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题库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3、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4、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5、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6、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7、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8、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9、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A.安徒生 B.阿?托尔斯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雅可夫斯基 11、“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3、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4、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1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6、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 A.学生的家庭类型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学生干部情况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17、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18、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