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
定位及发展路径
李振陆,刘海明,束剑华,何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定位及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发展路径.苏州农院围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师生精彩人生”的办学愿景,坚守农心本色,坚持服务“三农”努力打造“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国际职业农民培育输出探路者”五张名片;励志耕耘,树木树人,开展政行校企深“度合作、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实施整体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转型升级、形成了高素质新型.新时代,农民培育的“苏南模式”将围绕“双高计划”的十大改革任务,明确目标,注重绩效,全力建设,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双高计划”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献编号]G64 [A [1009117320201001407 一、引言
,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①[摘 要]文章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出发,探索
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经过5~1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0年的时间,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
国务院印发了«国2019年1月24日,
[收稿日期] 20200107[作者简介]李振陆,男,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及高等职业教育. 13第1期
“李振陆,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
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到本达标,一大20批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等职业学校和部署150所高水平高群).按照和50个骨干专业(国家总体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应运而生,«意见»明确指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育建设发“双高计展的划方”的方价面值面,.渗首透先到,这了是职职业业教
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应然价值体现.“型职业教育与普通,具有同等重要教地育位是”,两这种不不仅同强教调育了类职业教育类型性,而且特别强调了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推进高职“双高计划”,打造高水平院校和专业,培养出真正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用实际行动佐证作为类型教育的价值
所在[1-3]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要求.第二,这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成为世界性课题.在我国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今天,离不开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和技术变革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亟需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满足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第三,这是破解当前高职发展难题,引领高
4
职改革的实践之需[
4-5]
旧面临一系列改革难题.和当前高职发展依课题,如何突破当前困局提升社会认可度,让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新兴产业的生力军,通过“双高计划”实施,激励一批院校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继续引领高职改革势在
必行[
6-7]
. 二、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现实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其中,一大批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为上述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下面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苏州农院),阐述高职院校的发展探索过程,梳理、总结学校的发展历程、成就.经过农业部重点11中2年的发展,
苏州农院从一所专校成长为办学基础扎实、办学特色鲜明的农业高职院校,实现了从“进一步提升悠久”到“优质,办学成果不断积累”的历史性跨越,,办成为地方学内涵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能交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苏州农院牵头开发了国家农牧渔类专一)勇做中国园艺职业教育开拓者业教学标准,主持研制国家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评估标准,牵头建设教育部“农业类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库”个,开发6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建2设有国家杨梅种质基因库、国家球宿根花卉种质基因库、国家级生物技术(园艺方向)实训基地,设有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生鲜农产品保鲜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自主选育水生鸢尾、朱顶红、大花
12020年第1期(第21卷总第153期)
中国农业教育
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
NO.12020
(,N)Vol.21Generalo.153
萱草、观赏贝母等花卉新品种新品种2个,在全国形成了“苏11个、枇杷农一枝花”
的传统优势.
(“二苏州园)当好苏州园林技艺传承者
统文化,传承苏州园林技艺精粹林甲天下”,弘扬中,华是一代又优秀传
一代苏农人的不懈追求.学院与苏州科技大学联合开办“业,创新构建的4“+双线四段0”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筑园塑人”人才培养模式,获.主持开20发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技艺传承与创新”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竞标博览会设3次获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世界园艺计建造布展的资格,奖,其中2016年“中国华园”获土耳其安塔2次获最高利亚世园会最高奖“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大奖”
.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职院校的风采,创造了“中国职业教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鲜活案例”
.(为农业插三)争当智慧农业建设领跑者上智慧的翅膀,苏州农院抢
抓工业4.“互联网,在+农业”以及智慧农业快速发展0、的机遇全国率先设立了智慧农业学院,组建了智慧农业服务专业群,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设置了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农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新农科专业.对接苏南地区的智慧农业建设,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了江苏智慧农业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成了苏州市智慧农业技术科普馆.2016年,在教育部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牵头成立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路者
(四)敢为国际职业农民培育输出探近年来,苏州农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走出去”的农业企业合
作,探路国际化职业农民的培育和输出,成立了印尼苏州农学院.为政府机构、企业制定农业生产标准、尼招收全日制留学1生2项.在刚果(布)印,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培训班培训法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受国家部委委托,协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00余人,“培训泰国中国唐园、”“土耳中国华园其等国园”技术管理研修班林领域管理者和,技术人员.2017年,苏州农院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主持完成的“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包”引鉴及教学创新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苏州农院先后两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坚持以立五)践行江南农耕文化弘扬者
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
为己任,将传统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农为邦本”的治国观、“仰天敬地”的“三才”观、“上农劝农”的教育观、验之行事的技术观等“优秀基因”,植入“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的学校核心文化理念.从2013年开始,苏州农院成立了江南农耕文化研究所,开设了江南农耕文化公共选修课,开发系列农耕操,建设网络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耕读苏农”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培育“爱农学农、崇农悯农、强农兴农”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健康秧歌大赛特别贡献奖2016年获全国农民.
