C)800 kN·m (D)8000 kN·m
(2)单点夯击能为:B
(A)800 kN·m (B)8000 kN·m (C)00 kN·m (D)000 kN·m
(3)总夯击能为:B
(A)800000 kN·m (B)8000000 kN·m (C)00000 kN·m (D)000000 kN·m
(4)该场地的单位夯击能为:B
(A)160 kN·m/m2 (B)1600 kN·m/m2 (C)1280 kN·m/m2 (D)12800 kN·m/m2
56、采用强夯法加固粉土地基,其单击夯击能为4000kN·m,则其有效加固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C
(A)6.0m (B)6.5m (C)7.5m (D)8.5m
57、强夯法中铺设垫层的作用为:ABD
(A)支承设备 (B)扩散夯击能 (C)排水固结 (D) 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
58、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天E? 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间隔时间为多少天A?
(A)1~2 (B)2~7 (C)7~14 (D)14~21 (E)21~28
59、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
B(A)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
6
(B)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C)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
(D)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并不小于5m。
60、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F
(A)强夯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D)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原则。
(B)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为确定原则。
61、强夯采用的夯锤形状应为:ACD
(A)圆形 (B)方形 (C)多边形 (D)气孔状 (E)实心锤
62、强夯时为减少对周围邻近构筑物的振动影响, 常采用在夯区周围采取哪些措施?C
(A)降水 (B)降低夯击能量 (C)挖隔振沟 (D)钻孔
63、碎(砂)石桩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ABCE
(A) 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碎(砂)石桩加固砂性土的机理为:ACF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65、碎(砂)石桩法对砂性土地基有预振效应,相对密度Dr54%的受过预振影响的砂样,其抗液能力相当于相对密度为多少的的未受过预振的砂样?B(A)54% (B)80% (C) 90% (D)36%
66、砂桩在地基中的作用为哪些ABCDEF? 砂井在地基中的作用为哪些C?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7
67、碎(砂)石桩的承载力主要决定于:C
(A)桩身强度 (B)桩端土的承载力 (C)桩间土的约束力 (D)砂石的粒径
68、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
(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D
(A)0.22 (B)0.24 (C)0.26 (D)0.28 (E)0.30
(2)此时碎石桩桩体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达到下列哪一个数值才能满足要求?C
69、某松散砂土地基,处理前现场测得砂土孔隙比为0.81,土工试验测得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0和0.60。现拟采用砂石桩法,要求挤密后砂土地基达到的相对密度为0.80。砂石桩的桩径为0.70m,等边三角形布置。
(A)220kPa (B)243kPa (C)262kPa (D)280kPa
(1)处理后地基的孔隙比最接近下列哪个值?D
(A)0.60 (B)0.62 (C)0. (D)0.66 (E)0.68
(2)砂石桩的桩距采用下列哪一个数值为宜(不考虑振动下沉挤密作用)?B
(A)2.0m (B)2.3m (C)2.5m (D)2.6m
70、振冲碎石桩桩径0.8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2.0m,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
(A)0.105 (B)0.125 (C)0.145 (D)0.155 (E)0.165
(2)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计算得桩土应力比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C
(A)2.8 (B)3.0 (C)3.3 (D)3.5
71、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无载荷试验资料,桩间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1)一根碎石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B
8
(A)1.50 (B)1.58 (C)1.70 (D)1.80
(2)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
(A)0.111 (B)0.125 (C)0.145 (D)0.155 (E)0.160
(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一个数值?(桩土应力比取n=3)B
72、振冲置换法的施工质量以什么指标为主?A
73、振冲挤密法的施工质量以哪些指标为主? CD
(A)145 kPa (B)155 kPa (C)165 kPa (D)175kPa
(A)密实电流 (B)填料量 (C)留振时间 (D)水量大小
(A)密实电流 (B)填料量 (C)留振时间 (D)水量大小
74、振冲置换法的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哪种顺序?ACD
(A)由里向外 (B)由外向里 (C)一边向另一边 (D)间隔跳打
(E)从两侧向中间 (F)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
75、振冲挤密法的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哪种顺序?BDF
(A)由里向外 (B)由外向里 (C)一边向另一边 (D)间隔跳打
(E)从两侧向中间 (F)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
76、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于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ABCEF
(A)淤泥 (B)淤泥质土 (C)粉土 (D)泥炭土 (E)饱和黄土 (F)粘性土
77、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于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ABE
(A)素填土 (B)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 (C)有机质土 (D)塑性指数小于25的粘土 (E)含高岭石的粘性土 (F)含伊里石的粘性土
78、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以有以下作用:ABCDEF
(A)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 (B)基坑工程围护挡墙 (C)基坑工程被动区加固 (D)基坑工程防渗帷幕 (E)大体积水泥稳定土 (F)竖向承载的桩基
9
79、作为建筑地基竖向承载加固时,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型式可采用哪些A? 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时,水泥土搅拌桩可选用怎样的加固型式BC?(A)柱状 (B)壁状 (C)格栅状 (D)块状
80、承受竖向荷载的水泥土桩,其水泥土强度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D? 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桩,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B? (A)21天 (B)28天 (C)60天 (D)90天
81、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桩径为500mm,水泥用量为55kg/m,土的湿重度为17.0kN/m,则
3
(1)该工程的水泥掺入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
(A)14.5% (B)15.5% (C)16.5% (D)17.5%(2)该工程的水泥掺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B
3
3
3
(A)270kg/m (B)280kg/m (C)290kg/m (D)300kg/m
3
82、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桩径为500mm,水泥掺入量为15%,土的湿重度为17.4kN/m,则
3
(1)该工程的水泥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
(A)50kg/m (B)51kg/m (C)52kg/m (D)53kg/m(2)该工程的水泥掺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B
3
3
3
(A)250kg/m (B)260kg/m (C)270kg/m (D)280kg/m
83、在化学加固法中哪些方法能够精确控制加固体的直径?B(A)灌浆法 (B)水泥土搅拌法 (C)高压喷射注浆法
3
84、某水泥土配比,其7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0.8MPa,则其28d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其90d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25MPa (B)1.45MPa (C)1.70MPa (D)2.00MPa (E)2.35MPa
85、某水泥土配比试验,在水泥掺入量为12%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2.0MPa,在水泥掺入量为15%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2.5MPa (B)3.0MPa (C)3.2MPa (D)3.5MPa
86、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采用搅拌桩
10
处理。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10m,桩径0.5m,正方形布桩,桩距1.1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 (桩周土的平均摩擦力qs=15kPa,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qp=60kP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5,水泥搅拌桩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1.5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3)B
(A)105kPa (B)123kPa (C)146kPa (D)150kPa
87、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E
(A)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平均压缩变形s1与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
(B)s1和s2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C)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
(D)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桩底开始扩散;(E)搅拌桩和预制桩相同,均属基础范畴。
88、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桩径为500mm,桩长为6m,间距为1.2m的正方形布置,桩间土压缩模量为3.5MPa,搅拌桩桩身强度为150MPa,则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
(A)19.5MPa (B)21.5MPa (C)23.5MPa (D)27.5MPa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高应为:
(A)自然地面标高 (B)停灰面标高 (C)桩顶设计标高 (D)地下水位以上任意标高
90、水泥土搅拌桩单桩载荷试验标高应为:CE
(A)自然地面标高 (B)停灰面标高 (C)桩顶设计标高 (D)桩顶设计标高以上300mm (E)桩顶设计标高以下150mm
91、某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工程,桩径为500mm,采用1.2m间距的等边三角形布置,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其载荷板面积应为:C
2
2
2
(A)1m (B)1.2m (C)1.25m (D) 1.44m
92、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下列哪些地基土?ABCD
2
11
(A)淤泥 (B)粘性土 (C)砂土 (D)碎石土 (E)有机质土
93、二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AC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94、三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BCD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95、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有效喷射长度由哪几个区域组成?AB(A)初期区域 (B)主要区域 (C)终期区域
96、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有效处理长度应按下列哪个次序依次排列?A
(A)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B)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C)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97、设计要求基底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80kPa,现拟采用桩径为0.5m的旋喷桩,桩身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7.0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33。已知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20kPa,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45。若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旋喷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C(A)1.0m (B)1.2m (C)1.5m (D)1.8m
【例题1-1】地基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有: (A)
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B)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C)渗漏问题 (D)液化问题 (E)特殊土的特殊问题
【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建筑物的地基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五方面:①强度及稳定性问题;②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③渗漏问题;④液化问题;⑤特殊土的特殊问题。当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五类问题之一或其中几个时,即须采用地基处理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1)提高地基的抗剪切强度;2)降低地基的压缩性;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液化);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例题1-2】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 软弱地基就是指压缩层主要由哪些土构成的地基。
(A)淤泥 (B)淤泥质土 (C)冲填土
12
(D)杂填土 (E)其他高压缩性土层 【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基本概念题。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土地基和特殊土地基。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 软弱地基就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例题1-3】夯实法可适用于以下哪几种地基土? (A)松砂地基 (B)杂填土 (C)淤泥 (D)淤泥质土 (E)饱和粘性土 (F)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A B F 【解】夯实法是利用机械落距产生的能量对地基进行夯实使其密实,提高土的强度和减小压缩量。夯实法包括重锤夯实和强夯。 重锤夯实法的适用范围是无粘性土、杂填土、不高于最优含水量的非饱和粘性土以及湿陷性黄土等。重锤夯实法相对于表层压实有较高的夯击能,因而能提高有效加固深度。但当锤很重且落高较大时就演化为强夯了。
强夯是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一般认为,强夯法适用于无粘性土、松散砂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等。近年来,也有人将强夯法适用于饱和粘土,但低夯击能尚有效果,而高夯击能时锤易陷落,土只不过被挤出而难以达到改良的效果。故一般不推荐在饱和粘土地基处理中采用强夯法,即使采用也只是强夯置换而已。
【例题1-4】排水堆载预压法适合于:
(A)淤泥 (B)淤泥质土 (C)饱和粘性土 (D)湿陷黄土 (E)冲填土 【正确答案】A B C E
【解】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提高软粘土的抗剪强度,用于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 【例题1-5】对于饱和软粘土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A)表层压实法 (B)强夯 (C)降水预压 (D)堆载预压 (E)搅拌桩 (F)振冲碎石桩
【正确答案】C D E
【解】表层压实法适用于浅层疏松的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强夯一般不推荐在饱和粘土地基处理中采用,即使采用也只是强夯置换而已。降水预压与堆载预压不同,由于它不增加剪应力,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所以它适用于很软弱的粘土地基。搅拌桩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事。
【例题1-6】对于松砂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
(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 (D)碾压 (E)粉喷桩
(F)深搅桩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正确答案】A C D H
13
【解】强夯法适用于无粘性土、松散砂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等。
预压法适用于处理软粘土地基,提高软粘土的抗剪强度,用于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
挤密法是以另外一种散体材料用一定的施工方法以“桩的形式”“植入”地基,使地基产生侧向挤密作用,它适用于松砂地基或人工填土地基、杂填土地基等。 表层压实法适用于浅层疏松的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
搅拌桩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 松砂地基应采用振密与挤密或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例题1-7】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 (D)表层压实法 (E)粉喷桩
(F)深搅桩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正确答案】A C H
【解】液化地基的主要问题是地基松散,孔隙比大,相对密度低,其处理目标应是能使地基密实。强夯法、挤密碎石桩、振冲法均能使地基密实或桩间土密实,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
【例题1-8】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
(A)强夯法 (B)预压法 (C)砂石桩法 (D)换填垫层法 (E)水泥土搅拌法
(F)石灰桩法 (G)真空预压 (H)振冲法 (I)土(或灰土)桩法
【正确答案】A D E I 【解】由于黄土的浸水湿陷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黄土地区事故的主要原因。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时应以消除其湿陷性为主要目的。一般可以通过夯实、挤密、换填或置换等措施部分或全部消除其湿陷性。
【例题1-12】可有效地消除或部分消除黄土的湿陷性的方法有:
(A)砂垫层 (B)灰土垫层 (C)碎石桩 (D)强夯 (E)灰土桩【正确答案】B D E
【解】基本概念题,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
换土垫层法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强夯法是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
碎石桩适用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20kPa的淤泥、淤泥质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对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软土地基,采用碎石桩时须慎重。
灰土桩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砂垫层多用于中小型建筑工程的浜、塘、沟等的局部处理。适用于一般饱和、非饱和的软弱
14
土和水下黄土地基处理,不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也不适宜用于大面积堆载、密集基础和动力基础的软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应直接消除其湿陷性或作防水处理,以阻止地表水的渗透。
2、设搅拌桩桩长L=17m,桩径取=500mm,取桩侧土平均摩阻力qs=15kPa/2=7.5kPa。取水泥掺合量为16%,试验测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fcu=2000kPa。
(1)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00kN (B)110kN (C)118kN (D)180kN (E)200kN
【正确答案】C
(2) 若=0.8(按桩顶设置褥垫层考虑),则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13 (B)0.15 (C)0.17 (D)0.20【正确答案】C
(3) 按等边三角形布桩,则桩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0m (B)1.1m (C)1.2m (D)1.3m【正确答案】C 【解】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设计 a)按土质确定 则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Raupqi1nsiliqpAp
取=0,则Ra=1.57×7.5×17=200.2kNb)按材料强度确定根据水泥土室内配比,
则 RafcuAp=0.30×2000×0.196=117.6kN故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Ra=117.6kN计算b.搅拌桩置换率计算
上部施加的外荷载为133kPa。根据fspkm
Ra(1m)fsk,fsk=50kPa,得ApmfspkfskRafskAp1330.8500.166
117.60.8500.196c.桩的平面布置 根据设计置换率m=0.166
2
每根桩加固面积为A0.196/0.166=1.18m按正方形布置时
sA1.181.09m
15
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时
s1.08A1.081.181.17m
d.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 由于软土层全部加固,因此地基变形主要为复合土层的变形,可不必进行计算,一般为30~50mm左右。路堤的变形是允许的。 e.稳定性验算
可利用条分法整体稳定验算,计算比较复杂,这里不详细讨论。 【例题1-16】下图哪几种形式是属于复合地基 ?
