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度名词解释
挠度(humulation):被测物体受外力而发生弯曲变形时,在单位长度上所受的应力与变形之比。挠度以符号“ α”表示。为物体表面上微小弯曲的回复力,可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测量。工程上根据材料性质,机械零件的受力情况和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不同的挠度仪表。根据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材料的基本挠度指标。基本挠度值大于1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挠度值小于1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挠度值介于二者之间的材料称为中间性材料。
挠度数值是通过挠度试验或加载弯曲法来获得的。它反映了构件承载能力的下限。挠度的绝对值越大,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就越低。实际工作中常以挠度的相对值(%)表示承载能力的下限。挠度指标在结构设计、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挠度指标时要注意其允许值、最大值和容许值的范围。挠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刻度盘法、针尖压入法、挠度计法、传感器法等几种。用于工业生产的挠度仪表,还常采用其他原理的测量方法。
“挠度”一词常见于中学教科书和国家标准《金属及合金截面形状和尺寸术语》中。而对于我们生活中来说却很少用到。其实,挠度这个词对我们还是很有用的。例如,我们家里的热水管道是铝制的,用久了,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只要把热水管道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然后再用手把两端伸进去慢慢地捋一捋,再用钳子把两端剪齐,这样我们便可以解决了。还有,以前我们看到一些房屋因年久失修,墙壁经常开裂,墙皮脱落,到处需要修补,人们便想出了打一种
- 1 -
填缝剂,在里面掺入一些粉末,涂抹在墙上,也能使我们的墙壁恢复原样。不过,像这种做法需要特殊的技巧,否则,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弄巧成拙,更糟糕的是会留下后遗症。
挠度是对被测物体表面的弯曲程度的衡量,我们生活中的物体由于材料的不同,在干燥或湿润的情况下,其表面的弯曲程度也是不同的。有些材料,如木材、棉花、纸张等,由于内部组织缺陷或施工时的技术问题,其弯曲程度就较大,也叫“挠度”。我们一般不直接把“挠度”叫做“温度”。一般来说,像木材、棉花、纸张等材料,越干燥,其柔软性就越差,弯曲程度就越大。而像布料、油漆等,越潮湿,其硬度就越大,弯曲程度就越小。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