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及其应用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化拓教育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巷.第4期 电子与封装 Vol 6 NO 4 总第36期 ELECTRONICS&PACKAGING 2006年4月 综 述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及其应用 云振新 (围营970厂,四川成都610051) 摘 要:高密度互连(HDI)基片在微电子集成技术中用来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和提高电气性能。 薄膜技术是获得高密度互连的最佳技术。文章介绍了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的概念、特点、设计与工艺考 虑,并指出其主要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密度互连;薄膜技术;淀积薄膜型多芯片组件 中图分类号:TN4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81—1070(2006)04—01-05 Thin Film High—Density Interconnect(HDI)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Yun Zhen—xin (State Owned No 970 Factory.Chengdu Sichuan 610051.China 1 Abstract:Concepts and featur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design and process of Thin Film High-Density Interconnect(HDI)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Its main Applications are also described. Key words:High—Density Interconnect(HDI);Thin Film Technology;MCM—D 术还能制造高质量的集成无源元件,包括电阻器、电 1 引言 容器、电感器和各种传输线。薄膜多层高密度互连结 构不仅尺寸小、互连密度高,而且具有优异的高频性 现代电子装置对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多 能。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化集 功能化、低功耗化和低成本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且日益 成技术,更是实现RF电路和微波电路低成本集成的一 迫切。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是体现这些要求的典型 种优先解决方案。 例子。现代电子装置的需求推动微电子集成技术迅速 发展,系统 片(SoC)、系统级封装(SIP)、多 2 概述 ] [ ] 芯片组件(MCM)、高密度互连(HDI)等多种新 技术不断涌现。 高密度互连(HDI)基片被定义为比一般PCB具 高密度互连结构可以采朋不同的技术来实现。每 有更高单位面积连线密度的基片。同普通PCB相比, 一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就高互连密度和最佳 HDI基片的线宽和线距更加精细(<75 m)、通 电气性能而言,一般认为多层薄膜技术是最佳选择。使 孔小(<150 u m)、定位焊盘(Capture Pad)也 用这一技术可使线宽和线距很容易达到20 m、甚至 小(<400 m)、连接焊盘(Connection Pad)密 l0 u m的极小尺寸,而且仅需两层细线布线层就能实 度较大(>20个焊盘・cm。o HDI基片在微电子 现密度非常高的互连结构。此外,薄膜高密度互连技 集成技术中用来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和提高电气性能。 收稿日期:2005—05—3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笫6苍 4}}}】 电子 封装 HDI基片 13本称作“积层板”(build—up board), 膜高密度互迕基片采用半导体JJn r的薄膜1一艺、没备 在美闻又被称作“序列积层”(SBU,Seauential build— uP)板或“做孔”(Mi C rou i a)板。