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来源:化拓教育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05年度教育部 提名国家科

学技术奖的通知

教技发厅函[200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了鼓励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充分调动高等学校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加速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我部决定今年 9月开始进行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推荐和评审工作。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2005年度教育部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等级分别提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奖励的范围

今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分为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共3类。

二、推荐、审批程序

1.所有推荐项目须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水平、创新性、社会和经济效益、推荐等级进行评价和推荐,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八、推荐单位意见”栏目中填写推荐意见,请该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并盖学校印章。

2.除我部直属高校直接向我部推荐外,其它所有高校均归口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推荐,并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十一、推荐部门意见” 栏目中填写推荐意见。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计划评出250项左右,推荐项目数额不限。请各校及其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切实保证推荐项目的质量。

三、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

已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拟推荐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简称直报项目)按有关要求可直接推荐。

四、推荐日期

2005年9月14日至9月15日。各推荐单位具体推荐时间见附件有关说明。 五、交纳项目评审费 按有关规定,每一推荐项目需交纳项目评审费300元(含直报项目), 与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材料一并上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地 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邮政编码: 100080

联系电话: (010)62514694 (010)62514696

网 址: www.cutech.edu.cn

开户名称: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开户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中关村支行 帐 号: 137011516010007132

用 途: 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费

教育部办公厅 二00五年六月

附件:

推荐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具体要求

一、 推荐条件:

1.凡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须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教技发厅[2001]1号)的有关要求,需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办理登记过的科技成果项目。 2.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项目的主要论著必须是2004年10月底以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专著,并得到同行学者的相应评价。

3.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项目应已授权发明专利或按发明奖要求进行查新,并通过鉴定,实际应用一年。

4.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项目一般应通过鉴定,实际应用一年以上并已经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应用成果。其中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项目需实际应用三年以上;凡曾获部委(省)级(含)以上奖满二年的项目亦可推荐。

5.所有推荐项目的经济效益应有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加章的证明(须有一份原件),并按推荐书中的各项要求一一填写。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类)的项目还应填报<<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项目推荐附表>>(附七),不得遗漏。 二、推荐材料:

1.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按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要求报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附一)及有关附件,并在推荐书前加一封面<<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封面格式)>>(附二)。 2.推荐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按推荐国家发明奖或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的要求报送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附一) 及有关附件,推荐书前加<<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封面格式)>>(附三、四)。凡属于国防类的成果,按推荐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要

求,填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 >(附一) 且标明属国防专用项目。 3.所有推荐项目,请在封面(附二、三、四、)的右上端,按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家标准GB/T 13745-92 <<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本项成果的三级学科类别及其代号。 每一推荐项目应填报<<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简表>>(附五) ,其内容是可向社会公开部分,并请项目完成人在简表相应位置签字。

推荐书的正文一律要求打印, 各类推荐书连同有关附件按项目装订成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简表一式二份(不要与材料装订一起), 推荐材料(含相关附件)一式五份,推荐书正文(不含相关附件)一式两份,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三、直报项目,按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有关要求,可直接填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及有关附件(不必另附<<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封面格式),一式三份与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材料同时上报,且应标明属直报项目。 四、各校要认真将本校推荐项目汇总填报<<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或直报类推荐项目登记表>>(附六),除教育部直属高校外,其它高等学校的推荐项目应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集中后统一上报。

五、推荐项目(含直报项目)请按<<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管理系统>>( V6.2;2004年版)的要求录入相关内容,并制作软盘一式二份一同上报,具体注意事项见附八。

六、推荐材料一般不退回原单位,如需索回者,可在获奖项目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成果专利处索取,过期一律不保留。

七、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将采取以公告和网站上发布的形式向社会公开。

附:

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及填写说明 二、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封面格式) 三、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推荐书(封面格式) 四、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封面格式) 五、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简表

六、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或直报类推荐项目登记表

七、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项目推荐附表 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软盘制作的注意事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填写说明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适用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设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填写。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要严格按规定格式打印或铅印,大小为大十六开本(高297毫米,宽210毫米)竖装。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推荐书及其指定附件备齐后应合装成册,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装订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不需另附加封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要严格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规定要求报送规定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填写欲推荐奖种。

《学科(专业)组代码》指推荐项目应属哪一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需按下列学科(专业)组设置填写对应的数码。

国家自然科学奖对应学科评审组是:

101、数学与力学;102、物理与天文;103、化学;104、地球科学;105、生物学;106、基础医学;107、信息科学;108、材料科学;109、工程技术科学;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对应专业评审组是:

