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案设计说明
澄江县抚仙湖海口镇段湖滨带修复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
目 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主管部门、项目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设计范围…………………………………………………………………..3 1.3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设计简况 ................................................................................................................................ 6 2.1 水环境质量及近年水位运行情况 ..................................................................... 6 2.2社会经济概况………………………………………………………………….6 3 工程目标与建设规模…………………………………………………………….7 3.1 项目建设地点的基本情况……………………………………………………9 3.2 主要问题………………………………………………………………………9 3.3 工程目标……………………………………………………………………11
3.3.1 陆生生态带修复目标…………………………………………………11 3.32 水质目标……………………………………………………………….12 3.4 工程建设规模………………………………………………………………..12
3.4.1 天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12 4 工程设计…………………………………………………………………………..12 4.1 海口镇冲刷沟水土流失工程造林…………………………………………13 4.2 海口镇湖滨生态带修复……………………………………………………14
4.3 天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14 5 项目管理…………………………………………………………………………..15 6 实施计划…………………………………………………………………………15 7 投资特点及运行费计算………………………………………………………….16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主管部门、项目地点
项目名称:澄江县抚仙湖海口镇段湖滨带修复工程 承办单位:澄江县环境保护局 主管部门:玉溪市环境保护局 项目地点:抚仙湖海口镇段湖滨 1.2 设计目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 设计目的
该项目是在抚仙湖海口镇段湖滨带;在湖滨带的山箐结合部,原有农耕地及部分村民在抚仙湖海口镇湖滨界桩内的私挖开垦,造成了湖滨的农业面源污染;固废垃圾、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湖滨带的景观。
从以上实际出发,该项目设计目的是:
(1)在抚仙湖进行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保护措施,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
(2)在海口镇,选种水土保持效果好的速生乡土树种,用生物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及柳树湾村农业化肥、农药污染;
(3)该湖滨带位于北岸的主要景观面,是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景观作用;
(4)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形成抚仙湖湖滨一带防治污染的绿色屏障,确保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1.22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7) 《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
(8) 《抚仙湖流域<曲靖境内>环境规划》 (9) 《云南省抚仙湖旅游假区环境保护规定》 (10) 《抚仙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 (11)《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2.3 设计原则
(1) 以城市和抚仙湖总体定位和发展相一致的原则:
根据《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抚仙湖的定位是昆明的六大景区之一,构建抚仙湖海口镇片区湖滨生态带建设,恢复湖滨生态环境,控制水体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改善抚仙湖水体环境质量,力求充分发挥建设工程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立地类型、功能要求、经济基础等因素,确定绿化树种,制定技术设计方案; (3)生态协调原则;
在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坚持以生态修复为主,兼顾水质改善,景观效果组织管理相结合的生态协调原则。 (4) 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5) 人工修复与保护发展原有特色生物种群相结合的原则; (6) 经济美观、可操作性强,有利于经常性运行、管护的原则。 1.2.4 设计范围
项目建设地范围位于澄江县抚仙湖海口镇的湖滨带。 1.3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资料 1.3.1 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防洪标准》(GB50201-94); 1.3.2 规范
《生态工程设计手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3.3 资料
(1) “抚仙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建议书”(曲靖市环科所) (2) “抚仙湖流域数字地图制作技术总结”(云南北晨数字测绘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3) 万分之一地形图G-48-111-(9)云南省测绘局.1978 2 项目设计简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抚仙湖海口镇湖滨生态修复带,位于抚仙湖的西北面,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1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仅次于滇池和洱海,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平均深度为87米,最深处有157米,湖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深度和蓄水量是云南省第一大湖。除东北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外,抚仙湖又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上游星云湖注入,北有澄江梁王河、东大河、西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的泉水流入,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南盘江,归南海。抚仙湖属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至5米,有的可达7至8米。
抚仙湖流域面积达1084平方公里,流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产稻、麦、蚕豆、烤烟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仓,又是闻名全国的云烟之乡。
抚仙湖位于滨中高原,地形起伏变化大,植物种类丰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破坏严重,现无完好保存。山地大面积的植被为次生植被及人工针叶林。大面积分布的暖性针叶林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此外还有圣诞树林、按树林、圆柏林、云南油山林等。灌木林以苦刺、棠梨、小铁子、救军粮为主。清香树、黄连木等散生树生长良好。项目区的土层贫瘠、石漠化严重,给工程施工及绿化带来极大困难,森林覆盖率( )左右。抚仙湖湖滨湿生植物群落约( )种,其中湿生及挺水植物( )种:( ) 漂浮植物( )种:( );浮叶植物( )种:( )沉水植物( )种:( )。主要经济鱼种有抗浪鱼。
抚仙湖流域属玉溪凹陷地带,成土母质基岩是三叠纪、侏罗纪砂岩、页岩、石炭化石灰岩、三叠纪阳新灰岩。主要土类有山土壤,棕色森林土、山地砖土壤、有严重的片状、沟状冲刷,土层不厚(60cm以下),呈酸性。石质土层湿保水性差,石砾含量达15%以上。
该地区冬夏温差小,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年降雨量( ),蒸发量( ),常年风向多为( ),最大风速( )平均风速( ),霜期近( )个月,大于等于0。C的积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 )。 2.2 水环境质量及近年水位运行情况 九十年代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