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的学习理念:①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②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③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优良学风的内容: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3.☆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目标:(论述题) 根据下面的观点扩展。
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大学生应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
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成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1
4.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②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5.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3个有助于)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打下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和“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呢。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作用)。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过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8.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9.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维护统一,反对 ④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①团结统一 ②爱好和平 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
11.弘扬时代精神的内涵:(4个,核心 必然要求 迫切需求 重要条件)
①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②改革创新是进一步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③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④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什么是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3.人生观的体现:①态度②目的③价值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世界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
3
本看法,它决定着人生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4.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真 务实 乐观 进取)
①人生须认真 ②人生当务实 ③人生应乐观 ④人生要进取
15.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坚持4个相统一)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我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6.☆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论述题):(下面几点是得分点 如果你不会扩展 下面几点写上也能得大部分分数)
社会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的实现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②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4
个人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素。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会与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应当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确定自己的人身价值目标。夸大或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贬低自己,从而会给人身价值的实现带来意想不到的障碍。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才干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条件。
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人生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际、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这种自强步子的精神。畏惧艰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抱憾终身。
17.什么是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18.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原则:①平等原则 ②诚信原则 ③宽容原则 ④互助原则
19.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求知欲强 ②自我认识正确 ③情绪健康 ④意志坚强 ⑤人际关系和谐 ⑥人格完整统一 ⑦适应能力强 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5
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核心:为人民服务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原则:集体主义 ①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③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 ⑤敬业奉献
22.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含义:①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②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③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特点: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23.爱情的含义: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情感。(性爱 理想 责任)
24.恋爱中的道德:①尊重人格平等 ②自觉承担责任 ③文明相亲相爱
6
25.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总体上看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的,能够正确地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①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③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④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26.婚姻法的原则:①婚姻自由 ②一夫一妻 ③男女平等 ④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夫妻相互忠实,互相尊重 ⑦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27.结婚的条件:
必备条件: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②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 2 0周岁 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①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内旁系血亲结婚 ②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28.夫妻关系内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9.家庭美德:①尊老爱幼 ②女男平等 ③夫妻和睦 ④勤俭持家 ⑤邻里团结
3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
31.立法活动的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7
32.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①律 ②讲证据 ③讲程序 ④理
33.我国有4部。(1854年 1975年 1978年 1982年的4部)
34.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含义:也称权利,是指由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35.社会经济权的内容: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接触。(社会经济权:物质帮助 财产权 劳动权 休息权)
36.民法的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㈠平等原则 ㈡自愿原则 ㈢公平原则 ㈣诚实守信原则 ㈤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7.民事主体的含义: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8.法人的分类:①企业法人 ②机关法人 ③事业单位法人 ④社会团体法人
39.民事权利的种类:①财产权 ②非财产权(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 继承权 人身权)
40.人身权的分类:
人格权:生命权 健康权 姓名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等
身份权:配偶权 亲权
8
41.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①18周岁以上---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人
④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⑤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⑥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人
42.我国的民商法律制度。
43.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44.刑法概念和原则: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原则:①罪刑法定原则 ②罪行相当原则 ③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5.犯罪的定义: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9
犯罪主体: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
46.一年的四种时效制度:普通诉讼时效 特殊诉讼时效
①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或者丢失或者毁损的
47.刑罚种类:
①主刑: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
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②附加刑
48.犯罪主体年龄:①完全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岁,未满16周岁) ③完全不负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下) ②相对负刑事责任(满14周10
49.8种罪: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死 抢劫 强奸 放火 投毒 贩毒 爆炸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