虽然有多种 技术都口f用来制造HDI基片,按照 述定义,从 寸缩小角度来看,薄膜技术显然是获得高互连密度的 最佳技术。MCM—D(淀积薄膜型多芯片组件)基片 和方法进行制造 一种广泛使 的T艺足在硅或氧化 乍吕网片(也可用其他基片)上形成多层结构 先将 聚酰亚胺涂覆在网片上,逐步升高温度到425℃H寸同 化。接着,用光刻作为掩膜或使川光刻…罔案的金 属或旋转涂覆玻璃(SOG)作为掩膜,等离子刻蚀 通孔。然后,将金属(一般为铝或铜)溅射在整 个表面上,同时覆盖通孑L的壁上。之后,用光刻工 就是一种薄膜高密度互连基片。这种草片足制造 MCM—D最重要的荩{i=I:,直接决定着MCM—D的尺寸、 封装密度和性能。众所周知,MCM—D是一种 j-重要 的高密度小型化封装技术 这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 艺刻蚀成所需的导体罔案。通过重复上面的T艺,旋 转涂覆另一层聚酰亚胺,同化、刻蚀通孔和进行金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在微电子集成方面的重要意义。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是在薄膜制备、光幺I】等IC 属化,直到产生所要求层数的信号层、接地层和电 源层为止。除聚酰亚胺之外,还町采用其他介质作 T艺技术基础f 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相继地沉 积用做导体的金属薄膜和作介质隔离层的绝缘膜 薄 绝缘膜。图1是一种MCM-D用薄膜多层高密度互连 基片的剖面示意冈。 ・l 5.24cm直径氧化 I ・5.1cm×10.2cm丝』 ・5一导体层 ・CTE特别低的集酰亚胺 等离了腐蚀孔 ・钒内 ・铁钨/镍金JI)i/ ̄ ・罔l 高密度多芯片 7 连(HDMI)剖山 制定薄膜高密度互连基片的设计 案,通常包含 3 设汁与T艺考虑 薄膜高密度互连基片在设汁过程 f,要涉及许多技 术参数和材料。通过对信弓钱、 寸、噪声和响应条 件进行恰当的选择与设置,可以实王见不同的设计葛求。 下面几个主要的步骤:①选择基片材料。②确定导体 金属材料。③根据功率和 元尺寸要求来确定电阻器 是设置在基片正面还是底面。④如果从正面至底面的 各层问需要电气连接,则必须考虑是用同体填充通孔 还是川金属化通孔来实现这种连接。⑤根据电容器、亭 途不同,设计方案也就不・ 佯 适合某些应川场合 的基片材料、金属化结构和互连技术对其他应用场合 就/f 完全适 。尤沦足需要电I5H器网络、集成电阻器一 气交叉、耦合器等其他元件的设置情况,设计另外一 个布线层连接这些元件,川以完成高密度 连。 31基片 .电容器网络、多层元件、定制薄膜网络、还是需要 特定形状的基片,都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充分的比 较、评价然后择优确定 这对设汁T作无疑是十分重 的 一基片既是电气互连图案和制造膜电阻器的基底, 是 配器件的机械支撑和器件散热的媒质。它必须 满足一系列电气、物理、化学、热学、机械等多 方而的性能要求。基片选择是电路设计L{1最重要的丁 2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巷第4期 云振新: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及其应用 作之一。基片材料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 的性能。基片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终端应用要求。 必须充分了解各种基片材料的特点和性能。只有这样 才能选 最适合终端应用的基片材料。 术规范》(MIL—H一38534)指出,在导体宽度同为 500 ILm时,金的电流容量比铝大五倍。金常常用作 -键合引线材料。当键合引线长度大于lmm时,金的电 流容量虽有较大降低,但仍然相当高。但是,金线的 直径是有的,通常在50 m以下,这就了可 薄膜高密度互连采用氧化铝陶瓷、氧化铍陶瓷、 氮化铝陶瓷、硅、石英等多种材料作基片、氧化铝陶 瓷基片广泛用于一般薄膜集成电路和微波中功率集成 电路,要求基片的氧化铝含量大于99.6%(重量百分 数)和表面光洁度O.025-0.15 m CLA(中心线平 均值)。在质量和等级方面,薄膜用氧化铝基片比厚膜 用氧化铝基片要求高得多。石英基片具有表面光洁、损 耗因数低、热膨胀系数很小(仅为0.55 x l0-6/℃, 是氧化铝基片的1l10左右)等特点,可制作很高密 度的互连图形,特别适合微波、毫米波、小功率、低 并联电容场合使用。但石英基片的价格较高。硅、氧 化铍、氮化铝等三种基片的导热性能好,它们的热导 率比氧化铝基片和石英基片高得多。硅基片可在中功 率、大功率直流场合使用,而且是高密度多层细线布 线的最佳基片。