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力与平衡2

物理-力与平衡2

来源:化拓教育网


---------力与物体平衡 2

1.如图所示,水平 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 P 在两个支撑点 M、N 处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物理

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 MN 方向

D.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 A,B 两块木板,在木板 A 上放着质量为 m 的 物块 C 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上述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假设最大静摩 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

力加速度为 g。现用水平恒力 F 向右拉木板 A 使之做匀加速 运动,物块 C 始终与木板 A 保持相对静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不管 F 多大,木板 B—定保持静止

B.A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大于 F C.A 、C 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A、B 之间的摩擦力不为零,大小可能等于 μmg

3.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物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缓

慢地沿 P 的上表面向最高点滑动,如图所示。在物块滑动的过程中,P 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逐渐增大

C.地面对 P 的弹力不变

B.P 对 M 的弹力逐渐减小

D.地面对 P 的摩擦力不变

4.如图所示,物体 B 叠放在物体 A 上,A、B 的质量均为 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 θ 的固定斜面 C 匀速下滑,则

v

θ

B A

C

A.A、B 间没有静摩擦力 B

.A 受到 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mg sinθ D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tanθ

5.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 CD、EF 间距为 L,与电动势为 E 的电源相连,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

金属棒 ab 垂直于导轨放置构成闭合回路,回路平面与水平面成 θ 角,回路其余电阻不计。为使 ab 棒静止,需在空间施加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的最小值及其方向分别为( )

a

F

L

D b

E

θ

C

mgR ,水平向右 A. El mgR cosB. ,垂直于回路平面向上

El

mgR tan ,竖直向下 C.

El El

mgR sin  ,垂直于回路平面向下 D.

6.负重奔跑是体能训练常用方式之一,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运动员负重奔跑的跑步机。已知运动员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质量为 m2 的重物,人用力向后蹬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m2 静止不动,运动员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 m2g

B.若 m2 匀速上升时,m1 越大,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C.若 m2 匀减速上升时,m1 越大,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与 m2 的运动状态无关

7.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 F 的作用沿质量为 m2 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为 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则( )

A.无论怎样改变 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μ2(m1+m2)g;

C.若改变 F 的大小,当 F>μ2(m1+m2)g 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μ2m2g。

8.“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悬点等高、完全相同的两根橡皮绳。质量为 m 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夹角为 600,则( )

1

A.每根橡皮绳的拉力为 2 mg

B.若将悬点间距离变小,则每根橡皮绳所受拉力将变小

C.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加速度 a=g,沿未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上

D.若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悬点等高、完全相同的两根轻绳,则小明左侧轻绳在腰间断裂时,小明的加 速度 a=g

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第 3、4 石块固定在地面上,第 1、2

石块问的接触面位于竖直平面,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所夹的圆心角为 37°。已知 sin  0.6 ,cos 0.8 。

假定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第 1、2 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N1 ,第 1、3 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N2

N

1 为

N2

4

4

B.

3

C.

3

D.

A. 3 5 5 4 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粗

糙斜面匀速上滑,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

A.无摩擦力

B.支持力等于(m+M)g C.支持力为(M+m)g-Fsinθ

D.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Fcosθ

11.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 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1)图中的

是 F1 和 F2 的合力的理论值;

(填字母代号)

B.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是 F1 和 F2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12.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 A、C 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 A、B、C 及 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C 物拉动,则作用在 C 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多少?(取 g=10m/s2)

F

A

B

C

13.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穿有两个小球 A 和 B(中央有孔),A、B 之间由细绳连接着,它

们位于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 球与环心 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B 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 30°夹角,已知 B 球的质量为 1kg,g 取 10m/s2,求:

A

30°

O

B

(1)B 球受到圆环的支持力;(2)A 球的质量。

14.一劲度系数 k=800 N/m 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 12 kg 的物体 A、B,将它们竖直静止放

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现将一竖直向上的变力 F 作用在 A 上,使 A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 0.40 s

物体 B 刚要离开地面.g=10 m/s2,

试求:

(1)物体 B 刚要离开地面时,A 物体的速度 vA; (2)物体 A 重力势能的改变量;

15.如图,将质量为 m=0.1Kg 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

摩擦因数 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 θ=53°的拉力 F。(取 sin53°=0.8,

cos53°=0.6,g=10m/s2)求:

⑴ 若要圆环能向右运动,拉力 F 不能少于多少? ⑵拉力 F 的大小满足怎样的条件,圆环能向右运动?

参考答案

1.A 2.A 3.BC 4.D 5.D

6.A 7.A 8.B 【答案】B 10 .CD 12.8N

11.(1)F , F(2)B

13.(1)103N ;(2)2kg

14.(1) v A 1.5m / s (2)36J

15.(1)0.65N.(2)0.65N<F<20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