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卫生统计学试题库

来源:化拓教育网
《卫生统计学》习题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D、减少样本的偏性

2、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全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问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变异系数的数值(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一定比标准差小

4、对于同一组资料,哪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 ) A、方差 B、总体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数

5、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 ) A、A、应同时选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 B、B、应同时选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C、C、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 D、D、以上都不正确

6、某医院的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 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标化发病率

7、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 A、有相关关系 B、有数量关系 C、有伴随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观察某地90年至2000年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摩托车数量的关系,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散点图 D、线图 9、

x表示( )

A、总体均数标准误 B、总体均数离散程度 C、总体标准差 D 、反映以固定n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10、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 )

A、A、中心位置左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B、B、中心位置右移,但分布曲线相同 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高

C、C、中心位置不变,但分布曲线峰低,两侧较伸展 11、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随机抽样,有95%的样本均数在下述范围内( ) A、

x2.58Sx B、

x1.96Sx C、

2.58x D、

1.96x

12.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 ) A、调查研究 B、社区干预试验 C、临床试验 D、实验研究

13、配伍组设计中,同一配伍组中的各个观察个体要求( ) A、是同一个个体 B、给予相同的处理 C、相互间差别越大越大越好

D、D、除处理因素外,其它已知或可能影响观察指标的因素和条件都相同或相近

14、观察儿童智力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团图 D、散点图

15、可看作服从二项分布。

A、A、简单随机抽样检查n人中甲型肝炎患者数

B、B、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每一人群中甲型肝炎患者数 C、C、按户随机抽样调查每户中甲型肝炎患者数

D、D、按学生班级抽查一个班级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数

16、甲乙两地同一年的婴儿死亡率的比较( )

A、A、不必考虑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B、应作卡方检验 C、C、应作年龄标准化 D、以上都不对

17、简单随机抽样研究2000年年底肺结核患病率时( ) A、A、不能用二项分布理论来计算总体肺结核患病率的可信区间 B、B、可以用二项分布理论分析样本率与总体率的差别

C、C、尽管是随机抽样,因为肺结核会传染,样本中患者数X也不会是二项分布 D、D、患病率是一种率,不是比例,所以不能用二项分布理论来作分析

18、某地某年的总和生育率反映该地( ) A、A、平均每千现有妇女的生育总数 B、B、育龄妇女实际的生育率水平 C、C、平均每千育龄妇女的已生育数 D、D、育龄妇女标化了的生育水平

19、用人口金字塔可以描述人口性别年龄分布状况,但不可仅用作图。( ) A、A、各性别年龄组人口数对总人口数的比例

B、B、分性别分年龄组的人口数 C、各年龄组分性别的人口数 D、分性别计算的各年龄组人口构成比 20、分别以1964年男女标准化人口对上海市2000年男女性肺癌死亡率作直接法标准化,结果是( )

A、A、不能判断标准化率比粗率高还是低 B、B、女性标准化率比粗率高

C、C、男女肺癌标准化死亡率都比粗率高 D、D、男女肺癌标准化死亡率都比粗率低

21、婴儿死亡率作为一个地区居民健康状况重要指标的主要理由之一是( ) A、A、反映居民的健康水平和死亡率高低比较敏感 B、B、通过一次调查就可算得,比较方便 C、C、所获得的数据比较正确 D、D、抽样误差比较小

22、一个地区某病死因顺位提前则说明( ) A、该病死亡数增多 B、该病死亡率增高 C、该病死因构成比增大 D、以上都不对

23、寿命表中5岁尚存人数与人口死亡率有关。 A、5岁组 B、5岁以前各组 C、6岁以后各组 D、5岁以后各组

24、下面4个指标中最能反映某年、某病预防工作水平的是(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病死率

25、下面4个指标中最能反映某年某病对居民生命危害程度指标的是( ) A、死亡率 B、病死率 C、1年生存率 D、死亡年龄构成比

26、随机事件一般是指( ) A、A、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 B、B、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

C、发生的概率很小(如P<0.05)

D、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其发生的概率 0< P < 1

27、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A、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B、B、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C、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总体特征 D、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28、参数是指( )

A、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C、样本的统计指标式 C、样本的总和

29、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 )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间断性资料

30、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 治疗人数 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资料 D、个体资料

31、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万/mm3,产生此标准差的原因主要是:

A、个体差异 B、抽样误差 C、测量误差 D、以上都不对

32、比较同一组儿童身高和体重两项指标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为( )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33、变异系数的数值( )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大于1,也可小于1 D、以上都不对

34、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何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 )

A、算术平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35、有人根据某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 ) A、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B、B、大约69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C、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D、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36、下列哪项指标的计算没有考虑到每一个观察值( )

A、样本标准差 B、变异系数 C、总体方差 D、四分位数间距

37、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 D、百分位数

38、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列哪个指标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 D、百分位数

39、关于标准差,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A、A、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B、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均数的大小 C、C、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D、不会小于算术平均数

40、一组变量的标准差将( )

A、A、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大而增大 B、B、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大而增大 C、C、随变量值的个数n的增加而减少 D、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41、对于一组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若对每一个个体同减去一个不为零的数,则( )

A、均数、标准差均不变 B、均数变、标准差不变 C、均数、标准差均变 D、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42、描述一组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特征时( )

A、应选用X B、应选用S C、同时选用M,Q

D、根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集中、离散趋势指标

43、关于四分位数间距,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适用条件同中位数 B、反映数值变量资料的离散趋势 C、考虑了每个变量值的变异情况 D、较极差稳定

44、下列哪一项描述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 )

A、曲线位于横轴上方均数处最高 B、以零为中心,左右对称 C、均数为其位置参数 D、标准差为其变异度参数

45、成年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

A、相对比 B、构成比 C、流行率 D、都不对

46、收集某医院的资料,计算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 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患病率 26、观察意外死亡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条图 B、普通线图 C、圆图 D、半对数线图

47、观察甲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团图 D、普通线图

48、观察各种死因造成死亡的比重,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团图 D、普通线图

49、观察儿童智力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圆图 D、散点图

50、比较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宜选择的图形为( )

