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6课时
第1节 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2、过程与方法: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情感与价值观: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
1
的书写材料。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发明了纸。
(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率。2001年我国年产量已达3 200万吨以上,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
四、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2
第2节 刻剪纸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刻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使用刻刀,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剪纸。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剪纸的阳刻、阴刻两种不同刻法,能制作自己喜欢的剪纸。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以及热爱祖国民间工艺的情感。
教学重点:剪纸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刻纸时行刀的把握。 教具准备:学具、刻刀、剪纸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意图:回顾刻剪纸所表现的内容) 师:春节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布置自己的家的呢? 窗花、纸链、气球、拉花、灯笼
窗花剪纸是我们农村传统的工艺,窗花为什么这么受我们的喜欢呢? 师生共同看课件。
师:看完这段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生:家里贴上窗花真漂亮,显得特别的喜庆。 师评
家里贴上福字,代表全家人都有福,福到了。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上剪纸,老师也非常喜欢剪纸,老师还知道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它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聪明智慧的现代人把它创造的更加丰富、生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刻纸的方法,来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
二、收集信息:(意图是让学生学会搜集所需资料)
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面请大家来汇报,比一比谁搜集的资料多,了解的知识最丰富。 生汇报,交流:(剪纸有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剪纸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 教师课件展示 三、尝试探究:(意图:初步尝试刻剪纸学习使用工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搜集了这么多关于剪纸的资料,让老师对你们真是刮目相看,
3
如果真的要动手做一做,那你知道刻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吗? 生:剪刀、刻刀
师:刻刀的使用方法在前边已经讲过,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指名到前边演示,其他生仔细观察。
师:要制作漂亮的刻纸作品,还需要过硬的基本功,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的真本领了,请你拿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简单图案,咱们都来试一试,用刻刀刻,看谁刻的又快又好。 板贴:刻
人人动手刻纸,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都刻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在刻时应该注意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右手拿刀,刀尖朝前、拿刀要正,用劲要匀、刻直线用尺子,刻曲线左手转动纸板) 教师同时示范。 四:实践创新:(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通过刚刚的小试谁来总结一下刻剪纸的过程。 生总结:刻、剪、粘
下面我们就进行刻纸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团结合作的好,刻出的作品又多又好。 师巡视,指导,发现有困难,刻的好的,合作好的同学。 五、评价交流:(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的黑板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谁表现得最出色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哪方面做得好?为什么好?
板贴:剪 流畅
贴 美观
自评: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怎样,结合书中表格。 交流:通过一节课的剪、刻,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实践:
课下继续收集资料,尝试着用宣纸刻一刻在染一染色看会有什么效果。
第3节装饰链
4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小纸工---- 装饰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练习使用剪刀。
2、过程与方法:掌握装饰链的制作方法,能够剪出自己喜欢的装饰链。知道在单边与折边上进行剪裁的变化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感知装饰链美化生活增添情趣的作用。 教学重点:装饰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在纸的折边上剪裁对装饰链的影响。 教具准备:
教具:多色彩纸、剪刀、两个一样的本子、装饰链、(装饰链展示课件) 学具:多色彩纸、剪刀、小刀、红色彩笔 教学方法:演示法、研究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引语:孩子们喜欢魔术吗?我给大家变个小魔术。取一张彩纸夹在本子里(放在桌上),谁愿意上来跟我一起变魔术?(点两名同学)
教师拿起夹有装饰链的本子,说变的同时松开本子,学生拉开装饰链。(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课题:装饰链)
过渡:这么漂亮的装饰链,可以用来作什么呢?(目的:了解装饰链的作用) 学生说作用。
小结:在生活中的节日里,人们经常会用装饰链装点屋子、庭院等,使节日更加欢乐、喜庆。看过小魔术,看到这么漂亮的装饰链,在新年即将到来的今天,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目的:了解装饰链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二、寻找规律
1、认识单边与折边(目的:认识单边、折边,了解折边的作用) (1)将纸对折引导学生认识单边与折边。
(2)再次把纸对折,教师指,学生辨认是单边还是折边。 2、猜一猜
学生先猜想在单边上、折边上剪半圆,将整个折边剪掉,整张纸会有什么变化。然后通过剪进行验证,概括规律。(目的:通过猜想、验证,使学生知道在单边、折边剪半圆,是内部还是外部发生变化的规律) 3反向判断
过渡:我这有一些剪好的图形,你们判断一下剪的是什么边,为什么? 教师出示图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单边、折边剪发生变化的部位的规律,为正确操作奠定基础) 三、研究剪法
