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含答案解析)(2)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含答案解析)(2)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一、选择题

1.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外观好看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2.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电动平衡车是集代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环保产物。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就是人受到的重力 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C.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5.如图,小鹏家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悬挂它的绳子突然断了,它将( )

A.保持静止 B.加速下落 C.匀速下落 D.匀速上升

6.如图所示,昆明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骑行过程中,人受到了路面的摩擦力 B.摩擦力大小不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通过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7.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都是弹力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9.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5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到的拉力增大为18N时,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

A.18N

B.15N

C.33N

D.200N

10.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下列

关于A对B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A对B的摩擦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A对B的摩擦力 11.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惯性逐渐减小的原因 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有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如图所示,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

13.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______(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自行车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4.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的,还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过终点后,由于____他继续向前滑行。

15.小孩盘腿坐在两端支起的木板上,使木板发生弯曲,是力______的作用效果。小孩受到支持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道理来保证墙壁与地面垂直。

16.如图(a)所示,物体甲重10N,被15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N。如图(b)所示,物体乙重10N,在6N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N。

17.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M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小物块m放在M上面,则M对m的支持力和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已知M、m的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3∶1,则两物块的密度之比ρM∶ρm=______;若用水平拉力F突然向左拉动M,则m将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倾倒。

18.小明踢足球时脚感觉到疼,说明______;球离开脚能继续向前飞行的原因是因为 球______;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作用。

19.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在第一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在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在第三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序号 1 2 3 木块运动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 加速直线 测力计示数/N 0.3 0.5 0.8

20.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的,还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过终点后,由于______他继续向前滑行。

三、解答题

21.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州赛特智能生产的一种智能送药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60kg。在疫情期间由机器人配送物资可以顶替四个人的工作,减少感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个型号为B1的机器人一次最多可以配送200kg物品,速度最快可达到2m/s,充一次电最长可以行驶8h,则:

(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物品的重是多少牛?

(2)若机器人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1倍,则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多少N? (3)机器人最远可以行驶多长的距离?(g取10N/kg)

22.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1.5t的小轿车,在某段相距6m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了4min,它受到的阻力是小轿车自重的0.16倍。求: (1)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大?

23.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A做______运动。图丙中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比较______两幅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若丙图中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4.一辆质量为1.2t的小型电动车在公路上沿直线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300N。电动车行驶时的s-t图像如图所示。求:(g取10N/kg)

(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多长时间?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多大?

25.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

26.航天迷小伟租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6米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4米每秒.若打s2/m2.求: 开降落伞之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k=3N·(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A正确;

B.用力捏刹车闸是通过增大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误;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故D错误。 故选A。

2.C

解析:C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同物体、同一直线,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D

A.人对车的压力大小等于人受到的重力,但压力的受力物体是车,重力的受力物体是人,压力和重力并不是同一个力,故A错误;

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与车相对静止,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也没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则人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

C.对于平衡车,车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人对车的压力和地面对车向上的支持力,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和车所受重力,人对车的压力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车和地面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4.A

解析:A

A.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在赛跑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故A正确;

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B

假如悬挂灯的绳子突然断了,灯只受到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运动状态改变,将加速下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D

A.在骑行过程中,人与路面不接触,不产生摩擦力,故A不正确; B.车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受路面粗糙程度的影响,故B不正确;

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C不正确; 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了闸皮对车圈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B

A.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平衡车与人的重力之和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故平衡车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故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错误;

D.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C

AD.在挤压两核桃的过程中,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D错误;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甲对乙的作用力会使乙核桃发生不明显的弹性形变,这样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都属于弹力,两核桃都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只是最终甲发生的形变超过了自身的弹性形变极限,产生了破碎,更加明显。故C正确。 故选C。

9.B

解析:B

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小车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fF15N

当拉力增大为18N时,由于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没有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15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AC

A.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B相对于A向左滑动,所以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正确;

BCD.物体B受水平向左的拉力、A对B向右的摩擦力,由于物体B静止不动,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1.A

解析:ABD

A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及其它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故AB正确;

C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有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而它的惯性大小由它的质量决定,并没有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2.A

解析:AB

AD.列车所受的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D错误;

