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治杂志2006年9月第1 鲞第1—8 ̄ CHIN J CANC—ER PREV TREAT,Sept—em—ber 2006,Vo1.13 No.18 《高端述评l 刘新垣 分子生物学家。1927年l1月生于湖南省衡东县,1952年南开大学化 学系毕业后,分配在河北医学院工作,1957 ̄2000年工作于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2000年至今工作于合并的生化与细胞所,2004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生科院新元 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以及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兼职数家公司 的名誉董事长。1983 ̄1984年曾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工作过1年半。至今 共发表论文340多篇,编有刘新垣论文集10卷,且第9与10卷以国际期刊为 主。共获各种奖40多次,除1991年获国家突出贡献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 奖及其他优秀奖以外,大多数为科技成就奖。于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年当选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 为国际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研究会上海年会(有37个国家和Nobel奖获得者参 会。近年来,集中精力于“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研究,取得重要成绩,在裸鼠身上 案,能全部消灭所有小鼠的全部移植性肿瘤。 l-yuan Molecular biologist,graduated from chemistry department,Nankai University.From 1 957,he L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now becomes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ince 2000), Academy of Sciences。Since 2004,he become the director of Xin Yuan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Biotechnol— ool of Life Sciencer,Zhejiang Sci—Tech.University and the Chairman of Zhe}iang Center of Gene Therapy From 1 983—1 989,he worked in USA as a visiting scientist one and half years.Now he has published n 340 papers and compiled 10 books of collected papers of Xin Yuan Liu.He got more than 40 items of a— n addition tO the National Outstanding Contributor and the famous Hong Kong He Liang He Li prize,most him Was fo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cess.He was selected as an accademicia of Chinese Academy of in 1991,as Foreign Academicia of National Academy of Ukraine in 1992.as an Accademicia of the third cademy of Science in 2001.He was also the chariperson of the 2005 Annual Meeting of Interational Society Feron and Cytokine Research,held in Shanghai on Oct.20—24 with participants from 32 different countries I Prize Winner attendee.In recent year he fqcused on the 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of Cancer and got )ortant success.In animal model,he can completely eliminate all the xenograft tumor mass in nude mice. 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1,2 件学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上海200031 哩工大学生科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所,浙江杭州310018 rogression of targeting cancer therapy 抬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Shanghai Institutes of Biological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s,Shanghai 200031,P.R.China an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P.R.China 定治疗,关键在于“靶向”。癌症本身就是“靶 生物治疗方法必须遵循“有的放矢”,高效、准 1 靶向基因一病毒治疗 辛癌靶标,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基本上不或很 1990年Anderson第1个用ADA基因治疗严重 正常组织细胞。实现癌症靶向治疗的方法主要 综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0deficiency, 基因——病毒治疗、抗体治疗、RNA干扰技术、 SCID)症,并取得一定疗效,此后在全世界掀起了基因 细胞、小分子靶向药物和纳米技术等。 治疗的高潮。在基因治疗中,过去使用最多的载体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刘新垣癌症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第1代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以这种载体携带p53基因 的研究进展最快。在我国,腺病毒携带p53基因(Ad— 短的双链RNA诱发的mRNA降解。这种现象发生 在转录后水平,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 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RNAi只降解与 p53)已经于2004年上市,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正式 批准的基因治疗药物,但它无靶向性。 