三、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对农业高职教育的需求;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苏州农院特色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苏州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为学校创新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苏州农院成功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
15
第1期
“李振陆,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
“位中”.国百年苏农特色高水,始终遵循着办学的初心前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单行.经历了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阶段,现已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年,
1(19.一一片初心)112不忘初心,坚持特色发展:
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何刚德0“7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苏州知府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在苏州盘门内小仓口,创立了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912年迁入现址,设农、蚕两科,农科分设作物、园艺、畜产、病虫害、农业化学及农产制造五系,1919年农学科又分为农作物、园艺两科,为全国农业院校创建园艺专业之先.
建中国农学会并任会长1917年时任校长王舜成等在学校筹
.校长王舜成狠抓实践教学,努力扩大实习耕地,建立标本园区、增添实验仪器设备,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深悟劳动为农业所必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每天实习时间以“继续3~4小时为度”
.明确每学期学生实习由低年级的简单农业劳动,逐步过渡到高年级的深化技术研究和独立经营实习.(第一年为劳动实习,第二年为普通技术练习,第三年为试验实习,第四年为经济实习)
.2.两大使命: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师生精彩人生
建校以来,苏州农院秉承创始人何刚德先生“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之理念和“传统励志耕耘一枝花,践行“支撑现、树代木农树业人发惠展三、成农就”办师学生精彩人生”使命.
苏州农院培养了我国近代花卉园艺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山陵绿化景观设计者、著名花卉园艺学家章守玉,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沈善炯,江苏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俞兴德,首位获官方认证的家庭农场主于
6
永军等7万余名农业领域的科学家、技术
大师、杰出人才和生产一线农业技术人员.2019年5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调研苏州农院,听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苏南模式”等情况的汇报,对苏州农院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3.三个不变:
苏字不变,农字不变,职字不变
虽历经初心,始终坚守112年沧桑,十易其名,仍不忘“苏”和“农”.从“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的办学理念,到“励志耕耘、树木树人”的苏农校训,“勤勉崇农、实干创新”的苏农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1(11.二励志耕耘一枝花)20年,
励志耕耘,推动创新发展、
树木树人惠三农院以来的2年来,特别是20年间,苏州20农01年升格为高职
院始终坚守“汲汲以兴学劝农为事”这一理念,具化形成了““励志粉黛绿韵耕耘”、的物质文化底树木树人”的校色训、“,励打志造耕了耘以的精神文化根基、“勤勉崇农”的行为文化”
主导、“两精两善”的制度文化保障的学校文化核心价值,并将之与8个二级学院的专业文化相结合,凝练了8个二级学院的特色文化育人理念.苏州农院充分依托农耕文化和吴地文化底蕴,一体两翼的校园优势和百年苏农的文化积淀,构建了“四梁八柱一平台”,培育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厚植“学农、爱农、敬农、强农”的文化品味和精神内涵.2.政行校企深度合作,
“五位一体”协同育人
实现政行校企共赢发展.多年来,苏州农院秉承“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开展合作、以合作实现共赢”校企合作工作理念,以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112020年第1期(第21卷总第153期)
中国农业教育
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
NO.12020
(,N)Vol.21Generalo.153
依托自身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以“互信、融合、共赢”为原则,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与政府及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一是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政府合作成立东山学院,助力当地做强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二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共建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培养智慧农业新型人才.三是与苏州园林股份等企业合作,共建香山工匠学院,持续培养苏州园林新工匠.