201农业;202、林业;203、养殖业;210、国土资源与利用;211、轻工;212、纺织;213、化工;214、无机非金属材料;215、金属材料;216、机械;217、动力与电气;218、民用核技术;219、电子与通讯、仪器仪表;220、计算机与自动控制;221、土木建筑;222、水利;223、交通运输;230、技术基础;231、环境保护;232、自然灾害监测预报;233、医疗卫生;234、中医中药;235、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240、公安科技;241、国家安全科技;242、国防科技工业;243、军事科技;244、军队后勤科技;245、军队武器装备科技。

《序号》、《编号》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填写。 《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项目的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主要完成人》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在主要完成人后面注明完成该项目时所在单位。

《主要完成单位》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主要完成单位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推荐单位(或专家)》指组织推荐项目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有关总部的科技主管部门及具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专家。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 《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应填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的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推荐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学科(专业)分类》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定的《学科(专业)分类代码》

填写。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推荐项目所属行业在相应字母上划“√”。 国家标准《GB 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16个门类:(A) 农、林、牧、渔业;(B) 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P)其它行业。 《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 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

B. 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 省、市、自治区: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 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

E. 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F. 其它单位委托:指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G. 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 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

I. 其它: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

《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的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通过验收、鉴定或投产日期。 二、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介绍本项目的资料,要求按栏目内的提要简要、扼要地介绍,同时不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三、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应当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书》规定的栏目内容及本说明的有关要求,详实、准确、全面地填写,必要的图示须就近插入相应的正文中,不宜另附。

1、《立项背景》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时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立项目的。 2、《详细科学技术内容》是考核、评价该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因此,凡涉及该项技术实质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一般不应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本栏目根据科学技术项目的特点,按所推荐奖种叙述: 国家自然科学奖从以下三方面叙述:

(1)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指解决该项科学研究的总体构思,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研究方法,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就。

(2)研究成果。重要的是写明主要学术观点,着重在自然现象和规律发现,在科学理论上的创见。应详细写明利用哪些新理论、提出什么样的新理论,研究及实验论证过程中的新方法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综合分析上的创造成就。

(3)实施效果。应详细写明在国内外何类何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及被他人正面引用情况,以及在学科发展上所起的推动作用和意义等。同时须列出主要论著目录(不超过20篇, 文包括作者、出版年份、题名、刊名、卷期页;专著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名、出版者、页码)。

国家技术发明奖

(1)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根据立题目的,从总体上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知识,继承已有科学技术成果的长处,克服、解决其不足,创造出什么样的新发明成果。

(2)技术方案。应详细写明发明成果的技术核心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 按照发明的不同类型,对填写该内容的概括要求是:

①对于产品发明。包括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种等。其基本写法按结构描述,一般要写四点:[1]按结构图(装配图、剖面图)从静态到动态作总的描述,静态用以说明构成发明的组成部分,动态用以说明动作程序。[2]画出关键部件图作深入描述,包括特殊加工工艺、特殊材料、特殊调试技术等。[3]列出性能指标。[4]构成发明的其他内容。所有机械图均不注尺寸,但应按比例绘制并标出图序,注出零部件的名称。

②对于工艺发明。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其基本写法按相应步骤及实现条件描述其特点,一般要写四点:[1]基本原理。已知的原理只需写明采用了什么原理,新的原理要列出结论性公式(不写推导过程)。[2]说明实施步骤。如工艺流程、安装步骤等。[3]实现的条件。如工艺条件、使用的原料等。[4]完成动作所采用的设备。对于构成发明的特殊装备,还应参照产品发明的写法,进一步详细描述其特征。

③对于材料发明。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一般要写四点:[1]组成万分。包括各物质元素的名称、特性、配比及结构式。[2]合成方法或者制造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含最佳参数)。[3]完成工艺所需的特殊设备(参照产品发明写)。[4]物理化学性能。

(3)实施效果。应详细填写实施的范围、规模、已达到的效果,简明阐述预期效果和对专业技术发展起的作用意义等。包括专业水平提高、工艺过程简化、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工资和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

国家科技进步奖

(1)总体思路。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按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分类。各类项目在阐述对应有所侧重。

①技术开发类项目应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行业技术跨越的促进作用。

②社会公益类项目应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在本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对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的作用。

