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案访视及个案记录、评估讲义

个案访视及个案记录、评估讲义

来源:化拓教育网


三、个案访视

* 1、访视的含义

*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或促进案主有关的适应情况,到案主平时生活的环境中访问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 2、个案访视的意义(教材76页) * --了解案主的适应情况;

* --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问题和困难;

* --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的适应产生积极的支持; * --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3、家庭访视的优点

★ 个案工作者变成家庭个案工作者。经由家庭访视的方式,可减少家庭成员的焦虑、抗拒、拒绝,增加彼此间的沟通和了解。 ★ 协助家庭建立出一种更积极的观念。

★ 强调家庭的力量。社工可以了解到个案和成员投入在家庭中的价值和氛围。 ★ 越早与案主家庭接触,越能提供具体而立即的帮助。

★ 社工愿意冒险建立与家庭的关系。从办公室转移到家庭环境里,从里到外都会影响家庭成员与社工的沟通互动方式。

★ 促进家庭逐渐合作。社工主动了解家庭成员的困难,并且强调积极的家庭力量,能真实地认识家庭,加强个案与社工的专业关系。

总之,家庭访视可减少家庭成员初期的抗拒,试探社工帮助的兴趣和能力,使社工能更妥善地使用助人过程。 4、需要家庭访视的情形:

-夫妻共同倾诉子女行为恶劣,难以管教 -青少年离家或父母有不良行为

-青年男女的婚姻受父母阻挠,难以结合 -未成年人怀孕,不敢告诉父母 -家庭气氛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 -其他类型的家庭问题 5、第一次家庭访视的准备

* (1)接受家庭访视特殊训练与技巧。有客观观察与分析的能力;能排除偏见,不感情用事,就事论事;以放松的心态对待访视中的问题(如家长的权威压力,社会地位的压力,同时数个成员的压力等) * (2)事前详细准备。预先了解家庭的有关情况;提前通知家庭成员访视的时间和目的;想像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难题,以便提供满意的解释和应对,促进成员对社工的信心,表达成员对家庭问题的真实看法和感受。 * (3)约定第一次家庭访视时间

* --先征求案主和家庭成员的意见,避免草率匆忙。 * --选择家庭成员均方便的时间。 * --约定时间后要守时,信用第一。

* --访视时间以会谈为原则,不宜过长,有弹性地结束访视。 (4)第一次家庭访视的态度 --社工态度友好诚恳。

--社工保持公正客观的立场。 --不要批评,也不要随意褒扬。

1

--不能做检查式的调查,不能强迫成员回答问题,或提过多的问题。 --遇到成员批评他人或攻击他人时,不过分赞同,也不过分反对。 --促进家庭成员沟通时,避免特别袒护任何个人或一方。

6、妨碍家庭访视的典型成员

* 拒绝型:我们不需要帮助,你不用操心了。

* 表面打发型:我看没有什么好谈的,你想问什么就随便问好了。 * 怀疑型:我看你们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你有做父母的烦恼吗?你有对付淘气孩子的方法吗?

* 无理型:我是太没有用了管不好我的家,你是专家,托你的福,请你住在我们家管教好了,如果你来了还出现了问题,你要承担一切后果。

* 抱怨型:我们的问题太久了,找了许许多多的人帮助我们,但是,我们好不了几天又会出问题,我都没有信心了,就将就这么过吧。

* 掩饰型:避重就轻,担心家事外传,不敢面对问题。

* 讨好型:你太好了,是我们的大救星,只有你才能帮我了,你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言行不一)

通过角色扮演、家庭模拟来练习处理可能的特殊情形,以加强沟通技巧,消除家庭成员的防御心理。

第二节 个案工作记录技巧

思考:

■ 为什么要进行个案记录? ■ 个案记录的功能有哪些? ■ 个案记录有哪些方式?

“对于一个资深而且优秀的社会工作者来说,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不仅将撰写记录视为助人专业的技巧之一,而且也是助人专业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一、个案工作记录的意义

* (一)记录的界定(教材79页)

* 个案记录通常指文字记录,是工作者以专业知识为判断基础,对与案主互动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进行条理性文字记录的活动。 研究情况

* Miles ,Frings 和Brown等人的研究指出,资深的社会工作者经常会花费许多时间在阅读和书写记录上,每个社会工作者平均约需花费10%-30%的时间。 (二)记录的功能(教材80-82页)

1、个案记录是工作者执行工作的依据; 2、个案记录是工作者进行专业反思的依据; 3、个案记录是机构研讨和督导工作的依据;

