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辽东地区浅海养殖菲律宾蛤仔技术及效益分析

来源:化拓教育网
海水养殖栏目编辑魏友海辽宁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东依鸭绿江,南临北黄海,西接庄河市,是一个沿江、沿海、沿边的港口城市。全境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6公里,有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106万亩,滩涂36.3万亩。境内有23条大型河流入海,其中鸭绿江年径流量300亿米3,大洋河年径流量40亿米3,向海洋中注入大量的营养盐。近海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发展浅海贝类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港市从1993年开始开发浅海养殖菲律宾蛤仔,2018年产菲律宾蛤仔40万吨,产值20亿元。东港市菲律宾蛤仔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产品,活蛤及加工制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出口额占全国的63%。现将东港市菲律宾蛤仔浅海养殖技术及效益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区的选择及准备

目前,东港市蛤苗主要来源于福建、广西,南方蛤苗不耐低温,滩涂上的蛤仔冬天容易冻死,因此,退潮时露出滩面的滩涂不适合养殖南方蛤仔,退潮时不露滩面的浅海适合养殖南方蛤仔。从养殖效果看,10~20米等深线的浅海养殖效果,要好于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也好于2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

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受淡水入海影响大。每年连雨季节,东港市大小河流都有大量淡水流入大海,如遇暴雨,则淡水量更大,往往影响5~6天,会引起底栖贝类不同程度的死亡。鸭绿江下泻淡水能影响大鹿岛以东海域,大洋河下泻淡水能影响大鹿岛以西海域,7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影响更大。

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受台风影响大。东港市海域台风平均每年1.4次,时间集中在7月至8月上旬。台风来袭,海上风力9~10级,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7~28米/秒,多为东南风。受台风影响,海底的贝类和泥沙被海浪抄起,造成海水长时间浑浊,引起底栖贝类不同程度的死亡,7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影响更大。

2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海底饵料生物量逐渐减少。20米等深线以外的浅海,海底菲律宾蛤仔60

2019.12

饵料生物较少;25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海底菲律宾蛤仔饵料生物十分稀少,不适合养殖菲律宾蛤仔。

二、蛤苗放养

当海水温度上升到10℃就可以放苗,在东港地区,5-6月是放苗旺季。从南方购买的蛤苗需经长途运输,一般采用制冷保温车运输。选择当天采收的蛤苗,用网袋定量包装,分层摆放,不能挤压,运输温度5℃,运输时间48小时左右,成活率高的可达90%以上,普遍在80%~85%。放苗规格8000~12000粒/千克,放苗密度1500~2000粒/米2。同规格的蛤苗2019年春季价格为350粒/元,而2018年春季价格则为700粒/元,价格上涨迅猛。放苗时采用船载微导在规划区域内定量投放。投放的时候,在船边打开盛苗网袋将蛤苗流洒入水中,在水流的作用下,蛤苗基本分散均匀。

三、管护

菲律宾蛤仔埋栖的深度多在3~15厘米。蛤苗投放后,要有专门看护的船只和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测量蛤仔生长速度,检查成活率、敌害的危害情况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养殖期间,要定期用耙网拉滩,以清除敌害生物。遇洪水淤泥大量沉积,用耙网拉滩,以松土透气。

四、采捕

菲律宾蛤仔最适宜的上市规格是80~160粒/千克,在东港市,适宜的采捕时间是5-11月,在成蛤筛选时,不够规格的蛤仔需重新放入海中,温度太低,其活动力差,无法下潜。目前全部采用机械采捕,最常用的是螺旋桨采蛤网,就是在采蛤网前方并列安装两台螺旋桨,靠螺旋桨搅起的水流将蛤冲起来,后面网回收。采第1遍后停7~8天再采第2遍,这样3~4遍就可以采净。采用这种养殖方式,一般回捕率为15%~20%,每亩产量2吨,好的可达2.5吨。

五、效益分析

浅海养殖菲律宾蛤仔1000亩,经3年(1个养殖周期)养殖,产量2吨/亩。2019年春季,规格120粒/千克的蛤仔价格5000元/吨,产值为

海水养殖栏目编辑魏友海马洪雨1谭华强1方少彬1黄智1沈卓辉2沈卓坤3张建生4张健彬5林锋6吴清洋1

MhdIkhwanuddin7

(1.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63;2.饶平县红树林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广东饶平515724;3.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320;4.饶平县海水鱼虾培苗室,广东饶平515723;5.饶平县海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饶平515700;6.饶平县西海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饶平

515722;7.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热带水产养殖研究所,马来西亚瓜拉登嘉楼21030)拟穴青蟹俗称青蟹,属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口及以南沿海海域,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水养殖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素有“海中人参”之美誉,在国内外市场中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青蟹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养殖历史,在市场价值驱动下,渔民的养殖热情非常高涨,养殖规模居高不下。据《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记录,我国的青蟹养殖面积接近35万亩,年养殖产量超过15万吨,而广东省的养殖产量占全国1/3以上。

陆基高密度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具有成活率高、集约化程度高、易管理、风险小,且可用于生产软壳蟹、重壳蟹及膏蟹等优点。本课题组长期从事青蟹育苗和养殖工作,结合当前产业现状,提出一个“两阶段接力养殖模式”,即采用池塘对幼苗进行高密度养殖(第一阶段)和采用陆基循环水系统对成蟹进行高密度养殖(第二阶段)。本文建立了青

蟹陆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技术并进行了应用示范,有助于加速青蟹高效集约化生产,实现青蟹养殖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一、陆基厂房的建设

本研究的陆基厂房建设在饶平县红树林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距离海边较近、水陆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足。厂房地基采用混凝土结构(深度1.5米),中、上部采用隔热板结构,顶棚采用钢结构支架搭隔热板和铁皮构建。车间长、宽、高分别为18米、8米、3.5米,设置8扇窗户和8台吊扇,以便于调节室内光线强度和温度。

二、养殖系统的构建与改进

1.立体养殖系统的构建与改进单体养殖盒的设计如图1所示,长、宽、高分别为35厘米、30厘米、15厘米,内置一个溢水管(高7厘米),每个养殖盒可容纳5升海水。将养殖盒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排列形成一个立体养殖系统(图2),每层两排,每排20个单体养殖盒,共8层包括320个养殖盒。相邻两个养殖系统之间设置1.5米宽的通道,以便进行养殖管理。共建立6组养殖系统(外

基金项目: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现代渔业发展用途)(SDYY-2018-1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2018A050506080)。通信作者:马洪雨。

1000万元。总成本700万元,其中,地租150元/(亩·年),3年地租费45万元;苗种费417万元(放苗密度2000粒/米2),包含运苗费35万元、装卸费1万元;管护费78万元,包含工人工资60万元和油料、伙食费18万元;采捕费约350元/吨,计70万元;上岸后的筛选费约400元/吨,计80万元;包装费10元/吨,计2万元;装卸费40元/吨,计8万元。3年利润300万元,年利润

1000元/亩。

辽宁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事务服务中心水产

技术推广部张刚车向庆

邮编118300

2019.12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