A、直方图 B、直条图 C、圆图 D、普通线图

51、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人员红细胞数(万/mm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的区间(414.1-1.96×42.8,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的( )。 A、99%正常值范围 B、95%正常值范围 C、99%置信区间 D、95%置信区间 52、为了直观地比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一组乳癌患者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测值的变异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是( ) A、标准差 B、标准误 C、相关系数 D、变异系数

53、某地5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定度为1:20、1:40、1:80、1:160 、1:320。为求平均滴定度,最好选用:( )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众数

54、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措施:( ) A、提高显著性水平 B、增加样本含量 C、降低实验误差 D、增加人员和设备

55、某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流行,甲地发病300人,乙地发病250人。问该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发病率P谁大谁小。(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大小关系不明

56、某县调查10岁男童身高:X1=125.62cm,S1=5.01cm;

体重 X2= 23.92Kg,S2=2.82Kg。直观判断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何者为大,其结论应当是:( )

A、 A、 身高的离散程度大于体重的; B、与A相反 C、 C、 两者离散度相等 D、无法判定

57、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58、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应该是:( )

A、 A、 n1+n2 B、n1+n2 -1 C、n1+n2 +1 D、n1+n2 -2

59、不同地区水中平均碘含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的资料如下:

地区编号: 1 2 3 4 . . . . . . 17

碘含量: 10.0 2.0 2.5 3.5 . . . . . . 24.5 患病率: 40.5 37.7 39.0 20.0 . . . . . . 0.0

60、为了通过测定碘含量来预测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应选用:(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正常值范围 D、均不对

61、已知甲药的疗效不会低于乙药,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甲药的疗效是否明显地优于乙药,此时应选用:( )

A、t检验 B、单侧检验 C、卡方检验 D、双侧检验

62、寿命表中死亡概率5q10是指( )

A、5岁者今后10年内死亡的概率 B、10岁者今后5年内死亡的概率

C、5~10岁者今后1年内死亡的概率 D、10~15岁者今后1年内死亡的概率

63、寿命表中的生存人数l0( )

A、可以是任何一个假定的人数 B、必须是10万

C、应该是今年的出生数 D、是指0岁组实际人口数

64、衡量一个地区防治结核病总成绩,用该病的( )更好。 A、病死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死亡率

65、某地算出2001年期望寿命为75岁,意思是( ) A、 A、 2001年的实际人群平均可活75岁 B、 B、 2001年出生的人平均可以活75岁

C、 C、 刚出生者按2001年的死亡水平期望可活75岁 D、 D、 2001年死亡者平均活了75岁

66、用寿命表法计算某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失访率较高时,( )。 A、 A、 也不影响所算得的生存率 B、 B、 算得的生存率一定偏高

C、 C、 5年生存率会高于4年生存率 D、 D、 算得的生存率可能有偏

67、下面4点中不属于直接法计算生存率缺点的是( ) A、 A、 没有充分利用随访资料所提供的信息 B、 B、 不能用于在大样本资料的生存率计算 C、 C、 n+1年的生存率会大于n年的生存率

D、 D、 随访不满n年的病例不能参加计算n年生存率 68、( ),可以用死亡率估计发病率。 A、 A、 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B、 B、 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C、 C、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D、 D、 病死率接近1的疾病

69、一批病人在199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做手术,在2001年初获得随亡资料,( )。

A、 A、 用直接法不能计算10年生存率

B、 B、 用寿命表法算犁5年生存率不反映近2年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C、 C、 用直接法和用寿命表法算得的5年生存率相等 D、 D、 此时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优于用直接法

70、直接法算得的5年生存率( )。 A、 A、 可以等于1

B、 B、 不会高于4年生存率

C、 C、 能反映近5年内的治疗水平 D、 D、 不会高于6年生存率

71、总生育率是指( )。 A、 A、 活产数对总人口数之比 B、 B、 活产数对总妇女数之比 C、 C、 活产数对育龄妇女数之比

D、 D、 活产数对已婚育龄妇女数之比

72、终生生育率说明( )。 A、 A、 一批妇女实际生育水平

B、 B、 目前各年龄妇女的生育水平 C、 C、 各年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水平 D、 D、 全人口平均每人生育水平

73、总和生育率是指( )。 A、 A、 每岁一组的生育率之和 B、 B、 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

C、 C、 一批妇女一生的实际生育率 D、 D、 各年份生育率之和

74、粗再生育率是指( )。 A、 A、 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B、 B、 以女婴为分子的生育率 C、 C、 只计算女婴的总和生育率 D、 D、 以总人口为分母的生育率

75、净再生育率是指( )。

A、 A、 能替代母亲一代执行生育职能的女婴数 B、 B、 去除婴儿死亡后的生育率 C、 C、 只考虑常住户口的生育率 D、 D、 只考虑合法夫妻的生育率

76、对于标准正态分布变量,( )范围内有90%变量值。

A、0~1.96 B、-1.96~1.96 C、-1.64~∞ D、-1.64~1.64

77、利用一次横断面调查资料,描述职业和肝炎患病率关系应该用( )。 A、散点图 B、直方图 C、直条图 D、圆图

78、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越大,则理论上( )越小。 A、 A、 样本标准差 B、 B、 中位数

C、 C、 标准差的抽样误差 D、 D、 第95百分位数

79、在某个连续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变量是X,( ),理论上样本均数的分布很快趋向正态分布。

A、 A、 X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 B、 B、 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大小n增大 C、 C、 n不变,随样本个数k增多

D、 D、 X不服从正态分布,随样本个数k增多

80、血清滴度(X)资料常用几何均数表示平均水平是由于( )。 A、 A、 按等比级数分组 B、 B、 X近似正态分布

C、 C、 lg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 D、 D、 X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 81、计算几何均数G时,用常用对数lgX与用自然对数lnX所得计算结果( )。 A、一样 B、不一样

C、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 D、可能相差较大,只能用lgX

8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 )。 A、 A、 抽样误差更大

B、 B、 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 C、 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D、 D、 更适用于分布不明及偏态分布资料