(A) (B) (C) (D)
【正确答案】A B C D 【解】复合地基的特征是增强体与原基体共同承担荷载并且变形协调。并非地基中有了加筋增强体就叫复合地基,需要强调的是增强体与原地基土是自始至终的协同工作并共同承担外荷。上述四种情况桩间土均能承担荷载。 【例题1-17】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有:
(A)刺入破坏 (B)鼓胀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滑动破坏 【正确答案】A B C D 【解】概念题
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通常的破坏模式是整体剪切破坏,如加入土工织物的加筋复合土层。
竖向增强复合地基中,桩体存在四种可能的破坏模式:刺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及滑动破坏。如:碎石桩可能的破坏模式是鼓胀破坏,而CFG桩则是刺入破坏。
【例题1-18】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有: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概念题
不论何种复合地基,都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作用:桩体作用、垫层作用、加速固结作用、挤密作用以及加筋作用。
【例题1-19】如图搅拌桩设计方案 1、置换率为:(A)10% (B)17% (C)20%【正确答案】B
2、桩土应力比为:(A)3.2 (B)16 (C)20【正确答案】B
3、复合地基的承载力fsp(=1)为:(A)110.6kPa (B)97.6kPa (C)284kPa
16
【正确答案】A
4、压缩模量Esp为:(A)6.1MPa (B)12.5MPa (C)17.75MPa【正确答案】C
1.5x3=4.5m
Es=5MPa
fs=80kPa
【解】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Ap3.140.350.35置换率:m0.17A1.51.5
桩径0.7m Ep=80MPa 桩土应力比:n复合地基承载力:fspmfp(1m)fs0.17260(10.17)80110.6kPa复合地基压缩模量:Esp[1m(n1)]Es[10.17(161)]517.75MPa
【例题1-20】某复合地基,桩截面积为Ap,以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Ap/L2 (B)1.15Ap/L2 (C)1.5Ap/L2【正确答案】B
2【解】md2/de,对于等边三角形布置,de1.05L,则
2 md2/de(4Ap/)2/(1.05L)21.15Ap/L2
1.5x3=4.5m
EpEs80165
17
【例题1-21】某复合地基,桩径为d,以边长为L的正方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 0.78d2/L2 (B)d2/L2 (C)1.15d2/L2【正确答案】A
2【解】md2/de,对于正方形布置,de1.13L,则2d2/(1.13L)20.78d2/L2 md2/de
【例题1-22】某复合地基,桩径为d,以纵向间距s1和横向间距s2的矩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 0.78d2/s1s2 (B)d2/ s1s2 (C)1.15d2/s1s2【正确答案】A
2【解】md2/de,对于矩形布置,de1.13s1s2,则
2d2/(1.13s1s2)20.78d2/s1s2 md2/de
【例题1-23】某复合地基,桩截面积Ap,以纵向间距s1和横向间距s2的三角形布置,则置换率为:
(A)4Ap/3s1s2 (B)Ap/s1s2 (C)2Ap/s1s2【正确答案】B
【解】mAp/A,对于纵向间距s1和横向间距s2的三角形布置,As1s2,则
mAp/AAp/s1s2
【例题1-24】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
桩,桩距1.5m,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桩土应力比取n=3)
(A)145kPa (B)155kPa (C)165kPa (D)175kPa
【正确答案】B 【解】复合地基承载力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等边三角形布桩 de1.05s1.051.51.57m5
置换率md22de0.621.57520.145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8
fspk1mn1fsk10.14531120154.8kPa
【例题1-25】某工程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sk=339kPa,桩的承载力特征值fpk=910kPa,桩径为2m,桩中心距为3.6m,梅花形布置。桩、土共同工作时的强度发挥系数均为1,求得的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A)450kPa (B)485kPa (C)499kPa (D)522kPa【正确答案】C [解]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220.28复合地基的置换率 m40.8663.62
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fspkmfpk(1m)fsk0.28910(10.28)339498.88kPa
【例题1-26】某天然地基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cu为23.35kPa,地基极限承载力等于5.14cu,为120kPa。采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碎石桩极限承载力可采用简化公式估计,
ppf=25.2cu。碎石桩梅花形布桩,桩径为0.80m,桩中心距为1.40m。设置碎石桩后桩间土
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5.29kPa。破坏时,桩体强度发挥度为1.0,桩间土强度发挥度为0.8。问:
(1) 碎石桩复合地基置换率为:
(A)m=0.30 (B)m=0.26 (C)m=0.33 (D)m=0.59
【正确答案】 A
(2) 碎石桩极限承载力为:
(A)ppf=588kPa (B)ppf=613kPa (C)ppf=637kPa (D)ppf=490kPa
【正确答案】 C
(3) 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为:
(A)pcf=2kPa (B)pcf=282kPa (C)pcf=258kPa (D)pcf=243kPa 【正确答案】 A
10.82【解】复合地基的置换率 m40.3020.8661.4
碎石桩的极限承载力为:ppf25.2cu25.225.29637.3kPa
19
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psf5.14cu5.1425.29130kPa
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mppf0.8(1m)psf2kPa
【例题1-27】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散体材料桩桩体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
(B) 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C) 散体材料桩的单桩承载力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
(D) 散体材料桩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正确答案】C
【解】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桩体极限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侧土体所能提供的最大侧限力。散体材料桩在荷载作用下,桩体发生鼓胀,桩周土进入塑性状态,可通过计算桩间土侧向极限应力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其一般表达式可用下式表示:
ppfruKp
式中Kp 一桩体材料的被动上 压力系数;
ru一桩间土能提供的侧向极限应力。
因此,散体材料桩的单桩承载力只与桩间土的侧限力有关,而与桩长无关。
【例题1-28】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复合地基沉降包括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
(B) 计算加固区沉降时可将加固区视为均一化复合土层或分层均一化复合土层。
(C)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D) 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计算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
【正确答案】A B C D
【解】复合地基沉降包括加固区沉降和下卧层沉降。计算加固区沉降时可将加固区视为均一化复合土层或分层均一化复合土层,引入复合压缩模量,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加固区的压缩量。复合地基属地基范畴,因此沉降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
【例题1-30】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加固?
(A)加大基础底面积法 (B)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 (C)加深基础法 (D)桩式托换法
【正确答案】B
【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的规
20
定,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法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
【例题2-1】换填法中粉质粘土垫层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A)最优含水量wop4% (B) 最优含水量wop
(C) 最优含水量wop2% (D) 最优含水量wop10%
【正确答案】C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规定: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wop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例题2-2】换填法中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A)最优含水量wop4% (B) 最优含水量wop (C) 最优含水量wop2% (D) 最优含水量wop10%
【正确答案】A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规定:粉质粘土
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的范围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wop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例题2-3】垫层的主要作用有:
(A)提高地基承载力 (B)减少沉降量 (C)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D)防止冻胀 (E)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垫层的作用主要有:
1)提高地基承载力 如果以抗剪强度较高的砂或其他填筑材料代替软弱的土,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避免地基破坏
2)减少沉降量 由于砂垫层或其他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层土上的压力较小,这样也会相应减少下卧层的沉降量。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可以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和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 4)防止冻胀 因为粗颗粒的垫层材料孔隙大,不易产生毛细管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
21
中结冰所造成的冻胀。这时,砂垫层的底面应满足当地冻结深度的要求。 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在膨胀土地基上可选用砂、碎石、块石、煤渣、二灰或灰土等材料作为垫层以消除胀缩作用,但垫层厚度应依据变形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0.3m,且垫层宽度应大于基础宽度,而基础的两侧宜用与垫层相同的材料回填。
【例题2-4】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10.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
(A) 0.6m (B)1.2m (C) 1.8m (D)2.3m
【正确答案】 D
【解】垫层的宽度计算
1)绘图垫层扩散角取302)bb2ztg22tg302.31m
【例题2-5】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多少以内? 但也不宜小于多少?
(A)3m (B)5m (C)1.5m (D)0.5m【正确答案】(A) (D)
【解】通常基坑开挖后,利用分层回填压实,虽也可处理较深的软弱土层,但经常由于地下水位高而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需要基坑支护;以及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等因素,从而使处理费用增高、工期拖长,因此换填法的处理深度通常宜控制在3m以内,但也不宜小于0.5m,因为垫层太薄,则换土垫层的作用并不显著。
【例题2-6】各种材料的垫层设计都近似的按哪种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A)土垫层 (B)粉煤灰垫层 (C)干渣垫层 (D)砂垫层
【正确答案】D
【解】虽然不同材料的垫层,其应力分布稍有差异,但从试验结果分析其极限承载力还是比较接近的;通过沉降观测资料发现,不同材料垫层的特点基本相似,故可将各种材料的垫层设计都近似地按砂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例题2-7】当采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若基底宽度为8.0m,在基底下铺厚度为2.0m的灰土垫层。为了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垫层底面宽度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问至少应超出下列哪一个数值?
(A) 0.85m (B)1.56m (C)2.13m (D)2.55m
【正确答案】 C 【解】垫层设计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2.1款要求,灰土垫层的压力扩散角为280,
22
因此超出宽度应该为:22mtg2802.13m
【例题2-8】某建筑物矩形基础,长1.2m,宽1.2m,埋深1.0m,上部荷载作用于基础底面
3
的荷载为144kN,允许沉降为25c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地下水埋深1m,场地地层分布如图。采用砂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
0
理,砂垫层的厚度为1m,应力扩散角为25,承载力为160kPa, 压缩模量为20MPa。 1m (1)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A)57.4kPa 1m (B)32.3kPa (c)68.9kPa 15.6kPa
【正确答案】B
(2)垫层自身的沉降为: (A)3.99mm (B)3.38mm (C)4.27mm (D)2.94mm 【正确答案】B
(3)下卧层沉降为: (A)18.9mm (B)21.3mm (C)15.6mm (D)24.8mm 【正确答案】A
淤泥质粘土 重度2=17.0kN/m3 承载力fak=50kPa 压缩模量 Es=5MPa
杂填土
3
1=18.0kN/m
深度(m) (垫层底面以下) 0 2.0 4.0 6.0 附加应力系数 1.0 0.55 0.31 0.21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深度为6m
【解】基底平均压力值: pk144/(1.21.2)201.0120kPa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z1.21.2(12018.01.0)(1.221.0tg25)(1.221.0tg25)0032.3kPa
砂垫层底自重应力:pcz18.01.07.01.025.0kPa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zfakdm(d0.5)501.0
18.01.07.01.0(2.00.5)68.8kPa
2
pzpcz32.325.057.3<68.8kPa满足承载力要求;沉降计算:ss1s221.4mm
23
s110232.31.03.375mm
220
s20.5[a1a2]pdz1[a1a2]E20.532.3(10.550.550.310.310.21)
518.9mm满足沉降要求
【例题2-9】某四层砖混结构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埋深为1.0m,上部建
3
筑物作用于基础的地表上荷载为120kN/m,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0kN/m。场地
3
土质条件为第一层粉质粘土,层厚1.0m,重度为17.5kN/m;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
3
15.0m,重度为17.8kN/m,含水量为65%,承载力特征值为45kPa;第三层为密实砂砾石层,地下水距地表为1.0m。
(1)垫层厚度为: (A)1.0m (B)1.5m (C)1.7m (D)2.0m 【正确答案】C
(2)垫层宽度为: (A)2.35m (B)2.93m (C)3.16m (D)3.51m 【正确答案】C 【解】砂垫层设计 (1)确定砂垫层厚度
3
1)先假设砂垫层厚度为1.0m,并要求分层碾压夯实,其干密度要求大于1.620t/m。
2)试算砂垫层厚度。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为pk1201.21.020.0120kPa
1.2
3)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为
b(pkpc)1.2(12017.51.0)pz52.2kPa
b2ztg1.221.0tg30
4)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为
pcz17.51.0(17.810.0)1.025.3kPa
5)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zfakdm(d0.5)451.0
17.51.07.81.0(2.00.5).0kPa
2
pzpcz52.225.377.5>kPa
以上说明设计的垫层厚度不够,再重新设计垫层厚度为1.7m,同理可得: pzpcz38.930.869.7<72.8kPa
说明满足设计要求,故垫层厚度取1.7m。(2)确定垫层宽度
bb2ztg1.221.7tg303.2m
取垫层宽度为3.2m。(3)沉降计算略。
【例题2-10】砂垫层施工控制的关键主要是:
24
(A)虚铺厚度 (B)最大干密度 (C)最优含水量 【正确答案】A B C 【解】垫层施工质量检验
工程实践中,对垫层碾压质量的检验,要求获得填土最大干密度。其关键在于施工时控制每层的铺设厚度和最优含水量,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所有施工参数(如施工机械、铺填厚度、碾压遍数、与填筑含水量等)都必须由工地试验确定。在施工
现场相应的压实功能下,由于现场条件终究与室内试验不同,因而对现场应以压实系数c与施工含水量进行控制。
【例题2-11】对现场土的压实,应以哪些指标来进行检验? (A)压实系数 (B)施工含水量 (C)铺填厚度 【正确答案】A B
【解】工程实践中,对垫层碾压质量的检验,要求获得填土最大干密度。其关键在于施工时控制每层的铺设厚度和最优含水量,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所有施工参数(如施工机械、铺填厚度、碾压遍数、与填筑含水量等)都必须由工地试验确定。在施工现场相应的压实功能下,由于现场条件终究与室内试验不同,因而对现场应以压实系
数c与施工含水量进行控制。
【例题2-12】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检验?