过渡:看,这是三个剪好的装饰链,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你能猜出这三个装饰链的剪法吗?不清楚的地方,看看作品,沿折痕折一折,并和小伙伴一起说一说。(目的:通过研究、讨论,使学生探究出三种装饰链的制作方法) 学生用成品讨论,研究剪法,概括剪装饰链的步骤。(目的:在尝试中总结出三种装饰链
5
的制作方法)
教师据学生回答,及时板书:折 剪 展 四、拓展创新
1、拓展设计(目的:通过出示不同的作品,拓宽学生的思路,为创新实践做铺垫)
过渡:装饰链的样式多种多样,刚才我们剪的都是长方形的,我这还有一些其它形状的装饰链,一起看一看。
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的装饰链。(目的:使学生知道装饰链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
学生观察找出哪些地方与刚才的装饰链不同?说明:折叠的次数不同;剪的线条不同;用纸不同……(目的:使学生明白折叠的次数不同,剪的线条不同,做出的装饰链也不同) 过渡:剪好的装饰链像这样(出示组装的装饰链)组装在一起,是不是更漂亮,请你们小伙伴一起按我下面的提示说一说你们组要剪、组装什么样的装饰链。 出示提示:
⑴你们组想做什么形状的装饰链,用什么纸(皱纹纸、电光纸、彩纸),怎么折,怎么剪?(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合作意识) ⑵制作时你们将如何分工? 学生按提示进行设计分工。 找一组说说本组的设计及分工。
2创新制作(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过渡:我们比一比哪个组团结合作的好,最先完成本组的作品,就可以捧走这个团结杯。(出示奖杯)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五、展示评价
1、发奖杯,各组拉起本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目的:在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自我评价
过渡:回忆一下本节课你的表现,给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目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
学生看18页的评价表进行自主评价。
小结:通过刚才的回忆,我们大家已经知道了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在哪方面做得还不够,相信下节课你一定会在这些方面有所进步。(目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小结延伸
1、关于装饰链你还想知道什么?(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目的: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魔术揭秘。 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板书:
装 饰 链
6
缘
内部
折
单 —— 边 剪
折 —— 展
第4节 对称图形1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对称图形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对称形,对称形是构成美的一个因素。 2、过程与方法:会剪对称形,会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感知对称图形美化生活增添情趣的作用。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称形的应用、对称形应用的巧妙、合适、富有美感。 教具准备:课件、对称形实物、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戏吗?那谁愿意帮黑板上的这些图形找到他的另一半。 师小结:你们是怎么能这么快的帮他们找到另一半的呢? 师小结:像这样中线两侧完全能重合上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板书:对称图形 二新授
1生活中的发现:(指导学生观察为自学做铺垫)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对称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吗? (2)老师也发现了许多的对称形,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
2尝试探究剪对称(学生先进行体验性的自学,然后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看老师的这个心型,是对称形的吗?仔细研究一下那你能试着剪一个这样的图形吗?快来试一试,看谁第一个剪出来。剪出来后将你的想法填入表一中。
(2)谁剪出来了拿着你剪的作品和你填的表到前边让同学们看看,你能看出来同学们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出示剪错的让大家帮助分析问题出在哪。 3拓展连续对称图形
(1)同学们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桃子,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是不是对称形?再继续出示,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连续对称图形。
(2)它们是怎么连在一起的呢?想知道吗?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并把自己的发现填入表2中。看谁填的最快。
师示范一次、两次、三次。是不是在上边画上图形就能剪成连续图形了能?让我们来验证一下的观察的是否准确,
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两边都要有相连的点) 再次取出表进行验证。
7
4巧用对称形
你们剪了这么多对称形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怎么巧妙的利用他们做一些小饰品去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呢?
老师也用这些对称图形做了一些东西,你们想看么?仔细看一看他们用了几次对称图形。出示:贺卡头饰(六一)小笔筒(都哪里用到了)拉链(这么多一样的对称形是怎么制作的)
喜欢吗?自己想做吗?今天我们就巧用这些对称形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小饰品,也可以继续完善刚才的作品。 三、学生实践
1、在设计前,一定要先考虑好作品的用途,根据自己的设计搭配好所用的彩纸使作品更漂亮。
2、学生设计制作 四、展示作业 1、学生展示汇报 2、教师讲评。要点:(1)发现问题(2)鼓励创新(3)要做什么
生活中的对称形还很多,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对称形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对称形,还有一种对称形他们属于中心对称课件出示在以后的劳动课我们将会继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 五、小结
第5节 对称图形2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对称图形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双喜子的制作,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尝试完成简单的对称图形,能够将图形不剪散,知道并找对中心点。 3、情感与价值观: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认识、欣赏。 教学重点:找对要剪图形的中心点。 教学难点:剪出的图形不散而且美观。 教具准备:剪刀、彩纸、成品若干。 教学过程:
8
一、导入:
出示剪好但没打开双喜字
谈话:咱们看看这是什么?好看吗? 二、了解双喜字及它的用途。
谈话:同学们知道一般双喜子是什么颜色的?是用来干什么的? (红色、结婚用的。)
三、通过完成双喜字了解对称图形。
1谈话:同学们观察一下每组的样品说说是怎么做出来的?组长还可以带领组员试着做一做。
做时想一想:喜字的横笔化是在折好的纸的什么位置,竖笔画是在折好的纸的什么位置,口字是在折好的纸的什么位置?