不少病毒(特别是改造过的病毒)能选择性地在肿 之序列相应的单个内源基因的mRNA[1 ,具有很高的 特异性与效率,相对很少量的双链RNA分子就能以 催化放大的方式完全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RNAi抑 制基因表达的效应可以穿过细胞界限,在不同细胞间 瘤内复制而导致细胞裂解死亡,有很好的靶向性,这种 肿瘤特异杀伤病毒(溶瘤病毒)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Kirn于2001年提出“病毒治疗”(Viro— therapy)这一概念[1 ],但单用病毒治疗,杀伤力不够。 长距离传递和维持信号,甚至传播至整个有机体[1引。 这是很有前景的研究,曾数度被国际科学界评为十大 结合基因治疗和溶瘤病毒治疗的各自优势,刘新 垣创导一种肿瘤治疗新策略——癌症的靶向基因一病 毒治疗(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of cancer)L3j。溶 瘤病毒载体可靶向在癌细胞内复制数百倍到数千倍, 其所携带的基因也可增加数百到数千倍,故大大增强 它的杀伤性和特异性[4j。这种策略既优于单用基因治 疗,又优于单用病毒治疗,成为目前最好的生物治疗方 案之一。如采用双基因,称为癌症的靶向双基因一病毒 治疗(targeting dual gene—vivotherapy of cancer),可 全部消除实验动物移植性肿瘤[5 ]。这是因为选择2 个有互补或协同效应的抗癌基因,可大大增强其抗癌 效果,这又是一个重要进展。最近刘新垣等又开展了 “癌症的双靶向病毒一双基因治疗”(double targeting virus—double gene therapy of cancer)[9 ,即用2个 肿瘤特异性启动子以控制病毒的复制,同时又使用2 个基因,这种“双靶向病毒一双基因治疗”策略对癌症的 治疗可能将有更好的疗效。 2抗体治疗 抗体是目前靶标最明确的特异靶向药物,已经拥 有巨大的市场。目前,全球单克隆抗体有100 000多 种,工程抗体有1 000多种,诊断和治疗用抗体约500 多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抗体有100多种,已被 FDA批准上市的抗体有24种,其中8个全长抗体用 于肿瘤治疗,包括乳腺抗体Herceptin、治疗淋巴瘤的 抗体Rituxan、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抗体Avastin。 抗体治疗,一次剂量需数百毫克,故需8吨以上反 应罐(数层楼高)生产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价格非 常昂贵。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浙江理工大学生科院新 元医学与生物技术所钱其军提出了一种全抗体基因治 疗肿瘤新构想,用腺病毒载体携带鼠巨噬细胞病毒启 动子控制的Herceptin或Rituxan抗体基因,通过静 脉注射病毒已取得明显的抗肿瘤效果 引,有可能只用 显微镜才看得见的腺病毒,能代替15 t反应罐,此研 究如能成功,将成为抗体生产技术的一场 H]。 3 RNA干扰技术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由 成就之一。 接受了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基因药物治疗的移植瘤模型,可同时提高对化 疗药物的敏感性。如果能把RNA干扰技术和抗体治疗 结合运用,或是联合2个甚至多个siRNA共同针对同一 目的基因的不同位点将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体内表达siRNA时,多数的siRNA表达载体 依赖一种RNA聚合酶Ⅲ启动子,操纵一段小的发夹 RNA(shRNA)在细胞中表达。RNA聚合酶Ⅲ启动子 包括人源和鼠源的U6启动子和人源的H1启动子, 它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更多的小分子RNA,并 且可以通过添加一连串的U来终止转录。siRNA表 达载体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带有抗生素标记的载体实 现对靶基因的长期抑制,一般可持续数周甚至更久。 病毒载体也可用于siRNA的表达,优势在于能利用病 毒的肿瘤特异性加强siRNA的特异性定位,而且转染 更方便,效率更高。 4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早就有人提出,但直到近几年 才受到真正的重视。肿瘤干细胞是肿瘤中具有无限增 殖潜能,且能驱动肿瘤形成、生长和转移的细胞。肿瘤 干细胞理论的提出和证实都是从白血病(癌)开始的, 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新理论。正常造血干细胞向肿瘤 干细胞转化的重要基因,有Bmi一1、Jun B和 Wnt/Catenin、Notch通路的变异等。除血癌外,在乳 腺癌及脑胶质瘤中也证实存在肿瘤干细胞,至于其他 实体瘤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还有待研究。目前,识别 肿瘤干细胞是根据其是否具有类似干细胞特征的标 志,如CD133表面抗原及无限增殖潜能[17-223。 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一样多处于G。静止 期,与大多数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不同,常规放化疗都 不易杀到它,即使99.99 肿瘤细胞都杀死了,但只要 还有0.01 的肿瘤干细胞活着,这就成为今后肿瘤复 发的根源。故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很重要,研究它的发 生、发展规律,并加以消灭,也可能是根治肿瘤,防止其 复发的一条重要途径。 肿瘤基质(stroma)细胞也是癌症细胞治疗的新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9月第13鲞筮 塑 旦! 』 垒 垦 垦 ! 垦垒!! 堡 ! ! !!: : 标。关于癌症的发生,1889年Paget就提出过“种子 性导航,使药物定向移动到病变部位,当撤去外磁场 土壤”学说 。把癌细胞当种子,土壤是指癌症的 后,依靠所携带的药物(如抗体)可实现“微观”靶向。 研究靶向纳米载体的控释系统,将取得更好疗效。 总之,对肿瘤治疗,靶向是关键,各种联合应用可 取得更好疗效。 微环境,不同类型的基质就是这样的微环境,认为转移 是“种子”在适宜的“土壤”中生长发展的结果。但是直 到近年来,人们才真正开始认识到肿瘤进展是癌细胞 与周围不同类型的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肿瘤 基质中的巨噬细胞就非常重要,在某些肿瘤中它可占 组织细胞的5O ,其量的高低常与患者临床预后呈负 相关 。巨噬细胞多集中于肿瘤低氧区域,如果能够 【参考文献】 r 1]Kirn D,Martuza R L,Zwiebel J.Replication—selective virothera— PY for cancer:Biological principles,risk management and future 抑制其功能,则可以降低肿瘤的危险性,这点可望成为 癌症细胞治疗的新靶标。 5小分子靶向药物 以蛋白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新药研发进展飞速。 此激酶可催化ATP中 磷酸基转移到多种蛋白质的酪 氨酸残基上,在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进程中具有重要 作用。HerceptinT (Genentech与Roche公司)是以酪氨 酸激酶受体HER-2/neu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 体[2 。