(A)环刀法 (B)贯入仪 (C)静力触探 (D)轻型动力触探 (E)标准贯入试验 (F) 重型动力触探
【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4.1条规定: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例题2-13】对砂石、矿渣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哪些方法进行检验? (A)环刀法 (B)贯入仪 (C)静力触探 (D)轻型动力触探 (E)标准贯入试验 (F) 重型动力触探 【正确答案】F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4.1条规定: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压实系数也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25
【例题3-1】排水固结法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A)加压系统 (B)砂桩 (C)排水系统 (D)填土 (E)量测系统【正确答案】A C
【解】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共同组合而成。排水系统主要在于改变地基原有的排水边界条件,增加孔隙水排出的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压系统,是指对地基施行预压的荷载,它使地基土的固结压力增加而产生固结。【例题3-2】在排水系统中,属于水平排水体的有:
(A)普通砂井 (B)袋装砂井 (C)塑料排水带 (D)砂垫层【正确答案】D
【解】在排水系统中竖向排水体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水平排水带中有砂垫层。
【例题3-3】竖向排水体在工程中的应用有:
(A)普通砂井 (B)砂垫层 (C)袋装砂井 (D)塑料排水带【正确答案】A C D
【解】在排水系统中竖向排水体有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水平排水带中有砂垫层。
【例题3-4】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的作用有:
(A)提高承载力 (B)减少沉降 (C)提高稳定性 (D)复合地基 (E)加筋
【正确答案】A B C
【解】排水固结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该法常用于解决软粘土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可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基本完成或大部分完成,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降和沉降差。同时,可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例题3-5】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哪些地基土?
(A)淤泥 (B)淤泥质土 (C)泥炭土 (D)冲填土 (E)有机质土 (F)砂性土
【正确答案】A B D
26
【解】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对于在持续荷载作用下体积会发生很大压缩,强度会明显增长的土,这种方法特别适用。对超固结土,只有当土层的有效上覆压力与预压荷载所产生的应力水平明显大于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土层才会发生明显的压缩。竖井排水预压法对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和其他次固结变形占很大比例的土效果较差,只有当主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相比所占比例较大时才有明显效果。
【例题3-6】预压法加固下列哪些地基时可不设置竖向排水体?
(A)软土层厚度小于4m (B) 软土层厚度超过4m (C)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
(D)真空预压工程
【正确答案】A C
【解】预压法处理地基分为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类,降水预压和电渗排水预压在工程上应用甚少。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通常,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为加速预压过程,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井排水预压法处理地基。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当软土层含较多薄粉砂夹层时,在满足工期要求情况下,可不设置排水竖井。
【例题3-7】排水固结法中哪些方法适用于处理很软弱的饱和粘性土地基?(A)降低地下水位法 (B)真空预压法 (C)电渗法 (D)堆载预压法 (E)超载预压法【正确答案】A B C
【解】降低地下水位法、真空预压法和电渗法由于不增加剪应力,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所以它适用于很软弱的饱和粘性土地基。
【例题3-8】用于连续薄砂层的排水固结法有哪些;可克服次固结的有哪些?
(A)砂井法 (B)堆载法 (C)真空预压 (D)超载法【正确答案】(A B) (D)
【解】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砂井法特别适用于存在连续薄砂层的地基。但砂井只能加速主固结而不能减少次固结,对有机质土和泥炭等次固结土,不宜只采用砂井法。克服次固结可利用超载的方法。真空预压法适用于能在
27
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例题3-9】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有哪些方面?(B)
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 (B) 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
(C)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 (D)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正确答案】A B C
【解】真空预压的原理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薄膜上面承受等于薄膜内外压差的荷载。2)地下水位降低,相应增加附加应力。3)封闭气泡排出,土的渗透性加大。
真空预压是在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真空预压和降水预压是在负超静水压力下排水固结,称为负压固结。 【例题3-10】理论上,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为:
(A)50kPa (B)75kPa (C)80kPa (D)100kPa (E)120kPa【正确答案】D
【解】理论上,当地基达到完全真空时,可产生1个大气压即100kPa的预压荷载。
【例题3-11】工程实际中, 真空预压法可产生的最大荷载约为:
(A)50kPa (B)70kPa (C)85kPa (D)100kPa (E)120kPa 【正确答案】C
【解】理论上,当地基达到完全真空时,可产生1个大气压即100kPa的预压荷载。但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目前的技术能力,使地基达到完全真空是不可能的,一般能达到85~90kPa。
【例题3-12】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不需控制加荷速率?
(A)砂井堆载预压 (B)堆载 (C)砂井真空预压 (D)降水预压 (E)超载预压
【正确答案】C D
【解】真空预压是通过覆盖于地面的密封膜下抽真空,使膜内外形成气压差,使粘土层产生固结压力。即是在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真空预压和降水预压是在负超静水压力下排水固结,故也称为负压固结。其余的堆载预压方法总
28
应力增加,为了防止地基土剪切破坏,因此要控制加荷速率。
【例题3-13】下列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正压固结? 哪一种或几种预压法为负压固结?
(A)砂井堆载预压 (B)堆载预压 (C)砂井真空预压 (D)降水预压 (E)超载预压
【正确答案】(A B E)(C D)
【解】真空预压是通过覆盖于地面的密封膜下抽真空,使膜内外形成气压差,使粘土层产生固结压力。即是在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孔隙水压力来增加有效应力的方法。真空预压和降水预压是在负超静水压力下排水固结,故也称为负压固结。其余的堆载预压方法总应力增加,为了防止地基土剪切破坏,因此要控制加荷速率。【例题3-14】排水固结法的设计原则为:
(A)加固期限尽量短 (B)固结沉降要快 (C)充分增加强度 (D)注意安全
【正确答案】A B C D
【解】排水固结法的设计,实质上就是进行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设计,使地基在受压过程中排水固结、强度相应增加以满足逐渐加荷条件下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并加速地基的固结沉降,缩短预压的时间确定竖向排水体的直径、间距、深度和排列方式;确定预压荷载的大小和预压时间,要求做到:1、加固期限尽量短;2、固结沉降要快;3、充分增加强度;4、注意安全。
【例题3-15】砂井地基固结度包含以下哪几个部分?
(A)竖向排水固结 (B)向内径向排水固结 (C)瞬时加荷条件下的固结 (D)逐渐加荷条件下的固结 (E) 向外径向排水固结【正确答案】A B
【解】砂井地基的固结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竖向排水固结度 ,另一部分为向内径向排水固结度。
【例题3-16】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则其当量换算直径(换算系数取1.0)为:
(A)25.2mm (B)66.8mm (C)33.4mm (D)50.4mm【正确答案】B
29
【解】塑料排水带常用当量直径表示,设计时,将塑料排水板换算成相当直径的砂井,是根据两种排水体与土的接触面积相等的原理进行的。塑料排水带宽度为b,厚度为,则换算直径可按下式计算:
Dp2(b)
1.02(1005)66.8mm
【例题3-17】排水竖井的直径为200mm,采用间距为1.5m的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竖井的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5m (B)1.6m (C)1.7m (D)1.8m【正确答案】B
【解】正方形排列的每个砂井,其影响范围为一个正方形,正三角形排列的每个砂井,其影响范围则为一个正六边形。在实际进行固结计算时,由于多边形作为边界条件求解很困难,为简化起见,巴伦建议每个砂井的影响范围由多边信改为由面积与多边形面积相等的圆来求解。
正方形排列时:de4l1.13l
23 l1.05l
正三角形排列时:de
式中 de——每一个砂井有效影响范围的直径;
l——砂井间距。
因此,de23l1.05l1.051.51.575m
【例题3-18】塑料排水带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5mm ,采用间距为2.0m的正方形布置,则其有效排水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2.0m (B)2.1m (C)2.15 (D)2.25m (E)2.3m (F)2.35【正确答案】D
【解】正方形排列的每个砂井,其影响范围为一个正方形,正三角形排列的每个砂井,其影响范围则为一个正六边形。在实际进行固结计算时,由于多边形作为边界条件求解很困难,为简化起见,巴伦建议每个砂井的影响范围由多边信改为由面积与多边形面积相等的圆来求解。
30
正方形排列时:de4l1.13l
23 l1.05l
正三角形排列时:de
式中 de——每一个砂井有效影响范围的直径;
l——砂井间距。
因此,de4l1.13l1.1322.26m
【例题3-23】砂井在地基中的作用为:
(A)置换作用 (B)排水作用 (C)加筋作用 (D)复合作用【正确答案】 B
【解】砂井在地基中的作用仅仅为竖向排水通道,起竖向排水作用,砂井在地基中不起竖向增强体的作用。
【例题3-27】砂井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有:
(A)缩颈 (B)断颈 (C)错位 (D)坍塌【正确答案】A B C
【解】各种成孔方法都必须保证砂井的施工质量,要防止砂井缩颈、断颈以及错位等现象。
【例题4-1】对饱和土强夯时, 夯坑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A) 土的触变性 (B)土中含有少量气泡的水 (C)土中产生裂缝 (D)局部液化
【正确答案】B
【解】强夯法加固机理
强夯法加固地基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和动力置换,它取决于地基土的类别和强夯施工工艺。
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则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
饱和土由于土中大多数都含有以微气泡形式出现的气体,进行强夯时,气体体积压缩, 孔隙水压力增大,随后气体有所膨胀,孔隙水排出的同时,孔隙水压力就减少。这样每夯击一遍,液相气体和气相气体都有所减少。
【例题4-2】强夯法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加固非粘性土的机理为:(A)动力密实 (B)动力固结 (C)动力置换 (D)静力固结
31
【正确答案】(B C) (A)【解】强夯法加固机理
在粘性土中的加固机理为动力固结或动力置换;在非粘性土中的加固机理为动力密实。
【例题4-3】强夯法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密实机理? 加固哪些土是基于动力固结理论?
(A)多孔隙非饱和土 (B)粗颗粒非饱和土 (C)细颗粒非饱和土 (D)细颗粒饱和土【正确答案】(A B) (D)
【解】采用强夯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用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
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则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即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
【例题4-4】国外关于强夯法的适用范围,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强夯法适用于塑性指数不大于多少的土?
(A)8 (B)9 (C)10 (D)11【正确答案】C
【解】国内外关于强夯法的使用范围,有比较一致的看法。Smoltczyk在第8届欧洲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上的深层加固总报告中指出,强夯法只强夯法适用于塑性指数Ip10的土。
【例题4-5】强夯法适用的土类较多,但对哪些土类处理效果比较差?