看哪组的同学合作的最好,组员最聪明。 2归纳学生发言,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展示剪散的和剪的对的作品让学生找找问题出在哪)
3引导学生找出喜字的特点。
谈话:通过刚才的制作你们发现双喜字有一个特点了吗? 谈话:正是这个特点,才能剪出双喜字来。 四、开拓学生思维。
谈话:我们用这种方法,除了可以剪双喜字外还可以剪什么?同学们看书上18页上面的彩图,你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剪出来的吗?自己试一试,也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五、学生实践动手制作。
1.谈话:同学们可以剪双喜字,也可以剪18页上的彩图,还可以自己设计图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2.巡视指导。
六、小结1.展示学生作品,以鼓励为主。2.出示书上19、20页彩图,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也是用刚才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只是比我们制作的图案复杂一些。同学们回家后可以研究研究,相信你也能做出来。
第6节 对称图形3
9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了解连续图形的折剪方法,并能制作出好看的图案。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制作,形成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折、剪的方法。 教学难点:形成学生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具准备:剪刀、彩纸、成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上节课学生作品,引入新课。(出示几个学生剪的单个图案的作品)
2.谈话:同学们剪的这些图案都很漂亮。如果能让这些图案连成一串会什么样呢? 二、学习新课。
(出示一个连成一串的图形) 1.让学生尝试实践。 谈话:你们想试试吗?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2.找出实践中的问题。
问:要想将图案连接在一起,哪些部分不能剪断? 和我们上节课剪的双喜字中哪一部分很相似? 3.学生动手实践剪连续的对称图形。 巡视指导。
4进一步学习对称图案的制作。 出示书20页下面的彩图。
问: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书上20页下面的彩图, 问:你们能剪出这些图案吗?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展示学生作品,鼓励有创新的学生。先组内自评,说说自己最满意和觉得不足的地方,再大家评,鼓励学生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与他人。
10
第二单元:泥工
《泥工技法(二)》是小学劳动第六册教材中手工制作单元的重要一课。教学内容由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构成,语意明确,图画清晰,步骤条理,便于学生接受。抟、揿扁、压窝、拉长是上节课《泥工技法(一)》的延续,制作泥苹果是所学技法的综合实践。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抟、揿扁、压窝、拉长四种新技法。 难点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技法制作泥制品。
第1节 手捏成型法—揉捏 碗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手捏成型法—揉捏 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泥塑。 2、过程与方法: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压(粘接),通过学习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揉捏
教学难点:利用泥塑基本技法—揉捏,设计塑一个碗。 教具准备:陶艺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泥工使用的材料是什么?黏土为什么会有多种颜色?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一定捏过彩泥吧? [出示彩泥] 你们会捏什么?
今天我在给你们介绍一些新朋友,认识他们吗? [出示黏土]
黏土是泥工的主要原材料。
2,你知道黏土为什么会有多种颜色吗? 黏土就有很强的可塑性,你看! [出示图片]
3,这些形状是怎么做出来的?
指名一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连线的。 你想试试吗?
谁愿意做一作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随时给与指导。
4,你学会了哪种技法?做的最好的是什么?
11
现在你是不是对黏图有了初步的了解?你看,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和日用品都是用黏土加工,再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 [器皿图片]
5,今天,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碗。
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制作一个碗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 [板书]:揉球、压坑、捏边、整理、完成 用了那些泥工技法? [板书]:揉、捏 [演示]:边做碗边讲解
揉——两手掌心稍稍压住泥块慢慢转动,是泥块随着转动而反复翻转,知道形成所需要的圆形或椭圆形。
捏——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是泥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6,你想试试吗? 教师巡视指导
7,刚才我们都成功的用揉捏的方法塑了一个碗。你们看,这个果盘也是这样做出来的。你看,经过了简单的加工,造型是不是变得活泼了?[果盘图片] 怎么样,你想不想把你刚才塑的碗再加工,变换造型? 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刚才我们用你塑造了各种形状,你喜欢吗?没有用完的你不好保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课下调查家中使用的瓷碗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板书设计 手捏成型法—揉 捏 碗 揉球 压坑 捏边
整理 完成
第2节 手捏成型法—搓、粘接(玉米)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手捏成型法—搓、粘接(玉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塑玉米和香蕉的基本技法。
12
2、过程与方法: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搓、粘接。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及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粘接的方法塑玉米。会用用剪的方法塑香蕉。 教学难点: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搓、粘接。 教具准备:剪刀,陶艺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你查到了吗,家中使用的瓷碗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二、新授
一,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泥工技法,你记得吗? 你能来给大家演示吗?
1, 揉一个球 2, 捏一个碗 3, 搓一个圆柱 你看老师这是在干什么? 这种技法该叫什么名字呢? 板书:
手捏成型法——搓
二,用手掌稍稍用力压住球形泥块,使泥块在手中前后滚动,渐渐形成所需要的条状。 你愿意试一试吗?
能说一说怎样才能搓得均匀光滑吗?