4、个案记录是接受转案的机构或工作者工 作的依据; 5、个案记录是个案工作评估的依据; 6、个案记录可用于教学工作的案例分析; 7、个案工作可用于有关社会研究的参考。

二、个案记录的原则与要求 (一)个案记录的原则

2

1、资料的完整性;(教材82页) 2、资料的清晰性; 3、资料的独特性; 4、资料的真实性; 5、资料的保密性。

* 一般没有案主的同意,不能向外界(机构)外泄露和案主相关的情况。除了以下情况可以例外:

* (1)有虐待和忽视儿童的证据。

* (2)法律要求报告对老人的虐待和忽视情况。 * (3)有案主要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情况。 * (4)案主需要紧急救治。 * (5)司法程序要求提供信息。

* (6)向同事、督导和律师进行咨询。 * (7)由案主对社会工作者提出的诉讼。 2.个案记录的要求: --会谈后记录为主; --符合机构的要求; --正确使用专业术语。 三、个案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 (一)、个案记录的内容

* 个案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信息: * --对话的内容 * --观察到的信息 * --工作员的现实感受 (二)、个案记录的方法 * 个案记录的方法有: * --录像记录 * --录音记录 * --文字记录

1、录像记录

优点:完整性高,完全记录社工和案主在会谈中的互动状况;方便社工对会谈技巧进行自我评估和了解非语言的行为表现,以及督导工作;示范社会工作专业技能运用和教学的良好教材。

缺点:设备和器材费用高;记录影带资料成放和管理不易;无法从记录中了解社工内在心理的想法和感受,以及行为表现的原因。 2、录音记录

优点:可以将社工和案主在会谈中的互动状况大部分记录下来;方便社工对会谈技巧的自我评估和督导者的工作;示范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运用和教学材料。 缺点:同录音记录类似 3、文字记录

优点:能了解社工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以及行为表现的原因;较经济不需要太多的设备,且易于成放和保管;可以在短时间浏览案主和社工的会谈情况,易于掌握案主的整个问题

缺点:无法了解社工和案主会谈过程的真实情况;记录内容受个人主观因素及专业知识的

3

影响;无法完全正确地提供实际情形;不同的记录形式可以适合不同的需求,如统计分析、转介、示范和教学等。 (三)记录要点

记录通常体现了社工的专业技能、组织分析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要有完整的案主基本资料(资料卡) * 2、记录的方式适当

* 服务内容记录的方式须适合机构和案主的需要。

* 3、记录最重要的目的是协助诊断和拟定计划,而不是会谈的详细内容。 * 4、正确使用专业术语

* 如果因专业术语使用不当有可能造成对案主的伤害。

* 5、记录应简明扼要,尽可能用描述性语言表达内容,避免社工的主观判断 * 社工可以简要表达个人看法、感受和建议,切忌长篇大论或无关的话题。 * 6、长期的个案,须定期或定次做摘要记录,摘要记录通常放在首页之后。 * 7、做好保密性工作。 四、记录的类型

* (一)个案卡与摘要表

个案卡(85页)用于检索个案记录资料。记录个案记录卷宗里最精简的信息,包括:案主的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籍贯、住址、父母姓名、工作者的姓名、接案日期、个案号码及简短的评估等资料。

* 摘要表(85页)作为个案记录卷宗的首页,其记录内容包括:案主的背景资料、案主家庭成员的背景资料、案主的重要人际关系、个案来源、服务机构名称、个案号码、申请与结案日期及简短的记录内容摘要等 (二)过程式记录

详细记录会谈过程中互动状况。 1、叙述式浓缩记录 (1)案主的基本资料。

(2)案主和社工的会谈内容。 (3)描述双方行为和非语言行为。 (4)社工的感受和反应。

(5)社工的观察和对会谈内容的分析性思考。 (6)诊断性(预估)摘要和社工的印象。 (7)下次服务计划。

示范 个案工作记录

1.会谈次数:第1次

2.案主:小强,男,13岁

3.会谈地点:××青少年服务中心

4.会谈时间:2006年11月30日下午4-5时 5.社工:王大明

6.会谈目的:协助小强处理离家出走的问题。 7.会谈过程:

