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视野下的中西传统建筑艺术比较探究

文化视野下的中西传统建筑艺术比较探究

来源:化拓教育网
文化视野下的中西传统建筑艺术比较探究 AGOM J1\/ESUDTYOFCHINESEANDWEsTERNTRADmONALARCHn1jcTURA【ARTFROMll-lEPERsPE OFCULTURE 齐伟民张超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1 30500 摘 要:作为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建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明见证。它既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又体现了民族的艺术 思想。本文通过叙述中西传统建筑自然观念、空间观念、美学思想的差异,并分别从中西方传统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园林艺术三个方面进行 比较分析,从而更客观的认识、了解中西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并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观念;空间;比较 1中西传统文化观念与思想特征概说 1.1自然观念下的中西传统建筑 1.2美学思想下的中西传统建筑 关于美学,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范畴。但中 所谓自然观念,即人对自然万物的根本看法。人类的一切活动 国人与西方人都形成了以“和谐”为主的美学思维,但中西方关于 不能脱离自然界单独存在,大自然是人类生活栖息的基础,人的活 和谐的追求又有区别。中国人追求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动更是离不开广袤的自然。所以,古代中国人与西方人很早就开始 西方追寻的是艺术形式、比例关系的和谐。 探寻大自然,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自然观念。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倡导“和”的概念,即“以和为贵”。道家思 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到自然的哲学家、思想家是老子。老子第 想的“天人合一”也贯彻了这~理念,“和”即共生,就是人与自然 一次明确阐述了对“自然”的看法,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 的统一。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建筑选址,城市规划中完全按照“和” 西方的和谐之美主要体现在空间与艺术本身,认为“数”构成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万物都有其“道”,任何事物 的思想营造空间,空间布局方正规整,和谐统一。 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无论思想还是实践活动,都应该顺应自然, 适应自然,遵循世间万物的更替与循环。 了世间万物,同时,由“黄金分割…几何美学”等观念衍生出的空 相比于中国稳定、尊敬的自然观相比,在西方人的眼中,自然 间审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形式美法则,即“对称”、“均,衡”、“韵律” 观是从一种从客观角度去看待的物体,是一种现实存在,并不是西 等,都是西方对空间美学的阐述。 方人心目中完美的理想性质。所以,通过西方早期科学的几何元素 来表现自然则被看做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由此可见,驾驭、变革是 2中西传统宫殿建筑艺术比较 西方看待自然的方式,与中国截然不同。 2.1明清北京紫禁城 1.2空间观念下的中西传统建筑 之间关系的看法。因为对空间的认识,才有了建造空间的基础,也 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始终是中国传统建筑舞台中的主角,且 紫禁城作为中国明清两个王朝的都城,在规划设计中,中心的 “空间”是抽象的三维度观念,空间观念即人类对客观世界 在历史中无论等级、建造规模等往往也都是宫殿建筑最为高级。 是建筑空间形式美的重要依据。由于地域不同导致的自然观与文 主轴线贯穿南北,强调宫城的显赫,高大的台基弥补了木构架建筑 化的不同,所以中西方对空间的理解也截然不同。 的体量缺陷,而且高度程式化的单体建筑通过严谨、庄严的布局, 中国古代空间观念的形成是随着人们在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 脉络清晰、主次分明、高低起伏,将里权的气势发挥到淋漓尽致,体 择中立宫”的意识与“前朝 过程中产生的。即空间与宇宙、时间相关。所以在中国古代“宇”有 现出封建王朝江山永固的思想。同时,“屋宇的含义,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宇中得到空间概念。在 后寝”的规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无论在建筑数 中国古代哲学中,老子最早提出关于空间“有”和“无”的关系。即 量、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上都体现了风水伦理、阴阳五行的意识。可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以说紫禁城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群组建筑布局的典范之作。 同时,空间观念的形成与中国古代的“风水”及“方位”有关。所以, 2.2卢浮宫与凡尔赛宫 以阴阳五行、自然风水为法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观念。 西方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作为百典主义时期的户浮宫与凡尔 西方对于空间与时间关系的探索源于古希腊时期,首先,在空 赛宫。户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其立面的垂直划分为上、中、下的三 左右五段式。女儿墙、檐口、双柱式的造型使得整个建筑外观 间营造方位上,中国崇尚坐北朝南,西方则以东西为主导方向,即 段式,坐西面东,坐东面西的空间方位关系;其次,在空间与围合上,讲 既庄严又营有动感。这种建筑立面的戈9分形式也为后来许多建筑 求实体与实体间的处理,并多用石材建造,所以坚固、厚重,具有雕 的构图手法提供范例,影响深远。 刻感,强调透视与明暗。这种强调围合的观念与老子提出的“有无 相生”存在差异。 凡尔赛宫无疑是古典主义最重要的里程碑建筑。宫殿外丛林 茂密,厂场上的三条放射性大道直通巴黎。统一且对称的轴线,规 作者简介: 齐伟民/男门967年生/吉林长春人/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历史及理论 张超,男/1992年生,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 一122— 设计艺术与理论I学术平台 模宏大的几何构图将树木排列的异常规整,喷泉与雕塑也彰显出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并同西方的以几何构图形 园林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古典园林的三大体系。 