三,刚才同学们都学会了搓一个圆柱形,我们继续加工把它做成一个玉米好吗? 有把握的同学自己试着做一做,还没考虑好的同学可以先看书P8,然后再做。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学生的半成品]
1, 你能说说玉米粒是怎样做的吗? 2, 玉米粒和玉米棒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板书:粘接
3, 同学们看一看,那一个做得好,为什么? 五,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玉米的制作,对作品不满意的同学可以先修改。 你认为,哪一件作品搓和粘接的技法运用的最好?
六,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泥工技法,你们知道吗,在泥工工艺中还需要用到很多的工具,今天我们就请出一件大家最常见的工具——剪刀。 板书:剪
2,剪刀是纸工的主要工具,泥工有时也需要它。造型中的缝隙有时就要用剪刀剪开。 请你看书P15,说一说做一把香蕉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3,小组讨论
组长组织大家试一试。
哪一组做成功了?你们能派个代表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4,我们在做其他什么东西的时候,还可以用上剪的方法? 三、小结
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泥工技法?
运用上这些技法,我们还可以泥塑些什么?
13
你愿意试试吗?如果能和组内同学合作就更好了。 开一个小小展示会,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第3节 手捏成型法 划(粘接)——蜻蜓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手捏成型法 划(粘接)——蜻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泥塑小蜻蜓的基本方法、步骤; 2、过程与方法:复习泥工基本技法;、掌握划粘接的新技法;塑一只小昆虫;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及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塑一只小蜻蜓。 教学难点:掌握划粘接的技法。
教具准备:陶艺泥、剪刀、牙签、泥工刀、报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东来飞到西——”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这首儿歌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陶艺泥做一只小蜻蜓。 二、新授
1, 出示蜻蜓的图片和捏好的成品(身上没有任何花纹和装饰的样品)。
请大家认真观察小蜻蜓是由几大部分组成的? (板书:头,身,翅膀)
2, 提问:这几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在制作时都要用到哪几种泥工技法呢?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板书
3,请你按照步骤动手分别制作蜻蜓的头,身,翅膀 先不要组合。 4,(1)老师在组合时遇到了一个小问题:蜻蜓的头和身体如何连接? (2)同学们看如果直接用粘接的方法有什么问题? (3)如果用抿合的方法有什么问题?
(4)那谁能想一个更适合的方法?小组讨论
(5)在粘接时,如果各部分形体较大就应该采用辅助技术,如在适当位置插入一根小棍做骨架,使两部分粘接得更牢固。这就是借助工具粘接(板书) 示范
14
(6)请大家用新学的粘接方法把蜻蜓的头和身体组合起来。 5,(1)大家看老师这里有两只蜻蜓哪只漂亮为什么? (一只没有花纹,一只有花纹)
(2)哪蜻蜓身上的花纹是怎么制作的呢?看书13页的文字和彩图,学会后把小蜻蜓组合装饰完整。
6,展示学生的作品评议
7,请大家看书14页,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做一只其他的小昆虫吗? 三、小结 出示评比表请大家一起添一添
板书:
头(眼睛) 圆 揉 }借助工具粘接
小蜻蜓{ 身体 柱 搓
翅膀 片 压、抿合、划
第4节 手捏成型法 压(粘接)——花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手捏成型法 压(粘接)——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泥塑 2、过程与方法: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压(粘接),通过学习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压(粘接)。 教学难点:抿合的接缝处自然美观。
教具准备:陶艺泥,废铅笔或小树枝,报纸,配套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用陶艺泥制成的玫瑰花,请学生观察。 二、新授
15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泥工技法,老师先来看看大家学会了吗? 指导操作(实物投影仪下依次出现以下形状): (1)做一个球,用什么方法?(板书:揉) (2)做一个圆柱,用什么方法? (板书:搓)
(3)把圆柱的一端变弯,用什么方法? (板书:捏)
2,大家刚才做的都很好,老师又想把这个球形变成片状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看书p30第一段后试着做一做。 3,(1)谁把这个球形变成了片状?你用的是什么技法? (板书:压)
(2)请两位学生演示压的技法。 (3)实物投影下出示两位学
生的作品,为什么使用同样的技法,结果却不同呢?
(4)请大家根据以上原则压一个大而厚,一个小而薄的两个片状。 4,(1)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粘接的技法,请大家试着把厚圆片和圆柱粘接在一起,想一想:如何使接缝处衔接自然?