Herceptin与多种化疗药物有相加或协同效应。 GleevecTM(又名Glivec,瑞士Novatis公司)是针对酪氨 酸激酶Ber-Abl的一种特异性抑制剂。由于对治疗慢 性髓样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具 有非常好的疗效,尚未完成Ⅲ期临床就被FDA批准提 前上市,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呈阳性的慢性髓样白血病 患者。2002年2月,FDA又批准用于胃肠基质瘤的治 疗[2 ]。是第1个在了解癌症的病因后合理设计开发 的药物。Iressa(AstraZeneca公司)是针对EGFR酪氨酸 激酶的可口服的小分子抑制剂。2003年5月FDA批准 用于经含铂类或紫杉类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 肺癌,是第1个用于实体瘤治疗的针对特定靶点的小分 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6 纳米技术 任何材料达到纳米级以后,性质都会发生改变。 以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将药物、DNA或RNA等基因 治疗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之中或吸附在其表面,如特 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它们通过靶向分子与细胞表 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胞内,实现 安全有效的靶向性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其优点是在体内具有长循环、 和主体稳定等特点;能有效地减少被人体网状内 皮系统巨噬细胞吞噬;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及血脑屏障 并被细胞组织吸收;可以控制药物在靶向部位的释放, 毒副作用非常小。 磁性纳米粒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将药物和铁 磁性物质共包于或共分散于纳米粒子载体中,静脉注 射到体内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纳米粒子的磁 directions[J].Nat Med,2001,7(7):781—787. [2]Bischoff J R,Kirn D H,Williams A,et a1.An adenovirus mutant that replicates selectively in p53一deficient human tumor cells[J]. Science,1996,274(5286):373~376. [3]刘新垣.一种抗癌新策略——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J].中国肿 瘤生物治疗杂志,2001,8(1):1. [4]Zhao L,Gu J,Dong A,et a1.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of onco— lytic adenovirus expressing mda一7/IL-24 for colorectal cancer [J].Hum Gene Ther,2005,16(7):845—858. [5]Liu X Y,Qiu S B,Zou W G,et a1.Effective gene-virotherapy for complete eradication of tumor medi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hTRAIL(TNFSF10)and plasminogen k5[J].Mol Ther,2005, 11(4):531—541. L 6]Pei Z F,Chu L,Zou W,et a1.An oncolytic adenovrial vector of sIYh3.c increases antitumor activity of TRAIL against HCC in human cells and in miec[J].Hepatology,2004,39(5):1371—1381. [7]Zhang Z,Zou W,Wang J,et a1.Suppression of tumor growth by oncolytic adenovirus—mediated delivery of an antiangiogenic gene, soluble Fit一1EJ].Mol Ther,2005,11(4):553—562. [8]Zhang Y,Gu J,Zhao L,et a1.Completely elimination of xen0一 graft SW620 cancer by combined tumor targeting MnSOD and Trail genes[J].Cancer Res,2006,66(8):4291—4298. [9]Zou W,Luo C,Zhang Z,et a1.A novel oncolytic adenovirus tar— geting to telomerase activity in tumor cells with potent[J].On— cogene,2004,23(2):457—464. [1O3刘新垣.肿瘤的靶向双基因一病毒治疗策略EJ].中华肿瘤杂志, 2004,26(8):449—450. [11]Liu X Y,Gu J F.Targeting gene-vir0therapy of cancer[J].Cell Res,2006,16(8):740. [121 Liu X Y,Gu J F,Shi W F.Targeting gene-virotherapy for cancer _J].Acta Biochim Biophys Sin(Shanghai),2005,37(9):581—597. [133郭明高,姜明红,杨琴,等.腺病毒介导的全抗体基因治疗卵巢癌 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4):1147—1151. [143 刘新垣.肿瘤抗体治疗与基因抗体治疗的前景[J].中华医学杂 志,2004,84(14):1145—1146. E15]Fire A,xu S,Montgomery M K,et a1.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 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e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 gans.Natrue[J].1998,391(6669):806—811. [161 Kawasaki H,Taira K.Short hairpin type of dsRNAs that are cont rolled by tRNA(Va1)promoter significantly induce RNAi mediated gene silencing in the cytoplasm of human cells[J].Nu— cleic Acids Res,2003,31(2):700—707. [173 Kim B,Tang Q,Biswas P S,et a1.Inhibition of ocular angiogene— sis by siRNA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ath— way genes: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herpetic stromal keratitis[J].