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法则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横平竖直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横平竖直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学习准备:小黑板、卡片。 学习流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青 直 挂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横平竖直
3、今天我们来学习结构法则 (一)”:横平竖直。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青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青”字) (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3、生字书写。 (1)学生读一读。 (2)分析生字的特点。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横平竖直。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2-9。
结构法则(二)
学习目标:
1、掌握上下、左右、左中右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上下、左右、左中右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学习准备: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章、鞋、辩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 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上下结构字形:
〈1〉要点:下竖支上点,重心稳。只有一条重心线。 〈2〉老师写:章 〈3〉生试写:草 2、左右结构字形:
〈1〉要点:左边下竖居中,右边下竖对上竖,重心稳。有两条重心线。 〈2〉师边将边示范:鞋 〈3〉学生试写: 蝉
3、左中右字形:
〈1〉要点:左边下撇对上点,中间竖对上点,右边下竖对上点,有三条重心线。
〈2〉范写:辩 〈3〉学生试写:街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 生读名人名言。
2、 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 小结:格式、字:
4、 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9-16页。
结构法则(三)
学习目标:
1、 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疏密均匀,大小统一。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疏密均匀,大小统一。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学习准备: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疏密均匀,大小统一。
二、指导书写: 1、 指导写“青”字。 〈1〉要点: 横画排列均匀。 〈2〉范写:青 〈3〉生试写一个。 2、 指导写“删”字。 〈1〉要点:竖画排列均匀。 〈2〉 范写:删 〈3〉生试写。 3、指导写“藏”字。 〈1〉要点:笔画多收紧。 〈2〉 范写:藏 〈3〉生试写
4、指导写“正”字。 〈1〉要点:笔画少放松。 〈2〉 范写:正 〈3〉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练习。 1、 读 想含义。
2、 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 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17-23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结构法则(四)
学习目标:
1、 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参差变化。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参差变化。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学习准备: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疏密均匀,大小统一。 二、指导书写:
1、 指导写“川奉”字。 〈1〉要点: 相同笔画长短变化。 〈2〉范写:川奉 〈3〉生试写一个。 2、 指导写“双昌”字。 〈1〉要点:相同部件先收后放。 〈2〉 范写:双昌 〈3〉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练习。 1、 读 想含义。
2、 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 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23-3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结构法则 (五)
学习目标:
1、掌握左短须高,右短宜低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左短须高,右短宜低的写字规律。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峰、喂、初、叙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峰、喂 〈1〉要点:左短须高。 〈2〉老师写:峰、喂
〈3〉生试写:峰、喂 2、指导:初、叙 〈1〉要点:右短宜低。 〈2〉老师写:初、叙 〈3〉生试写:初、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 生读名人名言。
2、 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 小结:格式、字:
4、 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30-36页。
结构法则 (六)
学习目标:
1、 掌握汉字书写中“以字定形”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大致形状”的要点和细节。
2、 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 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汉字书写中“以字定形”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大致形状”的要点和细节。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以字定形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1、 对比写两个“血”字,让学生感悟。 2、 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 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 以“团”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团”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团”。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以字定形”这一规律。
7、 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
1、 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团”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第37—43页。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
结构法则(七)
学习目标:
1、 掌握汉字书写中“比例适当”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比例适当”的要点和细节。
2、 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 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评价设计:通过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重点:掌握汉字书写中“比例适当”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比例适当”的要点和细节。
学习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知识链接:汉字构字规律和写法知识。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以字定形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以字定形,还要各部分比例适当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1、 对比写两个“搜”字,让学生感悟。 2、 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3、 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4、 以“照”字教学为例:
〈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照”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照”。
5、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比例适当”这一规律。
7、 行款练习。 〈1〉认读行款内容。
〈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3〉交流: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业展评。
1、 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照”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继续进行行款练习。第44—54页。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行款要有一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