(2)谁想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这种技法叫抿合,(板书:抿合)请你用这种技法修补自己的作品,并经过简单的修饰使你手中的泥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5(1)这节课我们就用压和抿合这两种技法来做玫瑰花,展示,谁愿意试试(板书:玫瑰花)
(2)指导尝试,观察
提问:制作玫瑰花的步骤是什么?看书p30最下面的图,看懂后自己试着做一做,看看自己在制作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3)巡视,指导
(4)大家都做完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组内同学的作品,每个人都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指出自己或他人的不足,最后总结出制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6,示范,总结学生提出的应注意的问题。 7,下面大家就可以把你的作品再修饰一下。 三、小结
同学们,在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花,花瓣大多是片状的。看书31页,你如果有兴趣回家也试着做一朵,怎么样? 板书设计 玫瑰花
花瓣 揉 压 组合 抿合
16
第5节 塑小动物(一)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塑小动物(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泥塑小动物的基本方法、步骤
2、过程与方法:复习、掌握泥工基本技法;塑一只小动物;培养动手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塑一只小动物。
教学难点:塑好小动物的基本形。
教具准备:泥塑小刺猬、陶艺泥、剪刀、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泥塑小刺猬)谈话:这是什么?你对小刺猬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 提问:你知道制作这样的小刺猬要用到哪种成型方法吗?(手捏成型法)
谈话:今天就用手捏成型的方法塑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塑小刺猬
1. 组织讨论:看书P30图,小刺猬是怎样塑出来的呢?想一想塑小刺猬需要用到那些技法?
提问:为什么要把泥搓成鸡蛋形?
小结:这是小刺猬的基本形状(板书:基本形) 2.指导尝试:
(1) 指导根据讨论结果每人试着捏一只小刺猬。 教师巡视。 (2) 指导刺的做法:
学生演示刺的做法,教师讲解制做方法:用剪刀尖剪泥,不要剪到底,剪刀把向上掀起剪刀,轻轻撤出。刺剪大一些,距离远一些,否则刺易断。
17
3.指导用不同的方法做小刺猬:
(1)谈话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一只小刺猬吗?想想你要做一只什么样的小刺猬,怎样做?和同学说一说。 (2)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
组织评议:P30评一评。 5.总结方法:
(1)小结:泥塑小动物,基本形状做好后,再抓住腿、脸、尾巴等部位的特点进行加工。(板书:部分加工)
(2)总结板书:我们在捏小动物时,要根据小动物的外形先做出基本形状,然后再进行部分加工。(板书:? )
6.没做完的把小刺猬做完,做完的同学给小刺猬再修整一下。 (三) 塑小动物 1. 谈话:
同学们捏的小刺猬可真漂亮!那这些小动物你会捏吗? 2.(在黑板上贴出小兔、大象、鸭子的图形)
谈话:这些小动物的基本形是什么?边指导观察,边画出基本形)你会做吗? (边谈话边在基本形状上画出眼、鼻、耳、尾等部件)再给它们的耳朵、眼睛、尾巴进行部分加工,小动物就做好了。(板书:部分加工) 3指导制作泥塑小动物:
(1)谈话:你喜欢什么小动物?想捏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他的基本形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跟同学说一说。 (2)指名一组汇报。 (3)提出要求:
在你捏小动物时,一定要按照这样的过程,先做出基本形,再进行部分加工。 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四) 评议
1.(展示学生作品)
谈话:你喜欢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教师点评。
2. 把你捏的小动物举起来给大家看。 (五) 总结 谈话:
同学们塑出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真了不起!我们都喜欢和小动物做朋友,也要记住保护好小动物的生活环境啊! (六) 课后实践
1.没做完的回家做完;
2.学会了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做基本形状明显的小动物,连基本形状不明显的小动物也能做出来(出示教具:乌龟、老虎、公鸡等基本形状不明显的彩塑小动物)。用剩下的泥再捏一只小动物;
3.晾干后还可以给它上上颜色。 八、板书设计:
18
第6节 塑小动物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巩固泥工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学习泥塑梅花鹿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中体验自主学习同时感悟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善于和同学交流,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泥塑梅花鹿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连接处要光滑、造型要美。 教具准备:作品、泥、牙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件展现的同时谈话:看!这只梅花鹿多神气!你想做吗?板书课题《塑小动物》(二) 过渡语:在做之前我要考考你对梅花鹿有哪些了解? 二、收集信息:
1、你知道的梅花鹿哪些方面的信息?(学生汇报) 2、做这只梅花鹿要用到那些技法?你能找出来吗?
过度语:看来同学们对梅花鹿的了解还不少呢?下面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你有信心吗?
三、探索新知 (一、)尝试探究
1、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技能分组尝试(可以小组合作)做做梅花鹿,可以看书上的流程图。(学生初步体验制作过程)
没做完的不要紧,可以把你做完部分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会有时间完成作品!
19
2、学生交流:谁想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想想梅花鹿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可以几个人分工合作搓、捏,最后组合!) 3、总结方法:塑头、塑颈身、组合 (二、)突破难点
1、谁能说说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粘不住、颈支撑不住头、嘴巴不太像、等等)
2、学生自己解决困难
3、教师讲解头和颈、颈和身的连接方法及用具 4、想想你们有没有其他好方法来连接?(细铁丝) 5、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和各式各样的梅花鹿(学生观看)
6、质疑:梅花鹿的腿怎样插上在身体上,才能使它站得平稳?