83、比较连续分布数据的离散度,( ) A、 A、 单位相同时根本不能用CV

B、 B、 单位相同均数据相差较大时根本不能用 C、 C、 s表示绝对离散度,CV表示相对离散度 D、 D、 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都是一样的

84、标准正态分布是指( )。

A、N(μ,σ) B、N(0,0) C、N(1,1) D、N(0,1)

85、以中位数表示集中趋势,( )资料。 A、A、不能用于正态分布的

B、B、不能用于严重偏态的连续分布的 C、C、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

D、D、可用于任何一种属性(分类)

86、描述年龄(分10组)与疗效(有效、无效)的关系,应画( )。 A、线图 B、圆图 C、直方图 D、百分条图

87、直方图可用于( )。

A、A、2001年5种疾病发病率比较 B、B、10个年龄组患病率比较 C、C、身高和患病率的关系分析

D、D、描述O型血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

88、下列表示离散趋势的指标中,( )没有单位(量纲)。 A、A、标准差 B、B、极差

C、C、变异系数

D、D、四分位数间距

89、实际工作中,两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要求数据近似正态分布及( A、A、两样本均数相差不太大 B、B、两组例数不能相差太多 C、C、两样本方差相近

D、D、两组数据标准误相近

90、减小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行的方法之一是( )。 A、A、严格执行随机抽样 B、B、增大样本含量 C、C、设立对照

D、D、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

91、增大样本含量,理论上可使( )更小。 A、A、均数的抽样误差 B、B、样本中位数 C、C、样本极差 D、D、样本标准差

92、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其他条件不变,样本含量越大,则( )。 A、A、样本标准差越大 B、B、样本标准差越小

C、C、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窄

。) D、D、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越宽

93、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t值( )。 A、A、变小 B、B、变大 C、C、不变

D、D、变小或变大

94、下列有关配对设计的差值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配对t检验)与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简称成组t检验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A、对于配对设计的资料,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

B、B、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C、C、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检验

D、D、作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的统计设计类型而定

95、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中,P值与α值中,( )。 A、A、α值是研究者指定的 B、B、P值是研究者指定的

C、C、两者意义相同,数值不同 D、D、两者意义相同,数值相同

96、抽样研究男女性的下列指标差别,若( ),应作双侧假设检验。 A、A、已知女性的平均肺活量比男性小

B、B、已知女性的平均白细胞数与男性相同 C、C、不知男女性血小板平均数是否相同 D、D、已知女性的血红蛋白量不比男性高

97、由于两个独立样本计算得两个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 A、A、如果两个可信区间有重叠,可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 B、B、如果两个可信区间有重叠,可认为两样本均数差别有统计意义

C、C、如果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两个总体均数之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 D、D、如果两样本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两个总体均数之差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

98、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统计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

A、A、控制第一类错误概率的大小 B、B、可以消除第一类错误

C、C、控制第二类错误概率的大小 D、D、可以消除第二类错误

99、在两变量X1和X2的配对t检验中,差数的( )。

A、A、总体均数就是总体均数之差

B、B、方差就是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C、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一定包含0 D、D、均数的方差是0

100、在研究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的配对t检验中,要求( )。 A、A、两组的样本方差相等 B、B、数据呈双变量正态分布 C、C、差数d服从正态分布 D、D、差数d的方差等于0

二、名词解释:

1、1、总和生育率 2、2、检验效能 3、3、变量 4、4、总体

5、5、医学正常值范围 6、6、统计描述 7、7、假设检验 8、8、相关分析 9、9、非参数检验 10、患病率 11、相关系数 12、回归系数 13、发病率

14、人口金字塔 15、平均寿命 16、第一类错误 17、第二类错误 18、假设检验 19、抽样研究 20、死因顺位 21、疾病谱

22、人口自然增长率 23、婴儿死亡率 24、新生儿死亡率 25、概率

26、等级资料 27、计量资料 28、变量

29、计数资料 30、检验水准 31、参数

32、统计量 33、观察单位 34、抽样

35、抽样研究 36、P值 37、寿命表

38、育龄妇女生育率 39、粗再生育率 40、净再生育率 41、更替水平 42、终身生育率 43、统计推断 44、标准化法 45、二项分布 46、泊松分布 47、正态分布 48、可信区间 49、误差

50、抽样误差 51、系统误差 52、标准误 53、标准差 54、中位数

55、直线相关分析 56、直线回归分析 57、生存率 58、变异

59、单纯随机抽样 60、分层抽样 61、系统抽样 62、整群抽样 63、统计表 64、统计图 65、动态数列 66、期望寿命

67、围产期死亡率 68、婴儿死亡率 69、孕产妇死亡率 70、人口自然增长率 71、平均世代数 72、根本死亡原因 73、特异度 74、敏感度

75、阳性预测值

76、阴性预测值 77、变异系数 78、偏相关系数 79、决定系数 80、生存人年数

三、简答题

1、1、正态分布有什么基本特征?有哪几个参数? 2、2、什么叫标准正态分布?

3、3、什么是正常值范围?制定正常范围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4、4、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异同点有哪些?

5、5、正态分布法与百分位数法制定正常值范围各有什么特点? 6、6、样本均数的分布有哪些基本特征?

7、7、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中的可信度和区间的宽度各说明什么? 8、8、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和t分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9、9、总体标准误和样本标准误的意义和应用有什么区别? 10、 10、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为什么要作统计检验?

11、 11、 我们班级全体男女同学的平均血压作比较,要不要作统

计检验?

12、 12、 在t检验中,如果无效假设成立,中间的95%的t值的

范围是什么?

13、 13、 T检验中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怎么决定的?为什么一般

t检验中不显示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14、 14、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P>0.05,你对此结果如

何解释?若P<0.05,又有哪些具体解释?

15、 15、 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中,什么情况下作单侧检验?

什么情况下作双侧检验? 16、 16、 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或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

验,可信区间和t检验有什么关系? 17、 17、 t检验要求什么基本条件? 18、 18、 t检验基本步骤是什么?