(A)饱和软粘性土 (B)湿陷性黄土 (C)砂土 (D)碎石土
【正确答案】A
【解】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使用经济等优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工程界所重视。对各类土强夯处理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对饱和软土的加固效果,必须给予排水的出路。为此,强夯法加袋装砂井是一个在软粘土地基上进行综合处理的加固途径。
32
【例题4-6】某工程采用强夯法加固,加固面积为5000m2,锤重为10t,落距为10m,单点击数为8击,夯点数为200,夯击5遍,则:1、单击夯击能为:
(A)100 kN·m (B)1000 kN·m (C)800 kN·m (D)8000 kN·m
【正确答案】B
2、单点夯击能为:
(A)800 kN·m (B)8000 kN·m (C)00 kN·m (D)000 kN·m
【正确答案】B
3、总夯击能为:
(A)800000 kN·m (B)8000000 kN·m (C)00000 kN·m (D)000000 kN·m
【正确答案】B
4、该场地的单位夯击能为:
(A)160 kN·m/m2 (B)1600 kN·m/m2 (C)1280 kN·m/m2 (D)12800 kN·m/m2
【正确答案】B
【解】单击夯击能:为单击夯击的能量。
单击夯击能=锤重×落距=100kN×10m=1000kN·m;单点夯击能:为每一夯点的夯击能。
单点夯击能=单击夯击能×单点击数=1000kN·m×8击=8000 kN·m;总夯击能:为整个场地的总夯击能。
总夯击能=单点夯击能×总夯点数×遍数=8000 kN·m×200×5遍 =8000000 kN·m
单位夯击能:为总夯击能与加固面积之比。
单位夯击能=总夯击能/加固面积=8000000 kN·m/5000m2=1600 kN·m/m2
【例题4-7】采用强夯法加固粉土地基,其单击夯击能为4000kN·m,则其有效加固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A)6.0m (B)6.5m (C)7.5m (D)8.5m
33
【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2.1条,采用4000kN·m单击夯击能加固粉土地基时,其有效加固深度预估为7.0~8.0m。【例题4-8】强夯法中铺设垫层的作用为:
(A)支承设备 (B)扩散夯击能 (C)排水固结 (D) 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
【正确答案】A B D
【解】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强夯前要求拟加固的场地必需具有一层稍硬的表层,使其能支承其中设备;并便于对所施工的“夯击能”得到扩散;同时也可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面的距离,因此有时必须铺设垫层。
【例题4-9】若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达到下列数值时可停夯?: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正确答案】A
【解】强夯夯点的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为1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例题4-10】若单击夯击能量为4000~6000 kN·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达到下列数值时可停夯?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正确答案】B
【解】强夯夯点的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为1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
34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例题4-11】若单击夯击能量大于6000 kN·m,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达到下列数值时可停夯?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正确答案】D
【解】强夯夯点的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为1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例题4-12】现场测试工作是强夯施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一般有:
(A)地面变形 (B)深层变形 (C)孔隙水压力 (D)侧向挤压力 (E)振动加速度【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现场的测试工作是强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工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地面及深层变形
变形研究的手段是:地面沉降观测、深层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
地面变形的测试是对夯击后土体变形的研究。每当夯击一次应及时测量夯击坑及其周围的沉降量、隆起量和挤出量。
2)孔隙水压力 在夯击作用下,进行对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和水平距离的增长和消散的分布规律研究。从而确定两个夯击点间的夯距、夯击的影响范围、间歇时间以及饱和夯击能等参数。
3)侧向挤压力 在夯击作用下,可测试每夯击一次的压力增量沿深度的分布规律。
4)振动加速度 通过测试地面振动加速度可以了解强夯振动的影响范围。强夯施工时,对附
35
近已有建筑物和施工的建筑物的影响肯定要比地震的影响为小。为了减少强夯振动的影响,常在夯区周围设置隔振沟。
【例题4-13】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天? 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间隔时间为多少天?
(A)1~2 (B)2~7 (C)7~14 (D)14~21 (E)21~28
【正确答案】(E) (A)
【解】对于需要分两遍或多遍夯击的工程,两遍夯击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各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对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只有2~4min,故对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 两遍夯间的间歇时间很短,亦即可连续夯击。
对粘性土,由于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故当夯击能逐渐增加时,孔隙水压力亦相应地叠加,其间歇时间取决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情况,一般为3~4周。目前国内有的工程对粘性土地基的现场埋设了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以便加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缩短间歇时间。有时根据施工流水顺序先后,两遍间也能达到连续夯击的目的。
【例题4-14】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
(A)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
(B)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C)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
(D)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倍,并不小于5m。【正确答案】(B)
【解】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具体的放大范围,可根据建筑物类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虑决定。对一般建筑物,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例题4-15】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强夯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6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D)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原则。
(E) 强夯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为确定原则。
【正确答案】(E)
【解】强夯夯点的夯击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击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常以夯坑的压缩量最大、夯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原则。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a.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 kN·m时为50mm;当夯击能为4000~6000 kN·m时为100mm;当夯击能大于6000 kN·m时为200mm;
b.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例题4-16】强夯置换法的处理深度一般不宜超过:(A)5.0m (B)7.0m (C)9.0m (D)10.0m【正确答案】B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2.10条,强夯置换法的处理深度由土质条件决定,除厚层饱和粉土外,应穿透软土层,到达较硬土层上。深度不宜超过7.0m。
【例题4-17】在确定强夯置换法夯点的夯击次数时,其累计夯沉量应为设计墩长的多少倍?
(A)1.0 (B)1.0~1.2 (C)1.2~1.5 (D)1.5~2.0 (E)大于2.0【正确答案】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2.13条,强夯置换法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现场试夯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墩底穿透软弱土层,且达到设计墩长;
37
2累计夯沉量为设计墩长的1.5—2.0倍
3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本规范第6.2.2条的规定
【例题4-18】强夯置换法形成的置换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多少倍?(A)1.0 (B)1.0~1.1 (C)1.1~1.2 (D)1.2~1.3 【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2.15条,墩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原土的承载力选定,当满堂布置时可取夯锤直径的2~3倍。对基础或条形基础可取夯锤直径的1.5~2.0倍。墩的计算直径可取夯锤直径的1.1~1.2倍。
【例题4-19】强夯置换法处理软粘性土地基时,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处理饱和粉土地基时,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A)墩体承载力 (B)处理后墩间土承载力 (C)复合地基承载力 【正确答案】(A) (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2.21条,确定软粘性土中强夯置换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可只考虑墩体,不考虑墩间土的作用,其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墩载荷试验确定,对饱和粉土地基可按复合地基考虑,其承载力可通过现场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例题4-20】强夯采用的夯锤形状应为:
(A)圆形 (B)方形 (C)多边形 (D)气孔状 (E)实心锤【正确答案】A C 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3.1条,强夯锤质量可取10~4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100—200kPa。
【例题4-21】强夯采用的夯锤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多少? 强夯置换采用的夯锤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多少?
(A)15~30kPa (B)25~40kPa (C)35~50kPa (D)50~100kPa (E)100~200kPa
38
【正确答案】(B)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3.1条,强夯锤质量可取10~40t,其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强夯置换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100~200kPa。
【例题4-22】强夯时,地下水位应低于坑底面以下多少?。(A)1.0m (B)1.5m (C)2.0m (D)2.5m (E)3.0m【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6.3.3条,当场地表土软弱或地下水位较高,夯坑底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性材料,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面以下2m。坑内或场地积水应及时排除。
【例题4-23】强夯时为减少对周围邻近构筑物的振动影响, 常采用在夯区周围采取哪些措施?
(A)降水 (B)降低夯击能量 (C)挖隔振沟 (D)钻孔 【正确答案】C
【解】强夯施工时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影响,强夯时为减少对周围邻近构筑物的振动影响,应采取防振或隔振措施,常采用在夯区周围设置隔振沟。
【例题4-24】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多少? 对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多少? 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多少?
(A)1~7d (B)7~14d (C)14~21d (D)14~28d (E)28d【正确答案】(B)(D) (E)
【解】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加固质量进行检验。对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时间可取1~2周;对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强夯置换地基间隔时间可取4
39
周。
【例题4-25】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检验? 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应采用哪些方法检验?
(A)原位测试 (B)室内土工试验 (C)单墩载荷试验 (D)动力触探 (E)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F)静力触探【正确答案】(A B) (C D E)
【解】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例题5-1】振冲碎石桩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地基土:
(A)砂土 (B)粉质粘土 (C)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 (D)素填土
(E)淤泥 (F)淤泥质土
【正确答案】A B D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中规定:“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饱和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砂、粗砂地基。”
【例题5-2】碎石桩法和砂桩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地基土承载力 (B)减少变形 (C)增强抗液化性 (D)渗漏问题
【正确答案】A B C
【解】碎石桩和砂桩挤密法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和增强抗液化性。
【例题5-3】碎(砂)石桩加固粘性土的机理为: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正确答案】 B C D E
40
【解】加固机理
碎石桩和砂桩加固砂土地基抗液化的机理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作用: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以及砂基预震效应。
对粘性土地基(特别是饱和软土),碎(砂)石桩的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此外还有排水、加筋和垫层的作用。
【例题5-4】碎(砂)石桩加固砂性土的机理为: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正确答案】 A C F【解】加固机理
碎石桩和砂桩加固砂土地基抗液化的机理主要有下列三方面作用: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以及砂基预震效应。
对粘性土地基(特别是饱和软土),碎(砂)石桩的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此外还有排水、加筋和垫层的作用。
【例题5-5】碎(砂)石桩法对砂性土地基有预振效应,相对密度Dr54%的受过预振影响的砂样,其抗液能力相当于相对密度为多少的的未受过预振的砂样?(A)54% (B)80% (C) 90% (D)36%【正确答案】B
【解】美国H.B.Seed等人(1975)的试验表明,相对密度Dr=54%但受过预震影响的砂样,其抗液能力相当于相对密度Dr=80%的未受过预震的砂样。即在一定应力循环次数下,当两试样的相对密度相同时,要造成经过预震的试样发生液化,所需施加的应力要比施加未经预震的试样引起液化所需应力值提高46%。
【例题5-6】砂桩在地基中的作用为哪些? 砂井在地基中的作用为哪些?
(A)挤密 (B)置换 (C)排水 (D)加筋 (E)垫层 (F)抗震
【正确答案】 (A B C D E F) (C)
【解】砂桩除了具有排水作用外,还具有挤密、置换、与桩间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的作用;而砂井只是作为一种加速固结沉降的排水措施。
41
【例题5-7】碎(砂)石桩的承载力主要决定于:
(A)桩身强度 (B)桩端土的承载力 (C)桩间土的约束力 (D)砂石的粒径
【正确答案】C
【解】由于碎(砂)石桩桩体均由散体土颗粒组成,其桩体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间土的侧向约束能力,对这类桩最可能的破坏形式为桩体的膨胀破坏。
【例题5-8】碎石桩桩位布置,对于圆形或环形基础宜用哪种方式布置?(A)正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放射形【正确答案】D
【解】对大面积满堂处理,桩位宜用等边三角形布置;对或条形基础,桩位宜用正方形、矩形或等腰三角形布置;对于圆形或环形基础宜用放射形布置。
【例题5-9】某场地,载荷试验得到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计要求经碎石桩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提高到160kPa。拟采用的碎石桩桩径为0.9m,正方形布置,桩中心距为1.5m。
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22 (B)0.24 (C)0.26 (D)0.28 (E)0.30【正确答案】D
2、此时碎石桩桩体单桩载荷试验承载力特征值至少达到下列哪一个数值才能满足要求?
(A)220kPa (B)243kPa (C)262kPa (D)280kPa【正确答案】B
【解】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1)计算置换率 m
0.7850.90.90.2831.51.52)变换承载力公式:
fspkmfpk1mfsk
fpk
fspkfskmfsk160120120262kPa
0.28342
【例题5-10】某松散砂土地基,处理前现场测得砂土孔隙比为0.81,土工试验测得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90和0.60。现拟采用砂石桩法,要求挤密后砂土地基达到的相对密度为0.80。砂石桩的桩径为0.70m,等边三角形布置。1、处理后地基的孔隙比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60 (B)0.62 (C)0. (D)0.66 (E)0.68【正确答案】D
2、砂石桩的桩距采用下列哪一个数值为宜(不考虑振动下沉挤密作用)? (A)2.0m (B)2.3m (C)2.5m (D)2.6m【正确答案】B
【解】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计算挤密后的砂土孔隙比e10.900.80.900.600.66
2)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公式(8.2.2-1)
S0.95d1e010.810.951.00.72.31m
e0e10.810.66
【例题5-11】振冲碎石桩桩径0.8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2.0m,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50kPa。1、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105 (B)0.125 (C)0.145 (D)0.155 (E)0.165【正确答案】C
2、根据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计算得桩土应力比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 (A)2.8 (B)3.0 (C)3.3 (D)3.5【正确答案】C
【解】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
21) 计算面积置换率 md1.05s0.81.0520.1452
2)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式(7.2.8-3)反算n
nfspkfskmfsk120015013.3
0.14515043
【例题5-12】一小型工程采用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无载荷试验资料,桩间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
1、一根碎石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50 (B)1.58 (C)1.70 (D)1.80【正确答案】B
2、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111 (B)0.125 (C)0.145 (D)0.155 (E)0.160【正确答案】C
3、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求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一个数值?(桩土应力比取n=3)
(A)145 kPa (B)155 kPa (C)165 kPa (D)175kPa【正确答案】B
【解】等边三角形布桩 de1.05s1.051.51.575m置换率m
d2de20.620.1451.575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1mn1fsk10.145(31)120154.8kPa
【例题5-13】目前常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有几种型式。(A)30kW (B)55kW (C)75kW (D)100kW【正确答案】A B C
【解】我国目前常用的振冲器功率主要有30kW、55kW和75kW三种。
【例题5-14】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虑。30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多大的间距? 5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多大的间距? 7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多大的间距?
