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 Bang
——《KILL BILL》影片分析
Bang bang,he shot me down
Bang bang,I hit the ground
Bang bang,that awful sound
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
谁的寂寞,衣我华裳,谁的华裳,盖住我伤痕累累的肩膀;
谁的明月,照我黑色的松岗;
谁的孤独,挫疼山间呼啸的沧江;
那又是谁家寂寞的小孩,头插茉萸,夜夜夜夜,纵情歌唱;
如此辽阔,如此苍凉。
小四在《天亮说晚安》里有一句“一恍神,一刹那,我们就这么垂垂老去”,曾让我极度沉湎,在冗长繁缛的时令里恰逢一位了己的人是该有多么无法名状的欣喜蕴含其中。我爱李敖,因为他让我流连于不羁俗世凡尘的侠气;我喜欢简桢,缘于她透析人情世故的通达;而我中意昆汀,则只在于——
一、 重金属与乡村民谣交叉演绎下的文艺范
正如我开篇所唱的《Bang bang》一样,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配乐可谓鬼斧神工。无论是用于转场还是用于对节奏的带动,无论是《Green hornet》的明快华丽还是《Twisted Nerve》的不寒而栗,超强的听觉体验总是让受众轻而易举地就沦陷入昆汀营造的电影氛围里,瞬间迷失得“一夜忽老,丢盔卸甲”。当电影结束,观影厅帷幕徐徐拉下,我们可能仍在电影故事炽烈的音乐里游离。这无疑是一种魅力。
电影是声音和画面的复合艺术。自1927年电影《爵士歌手》中配入声音以来,声音在电影领域中进行雨后春笋般突破式的发展。声音的发明是电影的一次伟大技术,从此电影成为了一门视听结合的完整艺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在《有声电影的未来》中大肆畅谈未来电影世界中声音的不可或缺性。很难想象如果昆汀的电影没有了台词对白没有了音乐音响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作为电影的元素之一,音乐音响不仅在电影技术层面上有所作用,而且在受众情绪的掌控和对情节的推动隐喻对主题的暗示象征都有重要的作用。如《KILL BILL》中独眼蛇在医院走廊出现将要暗杀黑曼巴蛇的一场戏中,《Twisted nerve》的轻快节奏给受众的就是一种满溢着不寒而栗的气息,独眼蛇的红色雨伞、红色眼罩与一身白的护士装在音乐的陪衬下越发刺眼,似乎在宣告着“What you could to do is waiting to die.”
摇滚、乡村、电子、爵士、甚至于箫声、口哨声等一切音乐类型在昆汀手里就像一个个被赋予了生命的精灵,来回跳动于每帧电影画面,活力四射,激情洋溢。在你不经意的侧耳间,洪水似的冲刷你的听觉感官,各种音乐类型混搭之下不但没有相应排斥,反而成就一种别人都不具备的昆汀范,文艺范儿。
二、 女性主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从上世界70年代起,美国影坛兴起了女性主义电影风潮,如好莱坞电影《弗朗西斯》、《心田深处》,对弱势群体女性的解剖、同情、支持或者说探讨研究使得女性主义类型电影慢慢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艺术。我们讲艺术论时了解到古时期人对女人都很强的关怀,因为女人能够繁衍后代,所以人们对母性极为尊重,由于后来父系社会当道其行,女人慢慢作为了陪衬品成为了附庸。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又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女性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于女性权力的探讨。电影如果能够带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的发展就是成功的艺术,女性主义的电影虽大多票房不佳,但是其对神会人文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视。中国近代这样类型的电影也屡见不鲜,如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楚成的《花木兰》等等,都是对女性的一种关注。
《KILL BILL》与其说是一部充斥暴力美学的女性复仇片,倒不如说是反映爱情危机的女性情感片来的清新自然。黑曼巴蛇是杀手组织的一员,与BILL的爱情让她看不到未来,所以在得知自己怀孕时所作的不是赶紧回到BILL身边报喜而是选择远遁他乡。再坚强再凶狠的女人在遇见爱情都会变得脆弱,我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假使这个类比成立,那么女强人就如同腊月水结的冰,而这爱情这爱情的结晶这腹中的胎儿就如同三月春分,以极为缓慢的温热消融外强中干的冰。黑曼巴蛇无疑是无情冷酷决绝的,因为她是一个职业杀手她杀了无数的人,包括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丈夫自己孩子的父亲——BILL。黑曼巴蛇无疑也是无比脆弱、孤单无助、人性未泯怜悯弱者的人,因为她没有杀当初搭档的四岁女儿,她没有杀日本黑帮中孩子一般大小的成员,她见到自己的女儿也曾泪流满面,她杀死丈夫BILL之后也有痛苦呻吟。所以,比起一个冷酷冷艳无情决绝的黑曼巴,我更愿意相信她是一个脆弱、独单、心底善良的黑曼巴。所以,《KILL BILL》更是一部女性情感片。
三、“鬼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昆汀是一个非学院派自学成才的导演,其成长经历本身便充满不可思议。有的影评人
说电影学院里所强调的时空结构和故事叙事理论在昆汀面前就是屁,话虽不假,但亦不能算是真。
昆汀所擅长的章节体叙事刚开始的时候是对大师的致敬和模仿,但到后面就成为了一项极具个人印记的特色电影手法。电影情节中来回跳跃穿插的时空使受众目不暇接,虽然有时候会不明白昆汀到底在自娱自乐一些什么,但是当你通片看完,便会猛然间被一种庞然的叙事结构所笼罩其间,惊羡于如此匠心独运的设计安排。
有很多人,称赞昆汀是“鬼才”,即“鬼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是一种调侃,更是一种欣赏与褒奖;有更多人,斥骂昆汀是混蛋,即一个无耻之徒肮脏混蛋,这是一种奋力征讨,更是一种鞭策;还有的人,忿忿地声称昆汀是只知道抄袭模仿的三流导演,而昆汀本人对此的回应是“老子就是抄袭怎么了,老子抄的有水平有内涵,老子能抄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诸事诸非,我们不去细细究来,一来了无趣味可言,二来全无意义可讲。一件事一个人,不管你做多么好不管你再怎么优秀,有赞美欣赏的同时总会有质疑和嘲讽,要不得不是止步解释更不是停步争论,而是继续走,走,不停地走,等到你什么时候走的远了,走的众生无法超越了,那么一切声音也就不存在了,而众生此时就会奉你若神灵,只剩下景仰。
当海子卧轨自杀,当老舍决然跳湖,钱钟书便言,一个文化人活着一个不被承认的年代不是这个文化人的悲哀,而是这个年代的悲哀。索性,昆汀不是一个文化人,他是一个十足的流氓百足的恶棍千足的混蛋;庆幸,此年代非彼年代,此年代能够接纳一个十足的流氓百足的恶棍千足的混蛋。
时光如梭,白衣苍狗,季节轮换
此物犹在,斯人何如?何尝笑言
阡然陌焉,思忆幼时,有汝相伴
砰 砰 我开打你
砰 砰 可怕的声
砰 砰 我可曾打中你?
Bang bang,he shot me down
Bang bang,I hit the ground
Bang bang,that awful sound
Bang bang,my baby shot me down.
KILL BILL,死的不是BILL,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