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中国农村卫生2017年7月第14期总第116期China's rural health,July 2017,No.14,Total No.116 73 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王小蓉 康世文(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 264309)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沟通患者与医务人员心理的桥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建立情感的纽带。良好的沟通有助 于密切医患关系,熟悉病情并施以心理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语言沟通技巧;精神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1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674—361X(2017)O7—0073一O1 2.2与不同类型患者的沟通 精神疾病患者有多种类型,且在患者入院时多处于严重病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沟通患者与医务人员心理的桥 梁,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建立情感的纽带。护理人员从开始 学习护理便开始了护患沟通的学习。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化 开展,护患沟通的问题仍在不断地凸显。有调查显示临床上 8O 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因此,良 好的沟通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熟悉病情并施以心理护理,提高 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各种社会压力的增大,我国患病人数逐年增 加,尤令人担心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出现低龄化趋势。精神 疾病对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和劳动生产力的损害是巨大的,患 者除不能为国家正常创造财富外,往往还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医 疗看护。可见,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 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精神疾病已成为影响 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由于各种看护不当肇事肇祸,威胁人们 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屡有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可预知 的危险。目前,精神疾病问题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可见,精神疾病的防治刻不容缓,高质量的 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起重要的作用,而对精神科护理人员 来说沟通显得更为重要。沟通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和交流,实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增进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 性的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护理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将直 接影响护理的质量。本文将精神科护士如何加强与患者沟通经 验总结如下: 1加强沟通语言的情感性 沟通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护理 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仪容、仪表、 服饰、精神状态等,同时也要注意沟通语言的情感美。微笑是最 好的语言,护士以微笑待人,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以和蔼 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患者,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的生疏和 紧张。实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焦虑、恐惧、悲观和失落 等情绪的目的,从而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对医院产生 安全感。在与病人交往时,要善于使用安慰、鼓励性和劝说性的 语言,让患者从护理人员美好的言语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 重,这可极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最大的康复效果。 2注意语言沟通的针对性 2.1不同治疗阶段的沟通 新人院病人对周围环境生疏,心里脆弱,表现出紧张恐惧、 焦虑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沟通,了解患者的兴趣、 爱好、生活习惯等,从多方面给患者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应主 动介绍医院的生活环境和病人的病情,及时给予生活指导,尽快 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引导患者服从治疗,达到接受住院 的目的。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沟通时要注意谈话的态度、 方式、语音和语调,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激发患者交谈欲望,及 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避免用“审讯式”的提问和简单、生硬、 粗鲁的语言,务必使患者感到院方的尊重、关心和照顾。对于恢 复期的患者,我们应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后期康复计划,努力消 除悲观心理,逐步树立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信心。 态中,多丧失理智,护理稍有不慎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对 不同类型的患者要采取不同沟通技巧,做到“对症下药”。如在 与抑郁状态病人的沟通时,应主动接触病人,避免冷漠,活跃患 者的情绪与思绪,鼓起患者生活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在 与兴奋躁动患者沟通时,应善于诱导,尽可能地转移患者的激动 情绪,切勿激惹患者。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情感脆弱、情绪极不 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经常用威胁和自我伤害来发泄心中的不平 衡。对于此类型患者,护理人员应以平静、温和、诚恳、稳重以及 坚定的态度接纳他们。对于偏执、妄想德患者,既不能怠慢患 者,又不能过于热情地接待患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保持适 当距离,避免用过于丰富的面部表情及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方式, 以免引起患者的多疑。对幻觉妄想患者,应仔细倾听,不要反复 追问妄想的内容,不要过多地批评和加以解释、干涉,更不要与 患者争辩;对有被害妄想的患者,不能轻易地发生肢体接触,以 免患者误认为带有敌意。 3拓展沟通的多样性 3.1运用非语言沟通 护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得当的身体 接触等非语言沟通,传达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怀。如为行动不 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或搀扶其下床活动等,这些都使病人感 到护理人员的善意,调动起患者和护理人员信息传递的积极性, 达到更为有效的沟通目的。 3.2开展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尽量多就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 育,将疾病知识、药物知识、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及处理办法等对 患者进行详细介绍,护患之间形成一对一的沟通,增进了护患关 系,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3.3举办康复训练 r 定期开展患者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护士的沟通指导、家属配 合,使患者逐步达到个人生活自理的目标;为使患者能回归社 会、融入社会,能被社会所接受,应加强社交技能训练,提高患者 人际沟通的能力。在有条件的医院,护患之间应该多进行娱乐 活动,如共同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在娱乐中实现自 然的沟通。 综上所述,与精神病人的沟通具有很多技巧,良好的沟通是 一名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护理人员必须学会和运用沟通 技巧,以实现护患彼此了解,彼此信任,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 系,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的目的。 4交谈时始终考虑个人安全 虽然仅在小部分精神科患者中存在攻击或暴力的危险,但 在与新患者或者出现新症状的熟悉患者进行任何交谈之前要考 虑其暴力危险性。。 总之,语言沟通时应注意不同的技巧,要深入领会患者的意 图和希望,抓住其心理活动的主线,并施以心理护理,以达到促 进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收稿编辑:关家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