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精准医疗
59卵巢癌的精准医疗
苏路阳,赵素芬△,杜泽清
(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河北 石家庄)
·临床研究·
摘要:卵巢癌处于早期阶段时,因缺乏精确的诊断方法,使得卵巢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卵巢癌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化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精准医疗是近几年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卵巢癌的研究现状及在精准治疗理念下的卵巢癌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旨在为医疗同仁提供参考。关键词:卵巢癌;大数据;精准医疗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43.028本文引用格式:苏路阳,赵素芬,杜泽清.卵巢癌的精准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3):59,61.
1 卵巢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卵巢癌(Ovarian cancer)在世界范围内妇科
每年全肿瘤疾病中发病率位于第6位,经相关报道称[1],
卵巢癌的发病率也存世界的卵巢癌的发病率达6.3/105,
在地区差异,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是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1.9倍,而在中国,卵巢癌的发病
处于世界中等水平[2]。因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6.0/105,
为在卵巢癌的早期不能被及时诊断出来,高达70%的患者被确诊为卵巢癌时,已经处于晚期,所以卵巢癌虽然发病率处于妇科肿瘤的第6位,但是死亡率却处于妇科癌症的首位,是危害妇女健康的3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
5
而中国每年的病死率为癌的世界水平病死率为3.8/10,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所有国家和地区中处于2.3/105,
166位。而在我国内部城市及地区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远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其中北京市、上海市等高于其他城市,城市高于农村。
精准医疗突出个性化及标准化两个理念,即以个性
化治疗建立在以分子病理特征为基础的标准方法上。虽然,精准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上,随着对精准医疗的重视及落实到政策上,一种药治疗一类病患的常规治疗会逐渐被更加突出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所替代。
其实,中医理论与“精准医疗”相符合,都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中医诊治在对待不同病人的同一病症所开的药方也有所不同,因为人的体质不同、环境不同以及症候不同,所以对病人的医治方法也就不同。随着人类基因的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的完成,为精准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卵巢癌精准医疗分子病理基础
癌症的发生源于人类基因的异常,当基因发生变化时,细胞出现病理性特征,导致肿瘤生长和转移。虽然同是一种肿瘤,但发生突变的基因组不一定相同,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基本都是放疗、化疗,用的药物也基本一致,所以在治疗效果上,也有较大差距。一种固定的治疗方案只能是对同一类肿瘤的某一特定病因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对其他病因引起的肿瘤治疗效果不明显。精准医疗则是针对病因、病程等差异化,具体到某一群体、个人、基因的医疗。在肿瘤基因的研究中,通过癌基因(onco-genes)及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的发现和检测,使得肿瘤的诊治可具体到基因层面。对于各类癌症,目前已发现相关基因达400个,这些基因发生突变(mu-tation)、扩增(amplification)及过度表达(overexpression)及抑癌基因的缺失和低表达均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基因异常点往往是治疗作用位点及干扰肿瘤通路的基础。
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时,将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方法可视为精准治疗,其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间接法,即结合疾病大数据,应用基因检测及诊断为基础的方法;另一种为直接方法,通过对患者肿瘤细胞的培养或病原性异种移植,在进行药物筛选,找出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方案。目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s)及游离性DNA(cell-free DNA)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仍需要更加敏感、便利的新技术。
(下转第61页)
2 卵巢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卵巢癌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化疗、中医治疗、
免疫治疗等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根据卵巢癌的不同时期进行手术。当卵巢癌处于早期阶段时采取基本的术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若为了保留生育功能则可将患侧部位附件切除;当患者处于中晚期时,主要是减瘤术或间隔减瘤术,当残余肿瘤不大于1cm时,手术较
[4]
卵巢癌化疗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线化疗方案为为理想。
紫杉醇(Paclitaxe)联合卡铂(Carboplatin)进行治疗,虽然该方案可延长中位生存期,但仍存在高复发率,可达
[5]
70%,且复发基本都在治疗后的2年内。
3 “精准医疗”概念
精准医疗区别于个体化医疗,个体医疗强调的是对患者个人的病史、病程等应用诊断工具检测疾病标志物,决定采用具体的治疗方案。而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差别不大,都是针对患者的生物学分子特征进行诊治,而区别在于精准医疗是基于大数据基础,对患者基因组信息进行归类,建立更加快速、准确的基因检测方法,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个体化医疗,精
[9]
准医疗更加广泛,可行性也更大。
通讯作者:赵素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43期
件处理提示P<0.05。
613 讨论
脊柱创伤是骨科临床出现概率相对较高的外科疾病,具备多种类型,病情表现多样且复杂,大部分患者到院就诊时病情已经进入一个较为严重的阶段,需要采取手术方式治疗。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措施即使能够纠正患者病情,但在手术治疗过程对机体会造成较大的刺激和创伤,术中难以控制出血也对患者预后有消极影响[1]。
微创技术是医疗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速度快以及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在外科临床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开放式手术治疗后,患者常有腰背部疼痛的并发症,这可能和开放式手术对椎旁肌肉软组织伤害程度过大存在联
系。而微创技术外科治疗手段不会对椎旁肌肉相关组织有太大损伤,术后并发症偏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脊柱微创技术切口较小,出血量少,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2]。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脊柱创伤手术方案,对此类患者用微创技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机体创伤低、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降低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保障了患者生活质量并缓解其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 张征乾. 微创技术用于脊柱创伤手术优缺点评价[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2): 131-132.
