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教案2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15课《放大镜》教案2

来源:化拓教育网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

第15课《放大镜》教案2

【学习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课程标准描述】

认识放大镜了解其功能,描述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学习目标】

1.知道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对比能放大图像的物体的共同点,探究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对比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发现更多细节。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游戏环节,引起学习兴趣,提出问题,以评价目标1。 2.创设寻找放大工具的学习环节,以评价目标2。

3.创设多媒体展示以及认识放大镜的应用,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视力大考验

1.先来个视力大考验,看看同学们的视力好不好。 (1)出示PPT图片 (2)出示卡片

(3)出示大米:上面写了什么字? 2.我们想看清更小的物体时,怎么办?

3.放大镜有什么作用?能想到利用工具,这一点非常棒。 二、寻找放大工具

1.如果没有放大镜,还能用我们现有的物品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让我们来寻找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 3.活动建议

1 / 3

(1)哪些物品具有放大功能?

(2)具有放大功能的物品都有什么相同点?

(3)用放大镜与能放大图像的物品比一比,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 4.通过探究,同学们发现一些物品可以放大物体的像。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和放大镜一样,它们都具有透明、中间凸起的特点。(板书:透明、中间凸起)

5.实际上,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有局限的。他们一直梦想着发明一种能放大图像的工具。 6.出示关于放大镜历史的资料。

7.人们根据它的作用给这个新的工具起名为放大镜。还有人根据它的特点起了另外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8.放大镜各部分名称:镜柄、镜片、镜框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仅满足了人们看清更小物体的愿望,还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一直存在着一个想像不到的奇妙世界。

2.出示放大镜下指甲的图片:猜猜这是什么?这个东西就在我们要观察的对象之中,让我们来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1)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图片、棉布、纸巾、手指。找一找放大镜除了能放大图像,还能显现哪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2)分别用两个放大镜观察同种物品,比一比它们的放大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更大,显现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四、总结延伸

1.放大镜发明之后,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粒大米上的文字就是微雕工匠使用放大镜雕刻而成的。

2.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观察更微小的东西?

3.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人们开始使用观察工具不断探索身边世界,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奥秘。希望通过今天以及今后的学习,能激起同学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 / 3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