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佩杰:妈妈有我倒不下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儿女》 2012年第4期
/本刊记者 梁伟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2012年2月3日,“2011年度CCTV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将这段颁奖词“送”给了“90后”女生孟佩杰。
人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一个养女用12年的时间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让瘫痪多年的母亲获得重新站起来的希望。一个幼小的身影,12年如一日,她的坚韧,她的顽强,她的执着,让人们看到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孟佩杰,她的存在是母亲生存的勇气,更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人要往前看,前头很阳光”
2011年,孟佩杰被国人称为“最美的女孩”。
孟佩杰是不幸的,在她5岁那年,亲生父亲被车祸夺去了生命。迫于生活压力,母亲找到了当时在山西临汾隰县老干部局工作的刘芳英,因为其品行好、为人好,孟佩杰的母亲希望她能收养自己的女儿。
原本,刘芳英就有收养一个孩子的愿望,可她感觉,要和已经5岁的孩子培养感情,似乎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看着眼前这个诚心恳求的母亲,她还是点了点头。谁也不曾想到,刘芳英的这个决定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找到了“太阳”。
孟佩杰从小就很懂事,来到养父母家的当天晚上,就开始甜甜地叫刘芳英“妈妈”。随后的日子,乖巧懂事的她更是给这个平凡的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孟佩杰要在这个家里感受温暖,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长大的时候,这个家庭开始被乌云笼罩。刘芳英病倒在床,经过检查,她患上的是椎管狭窄症,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日后的生活只能依靠双拐勉强走路。一年后的一天早晨,无法忍受艰难生活的养父走出了这个家门,这一走竟然再也没有回来,而这一年,孟佩杰刚刚8岁。
面对残酷的现实,看着一贫如洗的家,还有年幼的养女,刘芳英绝望了,她想到了自杀,于是攒下了40粒止疼片放在了枕头下面,就在准备了结此生的时候,被小佩杰发现了。
孟佩杰抱住刘芳英大哭,“妈,你别死,你就是我的天,我要平时少吃上两口,你还要磨磨叨叨老半天,你死了以后,我一天不吃一口也没人知道,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儿,有妈就有家。”
从此,8岁的孟佩杰扛起了照顾瘫痪母亲的重担,撑起了这个风雨中的家。
母女俩靠着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冬天要烧炉子,孟佩杰每天从天亮开始忙活,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给妈妈敷药、换药,帮妈妈大小便。
“那时候她长得还没有灶台高呢,就踩在那个小凳子上生火做饭,也不知道摔了有多少次,身上有多少伤痕,我看着心里就疼。她还要去买菜,因为所有的东西都不认识,佩杰就自己编了一套口诀,长的是葱,圆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扁扁的豆角绿茵茵……”回忆这段日子的时候,刘芳英泪流满面。
“人要追求快乐,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创造快乐,苦中求乐。人要往前看,前头是很阳光的。”孟佩杰说。
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孟佩杰的童年一直留着男孩头,亲戚朋友给她什么衣服她都穿,不管是男生的还是女生的。直到有一天,孟佩杰穿了件男生衣服走进女厕所,几个不认识她的女同学以为是男同学进来了,被吓得尖叫着跑了出去。为了逗妈妈开心,她就将这件事情编成了小段子讲给妈妈听,刘芳英真的被逗乐了,但笑着笑着就开始掉眼泪,哭成了个泪人。
背着母亲去上学
虽然照顾母亲很辛苦,料理家务很耽误时间,但是孟佩杰每次考试都很优异。
2007年,孟佩杰初中毕业,刘芳英的病情却突然恶化,并导致最终瘫痪,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刘芳英原本打算让女儿上高中、考大学。然而还未成年的孟佩杰看着家里的环境,还有妈妈的现状,毅然决定,放弃读高中上大学,选择了可以走读就近照顾妈妈的临汾学院隰县基础部学习。
因为刘芳英没有自理能力,孟佩杰只能不停地奔跑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一边认真努力地学习,一边精心照顾着母亲。
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按照学校的安排,在隰县基础部上完两年后,孟佩杰还必须到临汾学院(总校)再接受三年教育。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孟佩杰多么想看看外面的美好世界,可是,如果到临汾上学,躺在床上的母亲怎么办?