过渡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了吧!但无论做什么事的方法有多种,你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发挥你的想象看看可以做出什么样形态的的梅花鹿来 四、动手实践 1、设计构思
2、完成作品(学生提出制作标准) 1) 完成 2) 小组合作完成 五、评价
1、组内欣赏,互相交流
2、个别展示:成功与不足(学生说自己的作品的优缺点) 板书:
塑小动物(二)
塑头、 塑颈身、 组合
第7节 彩塑人物1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彩塑人物
2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彩塑人物的基本方法,塑一个人物
2、过程与方法:对彩塑有所了解,知道彩塑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和热爱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情趣 教学重点:彩塑人物的方法及上色。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
教具准备:泥工用具。陶艺泥、剪刀、泥工用具、毛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指导了解彩塑 (1)(实物投影P42图1)提问:这两件泥塑作品除了造型不同之外,还有什么明显不同?
(2)指导看书:指名读一读P43中间的一段话,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3)补充资料:P46“你知道吗” 谈话: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彩塑人物。(板书课题) (二) 彩塑人物
1. 谈话:彩塑人物首先要用泥塑出人物形象(板书:泥塑),然后再上色(板书:上色)。这节课我们先来塑人物。 2. 指导自学:
(1)P43两个人物造型各具特色,看图说说它们都是怎样塑的。 (2)组织汇报,指导制做第一种泥塑人物: 这是一个日本娃娃。 ①塑头:图1~4
示范讲解:在球形高度一半的地方用刀划出脸的轮廓,然后刮削2~4毫米深,用刀把凹进的脸部刮抹圆滑。) 指导学生制作。 ②塑身:图5
提问: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怎样塑? 指导学生制作。 ③塑臂:图6~8
提示:在塑身、塑臂时要注意比例恰当。(板书:比例恰当) ④粘接:图9
提示:想想怎样粘接更牢固 ⑤上色:图10
3.巡视、指导继续完成日本娃娃的制作。
提示:注意泥面要平整光滑(板书:平整光滑)。
4.小组评议,展示作品。
5.指导制作“女歌手”:
提示:注意比例恰当,平整光滑 巡视、指导。 (三) 评议总结 1.(展示学生作品)
21
这些作品比例恰当,泥面光滑,上上颜色一定很漂亮。
2.自己看看,还有谁的作品也做到了比例恰当,泥面光滑?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四) 课后实践
1.没做完的回家做完;做完阴干,下节课带来。
2.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传统工艺——彩塑人物的有关知识。 准备下节课上色的用具。
彩塑人物 泥塑 上色
比例恰当 光滑平整
板书设计: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彩塑人物2
第8节
彩塑人物2
2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彩塑人物的基本方法,塑一个人物
2、过程与方法:对彩塑有所了解,知道彩塑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动手能力和热爱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情趣。 教学重点:彩塑人物的方法及上色。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
教具准备:泥工用具。陶艺泥、剪刀、泥工用具、毛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课题)谈话:上节课我们我们塑了许多人物,这节课来上色。 (二)上色
1. 指导自学:
(1) 看书P36“着色小常识”,想想上色的步骤。 (2) 指名汇报,小结步骤方法并板书: 上底色 :白色
局部上色:由浅到深 细致描画:晾干再画
2. 指导上色 要求:(1)按照步骤上色
(2)着色准确,眉眼描画细致。 3.展示作品,组织评议 (三)拓展实践
1. 谈话:我们学会了彩塑人物的方法,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彩塑人物?
2. 指导制作: 要求:(1)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彩塑人物,完成泥塑部分。可以是同学造型、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也可以小组几个人合作完成一组作品。 (2)泥塑人物注意:比例恰当,光滑平整。 (3)根同学说说你的构思,想好再动手。
巡视指导。 (四)总结
1、组织小组评议。 2、展示学生作品
3、自评P36“我能得到几颗星”
4、总结:表扬作品有新意、 制做认真细致的学生。 (五)课后实践
把作品做完,晾干后上色。
彩塑人物
上底色 :白色
23
局部上色:由浅到深 细致描画:晾干再画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十字绣
第1节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十字绣的起源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懂得十字绣作品的清洁与保护。 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十字绣的技法与窍门。 教具准备:绣花针、彩色丝线、格纹布、图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了解十字绣吗?说说你是从哪儿了解十字绣的?你认为十字绣的作品美不美?老师出示几幅十字绣作品,让学生欣赏。看了这么美的十字绣作品,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绣一幅?
