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初三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知识要点
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由同种或不同种的元素组成。 (2) 物质的微观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分子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3) 物质组成与构成简图:
宏观 微观 分子
元素 物质 原子
(组成) (构成) 离子
(4) 原子的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5) 同种元素:
①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②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6)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联系
元素 物质
相 同 核构直接
电 成荷 数(构成)
原子 分子
2.物质的分类
金属:Cu、Fe、Zn
单质 稀有气体:He 、Ne、Ar
非金属于:C、S、P 纯净物 碱性氧化物:Na2O、Fe2O3 酸性氧化物:CO2、SO2
物质 化合物 酸:HCl、H2SO4、SO2 碱:NaoH、Ca(OH)2 盐:NaCl、Na2CO3
混合物
1
考题例析
[例1](北京市)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例2](天津市)日常生活里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调味用的食盐 B.取暖用的煤 C.降温用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
[例3](河南省)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食盐、干冰 B.胆矾、石灰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生理盐水
典 题 精 练
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化学反应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D.对所有原子来说,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3.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4.有5种微观粒子:①甲烷分子②氯离子③硫酸分子④蔗糖分子(C12H22O11)⑤醋酸分
子(CH3COOH),它们所涉及的元素种类共有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
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6.何洁同学学习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
何洁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7.下列各类物质的组成中一事实上只含两种元素的是 (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8.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食盐、干冰 B.胆矾、大理石 C.红磷、烧碱 D.水银、食盐水
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
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属于 (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0.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会改的是 ( )
①分子的数目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④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89,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8%,则每个
丙氨酸分子中含氮原子的个数为 ( ) A.4 B.3 C.2 D.1
12.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 )
A.都无毒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供给呼吸 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3.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
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2
14.高铁酸钾(K2Fe 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
型高效水处理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混合物 B.K2FeO4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该物质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15.我们食用的白糖(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以下有关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5个原子
C.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1:88 D.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则不是 B.分子大,原子小
C.分子在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在化学的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氯原子和氯离子具有相同的 ( )
A.核外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化学性质
3.下列各组粒子中,含有相同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是 ( )
+2-2++
A.Na和Ne B.O和Mg C.H2O和NH3 D.Na和Na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 B.核内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B.Na2CO3·10H2O C.红磷和白磷混合 D.水银
6.关于H2S、H2O、H2SO4、H2四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氢元素 B.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都含有1个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分子
7.下列物质:①钢②铁③天然气④天然雨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④
8.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
A.H2SO4 B.CaO C.NaOH D.CO2
9.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 )
A.只有分子 B.只有原子 C.只有离子 D.分子、原子、离子
10.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一定具有相同的 ( )
A.核外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1.所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1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
种单质是 ( ) A.N B.2N C.Fe D.H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C.凡是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4.生活中的下列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 A.可乐饮料、自来水 B.粗盐、食盐 C.墨水、雨水 D.蒸馏水、石墨
3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16.最新研究发现,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有致癌性,应禁止使用。溴酸钾(KBrO3 )
属于 (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17.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且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常从新鲜水果、
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BB
18.在下列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 )
A.盐酸溶液 B.氯化钠晶体 C.KClO3 D.液态HCl
19.下列物质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冰、水银 B.干冰、钢 C.氯酸钾、食醋 D.生石灰、胆矾
2+3+
20.关于Fe、Fe、Fe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同一种元素 B.属于同一种粒子 C.核外电子数相等 D.化学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2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厨房里常用的食盐主要含 。 (2)打开汽水瓶冒出的大量气体是 。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现有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a、葡萄糖b、熟石灰 C、甲醇 d、维生素C e、一氧化碳 请按要求填写:(填序号)
(1)人患坏血病是因为缺乏 ;
(2)禁止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出售是因为其中含有毒的 ; (3)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 (4)能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5)能作为人体能源物质的是 。
23.将元素、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氢气 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
(4)具有相同 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5)Na与Na+属于同一种 。
(6)铁原子核内含26个质子和30个 。
(7)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为一个原子得失 的数目。 (8)酸在水中电离时能产生的相同的氢 。
(9)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 24.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请从①不锈钢②甲烷③活性炭④食盐⑤大理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⑴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 。 ⑵可用于制造刀具的是 。 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⑷可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 。 ⑸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4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知识要点
