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档案室标准化建设
管理与实践经纬 办公室业务 office opertions 办公室业务文/郑丽芳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室标准化建设
【摘要】事业单位应该更好的改进档案制度,为单位的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职能,建设标准化的档案室,培养高素质的档案室管理人员,走信息化、现代化的档案室建设道路,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职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室;标准化;建设 一、事业单位档案室管理的标准化
档案室的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标准化的档案管理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后盾。我国的事业单位的档案室管理制度依然不健全,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漏洞,不利于档案室的标准化管理,需要改善我国事业单位档案室制度的建设,填补档案室管理的空缺,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便利档案管理人员有序的实施档案的管理也能建立标准化的档案室。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1.建立档案管理规则。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则,完善的规则有助于管理的有序性,杂乱无章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是众多的档案信息不能快速有效的入库归档,造成档案信息的流失,为事业单位的众多管理工作带来困扰。采取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方式,利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档案室管理的仅仅有条,节约档案管理的时间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完善档案管理人员交接工作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在离职后档案的交接工作
十分的重要,事业单位由于档案交接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造成工作的交接不完善、不彻底,许多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档案严重的损坏,不能很好的利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离职时做好全面的交接工作,建立完善的交接工作规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交接工作,减少交接带来的档案管理问题。
(二)加强档案室工作的规范化1.规范化的档案整理。档案在建立之前需要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完成档案的收集工作,把各个部门形成的有价
值的档案资料收集带档案室中,进行集中的存放,为实现档案室的科学管理打下基础,对归档的文件资料要做好严格各方面的审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其次,规范化的档案整理工作,按照档案的内容、形式特点对档案进行分类处理、系统排列、基本编目,实现库藏档案的科学组织和系统化。
2.标准化的立卷归档原则。档案的建立需要有序、完整才能有利于日后的工作需要,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就是需要卷宗具有完整性,还要查阅方便,实现档案价值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立卷归档原则,推进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坚持立卷归档的时效性、有序性、完整性,才能建立完善的工作秩序,科学、合理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档案室人员素质的标准化 建设
档案管理的关键点在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档案管理是一件十分认真、严肃的事情,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有扎实的专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负责的工作热情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档案室
的标准化建设也是人员素质的标准化建设,只有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提供档案室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单位
的管理工作。
(一)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利用专业的知识理论,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档案的管理工作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需要档案室的管理人员不断的增加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应
付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养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素质水平,更好的为档案室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份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档案室的管理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要有工作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努力完成每一份工作,有崇高的思想,乐于服务的精神,才能做好这份工作。从根本上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对工作的热情投入到档案室的管理中来。档案室的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不断的扎实自己的工作水平,提升专业知识,将毕生的精力投入档案管理事业中。其次,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不骄不躁,谨慎、认真的完成好每一份工作,树立工作的责任心,认真负责,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提高管理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学速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步像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信息化的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便利,有效的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档
17 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