通过联盟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构建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3.实施整体教学改革,
推进专业转型升级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围绕“以农科专业课程转型升级服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程接二连三、“五位一体”设置专业”培养人才、“农、“学项目载体结合”设”置开展课教学等改革思路;针对传统农科高职教改实际,苏州农院提出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教改的工作理念,将教改成果固化为教学规范,形成由量变到质变的“整体”效应.“践农科高职专业课”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程转型升级的研究与.
实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标
准建设,完成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个,课程标准318门.二是实施精品课3程7建设项目,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三程是)3门,省级在线课程建设立项22门.实施教师职教能力培训
与测评工程,对全体专兼职教师,实施课程整体设计轮训,350+单元教学设计余名教师通过+课程设计说课职业能力测评.
2015年来,苏州农院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一等奖
5项,二等奖新型农民
4.探索实践3项,三等奖“
苏南模式2项.”,培养高素质随着苏南农业农村城乡一体化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制约苏南农业发展的现实难题.苏州农院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形成了以“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为特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苏南模式,先后与太仓、昆山等市政府合作开设订单班创业、懂技术、会操作1、0个,培养爱农业、敢善经营、精管理的高素质农民.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典型模式.苏州农院主持完成的“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苏南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两年,苏州农院被评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B类建设单位,获得全国首批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新增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等7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园艺园林类“双师型”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
个.
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 四、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现实路径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主动策应江苏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和苏 17
第1期
“李振陆,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
州勇当“两个标杆”的新要求,组织实施好“育质量和办双高计划”的十学水大平改,把革苏任州务农,全院面建提设升成教为全国园林工程职业教育的“领头羊”,为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苏农方案和经验支撑.
(加强党的一)领航固本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全面领导,坚定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挥党委核心作用为前提,以完善“五方协同、五维一体、五育并举”特色育人体系为抓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为保障,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通过实施“掌舵领航”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三全育人”工程,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全面推动“两个作用”发挥.在实现一流党建的同时,为“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养高地
(二)耕读结合,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围绕乡村振兴对现代农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通过完善“强农兴农”德技并修育人体系;推进“五位一体、耕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三教改革,实施“课堂质量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推进“+X计划等举措”
证书课证融通,培养复、合实施型“高苏农英才素质技术”培养1技能人才.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世界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务平台
(三)融合共建,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和智慧农业产业发
8
展,政行企校携手共建省级智慧农业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和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依托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江苏省常绿果树研究所等平台资源,牵头组建全国园林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多元共建智慧农业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姑苏创新创业学院、苏州职业农民学院和一批创新中心及示范基地;立足苏州,服务苏南,辐射全国,集聚整合资源,服务区域行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辐射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瞄准国际现代农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
四)优化集聚,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势,聚焦江苏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建设,优化专业格局,重点建设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两大专业集群,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形成“专业设置集群化、体制机制集优化、优质资源集聚化、科研服务集成化、专业管理集约化”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应用跨界思维,引融国际先进标准,纳入产业先进元素,推进教师、教法、教材数字化升级,提升内涵建设成效,促进专业群全方位改革;完善专业建设协调机制、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以及专业群诊改完善长效机制,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建成国际有影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坚持人才五)引育并举强校战,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略,以师德师风建设
为引领,以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完善机制为动力,通过以匠师名师为引领,加强专业(群)带头人建设;以“双能”为核心,合力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以团队协作创新为重点,打造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为目标,内培外引“苏农大师”;以突出“双师型”为导向,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12020年第1期(第21卷总第153期)
中国农业教育
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
NO.12020
(,N)Vol.21Generalo.153
等举措,培育一批攻坚克难、高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产业教授、骨干教师,重点打造一批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待遇保障.
