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环保前线 TIANJIN SCIENC2E0&T12年第6期 ECHNOL0GY 13 解氧、重金属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全年3次监测以春 季污染最重。2007—2011年海水主要污染物含量统计见表1, 确定位。选取的监测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 油类、粪大肠菌群共10项。 具体监测点位情况见表2,图2。 各季污染面积占全部海域的比例见图1。¨nI“ 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以外,部分站位化学需氧量、pH 值、溶解氧、重金属铅、锌也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全部符 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见表1)。 表1 2OO7_一2O1 1年海水主要污染物含量统计表 、\指标 无机氮 磷酸盐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 时间、\ (mg/L) (mg/L) (mg/L) (mg/L) 2007年5月 0.763 0.O11 1.987 0.046 2007年8月 0.719 0.048 1.56 O.031 2007年10月 0.578 0.057 0.92 0.025 2008年5月 1.129 0.O14 1.128 0.040 2008年8月 1.986 0.039 2.596 0.O18 2008年10月 0.544 0.023 0.832 0.O15 2009年5月 O.271 0.125 1.556 O.019 2009年8月 0.312 0.005 1.146 O.0l0 2009年10月 0.322 0.007 1.444 O.014 2010年5月 0.845 0.002 1.602 0.O19 201O年8月 0.562 0.010 1.294 0.027 2010年10月 0.510 O.0l4 1.774 0.064 2011年5月 0.494 0.011 1.286 0.041 2011年8月 1.132 0.031 1.582 O.088 2011年10月 0.350 0.017 2.472 0.063 2滨海新区塘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 2.1 环境监测点位布设 本次评价分别采用2007—2O1 1年5年间对滨海新区塘沽 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的数据,并采用GPS技术对采样点进行准 量(BOD )、盐度、无机氮、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石 表2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监测站位表 海区 站位 经纬度 E N 2 l 1l8。0 OO” 39。10 59” 2 2 117。51 00” 39。O8 04” l 3 118。0 OO” 39。04 59” 3 4 1l7。46 44” 39。04 l2” 4 5 117。46 59” 39。0 0O” 4 6 117。45 00” 38。57 0O” 3 7 117。52 00” 38。57 O0” 4 8 1l7。48 00” 38。55 O0” 3 9 118。O 00” 38。54 59” 2 10 117。40 01” 38。49 58” 1 11 117。47 56” 38 o 48 36” 2 12 117 o 37 OO” 38 o 45 00” l l3 118。05 38” 38。40 43” 1 l4 l18。54 03” 38。40 01” 2 l5 ll7。37 00” 38。40 0O” 1 l6 Il7。45 00” 38 o 40 00” l 17 118。28 19” 38 o 38 15” 曼津 图2监测点位分布图 2_2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 2.2.1 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方法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评价方 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见表3),评价标准采用国家《海水水 质标准》(GB 3097—1997)I类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单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 P =c /s (1) 式中:c 为第i项污染物监测浓度的算术平均值mg/L;S 为第i项污染物评价标准值IT- ;Pi为第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 数;只≤1为符合水评价标准。 pH值的污染指数: PpH (2) 式中:cp.为pH监测结果的年算术平均值;S 、S 分别为 pH值标准的上限和下限。 DO的污染指数: 。=1/( o-Soo) (3) 式中:cD0为溶解氧监测数值的年算术平均值;sD0为溶解 氧水质评价标准值。 综合污染指数: ∑p (4) 式中:11,为参与评价的污染物数,i:1,2,……n。 污染分担率: _p /印X 100% (5) 2.2.2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环境质 量评价,选择对海域水质污染影响较大的化学需氧量、石油类、 生化需氧量、活性磷酸盐4项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结果 见表4。 2012年第6期 14 TlANJIN SCIENCE&TECHNOLOGY 环保前线 表3海域水质等级划分标准 污染级别 指数P 划分标准 塘沽近岸海域水质不容乐观,无机氮在5年中均有超标, 其中无机氮的只值在1.005 5~4.065 5之间波动;磷酸盐除 2007、2009年超标外整体呈波动趋势。化学需氧量5年中变化 不大。石油类2011年超标,整天变化不大。 严重 污染 P>2O 4项超标,单项超标1O倍以上;3项超标, 单项超标15倍以上 4项超标,单项超标3倍;3项超标,单项 重污染 20≥P>8 超标小于5倍 2项超标,超标倍数在3-6之间 3污染源分析 轻污染 8≥P>3 清洁 P≤3 2项超标,单项超标均小于3倍 全不超标或一项超标小于0.2倍 3.1陆源污染源 陆源污染主要是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城市面源污染 表4 2OO7--201 1年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不同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及分担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项目 只 只 只 只 无机氮 磷酸盐 2.288 8 1.288 8 0.481 4 0.2711 4.065 5 0.8444 0.688 7 O.143 0 1.005 5 1.5222 0.3071 0.4647 2.1300 0.288 8 0.580 2 0.078 6 2.195 5 O.655 5 0.4647 O.1387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 0.496 3 0.680 O 0.1044 0.1430 0.5062 0.4866 0.085 7 0.0824 0.4606 0.2866 0.1406 0.087 5 O.518 8 0.733 3 0.14l 3 0.199 7 0.593 3 1.2800 O.125 5 0.2709 等。陆源污染物排海是造成塘沽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 因。塘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目前仍有部分未经处 理直接排河人海。河流沿岸区域分布有制盐、化工、造船、石油 等许多大型企业,它们进行生产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污染 利用实施目标管理。③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④建立 科学完善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监测、预测海洋环境污染,确 定近远期人海河流总量削减(控制)目标,建立入海河流污染总 量控制计划、监督、监测、核算的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并利用 法律手段来促进实施。⑤深化节能减排,完善排污申报制度。 ⑥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⑦大力推行清 物,对周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影响很大,排放的污水经河人 海,长期以来对周边海域的水质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塘沽 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源。 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港口环境保护基础设施。⑧对可能发 生的突发性溢油事故制定相应的溢油应急响应预案。● 参考文献 由于多数陆源排放口的长期大量超标排放,导致塘沽河 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排海污 水中营养盐的高浓度导致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无 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是造成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主要 原因。 [1]赵章元.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 2000(2):23-24. 3_2海上污染源 [2]中国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办事处,经济研究会.中国环渤 海地区经济开发合作指南[H].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3]辛志伟.区域水环境综合解析与管理策略:GEF在天津[H].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滨海新区塘沽海上或沿岸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的污水有 部分采取就地排放,如港口码头排放的含油污水和工业废 水、渔船排放的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潮间带养殖排放的养殖 废水和养殖废料等。 [4]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GB 1 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I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6]国家环境保护局.GB 3097一l997海水水质标准IS].北京: 3.3海洋与海岸开发工程 近年来,滨海新区塘沽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海洋与海岸工 程项目,其中围填海工程作业和航道、港池疏浚作业对海洋环 境影响最大。 4滨海新区塘沽近岸海域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滨海新区塘沽海域环境保护要以海岸带和近岸海域生态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7]房恩军,李文抗,陈卫,等.渤海湾天津近海海域赤潮发生 及防范措施[J].现代渔业信息,2006,21(2):1 5—1 7. 保护为重点,以控制陆源污染为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 展,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①合理利用海域,对海岸带和海洋 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严格管理围填海工程及随意改变湿地和 生态系统的用海方式。②按照塘沽海洋功能区划要求,对开发 [8]吴光红.李万庆,郑洪起.渤海天津近岸海域水污染特征分 析[J].海洋学报,2007,29(2):143—147. [9]刘玉机.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管理 与技术。1995,7(1):14—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