小强进来时表情很焦虑,紧张,脸色发黄,头发凌乱,衣着较脏,眼睛红肿。当他看到社工时很犹豫地打招呼,慢慢地跟随社工到会谈室。

小强坐下后,低着头,双手紧贴在裤子上,沉默一阵,显示出不情愿和抵触的情绪。社工温和地询问他目前的处境,小强突然地大声说没有人理解他,他也不需要别人的帮

4

助。他说到父亲时愤愤的表情,说父亲从小都管他很严厉,小强稍微有点不对,就会遭到父亲的打骂,小强有一段时间很怀疑自己是否父亲亲生。而他妈妈很怕父亲,性格懦弱,每当小强挨打的时候,她只会在旁边哀求和哭泣,妈妈多次悄悄地求小强要听话,不要惹父亲生气。小强觉得自己的家庭没有温暖和快乐,只有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时才感到有些高兴。

小强上中学之后,看到自己好多朋友的父母很尊重孩子,他既羡慕又自卑。上周好友约小强参加一个手工制作比赛,小强向父亲要钱时,父亲认为没有什么意思,还说小强成绩不好就不该参加乱七八糟的活动,小强当时忍不住还嘴说,我什么都差,你何必生我呢?父亲当时给他一耳光,小强从家里跑出来。

在大街上小强感到很孤独和绝望,不想回到那个令他痛苦的家里。他到好友家里借宿,好友给班主任打电话反应了这个情况,老师陪小强来到本中心,寻求帮助。 社工很安静地听小强的诉说,小强说了半小时后情绪平和了许多,他明确不愿意回家,也不想和父母见面,不过,小强保证自己不会做出伤害自己和父母的事情来,只是想在好友家里多住几天再做决定。 8.印象和评价。

(1)在整个会谈中小强的情绪很激动,愿意表达自己的问题,对社工有了起码的信任。无明显的危险行为。 (2),,,,,, (3),,,,,, 9.计划。

(1)与小强形成工作关系,约定他每周来一次会谈。 (2),,,,,,

2、过程分析式记录

(1)案主的基本资料。

(2)描述社工和案主的会谈内容。 (3)描述社工的行为和感受。 (4)分析社工的行为反应。

(5)对会谈内容的分析性思考。 (6)印象和评价。 (7)下次服务计划。

示范 个案工作记录

1.会谈次数:第1次

2.案主:张太太,女,36岁

3.会谈地点:×× 社区服务中心

4.会谈时间:2005年4月18日下午3-4时 5.社工:

6.会谈目的:协助张太太处理儿子离家出走的问题。 7.会谈过程:

过程式记录范例1

* 过程式记录范例2(教材86页) * 补充总结:(1)工作员对这次会谈的总体感受和建议;(2)工作员对下次会谈的计划和安排。

5

(二)摘要式记录

采用明确的大纲和标题,记载收集的资料和对案主问题的探索和分析,以及服务内容。 这是一种比过程记录更简练、更注重于分析的记录方式。 * --接案摘要 * --预估摘要 * --阶段摘要 * --转案摘要 * --结案摘要 * 1、预估摘要

* 与案主经过会谈数次之后,当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须加以组织分析,探究案主问题出生的可能原因,决定案主可能需要的服务。包含以下内容: * 个人社会史:

* 家庭生活动态关系: * 案主问题及其发展历史: * 初步的工作计划:

2、阶段摘要:对案主提供服务的一段时间之后,由评价的方式,以查阅服务计划的妥当性。 3、转介摘要记录:当案主需要转由其他机构或人员服务时,应主动撰写转介摘要记录,有利于接案机构和人员工作。

4、结案摘要记录:案主的服务结束时,检讨服务内容和方式是否恰当,确认案主在结案时的各种需求和反应是否处理妥当。

第三节 个案工作评估技巧

* 一、个案工作评估的意义 * 1.评估的界定

* 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主的表现、案主的问题情境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及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等进行的判断和评定。 2.评估的含义 3.评估的功能

1、决定工作方向; 2、反馈调整办法; 3、激发工作员热情; 4、对相关方面交代; 5、促进专业发展。 二、个案工作评估的种类 1.一般性评估

在个案工作进行过程中随时要做的对所收集资料的评估工作。 2.阶段性评估

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及其相关人员的充分接触,在收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对案主的问题性质与严重程度、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案主的人在情境等进行专业判断的过程。 3.总结性评估

对整个个案工作实施程序和实施效果的评定。 三、个案工作评估的原则 四、个案工作评估的方法

1.指标问卷;2.参与观察;3.深度访谈

6

复习思考题:

* 1、如何理解个案工作的技巧是知识与价值的融合? * 2、个案会谈的技巧有哪些? * 3、同理心练习(下周一交)

* 4、不同的记录形式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 5、如何理解评估在个案工作中的意义?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