19、 19、 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20、 20、 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对数据有什么要求? 21、 21、 建立回归方程用的是什么方法? 22、 22、 相关系数有什么性质? 23、 23、 为什么要对样本回归系数及样本相关系数作统计检验? 24、 24、 同一批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是0.95,

能否说两方法测定结果相同? 25、 25、 回归和相关分析中的t检验是双侧的还是单侧的?其意

义是什么?

26、 26、 r和b的意义是否相同?它们的假设检验的意义是否相

同?

27、 27、 行×列表资料作χ2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28、 28、 四格表的χ2检验对数据有什么要求?

29、 29、 χ2值的校正是什么意思?怎么进行校正?

2

30、 30、 配对χ检验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要作四格表的配

对设计?

31、 31、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2、 32、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与χ2检验在应用上有哪些相同

点和不同点? 33、 33、 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中为什么要计算更极端情况的

概率?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更极端情况的概率?

34、 34、 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中怎么判断有哪些更极端的情

况?

35、 35、 哪些情况下要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

36、 36、 二项分布的定义是什么?二项分布有哪些基本性质? 37、 37、 二项分布原理可用于哪些方面的统计分析? 38、 38、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有什么联系?

39、 39、 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有什么实际意义?

40、 40、 Possion分布的定义是什么?列举几possion分布变量

的实例?

41、 41、 Possion分布有哪些基本性质?

42、 42、 应用Possion分布理论可进行哪些统计分析? 43、 43、 什么叫非参数统计方法?非参数统计方法有哪些特点? 44、 44、 对于正态分布资料,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作分析是否可以?

有何影响?

45、 45、 如何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46、 46、 为什么某年死亡者平均年龄不等于期望寿命? 47、 47、 死亡概率和死亡率的区别是什么? 48、 48、 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 49、 49、 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居民初婚者平均年龄降低,是不是可

以认为该地居民初婚年龄提前了?

50、 50、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不必考

虑人口年龄构成,对不对?为什么?

51、 51、 疾病统计有几类指标,各有什么意义? 52、 52、 反映疾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

么特点?

53、 53、 寿命表法和直接法计算生存率的优缺点是什么? 54、 54、 作生存分析应惧哪些资料?作生存率比较应该用什么方

法?

55、 55、 如何提高生存率指标的质量?

56、 56、 平均世代年数怎么计算?该指标是什么意思? 57、 57、 测量生育水平有几个指标?各指标有什么不同? 58、 58、 测量人口再生产有几个指标?各指标有什么不同? 59、 59、 人口统计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60、 60、 人口金字塔有几种典型的形状?各说明什么? 61、 61、 如何表达一批计量数据的基本特征?

62、 62、 表达中心位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几个,各适用于什

么情况,有什么优缺点?

63、 63、 标准差有何用途?

64、 64、 表示离散度的指标有哪几个,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有什

么优缺点? 65、 65、 为什么要根据数据的性质和分布来选择不同的描述集中

趋势和离散趋势的指标?

66、 66、 半对数线图的图形如何作分析?

67、 67、 如何判断一批资料是否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68、 68、 如何选择统计图?

69、 69、 对数正态分布数据如何制定正常值范围? 70、 70、 直方图和圆图在应用中有何区别? 71、 71、 如何选择正态分布法或用百分位数法制定正常值范围? 72、 72、 原始数据单位变换后,对均数和方差有什么影响? 73、 73、 如何把正态分布数据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数据?请列举

几个统计学中经常出现的标准正态分布变量。

74、 74、 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在统计方法的应用

中有什么意义?

75、 75、 均数抽样误差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实际应用?抽样误

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6、 76、 请列举几标准正态分布变量,并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的意

义。

77、 77、 正态分布、t分布与u分布有何联系与区别?

78、 78、 在作假设检验中,P值含义是什么?α的意义是什么?

P小于等于α或P大于等于α的意义是什么? 79、 79、 可信区间的含义是什么?可信区间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指

的是什么?

80、 80、 医学正常值范围与可信区间有何区别?

81、 81、 在假设检验中,无效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含义是什么?两

种假设之间有何联系?

82、 82、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检验水准的高低(如α取

0.05和0.01)是根据什么确定的?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的依据是什么?

83、 83、 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在样本均数与某个书籍总体

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中,在什么情况下用t检验,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u检验?

84、 84、 什么是配对设计(数值变量)?如何使配对研究设计得

更好? 85、 85、 何谓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何谓第二类错误?如何

控制两类错误概率的大小?

86、 86、 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期相应的总体

方差有何要求?怎么判断是否符合该要求?

87、 87、 方差不齐时,两样本均数比较应采取什么方法作假设检

验?

88、 88、 以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为例,说明假设检验中有

几种可能的统计学结论及其意义。

89、 89、 在假设检验中,如何使所得结论更可靠?

90、 90、 什么叫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91、 91、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

么? 92、 92、 何为单因素方关分析和两因素方差分析?各适用于什么

情况? 93、 93、 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分析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应用时

应注意哪些问题?

94、 94、 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有几种方法,相互间有什么关

系?

95、 95、 有人说,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无非就是做若干次

的t检验。您的看法如何?

96、 96、 方差不齐时,两小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可以通过哪些统

计方法来实现?

97、 97、 如果已知回归直线一定经过(0,0)点,该回归方程是

什么形式? 98、 98、 请解释回归分析中要求Y服从等方差的正态分布的意义

是什么? 99、 99、 对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有几种情况?各用什么统计量? 100、 100、 为什么相关回归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四、是非题

1、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最好计算几何均数以表示其平均水平。( ) 2、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用算术均数和用中位数表示平均水平都一样合理。( ) 3、理论上只有服从正态分布条件的变量的算术均数等于中位数。( )

4、少数几个数据比大部分数据大几百倍,一般不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平均水平。( )

5、数据按等比级数分组时,不管分布如何,都应该计算几何均数表示平均水平。( )

6、理论上,对于正态分布资料,总体百分位数的P5~P95和μ±1.96σ范围内都包含95%的变量值。( )

7、随机抽样就是指在抽样研究中不要主观挑选研究个体。( ) 8、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越大,则样本标准差越小。( ) 9、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比较两套变量值的离散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

