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
1. (4分) (2016·台山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她qiáo cuì________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气。
②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shàn xiào________。
③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在消磨人的青春和力量,直到huà wéi wū yǒu________。 ④小屋cū zhì làn zào________ , 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 2. (7分) (2017七上·龙江开学考) 按原文填空
(1) 《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是一致的。 (2)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3) 大漠孤烟直,________。 (4) 常恐秋节至,________。 (5) 八月湖水平,________。 (6) ________,夕露沾我衣。
3. (2分) (2019·江西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我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B .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 . 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与国外相比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 D .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 (2分) (2016七上·余姚期中)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背影》《春》等。 B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作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C .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泰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等。 D .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5. (5分) (2017·东营) 观察下面楚均亭画作《无人亦自芳》,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第 1 页 共 13 页
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6. (10分) 阅读下面唐诗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 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16分) (2019七下·宁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 ,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尝射于家圃 (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 ③夫没者岂苟然哉 (________) ④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________) (2)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B .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C .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D . 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②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4)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第 2 页 共 13 页
8. (15
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 通读全文,说说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 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说说有什么作用。
9. (17分) (2017·徐州)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5G≠4G+1G 喻思娈
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们走来。5G的商用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日前在英特尔(中国)举行的“加速通向5G之路”行业沙龙上,学界和业界专家给出了解答。
第 3 页 共 13 页
英特尔(中国)通信与设备事业部无线标准首席技术专家吴耕说,5G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4G上加1G,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延迟,4G没法满足,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Bps(比特每秒)。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虚拟现实将改变人们认知现实的方式。许志远说,从计算到传感,特别是在通信上,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做到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准备,5G将大大改进虚拟现实的体验,并让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等都将成为现实。
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为未来5G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智能设备都能正常接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由于以往的2G、3G、4G系统主要服务于通信,所以存在多制式标准并行的情况。工信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组专家罗振东表示,进入5G时代后,市场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
我国已经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中国5G试验也是全球首个由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今年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11座城市进行5G试验性运营;中国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也计划于今年正式开启。业界普遍预计,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略有改动) (1) “2G,3G,4G,5G”中的“G”指的是什么?
(2) “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3) “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Bps(比特每秒)。”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4)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的“将”表明目前还没有实现。
B . “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5G标准化,在统一制式标准下服务于通信等更多领域。 C . 中国5G试验是全球首个5G试验,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D . “5G≠4G+1G”表明5G不是4G和1G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讯技术在4G基础上所产生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可以预见,更远的未来还会出现“6G”“7G”。
第 4 页 共 13 页
10. (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眼 光
①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
②春之绿草、夏之鲜花、秋之艳阳、冬之白雪,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且常演不衰的戏剧,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却枯燥而无味,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智慧的眼光。
③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为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为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为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我们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美丽的风景,人性的善良是如此感人。所以,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美丽。
④ 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抓住机遇。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随即被推倒。那些剩下的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可是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废物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看似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而智慧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机遇。
⑤ 。著名作家及画家冯骥才中被下放,生活贫苦,但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正因为他能坦然面对磨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凭借独树一帜的画风,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相反,有些人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喋喋不休地抱怨命运不公,甚至绝望轻生,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让我们释怀,活的更加精彩。
⑥总之,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请你调整心态,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吧。(原文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的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 , 其次 , 然后 。 (3) 请你在第⑤段开头的横线处填一句话来做为此段的分论点,并说明理由。
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3·宁德)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题一:以“初三生活是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以“我 , 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第 5 页 共 13 页
参
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20分)
答案:1-1、考点:解析:
答案:2-1、答案:2-2、答案:2-3、答案:2-4、答案:2-5、答案:2-6、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第 6 页 共 13 页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
考点:解析:
二、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第 7 页 共 13 页
答案:6-1、
答案:6-2、考点:解析:
答案:7-1、答案:7-2、
答案:7-3、答案:7-4、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3 页
三、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答案:8-1、答案:8-2、
答案:8-3、
第 9 页 共 13 页
考点: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答案:9-4、 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3 页
答案:10-1、答案:10-2、
答案:10-3、
考点:解析:
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
答案:11-1、
第 11 页 共 13 页
第 12 页 共 13 页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