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柏秀芳,等 头颈部恶性 疸 盟 痘 墨签金 tumour stFoma in cancer[J].Nat Rev Cancer,2004,4(II):839--849. [24]Pollard J眦Tumour—educated macrophages promote tumour pro— ]一 ]一 一 ]. ] 口 Am J Pathol,2004,165(6):2177—2185. Jamieson C H,Ailles L E,Dylla S J,at a1.Granulocyte-macro— phage progenitors as candidate leukemic stem cells in blast—crisis gression and metastasis[J].Nat Rev Cancer,2004,4(1):71—78. [25]Vogel C L,Cobleigh M A,Tfipathy D,et a1.First-line herceptin nlono— therapy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Ontology,2001,10:37--42. r26]Verhagen A M,Ekert P G,Pakusch M,et a1. Lux Identiifcation of CML[J].N Engl J Med,2004,351(7):657—667. Passegu E,Wagner E F,Weissman I L.JunB deficiency leads tO a myekpr0liferative disorder arising fro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J].Cell,2004,119(3):431—443. Singh S K,Hawkins C,Clarke I D,et a1.Identiifcation of human brain DIABLO,a mammalian protein that promotes apoptosis by binding tO nd antaagonizing IAP proteins[-J].Cell,2000,102(1):43--53. [27] Anderson D G,Peng W,Akinc A,et a1.A polymer library ap— proach tO suicide gene therapy for cancer[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4,1O1(45):16028—16033. tumour initiating cells[J].Nature,2004,432(7015):396--401. Houghton J,Stoicov C,Nomura S,et a1.Gastric cancer origina— ting from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J].Science,2004,306 (5701):1568—1571. AI—Hajj M,Wicha M S,Benito-Hernandez A,et a1.Prospective i— 收稿日期:2006一O4一O7 (编辑:左文述) dentification of tumorigenic breast cancer cell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3,100(7):3983—3988. Mueller M M.Fusenig N E Friends or foes-bipolar dfects of the 《短篇论著·病案报道I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护理体会 柏秀芳, 刘新芬, 刘芳菊 莱芜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山东莱芜271100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护理 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实施相关护理,使放射反 应和放射损伤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减轻,既能使治疗顺利完成, 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并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嘱患者慢服;由于腮腺受照射后唾液分泌减少,嘱患者少量多 次饮水;皮肤护理照射区给予涂抹皮肤防护剂,嘱患者防晒,穿 柔软内衣。放疗其间,给高营养、易消化饮食,禁食辛辣等刺激 性及过冷过热食物。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4结果 86例患者放疗过程中给予相关的护理,不仅使照射反应减 轻到最低程度,所有患者均能顺利的完成整个照射疗程,并有 效的提高了放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95 。 1997年4月6日~2005年1O月29日在我院接受放射治 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21~ 74岁,中位年龄43岁。鼻咽癌24例,口腔癌1O例,喉癌18 例,上颌癌8例,外耳道癌6例,甲状腺癌14例,颈部颌下淋巴 结转移6例。 1.2治疗方法 2讨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O ,由于头颈部集中 了重要的器官,如眼、耳口腔、鼻咽和脑,控制着重要的生理功 能。生长肿瘤后手术难度大,并难以彻底切除,单纯放射治疗 容易造成损伤。特别一些黏膜组织和腺体组织对照射较为敏 实施面颈联合野38例,适形照射53例,局部照射24例,其 中补电子线照射42例,照射剂量4O~75 Gy。 1.3护理 感,使照射早期易发生不良反应,如局部水肿渗出黏液痰,易造 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口腔、鼻咽、口咽黏膜坏死、溃疡及合并 感染。采用相应的专业护理,进行鼻腔、口腔、咽部冲洗。采用 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具有清除黏液痰及坏死 物附着,对局部感染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给予调节饮 食、支持治疗,具有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提高免疫力,有效的 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完成,并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素质、放射治疗方法 及照射剂量。针对患者病情和患者心理素质进行不同的心理 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口 腔护理采取漱口液及含化片;咽部照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庆 大霉素、氟美松合剂(疼痛明显者加入2%利多卡因), 【通讯作者简介】 柏秀芳,女,山东莱芜人,副主任护师,主要 从事肿瘤护建的研究工作。 Tel:86—634—6279075 收稿日期:2006--06--05修回日期:2006--06—15 (编辑:吏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