10、从同一总体随机抽取的两组数据中,平均数大的组标准差也大。( ) 11、

x表示总体均数的标准误,

Sx表示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

x1.96Sx12、同一批计量数据的标准差不会比标准误大。( ) 13、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均数的95%可信区间用

表示。( )

14、即使变量X偏离正态分布,只要样本含量相当大,均数x也近似正态分布。

( )

15、用x1.96S制定出正常值范围后,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人一定是病人。( ) 16、t检验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的方法之一。( ) 17、t检验结果t=1.5,可认为两总体均数差别无统计意义。( ) 18、两次t检验都是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一次P<0.01,另一次P<0.05,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 )

19、当总体方差已知时,检验样本均数和某个已知总体均数差别有无统计意义只能用t检验。( ) 20、在配对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和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作t检验后的结论是相同的。( )

21、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方差齐性,但与正态分布相比略有偏离,样本含量都较大,因此仍可作t检验。( )

22、两组对数正态分布数据,每个数据都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再取对数据作t检验,与不除以该常数时取对数作t检验的结论是一样的。( ) 23、方差的数值可以比标准差小。( ) 24、方差齐性检验中的F值是两个标准差之比。( )

25、t检验可用于同一批对象的身高与体重均数差别的统计检验。( ) 26、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统计检验,若可作方差分析,则也可作t检验。( ) 27、方差分析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无数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的统计方法。( )

28、方差分析时要求各组的样本方差相左不大。( ) 29、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中要求各组均数相差不大。( ) 30、均方就是方差。( )

31、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统计效能总是一样的。( ) 32、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法也可用于完全随机设计资料,这样可提高统计效能。( )

33、4个均数作差别的统计检验,可以分别作两两比较的6次t检验以作详细分析。( )

34、如果把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法作分析,前者的区组SS+误差SS等于后者的组内SS。( )

35、随机区组方差分析中,只有当区组间差别的F检验结果P>0.05时,处理组部差别的F检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 36、回归系数越大,两变量的数量关系越密切。( ) 37、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样本回归系数小于零,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 ) 38、对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同一样本的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与零的差别的统计检验结论一致。( )

39、样本相关系数r=0.8,就可认为两变量相关非常密切。( ) 40、建立了回归方程,且b有统计意义,就可认为两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 ) 41、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患病率也是一种比例。( ) 42、比例是时点指标,率是时期指标。( )

43、要消除甲乙两地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而对两总的死亡率作比较,可以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后再作比较。( )

44、同一地方30年来肺癌死亡率比较,要研究是否肺癌致病因子在增强,应该

用同一标准人口对10年来的肺癌死亡率分别作标化。( )

2

45、3个医院的门诊疾病构成作比较不可作χ检验。( ) 46、用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甲组400人,乙组4人,治愈数分别为40人和0人,

2

要研究两药疗效差别,不可作χ检验。( )

47、四格表资料作χ2检验,四个格子里都不可以是百分比。( ) 48、有理论数小于1时,3行4列的表也不能直接作χ2检验。( ) 49、5个比例的差别作χ2检验,P<0.05可认为总体比例各不相等。( ) 50、总例数等于60,理论数都大于5的四格表,对两个比例的差别作统计检验,不可用确切概率法。( )

51、对智能发育迟缓与智能发育正常的儿童年配对调查,都查阅出生记录以确定

2

分娩过程中婴儿有无缺氧和窒息,作配对χ检验,若P<0.05,可认为儿童智能发育迟缓与出生时缺氧窒息有关。( )

52、四格表资料作确切概率法检验,有理论数较小时,近似得不很好,也要作校正。( )

53、对3个地区居民的血型构成作抽样调查后研究其差别,若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大于1,其余都大于5,可用校正χ2检验。( )

54、在某特征比例为π的总体里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固定时,样本中该特征阳性个体数就服从二项分布。( )

55、总体比例越接近100%,在该总体随机抽样所得样本比例越接近正态分布。( )

总体比例的95%可信区间都应该用公式P±1.96Sp计算。( ) 56、两样本比例的差别的确切概率法检验是用二项分布原理计算概率的精确方法。( )

57、没有传染性的疾病在某个社区内各户的分布都呈二项分布。( )

58、Possion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05,就证明该事物的分布是随机的。( )

59、把某肿瘤新发病例的居住点画在一张地图上,把地图划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小方格后作Possion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结果P<0.01,可认为此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不随机,可能有传染性。( )

60、发病率很低的某肿瘤两样本发病率的比较,可考虑用possion分布的正态近似法。( )

61、没有传染性的罕见病在人群中呈Possion分布。( ) 62、计算Possion分布的概率可用于某罕见事件样本数和一个已知总体无数差别的统计检验。( )

63、非参数统计方法不对特定分布的参数作统计推断,但仍要求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

64、正态分布资料也可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作分析,但平均统计效能偏低。( ) 65、两组资料比较时,秩和检验与t检验的无效假设是一样的。( ) 66、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疗效(优、良、中、差)的差别,可用秩和检验。( ) 67、对等级相关系数作假设检验,查表时自由度为n-2。( )

68、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中,对差值相等且符号一致的两个或多个差值编秩时,可以不算平均秩次。( )

69、等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 ) 70、等级相关系数的大小不可以反映两个现象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

71、老龄化人口是指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数的10%以上。( ) 72、扶养比是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 73、生育率与人口性别构成无关,与年龄构成也无关。( ) 74、寿命表中0岁期望寿命一定比1岁期望寿命高。( ) 75、死因顺位下降的疾病,死亡率也可以是升高的。( ) 76、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的某病发病率比较时,不必标准化。( ) 77、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中途失访者的信息不能利用。( ) 78、因素和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可用相关分析来确定。( ) 79、用直接法算得的生存率比较可用Logrank检验。( ) 80、用寿命表法计算的生存率没有误差。( ) 81、同一群人同一年的生育率一定高于出生率。( ) 82、人口总数变化要考虑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两方面。( ) 83、如果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人口总数就保持不变。( ) 84、出生数就是活产数。( )

85、育龄妇女是指15~49岁的妇女总数。( )

