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育艺术研究 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张慧 【摘要1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 命呢?让生命的唯一和神圣融入文化而铸成我们永恒的 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 信仰吧。 爱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 二、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 真aY_的提升。 【关键词】生命意识宽容 素质教育艺术文明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 本领,在其深层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进一步讲是依据 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完 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因此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 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成为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 的教育。 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 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 始。近几年,见诸报端的校园自杀和伤人事件呈逐年上 升趋势,成为中学生生命最主要的杀手。这些现象的发 生值得我们深思: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这是生命意识淡薄的表现, 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功利 主义的泛滥,有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 这些因素,致使他们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极易轻 易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他们或把它作为逃避挫折的 应对方式,或把它作为报复别人的手段,解决问题的办 法,等等。因此,当务之急,要加强学生生命教育, 培 养他们健全心理。 所以,生命意识山淡薄,除了以上原因外,我们的 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 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 教育的局面。在学生自杀或伤人诸多事实面前,许多心 理学家认为学年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及面对困难 的勇气不够,看问题绝对化。因此对学生加强生命意识 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 命,学会保护生命。生命是脆弱的,甚至只是一场小小 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 生命就会不堪一击,就像史铁生二十岁那年“从最狂妄 的年龄跌入黑暗的深渊”,然而,生命又是坚韧的,就 像贝多芬,在失去了音乐创造的基本条件下,也曾想到 自杀,可就在那一刹那,他明白自己要扼住生命的喉 咙,要追求自己的信仰,从而创作了至今令世人振奋的 音乐我们在感受生命的偶然性的同时,不能不为种子顽 强的生命力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一粒种子尚且如此, 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因此而尊重、热爱、呵护和善待生 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名誉 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只会离幸 福越来越远。这种把生命的手段当作生命本位的本末倒 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 中,长期下去,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甚至轻视 或放弃生命。 法国哲学家蒙田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恩 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我们对生命应有一种感恩的态 度,应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离开了人的生命,什么都 无从企及。是呀,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是所有热爱生 命的人,叫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气、倔强的胆识;教精神 跪倒的人用独立的头脑霍地站起来;教欠缺意志和自信 力的空虚心灵奋发向上。 三、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认为,生命属于个人, 处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为己,我们坚 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把所 谓“生命意识”与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对立起来, 甚至不论善恶,不分美丑,不讲原则。我们所说的生命 意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 于一切,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既是我们的伟大民族 精神,也是当今我们的时代精神。 四、尊重生命的伦理 开展生命教育,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 中才有可能,也只有在爱他人中,自己的生命才能获得 真正的提升。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认为,任何一 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他们都没有高等与低 等、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分别,我们应该宽容和尊重 他们的存在,并将那些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 值的地位,这是形成良善和博爱品德的基础。 教师对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了解和尊重是开展 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自己都无法体会生命价值与 意义的教师不可能教出对生命热爱的学生。因此,教师 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使学 生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珍贵。它蕴含着灵光,彰显着活力;教育神 圣,它催生生命个性,培育了生命的绚丽。珍爱生命 吧,为生命而教育。呵护生命的天性和自然, 让生命 永葆人性的纯洁和真实。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