44
(A)1.0~1.3m (B)1.3~2.0m (C)1.4~2.5m (D)1.5~3.0m
【正确答案】(B) (C) (D)
【解】振冲桩的间距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和场地土层情况,并结合所采用的振冲器功率大小综合考虑。30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3 ~ 2.0m;5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4 ~ 2.5m;75kW振冲器布桩间距可采用1.5~3.0m。荷载大或对粘性土宜采用较小的间距,荷载小或对砂土宜采用较大的间距。
【例题5-15】碎(砂)石桩的桩长不宜小于多少?(A)3m (B)4m (C)5m (D)5.5m【正确答案】B
【解】碎(砂)石桩桩长的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深确定;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或按稳定性确定;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理深度确定。桩长不宜小于4m。
【例题5-16】碎(砂)石桩的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的碎(砂)石垫层的作用主要为:
(A)褥垫作用 (B)排水作用 (C)过渡作用 (D)垫层作用【正确答案】B
【解】碎(砂)石桩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的碎(砂)石垫层其主要作用为排水作用,因为碎(砂)石桩加固地基的机理中包含了排水作用,碎(砂)石垫层与碎(砂)石桩形成完善的排水体系,发挥桩的排水作用。
【例题5-17】振冲桩的平均直径怎样确定。
(A)振冲器直径 (B)填料量 (C)地基土承载力 (D)振冲力【正确答案】B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2.7条,振冲桩的平均直径可按每根桩所用填料量计算。
【例题5-18】对于不加填料的振冲加密,用30kW振冲器其加密深度不宜超过多少? 75kW振冲器其加密深度不宜超过多少?
(A)5m (B)7m (C)10m (D)12m (E)15m
45
【正确答案】(B)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2.10条,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宜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不加填料振密的可能性、孔距、振密电流值、振冲水压力、振后砂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等。用30kW振冲器振密深度不宜超过7m,75kW振冲器不宜超过15m。
【例题5-19】振冲置换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振冲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 不加填料振冲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考虑?(A)复合地基 (B)密实地基 (C)桩间土 (D)桩基【正确答案】(A) (A B) (B)
【解】振冲置换法一般用于处理粘性土地基,处理后通过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变形;振冲挤密法一般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等地基,处理后以挤密作用为主,可按复合地基或挤密地基考虑;不加填料振冲挤密法处理后的地基一般按密实地基考虑,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
【例题5-20】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哪些指标? 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哪些指标?
(A)不排水抗剪强度 (B)天然孔隙比 (C)相对密度 (D)标准贯入击数
【正确答案】(A) (B C 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1.2条,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应补充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对粘性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地基土的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实度或标准贯入击数、砂石料特性、施工机具及性能等资料。
【例题5-21】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多少倍? 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多少倍?
(A)2 (B)2.5 (C)3 (D)3.5 (E)4 (F)4.5【正确答案】(F) (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2.2条,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
46
试验确定。对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4.5倍;对粘性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3倍。
【例题5-22】对粘性土地基,砂石桩的桩径为600mm,置换率为0.28。1、对等边三角形布桩,其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0m (B)1.1m (C)1.2m (D)1.3m (E)1.4m【正确答案】B
2、对正方形布桩,其间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0m (B)1.1m (C)1.2m (D)1.3m (E)1.4m【正确答案】A
【解】粘性土地基:
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AeAp/md24/m3.140.60.6/0.281.04
等边三角形布置,砂石桩间距为:s1.08Ae1.081.01.08m正方形布置,砂石桩间距为:sAe1.01.0m。
【例题5-2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砂石桩的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面积;(B) 砂石桩的处理范围应等于基底面积;
(C) 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
(D) 对可液化地基,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E) 对可液化地基,砂石桩的处理宽度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3m。
【正确答案】A C 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2.4条,砂石桩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范围,处理宽度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3排桩。对可液化地基,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5m。
【例题5-24】在砂桩的成桩方法中, 振动成桩法的成桩工艺可分成哪几类?
47
(A)一次拔管法 (B)逐步拔管法 (C)重复压拔管法【正确答案】A B C
【解】在砂桩的成桩方法中, 振动成桩法的成桩工艺分成一次拔管法、逐步拔管法和重复压拔管法三类。尤以重复压拔管法的成桩质量更可靠。
【例题5-25】振冲置换法的施工质量以什么指标为主?
(A)密实电流 (B)填料量 (C)留振时间 (D)水量大小【正确答案】A
【解】施工方法
施工时检验质量关键是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这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填料量的情况下,才能把填料挤密振密。一般来说,在粉性较重的地基中制桩,密实电流容易达到规定值,这时要注意掌握好留振时间和填料量。反之,在软粘土地基中制桩,填料量和留振时间容易达到规定值,这时要注意掌握好密实电流。振冲挤密法施工操作时,其关键是水量的大小和留振时间的长短。振冲置换法施工操作时,其关键是密实电流的大小。
【例题5-26】振冲挤密法的施工质量以哪些指标为主?
(A)密实电流 (B)填料量 (C)留振时间 (D)水量大小【正确答案】C D【解】施工方法
施工时检验质量关键是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这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和保证的。只有在一定的填料量的情况下,才能把填料挤密振密。一般来说,在粉性较重的地基中制桩,密实电流容易达到规定值,这时要注意掌握好留振时间和填料量。反之,在软粘土地基中制桩,填料量和留振时间容易达到规定值,这时要注意掌握好密实电流。振冲挤密法施工操作时,其关键是水量的大小和留振时间的长短。振冲置换法施工操作时,其关键是密实电流的大小。
【例题5-27】振冲置换法的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哪种顺序?
(A)由里向外 (B)由外向里 (C)一边向另一边 (D)间隔跳打
48
(E)从两侧向中间 (F)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正确答案】A C D【解】施工控制
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由里向外”或“一边向另一边”的顺序进行。因为“由外向里”的施工,常常是外围的桩都加固好后,再施工里面的桩时,就很难挤振开来。
在地基强度较低的软粘土地基中施工时,要考虑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影响,因而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法。
当加固区附近有其它建筑物时,必须先从邻近建筑物一边的桩开始施工,然后逐步向外推移。
【例题5-28】振冲挤密法的施工顺序一般可采用哪种顺序?
(A)由里向外 (B)由外向里 (C)一边向另一边 (D)间隔跳打
(E)从两侧向中间 (F)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正确答案】B E F【解】施工控制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3.6条,砂石桩的施工顺序:对砂土地基宜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第7.3.3条,振密孔施工顺序宜沿直线逐点逐行进行。
【例题5-29】砂石桩施工中应选用能顺利出料和有效挤压桩孔内砂石料的桩尖结构。当采用活瓣桩靴时,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宜选用怎样的桩尖结构? 对粘性土地基宜选用怎样的桩尖结构? 一次性桩尖可采用怎样的混凝土桩尖结构?
(A)尖锥 (B) 平底 (C) 锥形 (D)圆锥 【正确答案】(A) (B) (C)
【解】砂石桩施工中应选用能顺利出料和有效挤压桩孔内砂石料的桩尖结构。当采用活瓣桩靴时,对砂土和粉土地基宜选用尖锥型;对粘性土地基宜选用平底型;一次性桩尖可采用混凝土锥形桩尖。
【例题5-30】砂石桩施工可采用哪些成桩法?
(A)振动沉管 (B)锤击沉管 (C)冲击成孔 (D)振冲法 【正确答案】A B C D
49
【解】砂石桩施工可采用振动沉管、锤击沉管、振冲法或冲击成孔等成桩法。当用于消除粉细砂及粉土液化时,宜用振动沉管成桩法。
【例题5-31】砂石桩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多长时间? 对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多长时间?
(A)7d (B)14d (C)21d (D)28d 【正确答案】(D) (A)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8.4.2条,砂石桩施工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8d;对粉土、砂土和杂填土地基,不宜少于7d。
【例题5-32】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多长时间? 对粉土地基可取多长时间?(A)1~7d (B)7~14d (C)14~21d (D)21~28d 【正确答案】(D) (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7.4.2条,振冲施工结束后,除砂土地基外,应间隔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对粉质粘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21~28d,对粉土地基可取14~21d。
【例题5-33】关于碎(砂)石桩施工质量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加固效果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对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A)单桩复合地基 (B)动力触探试验
(C)单桩载荷试验 (D)多桩复合地基大型载荷试验(E)标准贯入试验 (F)静力触探试验(G)载荷试验
【正确答案】(B C E F) (A、D) (B E G)
【解】砂石桩的施工质量检验可采用单桩载荷试验,对桩体可采用动力触探试验检测,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人、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检测。桩间土质量的检测位置应在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的2%。
50
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对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载荷试验或其他合适的试验方法。检验点应选择在有代表性或地基土质较差的地段,并位于振冲点围成的单元形心处及振冲点中心处。检验数量可为振冲点数量的1%,总数不应少于5点。
【例题6-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于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
(A)淤泥 (B)淤泥质土 (C)粉土 (D)泥炭土 (E)饱和黄土 (F)粘性土
【正确答案】A B C E F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1.1条和第11.1.2条,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例题6-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于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
(A)素填土 (B)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 (C)有机质土 (D)塑性指数小于25的粘土 (E)含高岭石的粘性土 (F)含伊里石的粘性土【正确答案】A B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1.1条和第11.1.2条,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水泥加固土的室内试验表明,有些软土的加固效果较好,而有的不够理想。一般认为含有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的软土加固效果较好,而含有伊里石、氯化物和水铝英石等矿物的粘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pH值)较低的粘性土的加固效果较差。
【例题6-3】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于采用粉体喷搅法加固?
51
(A)素填土 (B)含水量小于30%的土 (C)含水量大于30%的土 (D)含水量小于70%的土 (E)含水量大于70%的土【正确答案】A C 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1.1条和第11.1.2条,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冬期施工时,应注意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例题6-4】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有哪些?
(A)水泥的水解 (B)水泥的水化 (C)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D)碳酸化作用
【正确答案】A B C D
【解】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为:(1)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2)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作用 (3)碳酸化作用
【例题6-5】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以有以下作用:
(A)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 (B)基坑工程围护挡墙 (C)基坑工程被动区加固 (D)基坑工程防渗帷幕 (E)大体积水泥稳定土 (F)竖向承载的桩基【正确答案】 A B C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1.3条,水泥土搅拌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作为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区加固、防渗帷幕;大体积水泥稳定土等。
【例题6-6】作为建筑地基竖向承载加固时,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型式可采用哪些? 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时,水泥土搅拌桩可选用怎样的加固型式?(A)柱状 (B)壁状 (C)格栅状 (D)块状【正确答案】 (A) (B C)
【解】作为建筑地基竖向承载加固时,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型式可采用柱状,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时,水泥土搅拌桩可选用壁状或格栅状的加固型式,既可以挡土又可以止水。
52
【例题6-7】承受竖向荷载的水泥土桩,其水泥土强度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承受水平荷载的水泥土桩,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A)21天 (B)28天 (C)60天 (D)90天【正确答案】(D) (B)
【解】根据水泥土室内试验结果,水泥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在龄期超过28天后,强度仍有明显增长,故对承重搅拌桩试块国内外都取90天龄期为标准龄期。对起支护作用承受水平荷载的搅拌桩,水泥土强度标准取28天龄期为标准龄期。 当龄期超过三个月后,水泥土强度增长缓慢。180天的水泥土强度为90 天的1.25倍,而180天后水泥土强度增长仍未终止。【例题6-8】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桩径为500mm,水泥用量为55kg/m,土的湿重度为17.0kN/m,则
3
1、该工程的水泥掺入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4.5% (B)15.5% (C)16.5% (D)17.5%【正确答案】C
2、该工程的水泥掺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3
3
3
(A)270kg/m (B)280kg/m (C)290kg/m (D)300kg/m【正确答案】B
3
【解】 水泥掺入量aw=掺加的水泥重量/被加固软土的湿重量×100% =
55kg/m1m102kN0.196m1m17kN/m23
16.5%
水泥掺量=掺加的水泥重量/被加固土的体积(kg/m) =55kg/m×1m/(0.196m×1m)=280.6kg/m
2
3
3
【例题6-9】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桩径为500mm,水泥掺入量为15%,土的湿重度为17.4kN/m,则
3
1、该工程的水泥用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50kg/m (B)51kg/m (C)52kg/m (D)53kg/m【正确答案】B
2、该工程的水泥掺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3
3
3
(A)250kg/m (B)260kg/m (C)270kg/m (D)280kg/m【正确答案】B
3
53
【解】 水泥用量=水泥掺入量×被加固软土的湿重度×桩截面面积 =15%×17.4kN/m×0.196m=51.2kg/m
3
2
水泥掺量=掺加的水泥重量/被加固土的体积(kg/m) =51.2kg/m×1m/(0.196m×1m)=261.2kg/m
2
3
3
【例题6-10】在化学加固法中哪些方法能够精确控制加固体的直径?