86、在同一连续分布总体中作随机抽样,理论上样本均数越大,则样本标准差越大。( ) 87、在同一连续分布总体中作随机抽样,理论上样本含量越大,样本标准差越小。( )

88、对称分布就是正态分布。( )

89、从同一连续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政府上样本含量越大,则样本极差越大。( )

90、样本中位数不受样本中的极端值影响。( )

91、正态分布资料也可用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中心位置)。( ) 92、分组的连续分布资料,计算百分位数要求组距相等。( )

93、对于连续分布资料,单位相同时,也可用变异系数比较两个变量的相对离散度。( )

94、从同一连续分布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越大,理论上从样本算得的变异系数越小。( )

95、对于计量数据,不应按分组方式决定是否计算几何均数。( ) 96、若男女儿童平均身高接近,可用标准差来比较其绝对离散度。( ) 97、四分位数间距也是描述连续分布数据离散度的指标。( ) 98、自由度等于无穷大时的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 99、标准正态分布常用N(0,1)表示。( )

100、严格地说,正态分布一定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

五、计算分析题

1、1、某卫生防疫站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

抑制抗体滴度资料如下:求其平均滴度。 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合计

例 数 2 6 5 10 4 2 1 30

2、从某地20岁男青年中随机抽查120名,根据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算得身高X(厘米)为166.064.95,体重Y(公斤)为53.724.47。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适当统计指标直观判断两者离散程度的大小;

(2)(2)该地区全部20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是多少(P=0.95)?

(3)(3)从该地区任抽一名20岁男青年,测得他的体重为70公斤,问能否怀

疑他的体重异常(P=0.99)?

3、以下是101名30—49岁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测定值的频数表,请据此资料:A、选用适当的统计指标对此资料进行描述。B、求该地30—49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醇的正常值范围。C、估计该地30—49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小于4.5(mmol/L)的概率。

某地101名30—49岁正常

成年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mol/L)测定值

血总胆固醇 频数 2.5--- 1 3.0--- 8 3.5--- 9 4.0--- 23 4.5--- 25 5.0--- 17 5.5-- 9 6.0-- 6 6.5-- 2 7.0-- 1 合计 101

4、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试计算均数和中位数,何者代表性较好。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ug/L)频数表

尿汞值 例数 尿汞值 例数 尿汞值 例数 0--- 49 24-- 16 48-- 3 4-- 27 28-- 9 52-- --- 8-- 58 32-- 9 56-- 2 12-- 50 36-- 4 60-- --- 16-- 45 40-- 5 64-- --- 20-- 22 44-- --- 68-- 1

5、下表为10例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经手术前后的血催乳素浓度,试分别求术前、术后的均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应以何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数据的变异情况?

能说明手术前的变异大吗?为什么?

手术前后患者血催乳素浓度(ug/mL)

血催乳素浓度 血催乳素浓度

例号 例号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1 276 41 6 266 43 2 880 110 7 500 25 3 1600 280 8 1700 300 4 324 61 9 500 215 5 398 105 10 220 92

6、假定5岁男童的体重服从正态分布,平均体重19.5kg,标准差2.3kg。

若随机抽查一5岁男童的体重,计算概率:

A、 A、 体重小于16.1kg; B、 B、 其体重大于22.9kg;

C、 C、 其体重在16.1kg到22.9kg之间。

7、某大学入学女生120人的平均体重为48.5kg,标准差为5.5kg,若体重近似正态分布,请问:

A、 A、 体重大于等于55kg的比例是多少? B、 B、 体重小于等于45kg的比例是多少? C、 C、 体重在48~58kg间的比例是多少?

8、请计算下列数据X的均数与方差及Y=lgX的均数与方差,按对数正态分布原理计算X的双侧95%的范围。

某指标的频数分布

X 1~ 2~ 3~ 4~ 5~ 6~ 7~ 8~ 9~ 10~ 频数 7 34 83 140 175 175 146 104 65 36 X 11~ 12~ 13~ 14~ 15~ 频数 18 8 3 1 1 9、某医师调查全年婴儿死亡月(日)龄,假定以30天作为1个月,得如下资料, A、 A、 应该作什么图表示这批资料。 B、 B、 计算平均存活天数和中位数。 C、 C、 计算P70、P90 婴儿死亡时间分布

死亡时间 0天~ 1天~ 3天~ 7天~ 28天~ 3月~ 6月~(12月) 人数 414 120 58 251 102 112 143 10、某医生调查了1301名20~25岁的大骨节病妇女,她们都已经有第1次月经,

记录其月经初潮年龄如下表,求其平均初潮年龄及其标准差。 大骨节病妇女的月经初潮年龄

初潮年龄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合计 例数 19 45 133 206 284 280 203 89 42 1301

11、145名食物中毒病人的潜伏期如下表,选择适应的方法求其平均潜伏期。 145名食物中毒病人的潜伏期

潜伏期 人数 0~ 17 6~ 46 12~ 38 18~ 32 24~ 6 30~ 0 36~ 4 42~48 2

12、某市20岁男学生160人的脉搏(次/分钟),经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求得样本均数为76.1,样本标准差为9.32。试估计:

A、脉搏数的95%参考值范围。B、脉搏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

13、为了研究某地黄连中小檗碱含量,随机抽查该地20份黄连中小檗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为4.35,标准差为0.20,试计算: A、 A、 总体均数的95%和99%可信区间。

B、 B、 若样本含量为200份,试计算其总体均数的95%和99%可信区间,并与

(A)相比较。

14、为了研究40岁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随机测定32位40岁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得均数为6.72mmol/L,标准差为0.88 mmol/L。请计算双侧95%参考值范围和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并说明两者所表达的意义。 15、在某项统计学实验中,在随机数字表中以第20行第10列为中心,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抽取两位数,每个方向30个,组成一个含量为120的样本。再在同一随机数字表其他起点抽取同样大小的另一样本。假定已经计算了两样本的均数、标准误以及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请根据统计学理论分析讨论两个样本的均数及可信区间之间的关系。

16、某医生用一种新药治疗贫血,以Hb为观察疗效指标,共治疗了10人,一个疗程后,Hb含量平均增加了1.2g/100ml,增加量的标准差为3.5 g/100ml。据此,该医生认为此药对贫血有效,你认为对不对?