(遵循六)“扩容提质共商、共建,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共享”理念,以完善
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整合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中国智慧农业教学联盟等平台资源,加大与大型企业和农业园区等行业领先企业合作;以专业群为抓手,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校地共建地方学院、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校行共建大师工作室等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实质性推进多元协同育人;深化“五双五对接”,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形成具有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职业院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七)“强技兴农立足苏南,,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服务三农、紧扣特色、
争创一流”的办学思路,秉承“以服务赢得信任、以信任开展合作、以合作实现共赢”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进“科技为农服务工程”,提升学校服务发展水平.实施“人才强农”计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脱贫攻坚、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实施“科创兴农”计划,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施“苏农惠农”计划,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送到田间地头,把成果留在农户家;实施“耕读乡村”计划,推动乡村科学普及、文化振兴和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八)精耕细作«国家,职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业教育改革实施方
案»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健全以教学为中心的学院治理组织体系,坚持以党
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为基本架构的现代大学制度,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提升学院发展格局,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推动学校提质升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成为全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领头雁”
.(落实九)«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环2境.0行动计划»
以夯实智能泛在的学习为基础,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高质量建成智慧校园.夯实感知互联的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校园;建成数据智能的治理平台,实现精准治理;创建“互联网建中国智慧+农”未来课堂业慕课联,盟打造智慧教育,创新教育供;组给模式;以“信息技术业,发展新兴专业.+创新农业服务模式”升级传统农业类,专打造苏州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和苏州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成国内可交流、国外可输出的中国智慧农业慕课平台,助力农业类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
(贯彻落实十)开放融合«关于,做提升国际化水平好新时期教育对外
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响应教育部«大职业教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号教育行动召,推进»海计划和扩外合作交流,建设印尼苏州农学院、海外科教培训中心;引融、开发国际农业职教资源,培育国际化农业技术人才,输出中国农业职教方案和经验;实施“扩量提质”工程,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输出,探索农业援外新模式,打造农业职教技术品牌,助推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和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农业职教国际影响力.
19
第1期
“李振陆,等: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路径
()2501.
参考文献] [
]():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9648.
[]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1
[]“高志研.双高计划”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2
()并修[中国教育报,N].2019042309.[()中国教育报,N].2019041609.
[]“马树超.双高计划”引导育训结合、德技5
[]董刚.把握“双高计划”建设的三个关键6
[]周建松.在“双高计划”建设中加强党的领7
()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报,N].2019040909.()光明日报,2019102604.
[]“黄达人.双高计划”的现在与未来[3N].[]“:邢晖.双高计划”追求高质量发展引领4
()导[中国教育报,N].2019043009.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国教育报,N].201910
(责任编辑:李良木)
StrateicPositioninndDevelomentPathofHiherggapg
VocationalColleesUndertheBackroundof"DoubleGhihPlan"ggg
(,)SuzhouAricultur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eSuzhou215008,Chinagg
,startsfromtherealitfthecharacteristicdevelomentofhihervocationalcolleesandexlorestheyopggpvocationalcolleesunderthebackroundof"doubleGhihplan".SuzhouAriculturalVocationalandggggTechnicalColleecentersaroundtheprincileof"suortinhedevelomentofmodernaricultureandgpppgtpg
[]T,AbstractakinuzhouAricultural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easanexamlethispaergSggpp
,,,HEGLIZhenluLIUHaiminSHUJianhuaangg
strateicpositioninfhihervocationalcolleesandthedevelomentpathofconstructinihGlevelggoggpghg
,srealizinonderfulcareersonthepartofteachersandstudentstickinotheariculturalgwgtg,,characteristicsadherinotheserviceofthreearicultureissuescultivatinJiannanfarminulturegtgg"ggc,aricultureconstructionleadersandinternationalprofessionalfarmerstraininathfinders".Wehaveggp,,,overnmentcolleesandenterriseserformedthe"fiveGinGone"collaborativeeducationimlementedggppp,cworkedhardinoureffortsofcultivatinalentsarriedouttheinGdethcooerationbetweengtpp,v,S,wbuildersocationalgardeninducationpioneersuzhougardenarttraditionkeeersisdomgep
,theoverallteachineform,romotedtheprofessionaltransformationanduradinandconstructedthegrppgg"SunanModel"ofhihGualitewGtefarmercultivation.gqynypDevelomentp
[;C;I;QKeords]"DoubleGhihPlan"haracteristicDevelomentnnovativeDevelomentualitgppyyw
2 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