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书》导学案1
语文 学科新课程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 年级 五年学 课语文 级 科 题 神奇的书 任课 教师 郭青青 课型 新课 课时 2 授课时间 教材 分析 《神奇的书》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 4 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态,乐于表达。教学设计时力求做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带着自己提出的疑问,去读书,去探究,去研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1、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能发现自己不懂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能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字义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仿照前两个小节再写一段,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有感情的朗读诗句,背诵全诗。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难点:1、了解诗歌语言风格,学习表达方法。 2、仿照前两个小节再写两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1、有关美国作家狄金森的资料。 2、了解自己的读书喜好,结合实例理解诗句。 设计 理念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1
教学环时节 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 谈话 导入, 质疑 激趣。 4 分钟 二、 问题 引领, 深切 领悟。 20 分 钟 1、请同学们把目光投向大屏幕!这是谁说的?告诉我们1、说出作者、谈读什么? 完名言感受。 2、这些名言警 1、出示名言——“书是句在赞美书的 同时,还说明2、汇报自己积累的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对我们每一有关书的名言警 个人都很重句。 2、学生汇报自己积累的要!3、美国诗人狄 有关书的名言警句。 金森也被书深 深吸引,写下 了一首有关书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 的诗歌。 4、(书写长板 书课题)相信4、齐读课题,书写随着深入学长板书。 习,大家就会对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交流导读单生成问题: 1、小组合作讨论完问题一:为什说书是神奇成问题生成单上的的?(8分钟) 问题。 1、引导,重点2、强化时间意识。 点拨、突破。 【设计意图:本层问题二:为什么说书“装 次的教学采用自主老师巡回指合作探究的模式,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2、导,适时点拨。 让学生在质疑之后美丽”? (6分钟) 分工合作解决疑 难,从而读懂课文 的主要内容。在汇 3、强化时间意报交流中,学生以 识。 简驱繁,突破难点,问题三:诗中运用了哪些 畅所欲言。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谈理解—再读文,(5分钟)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 解、感悟。】 2
三、 拓展 延伸, 升华 感情。 四、 总结 归纳。 10 分钟 6 分 钟 五、拓展训练,提升能力。 教反 1、你读过哪些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大家都对书1、谈读书感受。 有着深刻的认 识和体会!现 在,请同学们2、学生进行仿写,问题四:拿起手中的神奇拿起手中的神抒发对书的感情。 之笔,仿照前两节再写两奇之笔,仿照 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前两节再写两 节,抒发你对3、交流点评,自我 书的感情。 修改。 3、交流点评。 1、读书是我们 变得豁达、变 得高尚,让我1、学科长板书: 1、总结全文。 们思想逐渐深与书为友, 2、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刻,目光更加快乐成长。 3、评选明星小组、个人!深远;让我们2、有感情的背诵课——颁奖——大屏幕 继续多读书、文。 读好书,与书 为友,在书的3、评选明星小组、陪伴下快乐生个人,激励自己不活,健康成长! 断进步。 3、评选明星小组、个人, 完成“训练——评价单” 学 思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