辍学,于心不甘,美好的理想将化为泡影;到临汾上学,于心不忍,瘫痪在床的母亲谁来照顾?养育了自己十年的恩情怎么报答?最终,和电影《背着爸爸上学》里的主人翁石娃一样,孟佩杰决定背着母亲去上学!
为了及时照顾母亲,她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租了间房子,并向学校申请了走读。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靠墙的是一张单人床,床边加了一块木板供她娘俩栖身。床上铺着很大的塑料布,塑料布上又垫了褥子,因为刘芳英瘫痪大小便失禁,她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弄脏床单被褥。一张小课桌放着电视与一个简陋的灶台,同时又是餐桌。
从此,孟佩杰每天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养母久病卧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褥疮,孟佩杰一天要帮她翻身擦身多次。为防止褥疮扩散,每天放学回来她都要给妈妈洗衣服和床单。倔强的刘芳英在瘫痪后脾气也越来越大,孟佩杰就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亲生气。平日里功课再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就这样,孟佩杰对养母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不离不弃。
“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后,又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
每次全部收拾完都9点以后了,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说起往事,刘芳英泣不成声,“我照顾了她3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要不是我这闺女,我活不到今天!”
为了能照顾好母亲,孟佩杰还托同学买来医学护理方面的书籍,照书上说的一一实践,日子久了,便成了“护理专家”。为配合医院治疗,她每天要帮母亲做240个仰卧起坐、拉腿200次、捏腿15分钟。
由于瘫痪在床,刘芳英每每排便不畅时,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那些又黑又硬的粪便。女儿所做的一切,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像她这个年龄的孩子不该做这些事的,真是苦了孩子了!”
“妈妈别怕,有我呢”
从8岁那年,孟佩杰就知道一分钱也要掰成两半来用,不管任何时候,她都惦记着家里卧床的母亲。这么些年来,她几乎没吃过什么好的,也很少买新衣服。在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开始买化妆品,买名牌包包的时候,孟佩杰始终梳着最简单的学生头,把有限的钱都用在了日常开支和母亲身上。她认为道理很简单,自己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饭,母亲就能多买些好药,少遭点罪。
在外人看来,孟佩杰对自己极为吝啬,但是对妈妈,她一直很大方。吃一顿肉,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很平常。但对孟佩杰母女来说,却很奢侈。有一次妈妈随口说了句“电视上说的红烧肉肯定很好吃”,这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被孟佩杰牢牢记在了心里。
2010年暑假,孟佩杰一边照顾妈妈,一边找了一份发广告传单的工作。领到工资后,孟佩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餐馆买了一盘红烧肉,她端着碗笑呵呵地送到妈妈的床前。看着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晒黑的女儿,刘芳英泪流满面。
刘芳英说,这么多年来,孟佩杰的乐观感染了她,让她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刚生病那几年我心情不好,常发脾气,但她从来没和我争过吵过,而是笑着给我讲故事,经常挤眉弄眼、出丑变怪逗我乐。再苦再累,她都没在我面前流过一次眼泪,什么时候都是一脸阳光,高高兴兴的样子。她还常鼓励我,说:‘妈妈别怕,有我呢,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谈起这些年的艰辛,孟佩杰语气很平静。
“2012年,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首先当然是希望妈妈健健康康的,还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妈妈的人,希望他们也健康,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有半年就要毕业了,所以要赶紧学习。”
就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女孩,以平凡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人,转身成为“临汾最美女孩”,这个“90后”女孩在网络上瞬间走红,成为所有“90后”新的偶像。一位网民写道:“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命运前,孟佩杰顽强面对生活、孝老爱亲的精神令人起敬。”
一首《写给孟佩杰》的诗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我惊叹你稚嫩的肩膀,怎能担得起母亲心头的沉重;我惊叹你纯真的眼眸,怎给娘亲传递生活的希望……你用行动证明,爱的力量是这样强大撼动山河,爱的奉献是这样高尚大地飞歌。
的确,这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面对残忍的命运,一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床头的那盏灯,是母亲头顶的那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