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35例疗效观察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o月第11卷第1O期 ) 益气通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3 5例疗效观 李摘要:目的丁 颖。蔡金伟,黄桢,季晓霞。裴雯,沈亦彦,李雯斌 选取临 研究益气通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O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基本治疗,治疗组患者还同时给益气通 脑汤,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分别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的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 流变学及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28 d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5.71 ,高于对照组的31.43 (P<O.05), 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Zt ̄-N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O.05)。结论 益气通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 好的疗效,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有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益气通脑汤;血液流变学;血脂 中图分类号:R743 R289.5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3.10.006文章编号:1672—1349(2013)10—1167—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iqi Tongnao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Li Ying。Cai Jinwei,Huang Zhen,et al//Zhabe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07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qi Tongnao decoction(YTD)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Methods Seventy ACI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ll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YT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symptom scores,hemorheology,and blood lipid indexe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re—and post—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28 days,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65.71 in treatment group,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31.43 ,P%0.05).The signs and symptoms,rheology,and indexes of blood lipid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 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YTD was effective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Its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cerebral blood flow,vascular endothe— lial protective effect.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Yiqi Tongnao decoction;hemorheology;blood lipid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供应脑的动脉 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 血栓,造成脑局部血流中断,脑细胞缺血、缺氧,脑组织软化坏 死,而最终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 病及高血压1例。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72.17 岁±1.37岁;病程8.64 d±0.51 d;冠心病3例,高血压病10 例,2型糖尿病0例,冠心病及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及2型糖 尿病1例,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2例,冠心病、2型糖尿病及 中医“中风”范畴。本研究旨在观察益气通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 急性脑梗死的l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用药,有高血压、糖尿病 1.1 纳人标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_1 属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 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结合《神经病学》中关于缺 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及脑梗死分期标准疾病分期属急性 期[。 ;年龄4O岁~85岁。 者均同时用降压药和降糖药,伴有感染者均同时用抗生素治疗。 生理盐水250 mI 加入舒血宁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213020795)2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 连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脑汤治 疗。益气通脑汤组成:生黄芪60 g,生山楂30 g,地龙15 g,全蝎 6 g,水蛭10 g,地鳖虫15 g,僵蚕15 g,乌梢蛇15 g。统一由本 院中药煎药机制成密闭包装药汁,每包150 mI 。日服l剂,每 日两包,分两次服,14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及 1.2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 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 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肝、肾、造血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3 临床资料 人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1月--2012年12 月在本院心血管病中医重点专科门诊、住院患者,共人选7O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 龄73.40岁±1.49岁;病程8.86 d±0.61 d;冠心病2例,高血 压病16例,2型糖尿病2例,冠心病及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及 2型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3例,冠心病、2型糖尿 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脂蛋白a(Lpa)]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对患者治疗 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进行检测。记录用药期间的不 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参照2002年《中药新 1)为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科委中医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2010ZY02)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vAsCULAR DISEASE October 2013 VoI.11 No.10 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l】 制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2.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证候积分减少≥7o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 减少3O ~70 (含3O );无效:l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o ;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 重,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 1.7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8.0统计分析系统。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予以非参数 秩和检验;等级资料予以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予以重复测 量检验。 2 结 果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2.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 ) 2.4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现患者有出血、 配伍,攻取益气活血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抗血小 皮疹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两 组均未见异常变化。 3讨论 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脑、肾、肠及外周血管,增加其血流量,改 善微循环;地龙含有蚓激酶,蚓激酶是一种抗血栓药,含纤维 蛋白溶酶原激活物,与纤维蛋白有特殊的亲和力,能使纤维蛋 急性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中医认为气虚血瘀与中风 白迅速溶解,同时可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水蛭有明显的降 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益气通脑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症状积 有着密切关系。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指出:“阳气者,大 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提出了中风与瘀血的关 系。《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其人深,内居荣卫, 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提示了气虚是发生 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金匮要略》首创中风病名,《金匮要略・ 分疗效有显著改善,可能通过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 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刚性指标, 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的作用;同时,可能通过降低血 TC、TG、LDI 一C、I pa,升高HDI 一C,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 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此处的脉微可以解读 减轻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2:99—104. 为正气之虚。正气不足,则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人中,致使经脉 阻而发为中风。《景岳全书》指出:“中风麻木不 等证,因其血 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偏枯痿 废,渐至日增”。“气为血之帅,_『f【L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 血瘀”。血液在脉中周流不息,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亦需血的 滋养、载运方不致耗散亏虚。气虚无力,无以帅血,则致气虚血 [2]全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 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黄友歧.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i988:147. 作者简介:李颖,女,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邮 编:200072);蔡金伟、黄桢、季晓霞、裴雯、沈亦彦、李雯斌,工作于上海市 闸北区中医医院。 (收稿日期:2013—04—10) (本文编辑郭怀印) 瘀或气滞血瘀;而瘀血久留,耗伤正气又加重了气虚。因此,运 用益气活m法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益气通脑汤以黄芪为君,补气升阳以行血;以地龙、全蝎、水 蛭、地鳖虫、僵蚕、乌梢蛇为臣,活血化瘀以通络,取虫蚁搜剔之 义;以生山楂为佐,消食散瘀以行滞。本方以草本药与虫类药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