氧化铍是一种集高绝缘电阻和高热导 率于一身的基片材料。其热导率接近金属铝并具有极 好的塑料才有的绝缘电阻。而且,它的热导率值与材 料纯度密切相关。高纯度氧化铍陶瓷的热导率比典型 的环氧塑料高l 200倍,比大多数玻璃高200倍,优 于氧化铝陶瓷6-10倍。常用氧化铍材料的热导率在 25 时一般为300W(m・k)一,在1 00℃时通常 为240W(m・k)一。它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和制 造中的毒性。氧化铍适合在大功率混合电路和大功率 微波电路中做互连基片。氮化铝的性能与用途同氧化 铍类似,具有高热导率(170 W(m・k)一 ̄200W (m・k) )和优良的电气、机械性能,但是不 像氧化铍那样有毒性。氮化铝的另外一个优点是热膨 胀系数(4.4×10一b/ )低,可与硅的热膨胀系数(3 x 10 /。【二)形成良好的匹配。南于氮化铝性能上的 这些优点,使其作为高功率混合电路、大功率微波电 路和高密度多芯片组件的互连基片而受到重视。 3.2导体 基片材料选定之后,电路设计的重要工作是确定 导体材料和导体图案。电流密度和导体阻抗对电路性 能有很重要的影响,设计上要认真考虑。作为互连 线的导体带既要能承受要求的电流又要具有很低的电 阻(对信号线尤其重要),以保证电路性能的实现。 铝和金是最常用的导体金属材料。金的导电性能 优良,可传导很大的电流。美网《混合微电路总技 使用的电流容量的范围。而铝线的直径就没有这种使 用上的,因此通过增大铝线的直径可得到很高的 电流容量。 在导体设计中必须考虑通孔的设置。通孔用于穿 过介质进行金属化层之间的电气连接,是高密度互连 基片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通孔技术是薄膜多层高密 度互连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孑L有多种形状,如叠 加式、阶梯式、螺旋式、交错式、埋入式、偏移式、一 端封闭式等。导体图案结构不同,互连通孑L的形状也 不一样。除了形状之外,通孑L的尺寸及其纵横比、通 孑L壁的剖面形状等因素,也是通孑L设计必须考虑的问 题。 3.3电阻器 选择电阻器时,有如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 (1)在实际的厚度范围内,具有可控制的、能 重复的面电阻率(n/口); (2)低的电阻温度系数(T C P); (3)紧密的阻值跟踪; (4)长期的稳定性(在加电或热老化时有低的 漂移)。 制造电阻器的常用材料有镍铬、氧化钽和铬硅氧 化物金属陶瓷。镍铬具有很低的电阻温度系数,而 面电阻率比氮化钽高,是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中最常 用的一种电阻器材料。但镍铬电阻器的性能比氮化钽 电阻器更易受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而不很稳定。表1 对镍铬电阻器和氮化钽电阻器的特性作了比较。… 铬硅氧化物金属陶瓷是一氧化硅和铬(SiO—Cr)的复 合物。它具有很高的面电阻率,能在最小的基片面积 上制造出高阻值电阻器。通过改变一氧化硅对铬的配 比,可在较宽的范围内调整面电阻率的大小。这为电 阻器提供了设计灵活性。最实用的面电阻率的范围是 1 000 Q/口-3000 n/口。这种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系 数一般是负的,当氧化物含量增加时,它将变得更负。 对于组份为70%Cr、30%SiO的陶瓷金属电阻,其 电阻温度系数为一60×L0 /。【二~一40×10~IT.。标准 电阻器的电阻值为5 n~2M n,绝对公差为5%~ 01%.,比公差为1%-0.01%。而且,其比公差的大 小与电阻值有关。微波电阻器的电阻值范同较窄,为 一3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苍笫4N] 电 子 与 封装 而电阻率 电阻温度系数(TCR) 电阻温度系数跟踪(一55 0(!一125%) 25~300n/r--I 25 l50n/口 100~200n/口(典 ) (0±50)×10-6/ (典型) 2 X 10 6 100Q/口(典型) (一75±50)×l0一 oc(典型) <2×l0 电阻漂移(在空气中1 50%下老化l 000小时后) 比值跟踪 <2 000×10 6 5×l0 一<l 000×l0 5×10 一噪音(100Hz~lMHz) 35dB(最大) l 25 一40dB 10 n一1 000 n;其绝对公差和比公差均为0.5%;电 阻温度系数小于200 X 10/ ̄C。无论是设计方法还足 m,基片去除量为25%。 般来}兑,应用装置对薄膜高密度互连基片提 可川电阻值的范同,微波电阻器同一般的直流电阻器 截然不同,它所考虑的问题更为复杂。微波电阻器设 计源于微波带状线技术。