B.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列车所受的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方向都向下,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故选AB。

二、填空题

13.滑动减小

解析:滑动 减小

[1]铅笔笔尖在纸上滑动,它们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 [2]轴承中的滚珠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

14.相反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相反 运动状态 惯性

[1][2]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给冰面施加一个力,反过来冰面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使他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说明这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相互的;冰面给的反作用力导致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由于本身具有惯性,运动员滑过终点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

15.改变物体的形状平衡力增大竖直向下【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进行分析即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

解析:改变物体的形状 平衡力 增大 竖直向下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进行分析,即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4)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1]小孩盘腿坐在两端支起的木板上,使木板发生弯曲,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的作用效果。

[2]因为小孩静止在木板上,所以小孩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又因为小孩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所以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利用了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4]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如果墙和重锤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重锤线平行,即墙壁就是竖直的,所以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原理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6.6

解析:6

[1]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重力为10N。

[2]物体乙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拉力为6N。

17.m的重力1∶2向右

解析:m的重力 1∶2 向右

[1]小物块m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M对m的支持力,所以M对m的支持力和m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mM3VM3m,由可知,则两物块的密度之比 [2]由题意可知, ,mm2Vm1VmMρMVMmMVm311 ρmmmmmVM232Vm即

ρM∶ρm1∶2

[3]若用水平拉力F突然向左拉动M,m具有惯性,m将向右倾斜。

18.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惯性重力

解析: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具有惯性 重力

[1]小明踢足球时脚感觉到疼,小明用力踢足球的同时,足球也反过来给脚一个力。说明里的作用是相互的。

[2]所有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球离开脚能继续向前飞行的原因

是因为球具有惯性。

[3] 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19.3N05N等于

解析:3N 0.5N 等于

[1]在第一次试验中,木块静止,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此时摩擦力大小为0.3N。 [2]在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此时摩擦力大小为0.5N。

[3]在第三次试验中,物体加速运动,但木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等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即第三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第二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0.相反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相反 运动状态 惯性 略

三、解答题

21.(1)2×103N;(2)260N;(3)5.76×104m (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物品的重是

G货m货g200kg10N/kg=2103N

(2)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

f0.1G总m总g0.1(60kg+200kg)10N/kg=260N

(3)机器人最远可以行驶的距离为

svt2m/s83600s=5.76104m

答:(1)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物品的重是2103N; (2)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260N;

(3)机器人最远可以行驶的距离为5.76104m。 22.(1) 90km/h;(2)2.4×103N

解:(1)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的速度

v(2)小轿车受到的阻力

s6km4=90km/h th60f=0.16G=0.16mg=0.16×1.5×103kg×10N/kg=2.4×103N

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力平衡,故牵引力

F=f=2.4×103N

答:(1)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的速度是90km/h;

(2)小轿车在该平直路段匀速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是2.4×103N。

23.匀速直线 2.4 甲乙 不变

(1)[1]让物体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摩擦力。

[2]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所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4N。

(2)[3]甲乙两图中,物体对表面压力相同,但粗糙程度不同,所以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4]滑动摩擦力只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所以只增大拉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24.(1)1.2104N;(2)125s;(3)300N (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

Gmg1.2103kg10N/kg1.2104N

(2)由图可知,电动车25s行驶了200m,则电动车的速度

v由vs200m8m/s t25ss可得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 ts1000mt125s

v8m/s(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摩擦阻力等于电动机的牵引力,即

fF牵300N

答:(1)电动车受到的重力是1.2104N; (2)电动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是125s; (3)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300N。 25.(1)98N(2)19.6N 【分析】

根据“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吗,本题考查质量与重力的关系、二力平衡,根据重力计算公式、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求解。

(1)物体的重力:

G=mg=10kg×9.8N/kg=98N

(2)因为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物体受重力的0.2倍,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0.2G=0.2×98N=19.6N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水平拉力:

F=f=19.6N

答:(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2)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19.6N。 26.(1)1.5s (2)48N

ss6m 可得,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t===1.5s.

v4m/st(2)由题意得,匀速下落时:f=kv2=3Ns2/m2(4m/s)2=48N,

(1)根据v =

因匀速下落受力平衡,故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G=f=48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