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明清民间建筑的风格特色形成的因素探究

关于明清民间建筑的风格特色形成的因素探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关于明清民间建筑的风格特色形成的因素探究

张新民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高二),山东潍坊261300)

[摘要]我国在明清时代,其物质与精神皆处于较为丰富的状态,其民间建筑也较完善,带有显著的地 方特色,并与当地自然因素、生活习俗、宗教政治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明清民间建筑;风格特色;形成因素 在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建筑可谓是发展的顶峰 阶段,不仅单体建筑的技术、造型日趋定型,且建筑 群体在空间组合、氛围创造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尤其在园林领域,更是有大批具有艺术代表性的古 代建筑群,包括明代江南私家园林、清代皇家园林 等。且从现有的宫殿看,明清建筑是保留最完整、最 能突出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并成为了中华文化无价 瑰宝。

文章编号:2095 -4085 (2018)05 -0052 -02

均不设置窗户,仅对外设置一个街门,其朝向内部的 庭院采光性良好,而四周的房屋都向院落开门,进而 形成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温馨的空间,以促进家人 之间的沟通。当然,大部分四合院也较为宽敞,其院 内可饲养花鸟、叠石造景,能够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 个舒适而亲近自然的空间。

相对来说,由于南方的雨量充足、气候炎热,建 筑物对于通风性、遮阳防雨性有较高的要求。明清 时期南方民间建筑墙体相对轻薄,且屋面轻,出檐 大,多采用精细材料,整体外观较为秀丽轻巧。也正 是由于炎热的气候,其民间住宅院落相对较小,四周 房屋均连为一体,俗称“一颗印”,且多使用穿斗式 结构,其房屋间的组合灵巧,对于起伏不平的地域有 较强适用性。当然,江浙一带的民间住宅也设有天 井,其通风性、采光性良好,可以在降低太阳辐射的 同时,增加房屋通透性。另外,南方民居多采用粉墙 黛瓦,因此能够给人一种素雅的感觉。在那一时期, 对于人口相对密集的南方城市,其山墙略微高出屋 顶,不仅有良好的装饰作用,而且能够防火防潮。

2.2传统民俗

在明清封建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皆有严格等 级制度,尤其是建筑物,不仅要具备起居功能,而且 要表现出社会等级。就以潍坊十笏园四合院为例, 其布局多为对称式平面,外观较为封闭,这与中国古 代宗族制度、封建民俗、社会礼教相关。由于明清时 期的家族观念有严格等级制度,要求长幼有序、主尊 奴卑及内外有别,其组别包括北房、东西厢房、倒座 四面及院落,北屋通常为主要建筑,而两厢次之,倒 座则为客房,杂屋为附。另外,内宅居住分配也较为 严格,其位置显赫、优越的通常为主房,由长辈居住, 而北房中间对外开门的一间为堂屋,两侧的房屋则 对着堂屋开门,以形成一明两暗的套间,其堂屋为起

1明清民间建筑风格特色

在明清时期,官式建筑的斗拱比例略微缩小,且

出檐深度也有一定的减少,其柱比例较细长,而梁坊 比例较为沉重,先前柔和的屋顶线条已经消失,整体 建筑风格更加的拘束、稳重、严谨,且形式精炼,有明 显的符号性特征。另外,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较为 标准化,清还曾经颁布了《营造正式》以及《工 部工程作法则例》等,用于巩固建筑物定型化发 展[1]。由于这一时期的制砖技术相对成熟,因此, 砖建房屋也随之增加,且城墙多以砖包砲,出现了 “无梁殿”等大式建筑。

2明清民间建筑的风格特色成因分析

自然因素对于明清时期民间建筑风格有很多的

2.1自然因素

影响,由于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在这一时期,建筑 为了防寒保暖,其墙体相对较厚,且屋面有一定的保 温层。且基于对雪荷载方面的考虑,其用料较大,外 观较为庄重而雄厚。其中,北京的四合院便是典型 代表,其院落较为宽绰明朗,四面的房屋不仅相互联 系,也相互,依靠游廊衔接,以便于起居。北京 气候寒冷,为增强房屋保暖性,其四合院墙体通常较 为厚实,为了防噪音并抵挡风沙,又较为封闭,四周