微波电阻图形通常是…一个 的尺寸要求决定了互连层的层数。尺寸越小,所需 连层的层数就越多,往往需要两面互连甚至多层互连。 互连层设计需要考虑许多 素,包括导体罔案、通孑L、 带任何切口的简单矩形。 口会fjl起反射行将对电压 驻波比特性产牛不良影响。当对电阻器的公差要求较 严时,通常都在制造上采用捌阻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的 合格率 为r把凋阻方法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可以 利川中心线来确定边界进行渊阻,以保持顿率响心特 电阻器单元、外加有源器件、电容器与耦合器的特性 以及相关的瓦连 薄膜多层高密度互连设计是很复杂 的。这种没计与终端产品有t分密切的关系。只有把 设汁r作与终端产品密切联系起米进行,才能获得性 能最佳的终端产品。返川CAD系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 性 变。 L,前的检验要求允许去除电阻器的一半。采 州高温稳定T艺可以制造…性能十分稳定的电阻器, 其时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都很好。表2y1]ill 主要的 基片特Jf牛及其参数水平 . 表2主要基片特性 材料 AI 2O 3、BeO、AIN、Si、石英 没计。存粘附层、阻挡层、导体和介质层的设计中,金 属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要使这些材料在性能上相互 兼容。 35 金属化通孔与填充通孔 .选择金属化通孔还是填允通孑L是必须考虑的设计 问题之一。金属化通孑L的成本艟低。仅当正面到背 表面光清度 尺寸 J 寸公差 烧成片<0.05 m;抛光片<0.013 m 0.5mm×0.5mm~l00mm×l00mm 而的电气通路要求比较简单时才能使用金属化通孑L。 填充通孔的整个面积都日『作为散热通道,而且可把元 划片切割片125 m;锯片切割片25 m 125 LLm~1.25mm 厚度 厚度公差 电阻器材料 件直接安装在它上面以便把元件的热量充分散发…去。 当需要改善电路背而的导热性能时,往往就选 填充 通孑L。此外,填充通孑L还可提供…个通向接地热沉的 常规片50 m;特种片l3 m NiCr、Ta2N、SiO.Cr 导体材料 .Au、Ni、Cu、Al 附加低热导率通路,从而改进信号的传输性能。金属 化通;j'L ̄4j最小直径为基片厚度的80%,其电阻通常应 34 切口、特殊成形和互连层 在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的应用lIl,有许多场合需 要将基片装入器件内的特定空腔巾;I『lf另一些场合则 要求在基片上开 切口,川来放置与其表而齐平的芯 片元件。要满足这些应用要求,必须对基片进行加 。 CO 切割技术可以在基片七加 m各种形状,从图片 低于20m n。填允通孑L的直径为125 m-225 m, 其典型电阻值不大于3 m n 表3列 厂 形特性及 其参数水平I 。 表3图形特性 导体宽度 导体厚度 导体宽度公差 通孔最小直径 通孔直径 位置的公差 5O m(最经济);25 m(町达到) 1.25 m一75 m;Cu厚度5O m 彤到复杂的u形结构都可以实现。U彤结构具有多个 孑L位。另外,COz-}』J割技术也可以川来对电镀通孑L作钻 ;J'L/JH l 、制作填充通孔以及在基片 反两面刻制图形 加T的参数要求包括:定位公羞为75 m,基片边沿 与电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O m,最小『^]角半径为 4一 (常规情况),150 m(叮达到) 厚3.75 m时,2.5 m 片厚度的80% ±50 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云振新:薄膜商密度 连技术及其嘘用 3.6薄膜微桥 当必需导体交Y..rl、f’可 导体图案上制造薄膜微 桥来进行电路的跨接 常用的薄膜微桥有气隙微桥和 聚酰 胺支撑做桥。气隙徽桥足川空气作绝缘介质的 微桥. 聚酰亚胺支撑微桥是采用聚酰亚胺作绝缘介质 不I1支撑介质的做桥 气隙桥有几个主要的制造步骤:沉 积筇…层薄膜并刻…适当的l司形。其次,在它的上面 沉积第二层博膜。接着,去除第一层薄膜,就得到了 气隙微桥 川类似的T 方法也可制造l叶J聚酰亚胺支 撑徽桥..从结构力‘面看,聚酰亚胺支撑微桥比气隙微 桥史坚同、更nJ 靠。罔2是制造气隙微桥和聚酰亚胺支 撑微桥互连基片的1 艺流程图,对基本T 步骤作了 简要说明。气隙做桥要求导体的问距大于12 5 lJ-m: 公差不高于2 5 m;导体的最小宽度为12 5 lJ-ITI; 微桥高度为7.5“m~l 2 5 lJ-m 】。 