(A)灌浆法 (B)水泥土搅拌法 (C)高压喷射注浆法【正确答案】B
【解】化学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 灌浆法、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在这三种方法中,搅拌法能够精确控制加固体的直径。
【例题6-11】不同的外掺剂对水泥土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木质素磺酸钙对水泥土起什么
作用? 石膏对水泥土可以起什么作用? 三乙醇胺、氯化钙、碳酸钠或水玻璃等材料对水泥土可以起什么作用? 粉煤灰对水泥土可以起什么作用?(A)早强 (B)减水 (C)缓凝 (D)提高强度【正确答案】(B) (A C) (A) (D)
【解】不同的外掺剂对水泥土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木质素磺酸钙对水泥土强度的增长影响不大,主要起减水作用。石膏、三乙醇胺对水泥土强度有增强作用,而其增强效果对不同土样和不同水泥掺入比又有所不同,所以选择合适的外掺剂可提高水泥土强度和节约水泥用量。
一般早强剂可选用三乙醇胺、氯化钙、碳酸钠或水玻璃等材料,其掺入量宜分别取水泥重量的0.05%、2%、0.5%和2%;减水剂可选用木质素磺酸钙,其掺入量宜取水泥重量的0.2%;石膏兼有缓凝和早强的双重作用,其掺入量宜取水泥重量的2%。
掺加粉煤灰的水泥土,其强度一般都比不掺粉煤灰的有所增长。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水泥土,当掺入与水泥等量的粉煤灰后,强度均比不掺粉煤灰的提高10%,故在加固软土时掺入粉煤灰,不仅可消耗工业废料,还可稍微提高水泥土的强度。
【例题6-12】当水泥土配方相同时,其强度随土样的天然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试验表明,
当土的含水量在50~85%范围内变化时,含水量每降低10%,水泥土强度可提高多少?
54
(A)10% (B)20% (C)30% (D)40%【正确答案】(C)
【解】当水泥土配方相同时,其强度随土样的天然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试验表明,当土的含水量在50~85%范围内变化时,含水量每降低10%,水泥土强度可提高30%。
【例题6-13】某水泥土配比,其7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0.8MPa,则其28d龄期的水
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其90d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25MPa (B)1.45MPa (C)1.70MPa (D)2.00MPa (E)2.35MPa
【正确答案】(B) (E)
【解】回归分析还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某个龄期(T)的无侧限抗压强度fcuT与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fcu28的比值fc与龄期T的关系具有较好的归一化性质, 且大uT/fcu28致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如下:
0.4197 f /f0.2414TcuTcu28则可得 fcu28fcu7/(0.241470.4197)0.8/(0.241470.4197)1.465MPa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两个不同龄期的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随龄期之比的增大而增大。经回归分析得到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其经验方程式为:
0.4182 f /f(T/)Tcu1cu2122则可得 fcu28fcu7/(7/28)0.418=1.429MPa
fcu90fcu7/(7/90)0.4182=2.328MPa
【例题6-14】某水泥土配比试验,在水泥掺入量为12%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
为2.0MPa,在水泥掺入量为15%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2.5MPa (B)3.0MPa (C)3.2MPa (D)3.5MPa 【正确答案】(B)
【解】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某水泥掺入比aw的强度fcuc与水泥掺
55
入比aw=12%的强度fcu12的比值fcuc/fcu12与水泥掺入比aw的关系有较好的归一化性质。由回归分析得到: fcuc/fcu12与aw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如下:
1.7695 f /f41.582acuccu12w.76952.041.5820.151.7695=2.90MPa则可得 fcu15fcu1241.582a1w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两个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值随水泥掺入比之比的增大而增大。经回归分析得到两者呈幂函数关系,其经验方程式为:
fcu1/fcu2(aw1/aw2)1.7736 则可得 fcu15fcu12/(aw12/aw15)1.77362.0/(0.12/0.15)1.7736=2.97MPa
【例题6-15】某水泥土配比试验,在水泥掺入量为12%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2.0MPa,则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拉强度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10MPa (B)0.12MPa (C)0.14MPa (D)0.16MPa 【正确答案】(C)
【解】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某水泥掺入比aw的强度fcuc与水泥抗压与抗拉这两类强度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水泥土抗拉强度t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fcu有幂函数关系:
t0.0787fcu0.8111 则可得 t0.0787fcu0.81110.07872.00.8111=0.138MPa
【例题6-16】某水泥土配比试验,在水泥掺入量为12%时,其90d龄期的水泥土抗压强度为2.0MPa,则其90d龄期的水泥土内聚力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0.35MPa (B)0.40MPa (C)0.45MPa (D)0.50MPa 【正确答案】(C)
【解】根据试验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到水泥土的内聚力c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fcu大致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如下:
c0.2813fcu0.7078
56
则可得 c0.2813fcu0.70780.28132.00.7078=0.459MPa
【例题6-17】沿海某软土地基拟建一幢六层住宅楼,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采用搅拌桩处理。根据地层分布情况,设计桩长10m,桩径0.5m,正方形布桩,桩距1.1m。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这种布桩形式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下列那一个数值? (桩周土的平均摩擦力qs=15kPa,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qp=60kPa,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5,水
泥搅拌桩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1.5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3)(A)105kPa (B)123kPa (C)146kPa (D)150kPa【正确答案】(B)
【解】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0.521.131.120.162置换率 md2de
按qb,qp计算
RaqsuplApqp151.57100.50.19660241.4kN
按fcu计算
RafcuAp0.315000.19688.2kN
取两者中的小值计算承载力特征值
fspkm
Ra1mfsk0.16288.20.1960.8510.16270122.8kPaAp
【例题6-18】根据目前的施工能力,水泥浆搅拌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多少? 水泥粉搅拌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多少?
(A)10m (B)12.5m (C)15m (D)20m (E)25m【正确答案】(C) (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2.2条,湿法的加固深度不宜大于20m;干法不宜大于15m。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不应小于500mm。
【例题6-19】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初步设计时,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值时,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
57
时,可取多少? 差值大时取多少? 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多少? 差值大时或设置褥垫层时可取多少?
(A)0.1 (B)0.1~0.4 (C)0.5 (D)0.5~0.9 (E)0.9【正确答案】(B) (A)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2.3条,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本规范公式(9.2.5)估算,公式中fsk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大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
值的平均值时,可取0.1~0.4,差值大时取低值;当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0.5~0.9,差值大时或设置褥垫层时均取高值。
【例题6-20】在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中,qp的意义为:
(A)桩端地基土的端阻力 (B)桩端地基土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C)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正确答案】C
【解】在水泥土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中,qp的意义为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尽管其符号与桩基相同,但含义不同。
【例题6-21】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的砂垫层其作用为:
(A)提高承载力 (B)减小变形 (C)排水 (D)调整桩土应力分担【正确答案】D
【解】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应在基础和桩之间设置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可取200—300mm。其作用应为调整桩土的应力分担,并不起排水和提高承载力及减小变形作用。
58
【例题6-22】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平均压缩变形s1与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
(B)s1和s2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C)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
(D)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时,其附加应力从桩底开始扩散;(E)搅拌桩和预制桩相同,均属基础范畴。【正确答案】D E
【解】竖向承载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平均压缩变形s1与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其计算方法均可采用分层总和法,区别在于搅拌桩复合土层采用复合模量进行计算,计算时其其附加应力从基底开始扩散,将搅拌桩桩长范围内看作复合土层。搅拌桩属于半刚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一样属于地基的范畴。而预制桩属于刚性桩,它与基础连成一个整体,属于基础范畴。
【例题6-23】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桩径为500mm,桩长为6m,间距为1.2m的正方形布置,桩间土压缩模量为3.5MPa,搅拌桩桩身强度为1.5MPa,则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9.5MPa (B)21.5MPa (C)23.5MPa (D)27.5MPa【正确答案】C
/1.22=13.6%【解】搅拌桩复合地基置换率为 m0.196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2.9条,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可取(100~120)fcu,对桩较短或桩身强度较低者可取低值,则Ep=100fcu=150MPa。
因此 EspmEp(1m)Es0.136150(10.136)3.5=23.4MPa
【例题6-24】对于深厚软土的地基处理,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桩长应以哪些指标控制? 置换率应以哪些指标控制? 单桩承载力应以哪些指标控制?
59
(A)桩身强度 (B)土的支承力 (C)承载力 (D)沉降 (E)有效桩长
【正确答案】(D) (E) (A)
【解】对于深厚软土的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时,建议采用以下设计思路:以沉降计算来确定加固深度;计算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长取有效桩长;选取有效桩长时以桩身强度来控制;桩身强度以土质条件和固化剂掺量为控制。
【例题6-25】某多层住宅建筑,地上6层,采用筏板基础,带半地下室,筏板基础长60m,宽12m,基础埋深为地表下2.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5m。筏基底板以下拟建场地的地层情况及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如表6-1所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为120kPa,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p0为85kPa。
表6-1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厚度 (m) 1.0m 8~12m 4~8m 大于10m 含水量(%) 35 65 32 30
( 0) 15 5 20 25 承载力 特征值 (kPa) 100 60 130 160 序号 土层名称 孔隙比 Ip 15 18 11 5 压缩模量 (MPa) 5.0 2.2 8.9 11.0 (kPa) 10 9 15 8 1 2 3 4 粉质粘土 淤泥质土 粉质粘土 砂质粉土 0.95 1.45 0.75 0.7
地质剖面图及沉降计算点的示意图见图6-1。
60
图6-1地质剖面及沉降计算点示意图
水泥土搅拌桩基本设计参数:
设桩长l8m,桩径500mm。设计采用正方形布桩,桩距1.2m,置换率m=0.136,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11.2.3条规定。“当桩端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小于或等于桩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时,可取0.5~0.9,…”,取0.5。桩身材料强度等级:取水泥掺量15%,试验测出的fcu1800kPa。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0.3。
1、 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00kN (B)105kN (C)106kN (D)110kN (E)117kN【正确答案】C
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98.8kPa (B)120kPa (C)125kPa (D)135kPa【正确答案】C
3、 沉降计算点a的沉降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55.5mm (B)102.0mm (C)119.2mm【正确答案】A
4、 沉降计算点b的沉降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61
(A)55.5mm (B)102.0mm (C)119.2mm【正确答案】B
5、 沉降计算点c的沉降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55.5mm (B)102.0mm (C)119.2mm【正确答案】C
【解】按桩身材料强度等级确定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0.318000.252106.0kN
qsi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对粉质粘土层qsi取15kPa;淤泥质土qsi取8kPa。桩端天
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5,可算出桩长8.0m时按桩周土确定的Ra大于按材料强度确定的Ra值:
Ra0.5(15187.0)0.5600.252117.42kN
单桩承载力按桩身材料强度控制,取水泥土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05kN进行验算。
本题中处理深度范围内的土不是单一土层,基础底板以下有1m厚的粉质粘土相对硬层。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有一个如何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搅拌桩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变)的问题。
由于相对硬层的厚度很薄,地基土压力的扩散作用极其有限,设计时可以忽略不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2.7规定,z/b0.25压力扩散角0),直接按硬层下的淤泥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作为fsk进行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m
Ra105(1m)fsk0.1360.5(10.136)6098.8kPaAp0.196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地基土重度取18kN/m3,地下水位以下浮重度取8kN/m3,取设计估算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作为fak验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
fa98.818181124.8kPapk120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以下验算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分别取图6-1中a、b、c三
62
个计算点。其中各点的沉降计算分块及参数如表6-2:
表6-2 沉降计算分块及参数 分块序号 a b c 分块面积(m2) 30×12 30×6 30×12 块数 2 4 2 L(m) 30 30 30
L/b 2.5 5.0 2.5 b(m) 12 6 12 计算参数整理为:
三个计算点均以b点的附加应力系数,计算处理深度范围内桩间土压缩模量Es的分层加权平均值:
粉质粘土层底,z1.0m,z/b1/6,a0.249940.9996处理深度底面, z8.0m,z/b8/6,a0.225840.9032Es
AiAiEsi0.903282.385MPa
0.99961(0.903280.99961)5.02.2Ep:搅拌桩的压缩模量;
规范规定为(100~120)fcu,取110fcu1101.8MPa198MPa,则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为:
EspmEp(1m)Es0.136198(10.136)2.38528.99MPa
(1) 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s1计算:
对于计算点a、c、z/b=8m/12m=0.667,查表可得附加应力系数a0.228720.4574,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243820.4877。复合土层底部的附加压力值pzl850.457438.88kPa,代入沉降计算公式:
acs1s1
(pzpzl)l(8538.88)80.0171m
2Esp2290对于b点,z/b=8m/6m=1.333,查得a0.178540.714,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a0.224340.71。计算pzl60.69kPa,则:
bs1
(8560.69)80.0201m
2290(2) 复合土层至淤泥质土底部的变形:
63
对于计算点a、z/b=9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839,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as2(0.483990.48778)850.0175m
2200对于计算点b、z/b=11m/6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8283,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bs2(0.8283110.718)850.0747m
2200对于计算点c、z/b=13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638,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cs2(0.4638130.48778)850.0822m
2200
(3) 淤泥质土以下第2层粉质粘土层的变形:
对于计算点a、z/b=17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400,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0.4400170.48779)850.0298m
00as3对于计算点b、z/b=17m/6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7074,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0.7074170.828311)850.0278m
00bs3对于计算点c、z/b=17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400,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0.4400170.46389)850.0139m
00cs3
(4) 验算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zn:
按规范规定,对于a、c点,△z=1.0m,对于b点,△z=0.8m。经计算a、b、c点的计算深度分别为23.0m、18.0m、18.0m。砂质粉土层内变形量为:
对于计算点a、z/b=23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025,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0.4025230.440017)850.0137m
11000as4
aaaas2s3s40.0781m累计计算变形值sas1
对于计算点b、z/b=18m/6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6900,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0.6900180.707417)850.00305m
11000bs4bbbbs2s3s40.1257m累计计算变形值sbs1
对于计算点c、z/b=18m/12m,平均附加应力系数a0.4338,相应变形量计算值:
cs4(0.4338180.440017)850.00254m
11000ccccs2s3s40.1157m累计计算变形值scs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水泥土搅拌法变形计算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的确定。在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的全部9种复合地基中,除了水泥土搅拌法外,其余变形计算时,或是通过计算或是通过地方经验等,确定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后,再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方法,将复合土层视为地基的一部分,计算复合土层的变形s1和下卧层的变形s2,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完成变形计算。
水泥土搅拌法的变形计算是唯一的例外。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第11.2.9条公式(11.2.9-1)的复合土层计算变形s1是最终的计算结果,无需再乘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原因在于公式(11.2.9-1)和(11.2.9-2)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搅拌桩水泥土体的压缩量计算公式(参见规范中第11.2.9条的条文说明)。但是桩端以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本例是
s2s3s4)仍然需要确定系数s,问题在于确定s时如何确定变形计算深度内压缩模
量的当量值,对此问题现行地基处理规范未给出明确的说明。实际工程中有两种方法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值:(1)
复合土层计算变形s1虽然不再乘1系数,但是确定压缩模量的当量值时,仍然将
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计入,只是确定s值后,只对下卧层的计算变形s2乘以s系数。但是这样处理有可能使算出的压缩模量当量值过大、s过小,使计算变形量小于实际工程的沉降量。其原因为,水泥土搅拌法多用于深厚软土的地基处理,实际处理的仅是基础以下范围,
65
一定深度的土层;而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值又远大于软土的压缩模量,复合土层有类似桩基的“实体深基础”效应,与变形计算时下卧层以上土体均是与复合土层均质、各项同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3.5条,“…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的假定严重不符。
(2) 计算模量当量值时,不计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只计复合土层以下的各土层。这
样做除了有可能使得到的s值偏大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得到压缩模量当量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5查表求s值时,如何取原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p0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k的问题。对此又可能有两种方法,直接取原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或者取复合土层以下计算出的附加应力和天然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上述两种方法中,第一种适用于较好的软土,第二种比较适用于软弱的软土。本例中以第一种(第二种方法作为读者练习)处理方法确定s值。对于计算点a,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aEs
0.40252310847kPa
0.4888(0.48490.4888)(0.44170.4849)(0.403230.4417)29022000011000由于基底附加压力p085kPa,fak98.8kPa:0.75fak74.1kPap0fak
根据当量模量计算值和基底附加压力,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5插值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0.6287。
aaaas(s2s3s4)55.5mm。计算点a得最终沉降量为:s1计算点b,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bEs
0.6900188037kPa
0.908(0.828110.908)(0.707170.82811)(0.69180.70717)29022000011000
根据当量模量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5插值得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1.035。
计算点c得最终沉降量为:17.1+1.035(82.2+13.9+2.54)=119.2mm。
66
根据本题得沉降计算结果,如果以a、b点和a、c点之间的沉降差计算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其值非别为:
点a至点c:(119.2mm-55.5mm)/12000mm=5.31‰点a至点b:(102.0mm-55.5mm)/6000mm=7.75‰
均超过4‰的规范要求值。由于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假定误差,其计算结果自然会有相当的误差。实际工程中,完全可能出现比上述结果更严重的整体倾斜量。通过例题可见,确定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如果只注重对承载力验算,而忽略了沉降控制要求,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请读者按例题中参数进行增加桩长及相应验算练习。
对于振冲桩、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高压喷射注浆、石灰桩、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其变形计算方法与水泥土搅拌桩法相同,但确定处理深度内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方法有所不同。
【例题6-26】根据规范要求,为了保证搅拌均匀性,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应经过几次以上的搅拌?
