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是人文关怀
小学班主任一班 温馨港湾 周文杰
看到题目中的“人文关怀”却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实际情况我这样理解,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一句话就是对人的尊重、爱护、关心。即得到社会的尊重,学校的爱护,家人的关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十六字目标。我县去年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用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我个人认为,领导在抓师德、师能共同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心教师的生活,加强对女教师的人文关怀,增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在父母们一代人的眼中,教师风吹不着,日晒不着,是一个既轻闲又稳定的工作。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现在从小学到到高中都强调升学率,无形中给了教师巨大的职业压力,而且为达到目标需要长期的情感付出、时间付出,重压之下我们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心理枯竭。根据调查统计,大夫、教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在职业压力中排前四位。我通过和我认识的教师交流,发现教师中感觉压力比较大、非常大的教师占总人数的67.5%。
我们坐下来静思,引发我们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问题、社会及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问题,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适应问题,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工资待遇低)等等,使我们教师在事业上、生活上倍感压力沉重。 其实,教师和普通人一样,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满足了教师的需要,就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 给教师主人般的尊重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在情绪上,教师需要学校关心尊重,需要有安全感,需要对自己的职业有着美好的归属感。希望学校广泛听取教师的建议,接受海纳百川的谏言,尤其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措施,都要让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为学校决策的依据,把教师的心愿当作决策的目的,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因此在关注教师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不能失去对教师个体价值的尊重。
二、给予教师交流的平台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体力付出。很多教师
从教一些年后多感到身心疲惫。因此,要深深地理解教师工作负担之重,一定要善待教师,为教师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减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而像国培这样的培训活动及教师大量的阅读关于教育观念书籍的活动,正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这样交流的平台,不仅能补充知识与理念上的能量,同时给教师进行了心理辅导,为自我减压,建立阳光的心态,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了环境。
三、 给予教师成功的赏识
当教师取得成绩时,学校要肯定教师的成绩,赏识教师的进步,这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空前高涨。但偶尔的失败也需要赏识,而面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学校应给予积极的帮助,理解教师的过错,其实也为教师的工作创设了宽松的环境。
四、给予教师家人般的关爱
教师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是常人,则允许教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有时有情绪,有时对学校的工作不满意,有时和学生急躁,甚至有时和个别家长发生一点冲突都是正常的,因为教师也是人,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思想上的关怀。每当节假日时,学校给予教师精神上的关怀外,最好在工资待遇、福利上也能多为教师着想,关心教师是身体健康,能切实为教师每年做一次全身的健康检查。
想到的就这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