e 微桥 14-70mil 匕淀私l== j 或 比 亡=蒸发铜 ==== 显影通扎罔形, l]  划底 时体线条 在铜中光刻通孔l l==== 卜・卜一l Z口l翟盘篮譬●--l I+_Jl  川心蚀上撺 ) ̄-ij桥的跨度 淀私{J员层铝 钏的 {牛 或镀金 撑侨:除』,川策酰、 弋管铜及植 虽后…步小去除外。 合 丝 印刷聚酰、l 胺 2 制造气隙微侨和芷撑桥互连基片的步骤 3.7背面与多层互连 基片背面有多种用途,设计上要注意加以利用。 基片背面既兀f作导电罔案,义可作接地面。正面至背 的埘准度n『达50 I上m。在多层互连设计中,背面 金属化层还可以州作互连导体层的屏蔽层。此外,基 片背面还可制作金属化接地通孑L、大面积阻抗金属以 及特殊形状的切口.,充分利用基片背面图形的多种功 能,I1J‘为顶部表面多层设计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方案。 当止向背面互连的双面基片不能满足要求时,就 需要采川多层: 连基片 在多层互迕草片巾,摹片的 II 面和背面都可以.}千j来制造多层互连层。采川多层瓦 连没计口f以减小EIJ制板面积:增加一层可将面积缩小 1.33倍;增加二层可缩小1.77倍・9:b ̄Dii 层可缩小 2.37倍;增加【Jq层可缩小3.16倍…。各金属层之 『月J通常采用聚酰亚胺或氮化硅作绝缘介质。聚酰亚胺 具有良好的成 l生能和合适的加T温度,使用更为普 遍。金属层与绝缘介质层相继交叠的多层结构,只 要各层材料在r艺上相互兼容,一般来说对交叠的层 数没有。 4 应用 现代电子装置不断向小型化、多功能化、高频化 方向发展。增加功能需要更高水平的集成化。高频化 要求信号具有很高的完整性。增加无什的I/0密度需要 提高互连密度,COB(芯片直接组装)具有电感小、 噪声低、I/0密度高等优点, 在快速发展。增加功 能、缩小 寸、降低成本等需求推动人们丌发了MCM (多芯片组件)和s I P(系统级封装)。薄膜高密 度 连技术是这些现代电子装置和新型器件实现高性 能化和小 化必不可少的主要解决方案。另外,降低 成本足电子产品的普遍要求。消费类电子产品埘成本 的控制更为严格。电子系统应用溥膜高密度可连技术 之后,不仅减小了基片尺寸,也大大减少了所川基片 的数日,从而使系统的总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薄膜 高密度互连技术的低成本优势也是它获得广泛应用的 重要原因之一。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在众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而 且止在不断发展与扩大。航空航天方面的高可靠轻量 化电子设备,汽车方面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与防撞雷达 安全系统,医疗方面的实验室设备、医用诊断治疗 设备、人体内植医用电子器械等就是其典型的应川领 域。用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制成的MCM-D已l一分J 泛地用于各领域。MCM—D已普遍用于大型汁算机、 信号与数据微处理器和电信没备等高档电子硬件rf1。 MCM-D已也特别适用于包括霄达处理器、 纳、智 能信号和图像系统在内的高档军事和空间应,Hj。最 著的例子是美国休斯(Hughes)飞机公司为F-22和 F 1 8战斗机雷达系统设计的信号和数据处理器l】 。 两种处理器的防潮密封模块的互连基片就是用薄膜高 密度互连技术制造的。近年来,人们正采用MCM-D 的方法大力研究与开发系统级封装的无线通信用射频 前端系统…。随着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的进步,其 应用范同也存扩大与深化。美同ACREO公司已将4层 金属层的硅互连基片和2层金属层的彳亍英互连基片川 于毫米波领域就是一个例子 。 5 结束语 (下转第1 4页)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4期 电子 封装 [20]任晓 .合会元素对sn—zn 无{_f}焊料高温抗氧化性 的影响[J].电子兀件与材料,2004,23(11): 40~44 中 腐蚀与防护学报,2003,2 3(4):234.-238 『27]Akio Hirose,Hiroto Yanagawa,Eiichi Ide,Kojiro FKobayashiJoint strength and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21]Chung S C,Cheng J R,Chiou S D,Shih H C. EIS behavior of anodized zinc in chloride environments between Sn..Ag..Cu and Sn..Zn..Bi solders and Cu substrate 『J I.