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思政浅析
《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思政浅析
作者:吕清华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19期
摘 要: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在我们平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结合理工、人文、艺术、经济等各专业的特点,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效、有意、有机地融入到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和,共同推进,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本文就《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水文水利水库
《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是我院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城市水利、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水政水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三阶段涉及到的的与水相关的知识,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其中一块是水文分析计算(内容包括河川径流基础知识,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另一块是水利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水库兴利调节计算和水库防洪调节计算)。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水利工作方针,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思想理论的发展,为新时代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新时代水利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对推进中华民族治水兴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思想指导下,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需要进行改观,在《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的相关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最终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水文水利计算与应用》课程内容主要以确定一个水库工程规模(水库特征水位、特征库容、水库坝顶高程及装机容量等)实际工程项目案列为基础分为四个项目来进行:一是水库兴利库容的确定,二是水库死库容的确定,三是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四是水库坝顶高程及装机容量的确定。以新时代教育理念,对照以上四个项目进行如下教学。
首先,在本课程开篇,通过给学生观看《水利中国》、《河流域生命系列—长江》等视频资料,让学生先从感官上整体了解我国及世界上水资源的现状、发展、利用及管理的情况,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方针水利建设指导思想。
其次,在水库兴利库容的确定知识项目模块中,具体内容包括河川径流基础知识、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等。在此环节,河川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基础知识可以引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进行介绍,让学生知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是缔结中华文明的源头,作为母亲河,哺育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都是围绕着黄河流域发展。长江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和文明发源地,应运而生的有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蓬勃发展的文化。母亲河的演变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類活动的影响,需要进行系统性治理和恢复。在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章节融入21世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水文水利数字化管理发展理念,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就是数据,从而突出了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在水文统计章节,通过应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水文随机现象的自然变化规律,并将此变化规律服务于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在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知识章节,能有效给学生讲解清楚河道来水量多与来水量少对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何进行合理的选取河道来水流量来进行分析计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尺寸及规模的影响,所选取的结果需要满足在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两者之间需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按此选择建设起来的水利工程设施能在满足我们人类生产发展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给我们时常带来巨大灾害,既经济又安全。在水库兴利调节计算过程中,可以引入相关视频资料,比如我国自建国以来,各地时常有极端炎热天气的出现,导致全国各个地区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干旱,为此国家相关领导人不辞辛劳奔走于各个灾区视察,为防御这种自然灾害,在节水优先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国家大大小小修建了近10万多座不同类型的水库以及其他水利工程设施,来对天然河道进行兴利调节,解决旱灾问题。 三是水库死库容的确定知识模块,需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在我们的生产活动中需要考虑各种极端情况出现,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水库在供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极端干旱的天气出现,需要考虑军事上等其它需求而不能在正常年份把水库的水放空。
四是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模块,具体内容包括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水库防洪调节演算,在此章节,首先通过影像资料给学生观看洪水的产生及危害,并介绍我国自大禹开始治理洪水以来到现在治水历史,从古往今治水技术上的变化以及现今的国家治水方略。毛泽东同志治国先治水,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科学论断,确立了新中国水利事业的指导思想,更是在1956年在畅游长江后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勾画出”高峡出平湖”的三峡蓝图。2011年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充分彰显水利在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表明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同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 最后是水库坝顶高程及装机容量的确定,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不充足的电能支持,通过我国地理地貌展示,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地势特点,以合理规划、空间均衡的思想建立起各种类型的水电站,把丰富的水能转变为电能。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