二、介绍十字绣的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十字绣,顾名思义,就是使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十字绣图案进行刺绣,任何人都可以绣出同样效果的一种刺绣方法。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工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四世纪,十字绣从土耳其经由意大利在欧洲传播开来,最初是在宫庭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最早的十字绣是用从蚕茧中抽出的蚕丝线在动物毛皮的织物上刺绣,这种十字绣在许多国家被人们用来装饰衣服和家具。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尽相同,随着
24
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无论是绣线、面料的颜色还是材质,都别具匠心。十字绣在二三十年代曾经是欧洲女性的至爱。现如今再度受到瞩目,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艺,可以用于很多场合,如工艺品、家居、装饰等,同时也可以自娱自乐,体现个人风格。
目前在中国,十字绣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市场上各种十字绣产品也随着十字绣升温不断的涌现,现在主流的十字绣产品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两大类,国产十字绣,价格便宜,但绣出的质量差;进口十字绣,绣出的作品效果好,但价格要高出一些。 三、介绍材料
十字绣的基本材料是刺绣线和特殊工艺制作的网格面料。只要有设计图稿,根据图稿在网格面料上将线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穿过网格就可以了。 四、讲授刺绣窍门
1、绣前要保持双手的清洁,以免弄脏网面。
2、用普通缝纫线将绣布四周缝一圈,避免绣布脱丝。
2、先将绣花线剪成约50厘米的分段,这是最方便刺绣的长度。然后,将绣花线的六股分成两份,每份三股。你只需用双手的指头各执三股,然后从相反方向将绣花线轻轻拉开便可。假如在刺绣中,绣花线紧缠在一起时,你可以放开手上的针让它悬垂于半空,绣花线便会自动解开。紧缠的绣花线会变得较细,难以妥当地盖过布料。
3、切勿将绣花线打结。当开始用第一条绣花线时,请在布料后预留一寸长的线尾。用手指按住线尾,然后开始刺绣。在进行刺绣时,针步会将线尾固定下来。完成一条绣花线后,只需在布料背后连针带线穿过几个针步,并将余下的线段剪去便可。要使用新的绣花线时,请在重新开始刺绣的位置附近,将针和线穿越几个针步的底部。 4、切勿从一个区域跨到相隔很远的另一区域!
5、在布料背后的绣花线尤其是颜色较深的会在布的正面显视出来,因此请先完成一个区域,然后再开始另一个。
6、假如在刺绣中,绣花线紧缠在一起时,您可以放开手上的针让它悬垂于半空,绣花线便会自动解开。紧缠的绣花线会变得较细,难以妥当地盖过布料。 7、绣的时候线不要拉的太紧或太松。 五、开始刺绣:
今天绣的画面是小熊,方法是:
1、请将三股咖啡色绣花线穿过针眼。 2、找出图案设计的中心位置。(圈着的部分)
3、现在,将刺绣用格纹布的四边互相对折,找出布的中心点。
4、从布的中心点向上数12格,然后向右数两格。你们可以从这个位置开始刺绣小熊的耳朵。在格纹布的背面,将绣花针穿过A孔拉出(参照图1),然后插入B孔,再从C孔拉出插入D孔。以同样方式,继续多绣半个十字。
5、从E到F之后,你便可以完成十字针的另一半(参照图2)。在格纹布背面的G位置将绣花针拉出插入D,然后从E拉出插入B,再从C拉出插入H。这样,你完成第一行的刺绣!现在,向下移一行,数一数针步的数目,开始在I的位置绣第二行。
6、有关针步的图案和颜色,请仔细按照图纸的指示。继续以上述的方法完成每行,先绣上十字针的一个斜步,然后在上面加上另一步。为使效果更加均匀美观,请同学们以同一方向刺绣所有十字针。
7、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针步,你便可以创造出既美丽而又富有创意的十字针刺绣。你学会了基本针步,一旦发现十字针刺绣是如此简单和乐趣无穷,就可以尝试较复杂的设计。 五、绣完后的保护。
25
1、为了确保绣好的成品的干净与平整,绣好后应使用中性洗涤液在冷水或温水中单独手洗,切记不要揉搓或挤压,在冲洗干净后把作品从水中取出,平铺在预先准备好的白色干毛巾上,然后卷起毛巾把多余的水份压出,展开放在通风处晾干,晾干后从背面熨平。 2.熨烫时要从背面前后移动着熨,这样可使作品更平整,不会伤到绣线。
第2节 小帆船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小帆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字绣的基本方法,用膨体纱线在塑料网片上绣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案。
2、过程与方法:了解十字绣设计的技能技巧。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践养成做事仔细的劳动态度及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塑料网片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平面图案并绣制完成。初步感受十字绣的技能技巧
教具准备:彩色膨体纱毛线、大孔针、剪刀、带孔塑料圆片、深色彩笔、湿毛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出示两幅基本是全十字针法绣制的作品。
1、学生观察:绣制这两件作品,需要哪些材料?使用了哪些基本针法?
2、学生画:在桌子上用手画一画全十字针法。学生观察:基本使用了全十字针法。材料有:绣线、网格的塑料板、绣针。 画
二、尝试探究
1、尝试全十字针法:让学生在塑料片上横绣五针竖五针,然后收针。 如果起针和收针的压线的问题大教师可集中指导。
26
提示:绣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或横或竖。
2、讨论:如果我们要在一张纸上画一幅画,要注意什么问题? 你能找到圆片的中心点吗?
如果学生找不到,教师指导:看圆片的边缘,有四个地方并排有三个孔,把中间的一排横连一条线,竖连一条线,交叉点就是圆片的中心点。
3、讨论:你准备绣什么图案(教师要指导学生尽可能的选择较简单、较规则的图案)分几部分, 各部分有什么颜色的线?