③国家安全类项目应突出技术开发的难度,技术创新程度、战略重要性以及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④重大工程类项目应突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3、《发现、发明及创新点》的填写,是推荐项目和推荐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争议的关键依据。“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是项目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练,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无须用抽象形容词。每个发现、发明及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国家自然科学奖发现点是指:阐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自然的现象、特性或规律方面的发现。即自然现象规律的新认识,科学理论、学说上的创见;原理、机理的进一步阐明;通过基础数据的科学积累总结出的规律性新认识以及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创新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发明点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发明点应以发明专利和报告为依据,发明的原理、效果意义不要列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点是指:在研究、开发、推广以及产业化中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4、《保密要点》是指推荐项目的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需要保密的技术内容。 5、《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应就推荐项目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当前的国内最外先进的同类研究和同类技术数据或图表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应用情况》推荐国家自然科学 的项目应就该项目的科学结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就推荐项目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7、 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表

《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表》栏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只填写在推荐前三年内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不需填此栏目。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就生产或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8、社会效益情况表

《社会效益情况表》是指推荐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应扼要的做出说明。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应填写获得国务院、省部或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申报、获得专利情况表》应包括推荐项目中所含的全部专利申报情况及已获得的国内外专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此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创造性贡献”一栏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项目独立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并与《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栏中的内容相对应。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推荐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准确无误,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完成单位公章。

“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 八、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由推荐单位或者具有推荐资格的专家填写,内容包括: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并参照相应奖种条件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或专家本人签名。 九、附件

附件是推荐项目的证明文件和辅助补充材料,推荐不同的奖种应提交相应的附件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奖附件:①主要论著的复印件;②被他人引用情况检索复印件;③科学评

价证明;

国家技术发明奖附件:①发明专利证书及发明权利要求书或查新报告的复印件;②技术评价证明;③应用证明;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附件:①技术评价证明;②应用证明; 其它证明材料是指对于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的推荐项目(诸如药品、食品、农药等)应先行通过国家规定的相关审批手续,并同时提交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以及根据评奖需要的其它必要的证明等。

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查新报告,应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指定的查新单位按推荐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的要求提供查新报告。

附二:

国标学科 代码与名称 18学科 代码与名称 成果登记号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

奖自然科学奖

推 荐 书

项 目 名 称: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推 荐 时 间:

附三:

国标学科 代码与名称 18学科 代码与名称 成果登记号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

奖技术发明奖

推 荐 书

项 目 名 称: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推 荐 时 间:

附四:

国标学科 代码与名称 18学科 代码与名称 成果登记号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

奖科技进步奖

推 荐 书

项 目 名 称: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推 荐 时 间:

附四:

国标学科 代码与名称 18学科 代码与名称 成果登记号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

推 荐 书

项 目 名 称: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推 荐 时 间:

本项目属何种学科,请在所属学科下面“\\/”:

01数学、02物理天文、03化学、04生物、05地学、06力学、07土建水、08工程热物理、09仪器仪表、10机械、11电机电力、12化工轻纺、13电子通讯、14计算机、材料、17农林牧渔、18医药卫生。

自控管理、1516附五: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项目推荐简表

学科: (按18学科) 学科代号: 编号: 项目名称 主 要 完 成 人 推 荐 单 位 内 容 简 介 (限500字) 1 2 3 4 5 获奖等级 第一完成人签字 主 要 论 文 目 录 附五: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项目推荐简表 学科: (按18学科) 学科代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主要 完 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研究起止时间 是否获 发明专利 是 否 组织 鉴定 单位、时间 发明专利 证书号 邮政编码 获奖等级 第一完成人签字 成果简介(可公开的主要技术、性能;已推广、应用情况;市场前景;奖励情况 ;限500字 ): 成果转让方式及转让费: 附五: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简表

学科: (按18学科) 学科代号: 编号: 项 目 名 称 主要 完 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通 信 地 址 研究起止时间 组织 鉴定 单位、时间 邮政编码 获奖等级 第一完成人签字 成果简介(可公开的主要技术、性能;已推广、应用情况;市场前景;奖励及专利情况 ;限500字 ): 成果转让方式及转让费: 附六: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项目登记表

主管部门:

推荐项目总数:

推荐单位(盖章): 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学科分类 推荐国标学科 推荐18学科 自然科学奖 类 别 技术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推荐等级 成果登记号

附六: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直报类)推荐项目登记表

主管部门:

推荐项目总数:

自然: 发明: 科技: 推荐单位(盖章): 最高: 合作: 序号 项 目 名 称 项目学科分类 推荐国标学科 推荐18学科 国家奖励 专评会代码 类 别 自然 发明 科技 最高 合作 推荐等级

附七: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广)项目推荐附表

1、推广的具体措施 内容详述 (纸面不敷,请加页) 2、推广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内容详述 (纸面不敷,请加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