17、某医院用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

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15分)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 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 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18、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平均心率一般为86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现有一医生测量了36名该院的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得心率均数为90次/分,标准差为7.8次/分,试问该院活动型结核患者与一般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有无差别?

19、某医院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人。甲组患者用常规治疗法,乙组患者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用一种权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测得甲组均数为75.78分,标准差为3分,乙组患者均数为89.45分,标准差为4分,问心理治疗有无效果?

20、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如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 左肾(克) 右肾(克) 1 170 150 2 155 145 3 140 105 4 115 100 5 235 222 6 125 115 7 130 120 8 145 105 9 105 125 10 145 135 11 155 150 12 110 125 13 140 150 14 145 140 15 120 90 16 130 120 17 105 100 18 95 100 19 100 90 20 105 125

21、为了研究冠心病与血总胆固醇有无关系,某医生随机收集得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请用可信区间法和t检验法作分

析。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 组 别 例数 均数 标准差 冠心病患者 45 5.68 0.87 健康人 46 4.91 0.86

22、为了研究甲乙两种麻疹疫苗作预防接种效果,随机分组的对象分别用甲乙两种麻疹疫苗作预防接种,接种后在两组随机抽查,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倒数资料如下表,问甲乙两种麻疹疫苗作预防接种效果是否相同?

注射两种麻苗后血凝抑制抗体效价 组 别 效 价

5 10 20 40 80 160 320 640

甲 组 0 2 2 8 6 1 1 0 乙 组 1 10 16 10 2 1 0 0

23、为研究黄芪对细胞中RNA代谢的影响,在人肌皮肤二倍体细胞培养上进行黄芪对尿嘧啶核苷的渗入试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 A、 A、 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B、 B、 两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两组对象的尿嘧啶核苷(cPm/6×105细胞) 组别 尿嘧啶核苷 黄芪410 380 601 304 250 146 128 191 139 289 520 220 300 组 对照417 349 500 430 848 320 590 200 230 235 763 458 组 24、为了研究铅作业与工人尿铅含量的关系,随机抽查4种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结果如下表。问4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有无差别?

4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ml/L)测定结果

铅作业组 调离铅作业组 非铅作业组 对照组 0.01 0.18 0.14 0.03 0.28 0.00 0.02 0.01 0.40 0.20 0.05 0.08 0.18 0.14 0.02 0.06 0.24 0.23 0.13 0.00 0.14 0.12 0.10 0.03 0.16 0.13 0.04 0.07 0.15 0.11 0.01 0.08

25、某医生研究有不同程度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随机抽取并测得不同程度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结果如下表所示。问四种对象血浆肾素活性均数有无差别?并请您对有不同程度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均值进行两两比较。

有不同程度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g/ml) 组别 血浆肾素活性 大量腹水 13.10 9.60 5.20 9.40 13.80 24.70 有腹水 2.30 7.50 4.60 6.70 5.80 7.20 5.00 8.90 无腹水 0.33 2.10 3.50 0.87 0.72 0.64 0.46 对照 0.00 0.41 0.52 0.74 0.64 0.83 0.65 0.45

26、维吾尔族与回族居民血型构成比资料见下表,问两民族血型分布是否相同? 维吾尔族与回族居民血型构成比调查结果

民族 血 型 构 成 比(%) 调查例数

A B O AB 维吾尔族 29.21 31.92 27.50 11.37 1513 回 族 27.23 28.34 35.94 8.49 1355

27、抽样调查某单位2839名成年人某病的发病情况,得原始资料见下表,请填补表内空白栏,并求出总发病率的95%置信区间。

某单位2839名成年人某病发病及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组 受检人数 病例数 患者构成比% 发病率% 20 --- 1045 9 30 --- 443 13 40 --- 702 91 50 --- 637 102 60 --- 12 12 合 计 2829 227

28、某部队共有1200人,在某段时间内患某病的人数有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生6人。某卫生员进行统计分析后说:经显著性检验,该病的两性发病率之间相差非常显著,由此得出结论“该病男性易得”。你对这个结论有何看法?为什么?

29某医院用新药与常规药物治疗婴幼儿贫血,将20名贫血患儿随机等分两组,分别接受两种药物治疗,测得血红蛋白增加量(g/L)见下表。问新药与常规药的疗效有无差别?

两种药物治疗婴幼儿贫血结果

治疗药物 血红蛋白增加量(g/L) 新药组 24 36 25 14 26 34 23 20 党规药组 14 18 20 15 22 24 21 25

15 27 19 23

30、根据下表数据,试比较使用含氟牙膏与使用一般牙膏的患龋率有无不同?

使用含氟牙膏与使用一般牙膏的患龋率

牙膏类型 调查人数 患龋齿人数 患龋率(%) 含氟牙膏 200 70 35 一般牙膏 100 50 50 合计 300 120 40

31、用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0名。甲法的检出率为60%,乙法的检出率为50%,甲、乙两法一致检出率为35%,试问两种方法何者为优?

32、某医院比较急性黄疸型肝炎与正常人在超声波波型上的表现,见下表。问两组肝波型不无差异?

急性黄疸型肝炎与正常人的超声波波型

波型

组别 合计

正常 可疑 较密

黄疸型肝炎 12 43 232 287 正常人 277 39 11 327 合计 289 82 243 614

33、10名20岁男青年身高(cm)与前臂长(cm)如下:

身高 170 173 160 155 173 188 178 183 180 165 前臂长 45 42 44 41 47 50 47 46 49 43

A:计算相关系数;B:对相关系数做假设检验;C:求回归方程。

34、现以仪器法与常规法测定同一批水样中COD含量的结果如下表,试求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作统计学检验。 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批水样中COD含量(mg/L) 方法 COD含量 仪器法 189 245 208 216 161 127 312 149 172 常规法 192 246 211 214 165 124 309 150 171 35、某医生研究铅作业是否会提高妇女月经异常的比例,已知一般妇女月经异常患病率为2‰,他在某地随机对185名铅作业女工作体格检查,查出月经异常者4人,问铅作业是否会提高月经异常的比例?