4、讨论:根据塑料片的特点,用什么方法在上面画图案? 三、实践创新
1、 教师为每组准备一些简单的较为规则的图案或字体,供学生参考。 2、 给出在绣制过程中的小建议: (1)线的长度最好在50厘米。 (2)注意用针的安全。
(3)不要从一个区域跨到相隔很远的另一个区域。 (4)起针收针不要打结。 3、 学生绣制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较大,集中研讨解决 四、成果展评
与同组同学一起讨论,你的作品有什么优点,还有什么不足。 五、课后延伸
试着在自己的衣帽上绣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第四单元 小养殖
第1节 养小金鱼和蜗牛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养小金鱼和蜗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掌握饲养蜗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培养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在搜集信息过程中,积极发挥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金鱼、蜗牛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掌握饲养的方法。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搜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讨论养小金鱼
1、 小金鱼都有哪些种类?2、小金鱼用哪里呼吸? 3、小金鱼爱吃什么?4、小金鱼喜欢生活在哪里? 金鱼的死因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食量过大而死。这种情况通常是出于主人的“溺爱”心理,总怕自己的鱼会饿到,其实
27
金鱼是非常怕撑的,如果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金鱼,只需要三天喂一次,一次喂一小捏便可;如果是大一点的金鱼需要一天喂一次(这样的金鱼通常已经有二到三年之久了。)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试。
2换水不当致使金鱼不适应环境而死。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粗心或怕麻烦引起的。在夏天应该一周左右换一次水,如果天气较热就多换几次,但不能太多,鱼是很依赖环境的一种动物。冬天的时候可以10天左右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有条件应该准备一个小鱼缸,在换水的时候把鱼放在小鱼缸里(小鱼缸里的水必须是已经装过几天的,把小鱼缸尽量放到离大鱼缸比较近的地方,这样能保持水温一致,让鱼不感觉到环境的突变),换到大鱼缸中的新水不能是刚放出来的自来水,同样需要把水放几天然后再使用,否则自来水太凉,金鱼是承受不住这种温度的。大鱼缸里的水放好后再把小鱼缸里的鱼和水一起放进去,这样可以减少金鱼挣扎时掉下太多的鳞片。
3用具配备缺少而死。鱼固然是离不开水,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但容易被忽略的是氧气的问题,我建议你买一套充氧与过滤于一体的装备,记得每天充一次氧气,鱼在缺氧的情况下是会上浮的,如果看到与在鱼缸的上层游动也证明它缺氧了。
除此之外我建议你买鱼缸的时候买大一点的,最好把2到4条鱼放在一个鱼缸里,也建议你养大一点的金鱼,最好是一两年以上的,这样的鱼比小鱼好养,不容易死,还有买一写海草放在鱼缸里,鱼吃海草一般是不会撑到的,如果怕你的与饿到又不敢多喂的时候就放点海草,既可以保证鱼儿不会食量过盛也不必担心它会被饿死。 水的技巧
1;先将透明的鱼缸(其它的器皿也行,但注意一定要透明)洗净
2;用苏打水,没有苏打水的话.可用凉开水代替。但记住千万不要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里有消毒的氯气,小金鱼吃不。
3;水尽量的多一点,以保证氧气含良和鱼的充分自由。买个养鱼专用的小型气泵是最好了。
饲养的技巧
1;如果没有条件保持鱼缸水温的话,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要经常给金鱼足够的日照。 2;在鱼缸里面放一些白米石和一些水草,但记住水草一定要适当。 3;喂食方面可以投点鱼虫或者白面馒头,但每次要少喂、勤喂。 另外还要注意,小金鱼特别容易得白点病(一种寄生虫的病),如果发现鱼身上有这类东西或鳞片掉下来有伤口的话,记得到花鸟市场买一种”黄粉”(主要是消炎的),再给鱼换水的时候滴一些甲基蓝的药水(主要是去寄生虫的)。在您的精心呵护下,小金鱼一定会带给您相等快乐的。 二、养蜗牛 1、导入
课件出示:各种蜗牛的图片。 这种小动物你认识吗?
课前,我们大家都去搜集了有关蜗牛的资料,小组内进行交流。 2、探究学习
除了你知道的信息以外,还想了解关于蜗牛的哪些知识? 出示:蜗牛学习网站
要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蜗牛的知识,大家可以进入蜗牛网站,从中你将得到需要的答案。 提出要求:在阅览网站点过程中,大家将了解到知识填写在“蜗牛的认识”表格中。 教师下发表格。
名称 形态或状态
28
贝壳 触角 生活环境 利用价值
教师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其中“名称”一栏的空白表格,学生可以自己将想要了解的内容填上。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表格填写情况。 3、制定计划
下面根据你了解的知识,试着做一个饲养蜗牛的计划。
选择饲料 选择器具 选择食物 饲养环境 饲养和管理方法:
4、 展示交流
1、 组织学生交流制定的计划。
2、 小结学生计划的优点,提出建议。 5、 激励拓展
展示更多的蜗牛图片,激励学生课下按照实施计划进行研究、实践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