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及工艺解析

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及工艺解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JIAN SHE

YAN JIU

138Cheng shi dao lu ren xing daopu zhuang cai liao ji gong yi jie xi城市道路人行道

铺装材料及工艺解析

彭钟

一、前言

3.现浇材料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步行功能区,也是道路与沿线街道常见现浇人行道铺装主要有清水混凝土地面、彩色压空间的过渡区域,人行道铺装的舒适度和美观性,直接影印地坪、透水地坪等,相比其它铺装材料而言,现浇铺装响到城市道路的综合品质。随着市民对道路环境品质要求材料的优势在于整体性和零附加,实现了表层和基层构造的提升,人行道铺装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趋向于对的一体化,其一次成型的施工特点,既简化了施工工序,精细化和美观化的关注,城市发展对道路工程设计和建设又有效节省了工程建设成本。

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道路工程设计层面,对人行道铺装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要点、精细化等方面提出相关见三、铺装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解。

作为城市道路主要人行通过空间的地面材料,其物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铺装质量、使用年限和运行效二、常用铺装材料简介

果。国家已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对各种铺装材料的目前常用的人行道铺装材料主要包括各类预制(烧物理性能提出指标要求,以利于各类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制)砖材、石材和现浇材料三类,具体包括:

和标准验收,具体如下:

1.预制(烧制)砖材

主要有烧结砖、混凝土路面砖、水泥仿石砖(PC砖)、透水砖等品种,其中烧结砖和混凝土路面砖适用于生活型城市次干道或支路,其规格较小,对于各种路况条件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水泥仿石砖(PC砖)适用于线路较为顺直,人行道路幅较宽的交通型主干道或次干道,某些品种的仿石砖外观效果及强度接近于石材,成为石材铺装的良好替代品;透水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铺装

材料,适用于生态要求较高的路段,或路面积水较为严重的特殊路段。

2.石材

人行道铺装材料主要性能对比表

常用于人行道铺装的石材品种有花岗岩板、青石板等,适用于景观需求较高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或支路,四、铺装施工工艺要点因其良好的美观度、平整度、抗压强度和加工可塑性,使1.面层铺装

其成为各类道路、广场地面铺装材料的首选。近年来天然面层铺装应平整、防滑、稳定、无松动起翘,缝线直石材逐渐被其它人造铺装材料所取代,高品质仿石材料的顺,灌缝饱满,无反坡积水现象。预制砖或天然石板单块研发和运用,是未来景观型道路铺装的发展趋势。

要求平整度偏差≤2mm,垂直度偏差≤2mm,外观无明

显色差和杂色。铺装分缝处理对建成效果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预制(烧制)砖缝宽不应大于5mm,采用黄色或青色粗砂扫缝;石材铺装缝宽3~5mm,采用水泥砂灌实勾凹缝,必要时接缝上部采用石材同色耐候胶封缝;砖材和石板铺装面积过大时,应注意间隔20~50m设置胀缝。现浇面层是随地面主体结构一次浇筑成型,使铺装面层与基层连为一体,再针对表面进行美化,其关键施工工艺在于精确掌握混凝土初凝时间与后续工序的关系,以及对基底的处理,对施工天气、温度条件的利用,对养护期成品的保护等,以确保最终的成形效果。2.铺装结合层除现浇人行道外,砖材和石材铺装一般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结合层,结合层水泥和沙的不同配比产生不同的物理性能,基本规律为:水泥用量越多,沙用量越少,混合砂浆粘结性越好,承载力较差;水泥用量越少,沙用量越多,混合砂浆粘结性较差,但承载力较好。透水砖要求结合层具备较好的透水性,一般采用少量水泥与粗砂拌合干硬性砂浆,依靠砖块自重及荷载控制确保铺装稳定。市场亟待研发一种与透水砖匹配的粘结性能强、固化稳定性好、透水性能优越的结合层材料填补此类技术空白。3.人行道基层 人行道铺装基础自上而下一般包括基层、垫层和路基三层构造,具体要求为:基层通过结合层与铺装面层相接,城市道路人行道一般采用刚性基层,主要用于确保面层铺装平整、稳定,其最小厚度应大于150mm,强度要求一般不小于20MPa。不透水面砖采用普通混凝土垫层,透水面砖一般采用无砂大孔透水混凝土垫层,为确保透水性能。对已成型的混凝土垫层应进行胀缝切割处理。碎石垫层主要用于路基调平,其厚度应根据路床顶面的不平整情况确定。路基要求稳定、密实、均质,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透水型人行道土基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其土壤渗透系数不小于1.0x10-3mm/s,且土基顶面距离地下水位的距离宜大于1.0m,否则需在路基以上的碎石垫层中增设渗排管,并与道路排水系统相连接。五、铺装精细化设计与施工1.无障碍无障碍包括盲道、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标牌等设施。提示盲道砖的盲点和行进盲道砖的盲条一般凸出砖体表面4mm左右,盲点或盲条应高出邻近铺装,盲道铺设宜与铺装方向平行。无障碍坡道坡顶线宜与铺装方向垂直或平行,以确保坡道铺装平顺、美观。2.设施协调城市道路人行道布置有树穴、树池、检查井、杆柱等众多设施,对人行道铺装施工造成较大影响。为实现使用技术应用效率的最大化,铺装应优先确保主要使用空间的完整,减少有效通行净宽范围内铺装材料的裁切,提高通行的舒适性和美观性。而树穴、树池的间距、宽度设计,也应兼顾铺装材料的尺寸模数。检查井、杆柱周边的铺装,应根据设施外轮廊对铺装面材进行相应裁切,达到“量体裁衣”的细致程度。3.到边到角到边到角处理问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裁切技巧,原则上铺装临界缝隙宽度不足50mm时,应采用“退让法”,即将靠近缝隙的第一块砖材或石材进行裁切,与填缝砖材或石材一并均分宽度,避免因块材过小出现铺装稳定性不足。二是填缝技巧,对于路灯、交通标牌等圆形杆柱,铺装材料裁切应预留10~20mm宽缓冲缝,防止杆柱风摆对周边铺装造成影响,填缝材料宜采用与铺装同色的胶粘石或粗砂勾平缝,尽量避免采用水泥浆直接勾缝影响整体美观。三是收边技巧,原则上人行道应铺至建筑边或沿线现状硬质场地边界,当建筑界面不规则时,人行道铺装铺至建筑边应预留一定宽度的缓冲距离,采用与铺装效果协调的现浇材料或小料石填缝收边;当人行道与沿线现状硬质场地存在高差时,边缘高差<200mm宜采用坡比≤1︰8的斜坡连接,边缘高差≥200mm宜采用二步以上台阶连接。4.道路交叉口为减少铺装裁切,道路交叉口人行道铺装根据转变半径采用三种方式相结合,当转弯半径<10m,且转弯角度≤90°时,人行道铺装沿主路方向平行铺设,遇边裁切,在相交道路直线段衔接处与其铺装衔接;当转弯半径≥10m,且转弯角度>90°时,人行道铺装沿路缘石呈弧形分组铺设,对接边和拼缝块材进行裁切;当转弯半径>10m,且转弯角度≥120°时,人行道铺装沿路缘石呈完整弧形铺设,与道路边线平行。六、结语“规范成就标准,细节决定成败”,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品质的展现,体现在铺装材料的合理运用,也体现在铺装构造的科学配置,更体现在施工工艺、细部处理等方面的精细化操作,增强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性、增强从业人员责任感,弘扬“工匠精神”,方能打造出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作者单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