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按照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
的报告、处理制度,及时将临床“危急值”报告临床医师,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杜绝医疗隐患和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迅速复检一次,如两次检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应立即在检查结果报告发出之前,电话报告患者所在临床或门、急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报告的同时详细填写《乾县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不得漏项。 三、报告程序
(一)、门诊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确认门诊患者出现临床“危急值”后,应立即电话通知门诊部护士或当面通知首诊医师,登记患者一般信息、病情诊断名称、标本接收时间、检查项目、“危急值”数据或检查结果、“危急值”结果检出时间、复检时间、“危急值”报告时间、报告人签名、首诊医师复述报告内容等。
(二)、急诊与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急诊或住院患者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电话通知急诊科或所在病区,登记患者一般信息、病情诊断名称、标本接收时间、检查项目、“危急值”数据或检查结果、“危急值”结果检出时间、复检时间、“危急值”报告时间、报告人签名、接收人复述
报告内容等。
四、“危急值”接收程序
门诊部护士或首诊医师、急诊和病区护士或值班医师,接到医技科室报告“危急值”电话时,应认真听取报告内容,并复述“危急值”项目及数值或结果。填写《乾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登记患者一般信息、疾病诊断名称、接收报告电话时间、报告人科室、报告人姓名、接收人签名、向医师报告时间、被报告医师签名,由处理“危急值”医师填写“危急值”处理过程及结果。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照“谁报告、谁记录,谁接收、谁登记”的原则。医技科室与门急诊、病区同时设立《乾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对“危急值”相关信息和处理过程做详细登记,内容一致,不得漏项。时间登记应精确到时/分。 登记本请妥善保存。 六、“危急值”处理程序
(一)、临床科室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如复查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范围内,检查科室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并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
(二)、门诊首诊医师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患者,患者不在场情况下,应在门诊部备案。通知到病人时,应根据情况依照《乾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管理细则》《门诊首诊医师职责》:“如遇门诊患者突发危象,首诊医师必须就地抢救,同时通知科主任与急诊科参与抢救,创造条件将患者搬至急诊科;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协同抢救;首诊医师应完善门诊病历及本科室抢救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抢救完毕后,急诊科医师进一步完善相关抢救处理记录”条款执行。
首诊医师不在岗的情况下,门诊护士应安排同一专业医师处臵。 (二)、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临床医师需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于6
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查报告结果和采取的诊治措施。
七、“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胃镜室等医技科室。
八、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1、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2、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3、《乾县人民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
4、《乾县人民医院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
附件1:医技科室临床“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放射科危急值: 1、液气胸 2、消化道穿孔 3、支气管异物
4、腰椎压缩性骨折系成角畸形 5、心包填塞、纵膈摆动 二、CT室危急值: 1、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2、脑疝形成
3、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4、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 5、腹腔脏器出血及空腔脏器穿孔 6、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三、心电图危急值: 1、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 2、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3、二度Ⅱ型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4、心率<40次/ 分的心动过缓 5、频发室性早博并Q--T间期延长 四、超声科危急值: 1、疑似肝脏、脾脏破裂出血 2、疑似宫外孕破裂出血 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4、大量心包积液 5、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
五、胃镜室危急值:
1、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 2、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3、贲门撕裂症合并出血 4、消化道异物引起穿孔或出血
六、检验科危急值:
项目名称 白细胞数 血小板数 血红蛋白 血球压积 PT APTT 血糖 血钾 血钠 血钙 胆红素 尿素 淀粉酶 碳酸氢根 单 位 ×109/L ×109/L g/L % S S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umol/L mmol/L U/L mmol/L 低 值 2.5 50 50 15 2.2 2.8 120 1.75 10 高 值 30 200 60 30 70 22.2 6.2 160 3.5 307.8 36 参考值上限 三倍以上 备 注 静脉血、末梢血 静脉血、末梢血 静脉血、末梢血 静脉血、末梢血 抗凝治疗时 静脉血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新生儿、血清 血清(血浆) 40 附2: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流程
医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登记 门、急诊病人 住院病人 医技科室通知门、急诊护士或直接通知首诊医师 医技科室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 病区医护人员核对危急值信息并在《危急值接收登记本》记录 通知不到病人,门诊部或总值班备案 通知到病人 通知主管或值班医生 首诊医师在岗情况 医生复核、确认危急值报告并处理,病程记录中记录 不在岗 在岗 立即接诊 门诊护士安排同一专科其他医生立即接诊 急诊室护士安排同急诊科值班医生立即接诊 诊断、治疗,记录到门诊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