(A)10 (B)15 (C)20 (D)25 (E)30【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3.3条,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例题6-27】为了保证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当水泥浆(粉)到达出浆(粉)口后,应喷浆(粉)搅拌多长时间,在水泥浆(粉)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开始提升搅拌头?(A)10s (B)15s (C)20s (D)30s (E)60s【正确答案】D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3.10条,当水泥浆(粉)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粉)搅拌30s,在水泥浆(粉)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开始提升搅拌头。
【例题6-27】粉喷桩施工时,送气(粉)管路的长度不宜大于多少?
67
(A)50m (B)60m (C)80m (D)100m【正确答案】B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3.14条,喷粉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搅拌机械、供粉泵、送气(粉)管路、接头和阀门的密封性、可靠性。送气(粉)管路的长度不宜大于60m。
【例题6-29】粉喷桩施工时,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多少?
(A)100mm (B)150mm (C)160mm (D)200mm【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3.16条,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160mm。
【例题6-30】水泥土搅拌桩载荷试验宜于在成桩多少天后进行,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成桩多少天后进行质量检验?
(A)7 (B)15 (C)28 (D)90【正确答案】(C) (B)
【解】水泥土搅拌桩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点。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成桩15d后,选取数根桩进行开挖,检查搭接情况。 【例题6-31】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高应为:
(A)自然地面标高 (B)停灰面标高 (C)桩顶设计标高 (D)地下水位以上任意标高
【正确答案】(C)
【解】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例题6-32】水泥土搅拌桩单桩载荷试验标高应为:
68
(A)自然地面标高 (B)停灰面标高 (C)桩顶设计标高 (D)桩顶设计标高以上300mm (E)桩顶设计标高以下150mm【正确答案】C E
【解】水泥土搅拌桩属于半刚性或半柔性桩,其单桩承载力的受力特性也与桩间土的约束作用有关,其载荷试验方法与刚性桩完全不同,试验标高应位于桩顶设计标高或桩顶设计标高以下某一深度处。
【例题6-33】某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工程,桩径为500mm,采用1.2m间距的等边三角形布置,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其载荷板面积应为:(A)1m (B)1.2m (C)1.25m (D) 1.44m 【正确答案】C
2222
【解】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对于等边三角形布桩,一根桩所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为: de1.05s1.051.2=1.26m
则载荷板面积为 A1.261.26/4=1.25m2
【例题7-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
(A) 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 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 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 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 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正确答案】A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
69
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正确答案】A C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3】灰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
(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 (D)排水固结 (E)减载作用 (F)桩体作用【正确答案】A B C F
【解】灰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以下几点:
1.成桩挤密作用 灰土挤密桩挤压成孔时,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
2.灰土性质作用 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一定体积比例(2:8或3:7)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由于石灰内带正电荷钙离子与带负电荷粘土颗粒相互吸附,形成胶体凝聚,并随灰土龄期增长,土体固化作用提高,使土体逐渐增加强度。
3.桩体作用 在灰土桩挤密地基中,由于灰土桩的变形模量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荷载向桩上产生应力集中, 形成复合地基,起到桩体作用和置换作用。
【例题7-4】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
(A)挤密作用 (B)灰土性质作用 (C)置换作用
70
(D)排水固结 (E)垫层作用 (F)桩体作用【正确答案】A E
【解】土挤密桩法的加固机理有以下几点:
1.成桩挤密作用 土挤密桩挤压成孔时,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
2.垫层作用 土桩挤密地基由桩间挤密土和分层填夯的素土桩组成,土桩桩体和桩间土均为被机械挤密的重塑土,两者均属同类土料。因此,两者的物理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因而,土桩挤密地基可视为厚度较大的素土垫层。
【例题7-5】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的挤密影响直径为桩径直径的多少倍?
(A)1.5~2.0 (B) 2.0~3.0 (C) 3.0~4.0 (D)4.0~6.0【正确答案】C
【解】土(或灰土)桩挤压成孔时,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其挤密影响半径通常为1.5~2.0d(d为桩径直径)。相邻桩孔间挤密效果试验表明,在相邻桩孔挤密区交界处挤密效果相互叠加,桩间土中心部位的密实度增大,且桩间土的密度变得均匀,桩距越近,叠加效果越显著。合理的相邻桩孔中心距约为2~3倍桩孔直径。
【例题7-6】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7~8m、平均干密度d1.15t/m3。设计要求消除黄土湿陷性,地基经治理后,桩间土最大干密度要求达到1.60 t/m3。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灰土桩桩径为0.4m,等边三角形布桩。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该场地灰土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c取0.93)
(A)0.76m (B)0.78m (C)0.80m (D)1.0m【正确答案】C
【解】 根据规范公式(14.2.3)有:
s0.95dcdmax0.931.60.950.40.797m取s为0.8m
0.931.61.15cdmaxd
71
【例题7-7】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 采用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宜大于多少?
(A)150kPa (B)180kPa (C)200kPa (D)250kPa (E)280kPa
【正确答案】(D) (B)
【解】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2.,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250kPa;对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倍,并不宜大于180kPa。
【例题7-8】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为8m,需加固面积为200m2,平均干密度d1.15t/m3,平均含水量为10%,该地基土的最优含水量为18%。现决定采用挤密灰土桩处理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要求,需在施工前对该场地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损耗系数k取1.10)
(A)162m3 (B) 1619m3 (C) 16192m3 (D)161920m3【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2002)第14.3.3条,成孔时,地基土宜接近最优(或塑限)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2%时,宜对拟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土的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Qvdwopwk20081.15(1810)1.116192m3
【例题7-9】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的施工顺序可采用哪些顺序?(A)由里向外间隔进行 (B)分段施工 (C)由外向里间隔进行【正确答案】A B 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2002)第14.3.4条,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当整片处理时,宜从里(或中间)向外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当局部处理时,宜从外向里间隔1~2孔进行。【例题7-10】夯实质量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A) 轻便触探检验法 (B)环刀取样检验法 (C)载荷试验法
72
【正确答案】A B C
【解】夯实质量的检验方法可采用轻便触探检验法、环刀取样检验法和载荷试验法。上述前两项检验法,其中对灰土桩应在桩孔夯实后48h内进行,否则将由于灰土的胶凝强度的影响而无法进行检验。
【例题8-1】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下列哪些地基土?
(A)淤泥 (B)粘性土 (C)砂土 (D)碎石土 (E)有机质土【正确答案】A B C D
【解】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蛆、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有较高的有机质时,以及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工程,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
【例题8-2】高压喷射注浆法根据喷射流移动方向可分为:(A)定喷 (B)摆喷 (C)旋喷【正确答案】A B C【解】施工方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根据喷射流移动方向分为定喷、摆喷、旋喷。
【例题8-3】高压喷射注浆的特征有:
(A) 适用地层广 (B) 适用工程范围较广 (C) 施工简便(D) 可控制固结体形状 (E) 垂直、倾斜和水平喷射【正确答案】 A B C D E
【解】高压喷射注浆的特征有:
1)适用地层广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2)适用工程范围较广 它既可用于工程新建之前,又可用于竣工后的托换工程,且能使已有建筑物在施工时使用功能正常。
3)施工简便 施工时能贴近已有建筑物,成型灵活,既可在钻孔的全长形成柱型固结体,也可仅作其中一段。
4)可控制固结体形状 在施工中可调整旋喷速度和提升速度、增减喷射压力或更换喷嘴孔径
73
改变流量,使固结体形成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形状。5)可垂直、倾斜和水平喷射
【例题8-4】高压喷射注浆法形成的加固体形状有:
(A)柱状 (B)板状 (C)墙状 (D)壁状 (E)条状 (F)块状 (G)扇状
【正确答案】A B C D E F
【解】高压喷射注浆法根据喷射流移动方向分为定喷、摆喷、旋喷。定喷所形成的加固体形状为板状、壁状或条状,摆喷所形成的加固体形状为墙状或扇状,旋喷所形成的加固体形状为柱状或块状。
【例题8-5】高压喷射注浆法根据工艺可分为:
(A)单管法 (B)二重管法 (C)三重管法 (D)多重管法【正确答案】A B C D
【解】高压喷射注浆法根据喷射流移动方向分为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四种方法。
【例题8-6】单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正确答案】A
【解】单管法的喷射流是通过单层管喷射高压水泥浆液一种介质。
【例题8-7】二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正确答案】A C
【解】二重管法的喷射流是通过二层注浆管同时喷射高压水泥浆液和压缩空气二种介质。
【例题8-8】三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74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正确答案】B C D
【解】三重管法的喷射流是通过三层注浆管同时喷射高压水流、压缩空气和水泥浆液等三种介质。
【例题8-9】多重管法的喷射流由以下哪些部分组成?
(A)高压水泥浆液 (B)高压水流 (C)压缩空气 (D)水泥浆液 (E)其他材料
【正确答案】B E
【解】多重管法的喷射流是通过多层注浆管,喷射超高压水射流,被冲下的土全部抽出地面再用其他材料充填
【例题8-10】旋喷形式可采用下列哪几种工艺方法?
(A)单管法 (B)二重管法 (C)三重管法 (D)多重管法【正确答案】A B C D
【解】实践表明,旋喷形式可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
【例题8-11】定喷和摆喷形式可采用下列哪几种工艺方法?
