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防
临床研究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2006年12月 第12期Heahh Horizon・Medical Science Fascicule 位胎儿面对孕妇时,观察相对较困难,笔者的体会,胎儿唇面部 的显示不受头、臀位的限制,最佳检查姿势为胎儿侧卧。②胎儿 面部前方有一定的羊水池,足月胎儿及羊水过少或当胎头位置 深入盆或胎儿面部紧贴胎盘、子宫壁时,唇部结构显示 难。③ 胎儿肢体遮盖面部:碰上这种情况,可以让孕妇侧动体位或活动 后检查。④脐带压迹的图像有时和唇裂图像甚为相似,但是用 彩色多普勒显示脐带血流后不难鉴别。⑤人r}J较深可误认为上 唇正中裂,人中对应的口裂侧有上唇结节,而卜唇正中裂对应的 口裂侧j二唇结节缺失可鉴别。本文前面提到漏诊巾的1例原凶 考虑为该孕妇在能显示胎儿面部的最佳时机没有在我院检杳, 而是在足月时在我院行超声检查,而日‘该孕妇产后新牛儿仅为 溢痕型 完全唇裂,唇红缘细线样高回声仅出现轻微 陷卢像 图,或者足因为声束没仃垂直胎儿唇部而造成漏诊。 超卢检查筛查胎儿的颜面部畸形能有效控制畸形胎儿的 出生,从而减少出生缺陷,利于优生优育,且无创、价格低廉,检 盘方便快捷,对胎儿的保留与否至关重要,并为产如在选择生产 力‘式上提供审要依据,有广泛推J 一的临床虚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洪波,刘金风,王红霞,等.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超声诊断 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6):468—470. [2] 查文.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畸形的临床体会.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2004,8(1):82.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防 武梅李 红 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本溪117002)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6)12—0070一o1 5.1心脏病性质和程度的判断 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慢性心力衰竭 日益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1.1心肌损害①继发于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梗塞为主)。 ②继发于代谢障碍: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③原发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 1.2心窜负荷过重 1.2.1后负倚(压力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狭窄、肺 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1.2.2前负荷过重①瓣膜返流性疾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 动脉瓣关闭不全等;②心内外分流性疾病:如房间隔缺损,窒间隔 缺损等;③全身性血容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动静脉瘘等。 1.3其他原因缩窄性心包炎,洒精巾毒性心肌病,妊娠心肌 病等。 2心肌衰竭的诱因 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其他如心肌 感染、全身感染等。②水钠潴留:钠盐过多,输液过度过快等。 5.1.1全面收集病史、体格提供病因线索,如冠心病、心脏瓣膜 病、高JIfL 、心肌病、先心病、甲亢病等。 5.1.2二维超声心动幽(2DE)及多普勒检查是心力衰竭诊断,I I最有价值的检查。I VEF及LVESF是判断左室收缩功能和预后 时最有价值的指标。 5.1.3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影可准确测最左室容量、LVEF及 局部室壁运动。 5.1.4心脏PETCT可检验存活心肌,为介入及搭桥提供临床 依据。 5.1.5实验室检查测量血浆脑钠素(BNP)对充 性心力衰竭 的诊断有帮助。 5.2心功能不 的程度判断 5.2.1心功能分级 工级:F1常活动 心衰症状;lI级:口常活 动出现心衰症状;IlI级:低于F1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IV级:休息 时出现心衰症状。 5.2.2 6min步行试验可评价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叮预测患 者预后。6min内,步行距离在426—550m之问为轻度心衰,步行 ③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等。④体力过劳,情绪激动,环境气候的 急剧变化等。⑤心脏负荷增加:如妊娠、分娩等。⑥心衰治疗不 当:如洋地黄,利尿剂等不适当减药或停药等。⑦合并有甲亢、 贫血、肺栓塞等。 3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①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② 距离150—425m为中度心衰,步行距离<150m为重度心衰。 6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①左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需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相 鉴别。②右心衰与肺栓塞、肾性水肿、心包疾患及肝硬化引起的 水肿相鉴别。 7心力衰竭的预防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生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③收 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4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4.1左心衰 4.1.1肺循环淤血的症状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 7.1防止初始时心肌损伤冠心病、高血压是导致心裘最常见 的病因, 极控制血压、I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冈素可以降低 心力衰竭危险。 7.2防止 t;,/I/t进一步损伤急性 L,tlIL梗死期 ,溶栓治疗或冠 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可以使缺血心肌得到 灌注,挽救心肌损害, 缩小梗死范围,降低死亡率和发生心衰的危险,住心肌梗死急性 期,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或B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 再梗死或死亡的危险性,尤其是心肌梗死伴有心 衰竭的患者。 7.3防If=心肌损伤后的恶化近年来,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均 证实:已有左室功能 全,小沦是否伴有症状,应用ACEI均能减 慢和逆转心室重塑,减少发生严重心 衰竭和死亡的危险。 综上所述,积极控制血 、血脂、血糖,减少高血j卡、冠心病、 糖尿病等致心衰的原发病才能有效预防心衰的发生。在我国控 制A组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预防风湿热和瓣膜性心脏病,防止 酒精中毒性心脏病亦是预防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 问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②咳嗽、咳痰和咯血。 4.1.2低心排的症状表现为乏力、疲倦、头昏、心悸、肾功能 小全、少尿等。 4.1.3体征心脏扩大、心脏杂音。舒张期奔马律、肺部罗音、 交替脉等。 4.2右心衰 4.2.1体循环淤『f『L的症状症状。 恶心、呕Ⅱ 、腹胀等胃肠疲乏淤血 4.2.2体征颈静脉充盈、肝大、水肿等。 5心力衰竭的诊断 一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