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化拓教育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STEM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STEM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来源:化拓教育网


基于STEM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的创新教育模式得到了不断的推广和普及,这就使得培养跨学科思维复合型人才的STEM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讨论并实践的热点,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分析STEM教育的研究和课程实施现状,提出STEM教育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重视基于STEM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STEM教育的主要内容,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STEM跨学科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了优化。

标签: STEM教育;跨学科教学;设计;实践

引言: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信息化的發展往往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这就使得STEM教育逐渐成为基础教育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观众。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在推广STEM教育,但我国主要研究的是STEM教育的概念辨析、课程研究、教学模式及实施案例等,相关的应用还不够深入。除此之外,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跨学科整合,其中的重点工作是项目或问题的设计。因此,教师应将这种教育模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

1 STEM教育主要内容分析

1.1跨学科。相关学者应用“元科学”(Meta-Duscipline)对STEM教育进行描述,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整合。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跨越学科界限,达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育目标。

1.2协作性。一般而言,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指的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STEM教育的协作性指的是要求学习环境设计必须涉及到“协作”和“会话”两方面,将学生分成小组,完成各项学习以及评价。

1.3体验性。STEM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体验性,这样学生不仅能获得结果性知识,还能学习到在项目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过程性知识。

1.4设计性。STEM教育要求有学习产品的环节,通过设计促进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运用,通过作品外化学习的结果、外显习得的知识和能力。

1.5情境性。情境是STEM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极易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情境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学习的不同。情境性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生活,获得社会性成长。

2 STEM教育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本土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现阶段,我国试行的STEM教育课程主要

分为以下两种:第一,从国外购买,照搬和翻译国外STEM企业的课程资源和教学体系,但国外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国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动手探索能力比较差,且与国外从小接受STEM教育的学生相比,很多知识体系和国内无法得到有效的衔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具备的经验直接进行开发,但缺少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实施角度不太理想,难以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2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国STEM教育仍将重点放在静态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实践比较少。但是,课题学习具有周期性特点,其内容比较枯燥,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型较差,不重视教学设计,学习活动比较单一。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学生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导致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2.3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目前,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大家对STEM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校、家长往往会将STEM学习作为提高应试成绩的必要途径;第二,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无法明确教学目标,总在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第三,在缺少正确目标作为指引的情况下,STEM课堂极易受传统教学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STEM课程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STEM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课程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现阶段,分科教学法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指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负责教授各自科目,很少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但是,为了保证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做,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超越学科的界限。

3.1创设情境,明确问题或项目。在STEM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创设相应的问题背景情境或者项目背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从情境中提取出关键问题或项目。通常情况下,STEM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是现实世界真实的问题或者项目,比如,真实的问题涉及到非良构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需要多个学科知识,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STEM知识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基础素养,保证问题或项目不能过难和过易。

3.2问题分解。为了有效地解决STEM关键问题,教师应该将解决子问题或子项目作为基础,在确定问题或项目之后,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或项目,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或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学生结合STEM相关学科的知识完成。

3.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了保证学生认知的良好发展,教师应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中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息息相关,学生根据自身具备的经验,能够在环境和情境下,创建新型的知识。而STEM课程的本质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况中,根据自身具备的

知识和经验解决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综合性的整合问题,并在现实的实践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教学设计模式能够使学生摆脱单一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应用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同时,教师可以应该积分制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记录,这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STEM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赵慧臣.STEM教育视野下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1):26-32.

[2] 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13-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9.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880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