物理性质:色、态、味、光泽、硬度、密度、沸点等。 1.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变化:仅仅是状态、大小、几何形状的改变。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3.化学反应类型:
⑴化合反应:A+B→AB
两种或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⑵分解反应:AB→A+B
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⑶置换反应:A+BC→AC+B
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化合物与新单质的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AB+CD→AD+CB
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说明:1、化学反应能否发生,除物质本身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发生的条件。 2、置换反应充分考虑金属活动顺序表。
3、复分解反应,一般指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要注意反应发生的 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4、氧化反应包括在化合反应之中,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它包括: (1)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2)爆炸:可燃物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完成——爆炸; (3)缓慢氧化:速度进行的很慢的氧化反应;
(4)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可燃物的自发燃烧。
考题例析:
[例1](上海)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蒸馏水煮沸 B.高粱酿成酒 C.铁制品生锈 D.糕点变质
[例2](重庆市)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碳酸容易分解 B.甲烷极难溶于水 C.乙醇可以燃烧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例3](四川省)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高锰酸钾粉末和氧化镁粉末 B.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 C.铁粉和木炭粉 D.酒精和白醋
典题精练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通过一年的学习,你认为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 {
5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它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 ) CuO H2O Ca(OH)2 高温
C CO2 H2CO3 CaCO3 CO2
高温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4.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C.氯化钠具有腐蚀性 D.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⑴、甲烷用作燃料 ⑵、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⑶、活性炭用于消除冰箱中异味 ⑷、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⑸、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A.⑴⑵⑸ B.⑴⑵⑶ C.⑵⑶⑷ D.⑵⑶⑸
6.点燃蜡烛的过程中 ( ) A.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只发生化学变化 C.只发生物理变化 D.只发生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
1.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 (填“物理”“化学”)性
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放入玻璃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含有 (填
酸性、碱性、中性)物质,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3)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 色,要使其变为蓝色,可向其
中加入 (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水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氧气中燃烧: ( )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 (3)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 3.从铁、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氯化铁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出适当物质
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4)复分解反应 。
4.请写出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的相似点: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5.用数字和化学龄前符号填空: (1)钾原子 ;(2)2个镁离子 ;(3)目前世界上年生产量最高的金属 ;(4)3个三氧化硫分子 ;(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为+5价 . 6.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1)璀璨夺目的钻石 ;(2)具有还原性的气态氧化物 ; (3)食醋中含有的酸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盐酸除铁锈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6
2.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
3.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4..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绿色植物 B.世博会开幕 C.电解水探究 D.相互划刻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6.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 )
A.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干燥木材吸水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海水晒烟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燃放烟花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9.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10.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 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7
1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12.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13.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西瓜榨成汁 B.冰块化成水 C.木柴劈成快 D.粮食酿成醋 14.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川融化 B.酒精挥发 C.光合作用 D.矿石粉碎 15.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食物腐败 C. 磨制石器 D.酒精燃烧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木材制成桌椅 C.纸张燃烧 D.湿衣服晾干 1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质 B.光合作用 C.海水晒盐 D.白磷燃烧
18..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房屋倒塌
C. 火山喷发
D. 山体滑坡
1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酒精燃烧 C.玻璃破碎 D.西瓜榨汁 20.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水分蒸发 D.煤气中毒 2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中常常伴随如下现象,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房屋倒塌
B.山体滑坡
C.森林失火
D.树枝折断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 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8
23.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Pt 铁丝 氧气 CO2 Pt
紫色石 蕊试液
A.O2性质验证 B.电解水 C.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D.CO2性质验证 2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天然气燃烧 大米霉变 灯泡发光 铁钉生锈 A B C D 25.下列变化中,善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胆矾研碎 B.空气液化 C.钢铁生锈 D.电灯发光 2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27.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28.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
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 (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9
30.(南京市)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二、填空简答题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现有如下几种物质: A.熟石灰 B.石墨 C.硝酸钾 D.甲烷 请用上述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3)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 2.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内在关系,填写下表中的空白(O表示氧原 子,●表示碳原子)。
3.现有氮气、氧气、一氧化碳、甲烷、水、酒精、食盐、碳酸钙等八种物质,请按要求填
写下列空白(用化学式填写)。
⑴ 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是 ;
⑵ 最常用的溶剂 ;
⑶ 有毒性,可燃烧的气体是 ; ⑷ 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 ; ⑸ 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
4.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_(填代号)。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填文字)。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