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04,[J]_Corros.Sci.,2000,42:1 249~l 268 『22]Bech—Niel sen G,Anne D Juh1.Corro Si0n measurements by titration(CMT):Copper,Sn—Zn 5:267-276 [28]占涛,黄代涛,.sn—zn—Bi—x(Ag,Cu) 系焊料的断裂韧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 2004.alloy and aluminium[J].Corros.Sci.,1993,34 (5):7 8 5~7 9 6 2 3(6). [29]Tao・Chih Chang,Moo—Chin Wang,Min。Hsiung Hon.Effect of aging on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t the interface of Sn--9Zn--xAg/Cu substrates [23]Odneval1 I,Leyg raf C.The fo rmatiOn of Zn4CI 210H14SO4・5H:O in an urban and an industrial atmosphere[J j_Cor ros.Sci.,1994,36(9): 1 551~1 567 J].Journal of Cry stal Growth,2003,250: 6-243 [24]Mendoza Antonio R,Francisco Corvo.Outdoor and indoor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non—ferrous metals[Jj _CorrosSci.作者简介: .,2000,42:l l 23 ̄l l47 肖盈盈。l 983年生,女,江苏 盐城人,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T程系 硕士研究生; [25]A.Sabbar,S.El Hajjaji,A.Ben Bachir,M.Alaoui— El BelghitiA,.Zrineh.Evaluation of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new class of Pb—free solder materials f Sn— 周健,1 977年生,男,湖北新 洲人,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T程系博 十研究生。 In—zn)『J].Materials and Corrosion,2001,52: 298~301 f 26]夏志东,穆楠,史耀武.锡锌焊料的府蚀行为[J]. (上接第5页) Thin Hlm High—Density Inter—Connect(HDI)Technology 薄膜高密度互连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小型化集 to Improve Design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J]. Microwave Product Digest2005(1):36.-50, ,成技术,是实现RF电路和微波电路低成本集成的优选 技术。它对现代电子装置和新型器件的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重视薄膜高密度瓦连技术的研 究、开发与应用。 参考文献: [1]James.Leonard R.Enlow.朱瑞廉泽.工瑞庭校.混台微 , 54 [4]GEERT CARCHON,B.NAUWELAERS,P.PIETERS et a1Multi-Layer Thin—Film MCM—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Wirless Front—End Systems[J]. Microwave Journal2001(2):96 ̄ll0 ,电路技术手册(第 版)[M].北京:电子丁业…版 丰.卜,2004. 作者简介: 云振兴。男,教授级高lT.1960年毕业丁电子科技 1 2]What is HDI?HDI-Trends&Market l EB/OL], http://www.大学。长期从事半导体器件研制、新产品开发管理、产 acreocorn..2005—4--. 品质姑管理T作。现从事半导体器件的开发与发展工作, 发表论义20余籍。 『3]WILLIAM CUVIELLO,DEREK COULTON.Using 一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