凡尔赛宫宏大威严的气势,这种放射性道路的规划手法同中国传 式的园林,中国的园林发展时间较早,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商代开 统方正规整的布局截然不同,一直影响着今天的城市规划与城市 始到清代历经3000多年,由其以清代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 设计。 2.3由 园)最为兴盛。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建造主要以道家思想为主,倡 即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颐和园在造 纵观中西方宫殿建筑,无论其形象还是艺术都存在一个共同 导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为三大区域,即宫廷区,前山前湖景区,后山后湖 点,即布局规整,都十分重视表达建筑宏伟壮丽的气势以及恢弘的 园规模上很大,从不开山挖池,以真山真水为造园 气度。但西方强调单体建筑的个性,而中国宫殿强调整体性,寻求 景区。园林注重选址,近于写实,多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平面布局,以及“远山借景”的手法, 群体的组合。这从中西方建筑材料、文化观念的不同可以看出。中 要素,宛自天开”的艺术境地。无论在园林的任何角度 国建筑营造材料以木构架为主,单体建筑则无法达到以石材为建 达到“虽由人作,筑材料的西方建筑。由于中国文化讲求顺应自然,所以建筑存在借 望去,都仿佛是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卷。 2法国凡尔赛园林—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 景手法,即与周围自然山水和谐统一。西方则由于自然观存在征服 4.与挑战的意味,所以建筑单体大多高直向上,仿佛;中破天际。二者 凡尔赛园林位于法国巴黎的西郊,是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典 并对1 7、18世纪的欧洲建筑与园林景观产生了巨大影 由此可见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文化背景在建筑艺术的反应上也存 范之作,响。凡尔赛园林重视场地的条件,在规划上注重统一的轴线,起到 在差异。 统帅全局的作用。整体布局对称统一,体现出君主对政权与社会秩 3中西传统坛庙建筑艺术比较 3.1天坛祈年殿——中国最优美的传统建筑 序的追求。园林规模庞大,通过自然与人工的结合,突出以几何构 图为主的园林景观,植被方正规整,巨大的跌落式喷泉与大面积的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个王朝祭天和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这与 平静水面形成强烈对比,园林中巨大的主轴与放射性道路是凡尔 至今在城市设计中仍被沿用。 中国传统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是分不开的。与其说是一种 赛园林的特色,祭祀性质,不如说这是一种尊祖礼制的基本信仰,这与中国传统的 4.3中西传统园林景观艺术异同 中西传统园林艺术在规划上都注重基址的重要性,且规模都 宗法制为纽带的社会也是分不开的。 在园林营造上也存在 祈年殿的设计,以圆顶象征天,蓝色瓦当象征蓝天,并运用了 很宏大,彰显气势。但由于各自文化的不同,由于中国居住文化强调与自然和谐,所以中国的园林艺 大量“数”的关系。殿内4跟龙柱象征一年四季,内圈1 2跟金柱 巨大差异,建筑与景观高度结合,层次分明,虚实 象征十二个月,外圈12跟檐柱象征十二时辰,内外柱相加代表 术是存在于自然景色之中,这同道家文化的理念表述一致。而西方在看待自然上有着变 二十四节气,再加上龙柱,象征二十八星宿。可以说把建筑与时令 有度,结合的十分完美、淋漓尽致。加之整个建筑比例和谐,色彩独特,堪 革与不稳定的因素,即征服自然,挑战自然,所以在景观规划中依 然用人的理性思维创造一种和谐,用科学与理性掩盖自然不完美 称中国古代最优美的建筑。 的地方。这是中西方在造园手法上的根本差异。 3.2古罗马万神庙 罗马城的万神庙是古罗马阿德良皇帝为敬奉七大行星的神灵 而建造的,现成为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时期建筑。万神庙平面十分 5结语 任何一种文明都深深根植于一个民族的土壤中,纵观中西传 简洁,殿堂前是巨柱式的门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混凝土浇筑的 历史等不同,导致了自 巨大穹顶,显得十分庄严。因为与梁柱结构相比,拱券可以营造更大 统建筑,由于民族、文化、地域、气候、思想、跨度的空间,所以拱券技术也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建筑特色。穹顶 然观、空间观、审美等存在差异。中国与西方自古远隔万里,彼此 但相互之间更多的存在好奇与向往。中国通过形意 内有五层凹入,这种形式既减轻了建筑自重,又增加了光影变化,穹 之间互不了解,顶上部的圆洞是顶部唯一的采光口,也象征着太阳。这种巨大的空 于自然的曲径通幽展现东方文化的内敛与神秘,西方则用征服与 间尺度单纯而有力,令人赞叹,一直是古罗马帝国强大的象征。 对抗自然的张力开阔了眼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西文化由碰瞳 走向融合。对中西传统建筑艺术做一次比较,目的就是揭示二者在 3.3中西传统坛庙建筑艺术异同 中西传统坛庙建筑中,都体现出了对上天的敬重与敬仰。但 各个领域的差异,从而更好的了解本民族文化,而不是争出优劣之 在建筑形式、文化内涵、建造材料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人祭祀 分。希望通过本文,在了解西方建筑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优化本民 的主体为宗祖,祈求的主体为人,同样建筑以人的尺度为标准。西 族的建筑文化,相信随着中西方交流的加深,一定可以实现自我更 方的祭祀主体是神,祈求的主体也是从神的角度看待事间万物,建 新,自我完善,完成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筑则以神的尺度为标准,所以空间尺度往往十分巨大,体量较高。 在材料的选用上,中国传统坛庙建筑依然以木构架为主,重视建筑 参考文献: 1】齐伟民.中西传统室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M】.吉林美术出版 形制与等级,用建筑结构本身来隐含传统文化。西方建筑突破了梁 [社.2O1 3. 柱体系的空间跨度,穹顶造型与中国传统建筑是最明显的不同,且 注重雕塑与柱式的运用,尤其西方的三大柱式(多立克、爱奥尼、 【2】詹和平.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 科林斯)最博人眼球。所以在材料方面,中国将木材运用的得心应 手,西方则把石材、混凝土发挥的淋漓尽致。 社.2O10. 【3】李之吉.中外建筑史【M].长春出版社.2007. 【4】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M】.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5. 4中西传统园林景观艺术比较 4.1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的代表 一123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