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来源:化拓教育网


运行分析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电厂运行分析的管理工作,促进运行值班人员及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掌握设备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综合权衡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及安全与经济的矛盾,找出全公司及各机组在各工况下最经济运行方式,降低发电成本,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稳发,达到顺利实现各项安全生产目标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福煤集团晋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的运行分析管理工作。根据公司各生产职能部门的不同分工,对全厂设备运行中参数的变化及各种运行记录和报表的分析,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及系统的运行方式是否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以及备用设备状况等进行分析。 3 规定和程序 3.1 运行分析要求

3.1.1 运行分析是确保电厂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各种运行参数和运行记录,对设备运行情况作出全面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并为设备改造、优化运行方式提供依据,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3.1.2 管理岗位人员要做好运行分析工作,定期进行总结。 3.1.3 做好运行检查、设备定期试验、轮换、运行参数调整工作。

3.1.4 各种运行报表要有正常参数规定值,以便对照分析。按时在报表上签字,并对照限额及前一次的记录数据分析参数的变化。

3.1.5 值班人员思想集中,认真监视各参数及仪表指示的变化,发现设备运行参数超限和CRT或自动装置有超限报警时,应及时分析,果断处理,并做好记录。

3.1.6 在巡回检查时对设备出现的异常声音、振动、温度、液位、电流变化等情况及时分析,做好值班记录并登记缺陷。

3.1.7 对有重大缺陷的设备要重点监视和分析参数的变化。

3.1.8 在操作过程中以及运行方式变化时,对有关参数要进行及时分析,有必要时,

第 1 页 共 5 页

进行工况平衡分析。

3.1.9 各种值班记录、运行日志等资料应记录完整、准确,原始资料保管齐全。 3.1.10 发现异常情况,应认真追查和分析原因,并将分析结果和处理情况详细记录在值班记录内。

3.1.11 发现重大设备异常或难以判断和处理的情况要逐级上报,并组织专题分析,做好事故预想,提出相应对策及防范措施。 3.2 运行分析内容

运行分析的内容包括运行岗位分析、专业分析、专题分析、事故及异常运行分析。 3.2.1 运行岗位分析: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对仪表活动、设备参数变化、设备异常和缺陷、操作异常等情况进行分析。

a) 前对机组运行状态、各种参数的全面检查分析。

b) 值班时对仪表指示情况、设备参数变化、出现的异常及缺陷的分析。 c) 抄表时对仪表指示、显示、记录等情况的对比分析。

d) 巡回检查时对设备出现的不正常声响、振动、温度、液位、电流等变化情况的分析。

e) 在运行操作或运行方式改变前,对相应参数的变化有预见性分析。 f) 定期试验、重大操作及运行方式改变时,对设备的运转情况、变化情况的分析。

g) 对天然气、汽、水、油、烟数值变化的原因及变化产生的结果的分析。 h) 根据天气、环境等因素变化对设备的影响问题的分析。

i) 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找出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的方法并向上级提出建议。 j) 运行人员将每次较重要的分析汇报值长,并听取值长的意见。

k) 运行人员在值班中,要及时的把监控、巡检时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出现的异

常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随时进行操作调整、处理,必要时会同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分析处理。使机组运行处于安全、经济的最佳状态。

l) 值长根据各运行岗位的汇报和设备、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指挥有关人员采

取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2.2 专业分析:运行部门专业主管将运行记录整理后,进行定期的系统性的分析。

a) 专业主管每天上班到现场各岗位了解运行情况,查阅各种运行日志和参数记

录表单,然后对照现场情况进行本专业的记录整理、分析。

第 2 页 共 5 页

b) 每月下旬进行系统性的定期分析,分析结果要归档保存。 c) 对机组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分析。 d) 对长期不正常的设备参数进行分析。

e) 对影响机组安全、经济、满发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f) 对影响机组长期连续运行的不安全隐患分析。

g) 对凝汽器端差、加热器情况、补水率、电耗、气耗、油耗、冷却水效率、燃

机、汽机效率、锅炉效率等进行月度分析。 h) 对各重要及主要的参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i) 对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j) 分析现场操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k) 对频发性异常、设备可疑点从技术的角度加以分析并制定对策。

3.2.3 专题分析:由安全生产部组织,各相关人员参加,根据总结经验的要求,进行某些专题分析。如:机组启、停过程分析、大修前设备运行状况和改进的分析;大修后进行运行工况对比分析以及设备改进后运行效果分析等。

a) 机组大修后,对设备、系统薄弱环节和运行工况进行分析。

b) 对设备及系统运行方式改变造成对相关设备不正常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 c) 对机组难以消除的缺陷及影响机组安全、经济、满发的问题进行分析。 d) 对主要辅机和重要设备出力不足、效率降低、不能正常投运进行分析。 e) 对主要运行参数的变更及重大运行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f) 对频发性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

3.2.4 事故及异常运行分析:发生事故后,由安全监察部组织,对事故处理和有关操作认真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运行水平。

a) 对出现的异常及事故进行分析,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b) 制定反事故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c) 发生事故后,结合事故特点,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d) 结合以前发生的类似事故和电力系统事故通报,进行对照分析。 e) 未尽事宜按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4 职责

第 3 页 共 5 页

4.1 安全生产技术部是运行分析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对运行部门的运行分析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根据运行部门运行技术需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4.2 运行部门是运行分析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

4.3 各运行值班人员对各自运行分析工作的必要性、准确性负责。 5 持续改进 5.1 记录

序号 1 5.2 检查与评价

5.2.1 制度执行人定期组织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填写《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见附录B),提出改进建议反馈给制度负责人,做到每年不少于2次。 5.2.2 运行分析具体负责部门负责运行分析的日常监督检查,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对口部门进行季度、年度运行分析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3 反馈

运行部门应做到运行分析管理信息反馈闭环。安全生产技术部及时收集运行分析过程中的反馈信息,重要信息要反馈到分管领导。 5.4 修正

根据反馈的《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适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升版。 6 定义和缩略语

运行分析:是发电厂三项基础分析之一,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细致和经常性的工作。运行分析对促进各级生产人员掌握设备性能、运行工况及其变化规律,以求达到使生产系统在安全、经济的最佳工况点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行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使分析质量不断提高,可在指导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7 引用、参考标准及相关文件 7.1 发电企业运行管理制度

7.2 《发电企业业绩目标和评估准则(试行)》 8 附录

8.1 附录A 运行分析管理流程图

第 4 页 共 5 页

名称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保存地点 安全生产技术部 保存期 五年 附录A

运行分析管理流程图

时间 运行值 运行部门 安全生产技术部 日 常 分 析 交 班 会 不 定 期 月 底 反馈 运行岗位分析内容 值班监视活动 日常监督检查 运行值班分析记录 总结当值运行状况 分析运行方式及异常 组织专题及 事故分析,制定 技术措施 实施技术措施 调整运行方式 审批技术措施 专业分析 制定技术措施 经验分析总结 持续改进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