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来源:化拓教育网


2019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祝大家阅读愉快。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6分)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8分)

、的运动是平移。

、的运动是旋转。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4分,共24分)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 )

第1页/共5页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 ②电风扇的运动 ③拔算珠

(4) 左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

①平移 ②旋转 ③既平移又旋转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右平移11格

D、向下平移1格

E、向下平移5格

F、向下平移9格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18分)

第2页/共5页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 4、火箭发射升空。 □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 6、拧开水龙头。 □

7、大风车在转动。 □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五、看图填一填。(共16分)

图①向()平移了()格。 图②向()平移了()格。

图③向()平移了()格。 图④向()平移了()格。

六、移一移,画一画。(共18分)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3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

第3页/共5页

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希望对小朋友们有所启发!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

第4页/共5页

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