(A)单管法 (B)二重管法 (C)三重管法 (D)多重管法【正确答案】B C
【解】实践表明,定喷和摆喷形式常采用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例题8-12】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有:
(A)高压喷射流对土体的破坏作用 (B)水浆、气同轴喷射流对土的破坏作用
(C)水泥与土的固结机理 (D)排水固结作用 (E)置换作用【正确答案】A B C E
【解】高压喷射注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有:1.高压喷射流对土体的破坏作用,破坏土体的结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喷射动压。 2.水浆、气同轴喷射流对土的破坏作用 3.水泥与土的固结机理。对于多重管法其加固机理是全置换作用。
75
【例题8-13】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有效喷射长度由哪几个区域组成?
(A)初期区域 (B)主要区域 (C)终期区域【正确答案】A B
【解】高压喷射流由保持出口压力的初期区域、紊流发达的主要区域和喷射水变成不连续喷流的终期区域三个区域组成。其有效喷射长度由初期区域和主要区域两部分组成。
【例题8-14】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有效处理长度应按下列哪个次序依次排列?
(A)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B)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C)三重管<二重管>单管
【正确答案】A
【解】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工艺主要有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三种,各自采用的喷射流不同,由于喷射流的结构和喷射的介质不同,有效处理长度也不同,以三重管最长,二重管次之,单管法最短。
【例题8-15】定喷和摆喷的有效处理长度约为旋喷桩直径的多少倍?(A)1.0 (B)1.1~1.2 (C)1.0~1.5 (D)1.5~2.0【正确答案】C
【解】旋喷固结体的直径大小与土的种类和密实程度有较密切的关系。对粘性土地基加固,单管旋喷注浆加固体直径一般为0.3~0.8m;三重管旋喷注浆加固体直径可达0.7~1.8m;二重管旋喷注浆加固体直径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多重管旋喷直径为2.0~4.0m。定喷和摆喷的有效长度约为旋喷桩直径的1.0~1.5倍。
【例题8-16】设计要求基底下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80kPa,现拟采用桩径为0.5m的旋喷桩,桩身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7.0MPa,强度折减系数取0.33。已知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20kPa,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45。若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旋喷桩的桩距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0m (B)1.2m (C)1.5m (D)1.8m【正确答案】C
【解】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首先计算旋喷桩的单桩承载力。由于题中未提土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只能理解由土抗力计算
76
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高于按桩身材料强度控制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按规范公式(12.2.3-1)计算旋喷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fcuAp0.3370000.196452.8kN
根据规范公式(9.2.5)一根桩负担的面积Ae(AeAp/m)为:
AeRaApfskfspkfsk452.80.450.1961202
1.957m
2800.45120
对于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s为:
sAesin601.957sin601.50m
【例题8-18】采用单管或二重管喷射注浆时,冒浆量小于注浆量的多少属于正常现象?
(A)5% (B)10% (C)20% (D)25%【正确答案】C
【解】在喷射注浆过程中,应观察冒浆的情况,以及时了解土层情况,喷射注浆的大致效果和喷射参数是否合理。采用单管或二重管喷射注浆时,冒浆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系地层中有较大空隙引起的不冒浆,可在浆液中掺加适量速凝剂或增大注浆量;如冒浆过大,可减少注浆量或加快提升和回转速度,也可缩小喷嘴直径,提高喷射压力。采用三重管喷射注浆时,冒浆量则应大于高压水的喷射量,但其超过量应小于注浆量的20%。
【例题9-1】CFG桩法适用于处理以下哪些地基土?
(A)淤泥 (B)淤泥质土 (C)粘性土 (D)粉土 (E)砂土【正确答案】C D E
【解】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例题9-2】CFG桩复合地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CFG桩 (B)桩间土 (C)素混凝土垫层 (D)褥垫层 【正确答案】A B D
【解】CFG桩加固软弱地基,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此处的褥垫
77
层不是基础施工时通常做的10c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而是由粒状材料组成的散体垫层。由于CFG桩系高粘结强度桩,褥垫层是桩和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亦即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例题9-3】CFG桩褥垫层的作用有:
(A)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B)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C)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 (D)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正确答案】A B C D
【解】褥垫层作用机理
由级配砂石、粗砂、碎石等散体材料组成的褥垫,在复合地基中有如下几种作用:
1)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 褥垫层的设置为CFG桩复合地基在受荷后提供了桩上、下刺入的条件,即使桩端落在好土层上,至少可以提供上刺入条件,以保证桩间土始终参与工作。
2)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3)褥垫厚度可以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荷载一定时,褥垫越厚,土承担的荷载越多。荷载水平越高,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大。4)褥垫层厚度可以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比【例题9-4】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 CFG桩处理后的桩间土有明显的挤密作用;(B) CFG桩处理后的桩间土无明显的挤密作用;
(C) CFG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D) CFG桩可以是悬浮桩;
(E) 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答案】A C E
【解】当CFG桩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时,由于CFG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其振动和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得到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既有挤密又有置换;当CFG桩用于不可挤密的土时,其承载力的提高只是置换作用。
CFG桩加固软弱地基,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此处的褥垫层不是基础施工时通常做的10c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而是由粒状材料组成的散体垫层。由于CFG
78
桩系高粘结强度桩,褥垫层是桩和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亦即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9.1.2条,CFG桩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例题9-5】CFG桩加固软弱地基主要作用有:
(A)桩体作用 (B)挤密作用 (C)排水作用 (D)褥垫层作用【正确答案】A B D
【解】CFG桩加固软弱地基主要有三种作用:1)桩体作用;2)挤密作用;3)褥垫层作用。
(1)桩体作用 CFG桩不同于碎石桩,是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CFG桩的压缩性明显比其周围软土小,因此基础传给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随地基的变形逐渐集中到桩体上,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复合地基的CFG桩起到了桩体作用。
(2)挤密与置换作用 当CFG桩用于挤密效果好的土时,由于CFG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其振动和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得到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既有挤密又有置换;当CFG桩用于不可挤密的土时,其承载力的提高只是置换作用。
(3)褥垫层作用 由级配砂石、粗砂、碎石等散体材料组成的褥垫,在复合地基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例题9-6】某高层住宅楼,设计地上26~28层,地下2层,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做深度修正)fak为465kPa,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小于等于60mm,差异沉降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9-4。
表9-4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指标 土层编号 孔隙比e 液性指数压缩模量
土层平均厚度(m)
土的端阻力特征值 (kPa) 1300 1500 1500 200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标贯击数N 动力触探击数 N63.5 土的侧阻力特征值 (kPa) 25 25 28 28 32 35 33 35 Es(MPa) IL 0.65 0.52 0.62 0.68 0.50 0.24 0.36 0.27 7.18 9.2 9.3 10.6 11 23 36 41 43 42 fak(kPa) 180 210 210 220 210 220 230 220 2.4 3.3 3.6 局部夹层 6.8 0.6 5.6 3.3 粉质粘土④ 细中砂⑤ 粘质粉土⑥ 细中砂⑦ 粉质粘土⑧ 细中砂⑨ 粉质粘土⑩ 细中砂 79
重粉质粘土 中粗砂 卵石 0.61 0.11 20.5 37 46 35 38 55 240 230 400 3.0 2.1 >8m
地基处理方案采用CFG桩复合地基,CFG桩桩径400mm,桩长16.5m,正方形布桩,桩距1.55m,设计桩身强度等级C20。此外,该工程在基坑开挖结束,验槽时发现,地基土表面有一层软弱土夹层。补勘得到其相应物理力学指标为:
粉质粘土③2层,孔隙比e=0.85,液性指数IL=0.78,压缩模量Es=5.5MPa,侧阻力特征值18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10kPa,土层厚度1.1m。
1、 该CFG桩复合地基的置换率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0.04 (B)0.05 (C)0.06 (D)0.07【正确答案】B
2、 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615kN (B)675kN (C)775kN (D)815kN【正确答案】C
3、 该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418kPa (B)443kPa (C)485kPa (D)501kPa【正确答案】C
4、 该CFG桩复合地基第④层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值?
(A)16.7MPa (B)17.7MPa (C)19.3MPa (D)20.0MPa【正确答案】C【解】CFG桩设计1.辅助处理措施
由于有软弱夹层③2存在,如果不采用辅助处理措施,则CFG桩设计时,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只能取110kPa,明显造成浪费。因此应先进行一定的辅助处理,使软弱夹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或接近④土的180kPa,再作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辅助地基处理措施选用人工成孔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径350mm,为便于布桩,桩距采用CFG桩的设计桩距1.55m,使每相邻CFG桩桩间土中布置一根夯实水泥土桩。也就是说,每水泥土桩要补足1.55m×1.55m面积内软弱夹层土的承载力,因此夯实水泥土桩需
80
要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等于:置换率m
0.250.3521.5520.04,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1(有成熟经验)
Apm[fspk0.250.352(1m)fsk][1801.0(10.04)110]179kN
0.04Ra夯实水泥土桩属于干法成孔工法,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2.8-2,基底下第一层细中砂曾的桩端端阻力特征值可取700kPa,设水泥土桩进入细中砂层长度为l,则有:
0.250.3527000.35(181.1251.3l25)179
解得水泥土桩桩长l=1.97m,取为2.0m,则水泥土桩总桩长为L=1.1+1.3+2=4.4m。
经过辅助地基处理措施对软弱夹层进行加固,浅层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④层土的180kPa,则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按180kPa计算。
2.CFG桩复合地基验算
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upqsiliqpApi1n0.4(181.1251.3253.3283.6326.8350.4)0.221500 CFG桩混合料587.1188.5775kN材料强度等级验算:
3
Ra775318502kPafcu20000kPa,桩体强度验算安全。2Ap0.2
CFG桩置换率为m0.22/1.5520.0523,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95,CFG桩复合地基估算承载力特征值为:
fspkm
Ra775(1m)fsk0.052320.95(10.0523)180Ap0.2
485kPa465kPa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
fspkfaki485faki沉降计算时,分别将处理深度内的各层土的压缩模量乘以i(i1~6,分别代表③~⑥、⑧、⑨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81
对于第④层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为: Esp44Es4
4857.18=19.3MPa180【例题9-7】在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中,qp的意义是什么?
(A)桩端地基土的端阻力特征值 (B)桩端地基土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C)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正确答案】A
【解】在CFG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中,qp的意义为桩端地基土端阻力特征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尽管其符号与水泥土搅拌桩相同,但含义不同。
【例题9-8】CFG桩的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应取多少天龄期试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A)21天 (B)28天 (C)60天 (D)90天【正确答案】B
【解】CFG桩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3RaAp
式中
fcu——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立方体)标准养护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平
均值(kPa)。
【例题9-9】下列各种地基土中,哪些土是属于挤密效果好的土?
(A)松散粉细砂 (B)松散粉土 (C)粉质粘土 (D)松散人工填土 (E)饱和软粘土 (F)密实粘性土【正确答案】A B D
【解】就土的挤密性而言,可将土分为:
1、 挤密效果好的土:如松散粉细砂、粉土、人工填土等;2、 可挤密土:如不太密实的粉质粘土;
82
3、 不可挤密土:如饱和软粘土或密实度很高的粘性土、砂土等。
【例题9-10】下列各种地基土中,哪些土是属于可挤密土?
(A)松散粉细砂 (B)松散粉土 (C)粉质粘土 (D)松散人工填土 (E)饱和软粘土 (F)密实粘性土【正确答案】C
【解】就土的挤密性而言,可将土分为:
4、 挤密效果好的土:如松散粉细砂、粉土、人工填土等;5、 可挤密土:如不太密实的粉质粘土;
6、 不可挤密土:如饱和软粘土或密实度很高的粘性土、砂土等。
【例题9-11】下列各种地基土中,哪些土是属于不可挤密土?
(A)松散粉细砂 (B)松散粉土 (C)粉质粘土 (D)松散人工填土 (E)饱和软粘土 (F)密实粘性土【正确答案】E F
【解】就土的挤密性而言,可将土分为:
1、 密效果好的土:如松散粉细砂、粉土、人工填土等;2、 可挤密土:如不太密实的粉质粘土;
3、 不可挤密土:如饱和软粘土或密实度很高的粘性土、砂土等。
【例题9-1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成桩方法有:
(A)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 (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C)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D)人工成孔灌注成桩【正确答案】A B C
【解】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施工,应根据现场条件选用下列施工工艺:
(1)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砂土;
(2)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
83
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
(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基。
【例题9-13】下列成桩方法中,哪些是属于挤土成桩工艺?
(A)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 (B)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C)振动沉管灌注成桩 (D)人工成孔灌注成桩【正确答案】C
【解】CFG桩的施工工艺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桩间土产生扰动或挤密的施工工艺,如振动沉管成桩,属挤土成桩工艺;
其二是对桩间土不产生扰动或挤密的施工工艺,如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属非挤土成桩工艺。
【例题9-14】某CFG桩工程,桩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4m,需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其圆形载荷板的直径最接近下列哪个值?(A)1.128m (B)1.400m (C)1.470m (D)1.582m【正确答案】C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荷载板面积按一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对等边三角形布桩,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为: de1.05s 1.051.4=1.470m
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