52 •

设且^_______

—~^一

eiiMfi ufi 腦

居、祭祖、招待宾客的地方,两侧为卧室。当然东西 两侧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当时一夫多妻的封建社 会下,东侧为尊,主要由正室居住,而西侧为卑,主要 由偏房居住。针对东西耳房,主要作为书房、客房, 可单开门也可跟正房相通。而四合院中的东西厢房 通常由晚辈居住,为一明两暗,中间为起居室,两侧 则为卧室。对于中型四合院,还设有后罩楼、后军 房,由未出阁女子以及女佣居住。

2.3战争因素

在古代社会,因硝烟与战争,客家土楼成为最具 特色、最具传统色彩,用于避免外敌冲击的山村民居 建筑。土楼一般分为方形与圆形两种形式,其中的 圆形土楼有明显的客家传统特色。在当时历史 的年代,客家人因战争被迫南迁,且为了避免外敌冲 击,通常要恃山经营并聚族而居,其建筑起初采用砂 石、土、木头等建成单屋,并继而建成大屋,垒起多层 圆形或是方形的土楼,以达到防御匪盗、抵抗外力的 目的。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造型奇特的土楼

逐渐传至江浙、广东、福建等地方,并在明朝中期得 到空前发展。其中福建永定承启楼便是清顺治年间

最具代表性的土楼,其外周直径为72m,高达 12.4m,共有4环,内圈是平房,夕卜圈则有两层,最外 一环的底层为畜圈及厨房等,也用来放置杂物,而一 二层通常不设置对外开的窗户,上两层为卧室。从 整体建筑看,其外环高大,而内环又相对低矮,安全 性与封闭性较强,且坚固、稳定,有明显宗族特性。

3 结语

无论是南北方的民居、还是宫殿建筑,明清民间 建筑都有明显的风格特色,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 最后一个高峰阶段。且其形成因素较多,不仅与传 统民俗相关,还与自然环境、战争因素等相关。参考文献:

[1]王其亨,李婧.中国营造学社测绘明清官式建筑溯往

[J].建筑师,2016,(04):-71.

(上接第51页)往不可忽视,比如刚建造完成的房 屋内部甲醛比较多,加气混泥土会散发氮气,这些不 但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而且也污染环境。所 以,在建筑设计时工业化成品要优先考虑,或者采用 能够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做到把材料性能、节能、 绿色环保、耐用都充分结合起来,为建筑设计采构建 好的建筑体系。除此之外,选择钢材时也要优先考 虑再生和较轻的钢材,以方便后期运输和拼接,对施 工的工期也极为有利。

3.2建筑设计要分析环境原因

进行建筑设计之初,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实地考 察,了解当地环境的具体状况,争取做到环境和建筑 的统一。在低碳概念的背景下,建筑设计时要做到 扬长避短,把环境中的优势发挥出来,其中的劣势要 多加防范,切实践行低碳环保。在对绿化带进行设 计的时候要加大绿化面积,同时对周围环境要进行 美化,确保建筑物和环境的融合。3.3建筑设计多使用再生能源

要想切实落实低碳概念,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多 使用再生能源,一方面再生能源符合环保要求,另一

方面能够代替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使用,做到能 源的循环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能源要因地制 宜,建筑的特点要和当地环境吻合,达到节能目的。 另外,建筑设计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比 如风能、地热、太阳能等都要最大限度运用到建筑设 计中。

4结语

建筑设计中融入低碳概念是以后建筑行业发展

的趋势,同时也是现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的重要理念,建筑设计只有切实站在低碳环保的角 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 ]王华,张承训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方述

[J].绿色环保建材,2016,( 10) : 14.

[2] 张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2017,(04) : 134 - 135.

[3] 文伟霖.浅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低碳

世界,2017,(17): 169 -170.

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