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监测规范及操作手册

来源:化拓教育网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监测规范及操作手册

筛选指征:

在ICU 病房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超过48小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或低血压的患者,儿童患者出现低体温者。 处置方法:

临床医护人员送检微生物学标本。

感控人员填写《 ICU-CR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表》 送检方法:

临床医生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

1、保留情况:采取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并做好标记,另外的一套则从导管中心或VAP隔膜无菌采获,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不>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

2、不保留情况:从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尖端或近心端交付实验室进行Maki 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或者定量培养(following Vortex或超声降解)。 采血方法:

1、消毒:

• • •

采血者用速干乙醇消毒液洗手

75%的乙醇消毒培养瓶的橡胶塞,待干60秒。

用安尔碘(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60秒钟才能进行穿刺。

2、 两个部位采血时间接近(不>5分钟)。

3、 每瓶采血10mL,尽量保证两套血培养采血达40mL,提高阳性检出率。

4、 采血后,血培养瓶应尽快送至微生物实验室。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室温放置不能超过

12小时。

实验室工作流程:

• • •

血培养孵育时间5天。 第4天早晨进行早期阴性报告 报告内容:血培养第四天,阴性。 注:如无阳性,不再重复阴性报告 •

阳性标本进行早期涂片、镜检,早期阳性报告, 转种,进一步鉴定、药敏试验,报告最终鉴定药敏结果。

诊断标准

保留导管者结果解释:

– 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种菌:(1)如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2)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报阳时间比来自外周静脉的早120分钟:提示为CRBSI(报阳时间差异小于120分钟,但耐药谱一致,同时缺乏其它感染证据,也可能提示为CRBSI);(3)来自导管血培养的细菌数量为至少5倍于外周静脉血培养,如果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用于手工定量血培养系统)

– 如果仅是来自导管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可能为定植菌或采集血标本时污染

– 如果仅是来自外周静脉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在缺乏其它感染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 如果两套血培养为阴性:不是CRBSI 导管 + + + - •

外周静脉

+ + - -

导管较外周报阳快120分钟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条件

结果判断 CRBSI可能 提示为CRBSI 不能确定 不是CRBSI

已拨除导管结果解释:

–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且导管末梢培养阳性,根据鉴定和药敏谱提示两种培养为同种菌:提示可能为CRBSI

–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末梢培养阴性:如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且缺乏其它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确认可能要求额外的血培养阳性结果且是同种菌

– 如果血培养为阴性而导管末梢培养为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菌,不是CRBSI – 如果两套血培养和导管末梢培养均为阴性:不是CRBSI 导管尖端 外周静脉1 外周静脉2

+ + - - + -

+ + + + - -

+ - - + - -

CRBSI可能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且缺乏其它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 导管定植菌 不是CRBSI

结果判断

流程图:

带有中心 静脉导管1发热,T≥38℃,寒战和/或低血压,<1岁的患者T<37℃ 的ICU患2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渗出物/弥漫性红斑 者和转出3 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红斑(排除理化因素) ICU<48h 的患者 管床护士每4h观察穿刺部位,若

发现以上疑似情况 通知感控护士和主管医生,提示医生填写“培养申请单”,感控护士填写

《 ICU-CRBSI病人目标监测日常记录》

在患者寒战或发热时采血

医师首先判断导管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性。按导管保

留与否分别采用不同的送检方法 1、手清洁:无明显污染使用速干 乙醇消毒液洗手 保留导管 拔除导管: 2、血培养瓶口消毒:75%乙醇消毒外周V血1份,中2个外周V血、导 一遍,待干60 s 心V血1份 管尖端5cm 3、抽血部位皮肤消毒:0.5%聚维 酮碘,待干60s 4、采血量:每瓶10毫升

送化验室,室温放

置不超过12h

实验室提供培养结果 临床医师根据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为 CRBSI 阳性,涂片,镜检报病程记录 阴性,报告 告;提供最终鉴定药 护理记录 敏报告

监测数据的分析:

1-2位培训过的感控科专职人员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到ICU收集登记数据,同时观察与感染有关的因素 1、每天由感控人员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2位感控人员交换录入数据,便于相互校对)。 2、每月小结,找出不足,及时改正。 3、每3个月得出CRBSI率,并召开座谈会与科室进行交流,给予合理建议 统计项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数 No. of CA-BSI ICU带管患者住院总天数 Patient days ICU带管患者总插管天数CVC days 感染率 Infection rates 导管使用率 DU ratios

导管天数 导管使用率= 患者天数 CRBSI感染数 感染率= 中心静脉导管天数 疑似病例送检例数 标本送检率= 疑似病例数 疑似病例正确送检例数 标本合格率= 备注:

疑似病例送检例数 ×100% ×1000‰ ×1000‰

×100% 1、对参与项目监测ICU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美国CDC的CRBSI定义标准。 2、使用海报,宣传手册和卡片,利于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数据准确收集。

(来源:卫生部-亚太感染控制学会合作项目ICCP)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