[2] 刘长城. 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
指南, 2016, 14(3): 31-32.
(上接第59页)
基于生物大数据及生物信息库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
识到肿瘤的遗传特征及发病机理,对肿瘤的个体性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较大的数据库为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及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nternation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ICGC)。创建基因信息库的意义有许多,其中可以促进对癌症的研究。如通过利用TCGA数据库可知在卵巢癌目前已被发现的癌基因的突变率,也可查到不同癌症的突变情况及同一癌症不同基因的组合方式[10]。卵巢癌的癌基因有BRAF、BRCA1、BRCA2、EGFR、FBXW7、HRAS、IDH1、KRAS、NRAS、PIK3CA、PTEN、TP53,其突变率分别为0.60%、12.00%、10.80%、1.90%、1.52%、0.13%、0.14%、0.60%、0.60%、0.60%、0.60%、94.60%。这类数据与临床治疗相结合,通过建立基因--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有助于靶向治疗药的研发,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任海花, 任卫东, 马惠风. 卵巢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 基层
医学论坛, 2009, 13(2): 62-63.
[2] 王淑珍. 卵巢癌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 国外医学. 妇产科学
分册, 1995, 23(5): 292-294.
[3] 丁滨. 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J]. 人民军医, 2011, 62(03): 237-239. [4] 杭渤, 束永前, 刘平, 等. 肿瘤的精准医疗肿瘤的精准医疗: 概念、
技术和展望[J]. 科技导报, 2015, 33(15): 14-21.
[5] 昌晓红, 崔恒. 精准医疗与妇科肿瘤[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5, 16(05): 385-387.
[6] Mao J H, Wu D, Perez-Losada J, et al. Ge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tenand p53
in radiation- induced lymphoma development[J]. Oncogene, 2003, 22(52): 8379-8385.
[7] Lovly CM, McDonald NT, Chen H, et al. Rationale for co-targeting IGF- 1R and ALK in
ALKfusion- positive lung cancer[J]. Nature Medicine, 2014, 20(9): 1027-1034. [8] Nelson CM, Vanduijn MM, Inman JL, et al. Tissue geometry determines sites of
mammary branching morphogenesis in organotypiccultures[J]. Science, 2006, 314(5797): 298-300.
[9] Yu M, Bardia A, Aceto N, et al. Cancer therapy- Ex vivo culture of circulating breast
tumor cells for individualized testing of drug susceptibility[J]. Science, 2014, 345(6193): 216-220.
[10] Celli JP, Rizvi I, Blanden AR, et al. An imaging-based platform for high- cont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response in 3D tumourmodel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3751): 1-10.
5 结论
精准医疗为每位患者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更加注重个体化服务,对患者的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及理论依据,但也存在部分弊端,例如信息的泄露、治疗更加昂贵、法律保护的缺陷等问题均会出现在“精准医疗”这一信息治疗理念上。在我国,精准医疗的实施应与中国经济现状、医疗现状等相结合,这需要政府机关、医疗机构、患者等共同努力才能使精准医疗意义最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