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书
课题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题工作时间: 2013.6.17 至 2013.6.28
武汉工程大学
填写说明:
1. 表中第一、二、三、五项由指导教师填写;第四项由学生填写。 2. 表中第一、二、三在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开始前填写,第四、五、六项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完成后填写。 3. 本表格填写完整后连同正文装订成册。
1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或学年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巩固和加深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及“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 1) 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拟定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中分散于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2) 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与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 3) 使学生在了解机械运动的变换与传递及力传递的过程中,对机械的运动、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4)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运用流行软件编写应用程序和技术资料的能力。 5) 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 2.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要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必须配以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按照选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设计该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等进行运动分析与参数设计;通过计算机编程,将机构运动循环图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地显示出来,并给出相应的运动参数值。 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方法,是采用解析法建立求解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目前流行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如:VB)编写求解程序,显示所设计机构的运动图形、运动参数值及机构仿真。 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 功能原理方案的设计和构思 根据所选机械所要实现的功能(功用)采用有关的工作原理,由工作原理出发设计和构思出工艺动作过程。 2. 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 机械运动方案通常用机械运动示意图来表示,它是根据功能原理方案中提出的工艺动作过程及各个动作的运动规律要求,选择相应的若干个执行机构,并按一定的顺序把它们组合成机械运动示意图。这个机构系统应能合理地、可靠地完成上述工艺动作。机械运动方案中所画出的表示机构结构型式、机构相互联接情况的示意图是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尺度设计的依据。 3. 机械运动模型的建立 确定已知参数;作所选机构的封闭矢量图形,并建立相应的机构的位置矢量多边形方程;将矢量方程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求出机构各关键点的位置坐标方程;将位置方程两边对时间分别求一次、二次导数,联立求出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2
4. 根据所求出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方程,应用可视化编程语言编制可视化的计算和动画显示程序,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5.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技术说明书中的一种,每个学生毕业后都要接触实际的技术工作,都要会写技术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产品说明书等文件。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受到这方面的训练,掌握这一必须的基本技能。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是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总结,内容大致包括: 1) 设计题目(包括设计条件和要求)。 2) 原动机的选择。 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4) 所选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5) 画出运动方案布置图及机械运动简图。 6) 完成设计所用方法及其原理的简要说明。 7) 列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及所调用的子程序名。 8) 写出自编的主程序,子程序及编程框图。打印出自编的全部程序,对程序中的符号变量作出说明,并列出数学模型中的符号与程序中符号的对照表。 9) 画出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10) 对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讨论。 11) 列出主要参考资科并编号。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资料编写装订规范 1.说明书用纸必须符合学院统一规定(或A4复印纸)。 2.说明书要撰写工整、文字规范,一律以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的文稿,章节采用二号字,宋体;其他全部采用小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编排。 3.编写与装订要求: 3.1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本顺序: ①目录 ②中文摘要、关键词 ③英文摘要、关键词 ④前言 ⑤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的论述 ⑥设计计算说明 ⑦设计结果及对设计结果的分析 ⑧参考文献 ⑨致谢 ⑩附录 3.2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本说明: ①正文(正文书写格式如下) 第一章 1.1„ 1.1.1„ 1.2„ 1.2.1„
3
第二章 2.1„ 2.1.1„ ②文本每页居中必须有页码,目录必须标明页码。 ③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④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标准——标准名称,标准代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附录:包括与设计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等。 ⑥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若手写则要求书写工整。 ⑦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应有图号、图名及表号、表名。 3.3图纸要求: 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标题栏应签署完整。 3.4按装订顺序由学生填写资料袋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图纸、课程设计草图等。 6.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注意事项 1. 预备好草稿本。每个学生在接到课程设计题目之后要备一草稿本,把你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查阅、摘录的资料,初步的运算,编程的草稿,设计构思的草图,心得思路,书写的草稿等都记录在案。不要轻易散落、丢失。这些材料是写正式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2. 说明书应该用钢笔写在16开报告纸上,要求字迹端正、文句通顺、步骤清楚、叙述简明。 3. 说明书中所用的公式和数据应说明来源,参考资料应编号和书写页次。 4. 说明书中,每一自成单元的内容都应有大小标题,使其醒目突出。 5. 说明书中必须附有相应的图纸和计算程序。要求作图准确,布图匀称,图面整洁,线条、尺寸标注,符合制图标准的规定;画在方格纸上的曲线图要连接光滑。 6. 说明书应加上封面与目录装订成册。 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参考 1. 曲柄滑块机构 工作原理和特点:当曲柄整周回转时,滑块往复移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最大行程s为曲柄长度的两倍,若增加曲柄长度,可以增大行程。 偏置的曲柄滑块机构具有急回运动特性,当曲柄长度或偏距加大时,急回特性显著,而连杆长度减小时,急回特性减缓。 应用举例:手动冲孔钳、车门起闭机构 4
2.移动导杆机构 工作原理和特点:连杆为主动件,带动移动导杆相对固定滑块上下往复移动。 应用举例:抽水机 3. 凸轮机构 工作原理和特点:一般凸轮为主动件,作连续的回转运动或平移运动,其轮廓曲线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但由于主从动件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适用于运动规律复杂、传力不大的场合。 应用举例:锻锤机的凸轮机构、穿孔机的凸轮机构。 4. 凸轮齿轮机构 工作原理和特点:凸轮为主动件,带动与扇形齿轮固接的摆动杆摆动,驱使齿条往复移动。 应用举例:适用于自动车床送料、压紧、填充等机器中。 注意: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它题目。 8. 学生应交的文件资料 1. 最新编程软件(如:VB)编制的可视化运动分析和动画程序(源程序打印(一份),源程序拷入磁盘一份)。 2.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设计说明书用纸,请购买学校统一规定用纸。 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1份。 4. 有指导教师签名的学生手写所编程序原稿一份。 注意:上述5份材料,请装入一个新的资料袋中,资料袋上和设计说明书上需学生填写的,学生一定要填写齐全,否则不给出最后成绩。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周一讲解课程设计有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然后上机讲解用VB编制动画程序的方法,以及简单的VB编程入门;周二至周五查找有关资料、确定设计题目并在草稿纸上编写设计程序,指导老师签字后,学生才能进入下一个设计环节。 第二周:周一至周三学生根据各自在草稿纸上编写的程序上机进行程序的调试,周四撰写设计说明书,周五答辩。 5
三、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沈乃勋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开出版 1998年。 2.《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 王三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开出版 2005年。 3.《机械原理》(第七版) 郑文纬 吴克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开出版 1997年。 4.《Visual Basic 6.0入门与提高》 王钦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公开出版 2002年。 5.《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王汉新编著 科学出版社 公开出版 2002年。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6月17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何毅斌 2013年6月17日
6
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摘要(中文)
7
五、指导教师评分 评价内容 调查论证 具 体 要 求 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权重 10 得分 实践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工作量、工作态度 质量 独立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课程设计);能正确选15 择研究(实验)方法,独立进行研究的能力(学年论文)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设计);或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学年论文)。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15 10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40 严谨合理(或设计过程完整,设计内容完全);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论文(设计)结果有参考价值。 5 外语和计算在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中,能够体现外语和计算机的机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 创新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独特见解。 5 综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8
六、答辩记录 记录人(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意见及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评分×80%+答辩成绩×20%)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