36、某医生研究口咽癌的治疗效果,他以直接法计算生存率,过去采用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30%,今采用综合治疗18例,生存5年以上的有11例,问综合疗法的疗效是否更好些?

37、某医生研究母婴同室是否有利于降低婴儿鹅口疮发病率,已知过去没有母婴同室时新生儿鹅口疮发病率为18.5%,今随机观察母婴同室者503例,鹅口疮发病2例,问母婴同室是否有利于降低婴儿鹅口疮发病率?

38、某医生研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否会使心跳呼吸骤停的比例升高,他了解到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比例历史上为0.03%,在某医院近2年内用纤维支气管镜在作检查中随机选取800例病人,结果有1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请你作统计分析。

39、为了研究注射针头和注射针筒高压蒸气灭菌的效果的差别,某医生随机抽查高压蒸气灭菌后检出情况如下表,问两者消毒结果有无不同? 高压蒸气灭菌后杂菌检出情况 组别 检查份数 不合格数 注射针头 15 13 注射针筒 11 4

40、某医院管理研究人员研究各科室病案利用率的差别,该医院某年全部病案的利用率为5%,而五官科的6025份病案仅有40份曾被利用,问该科病案利用率是否低于一般?

41、某医生研究某种液体中的细菌数,从该液体中随机取1ml样品接种于10个平皿中,培养后得菌落数为146,请计算平均每毫升液体所含细菌数的95%可信区间。

42、某疫苗预防接种后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考核,结果如下:接种组20万人,发病16人,对照组40万人,发病100人。问该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如何?

43、某单位用中草药进行空气消毒试验,消毒前10个平皿,消毒后10个平皿,培养后分别数得菌落数为263个和102个,问消毒效果如何?

44、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菌数不超过3个/L。现随机取1ml饮用水培养,得总菌落数120,又另随机取2L饮用水,检验得大肠菌数为8个。

A、 A、 1ml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总体平均数是否超过100? B、 B、 估计1ml饮用水中细菌总数的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C、 C、 1L饮用水中大肠菌数的总体平均数是否超过3个? D、 D、 估计1L饮用水中大肠菌数的总体平均数在什么范围?

45、某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率一般为0.0001,现改用该疫苗的新产品,试用的100

个中有1人发生异常反应,问该疫苗新产品异常反应率是否高于一般?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答案】D

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答案】B

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 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 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 【答案】D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 【答案】A

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答案】A

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 A.性别

B.病人白细胞计数 C.血型 D.疗效 E.某病感染人数

【答案】B

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 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 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

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 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 【答案】D

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答案】D

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答案】D

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 人 数: 6 40 50 85 20 1 A.线图 B.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 E.散点图 【答案】C

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答案】B

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C

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

甲疗法 乙疗法

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 轻型 40 36 90 60 54 90 重型 60 42 70 40 28 70 合计 100 78 78 100 82 82 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 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 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 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

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 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

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 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 【答案】C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

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 A.b无统计学意义 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b有统计学意义

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 E.a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C

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答案】B

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 A.P=1 B.P=0 C.P=-0.5 D.0≤P≤1

E.-0.5 【答案】D

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 【答案】C

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 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 A.配对t检验 B.成组t检验 C.成组秩和检验 D.配对秩和检验 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 【答案】A

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 A.T值越大P值越小 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 C.P值与T值毫无联系 D.T值越小P值越小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 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D.两样本方差相等 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答案】B

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A.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 B.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C.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

D.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 E.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 【答案】D

9.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______. A.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B.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C.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D.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0.比较两个率时,不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______. A.内部构成不同 B.内部构成相同 C.未知各年龄别人口数 D.缺乏各年龄别死亡人数 E.不易寻找标准人口构成 【答案】B

11.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______. A.T>1且n>40 B.T>5或n>40 C.T>5且n>40 D.1 E.T>5且n<40 【答案】C

12.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______. A.t检验 B.方差分析 C.χ2检验 D.秩和检验 E.u检验 【答案】D

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答案】C

14.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_____. 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 B.调查设计以人为对象 C.调查设计可随机分组

D.实验设计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E.以上都不对 【答案】D

15.在下述抽样调查方法中,在样本量相同的前提下,抽样误差最小的是_____.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整群抽样 【答案】C

16.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答案】C

17.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无任何处理,这种对照属于______.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相互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答案】B

18.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______. A.2,3;1 B.1.5,1.5;3 C.2,2;2 D.2.5,2.5;1 E.不参加编秩 【答案】C

19.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组样本例数相等),如果假设成立,则对样本来说:______. A.两组秩和相等

B.两组秩和的绝对值相等 C.两组秩和相差很大

D.两组秩和相差一般不会很大

E.两组秩和的差值相等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A)

一、单选题:在 A、B、C、D 和E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下划线的空格里。 (每题 1 分)

1.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_____。 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 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 E 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估计和统计推断

2. 以下_____不属于定量资料。

A. 体块指数(体重/身高 2) 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C. 细胞突变率(%) D. 中性核细胞百分比(%) E. 中学生中吸烟人数

3. 关于频数表的制作, 以下_____论述是正确的。

A. 频数表的组数越多越好 B. 频数表的下限应该大于最小值 C. 频数表的上限应该小于最大值 D. 一般频数表采用等距分组

E. 频数表的极差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

4.比较身高与坐高两组单位相同数据变异度的大小,宜采用_____。

A. 变异系数(CV)B.标准差(s)C.方差(s2)D.极差(R)E.四分位间距

5.从 μ到μ+1.96s 范围外左右两则外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是_____ 。 A.2.5% B.95% C.5.0% D.99% E.52.5%

6. 关于假设检验的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在已知 A药降血压疗效只会比 B 药好或相等时, 可选单侧检验 B. 检验水准?定得越小, 犯 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C. 检验效能 1-?定得越小, 犯 II型错误的概率越小 D. P 值越小, 越有理由拒绝 H0

E.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双侧检验的检验效能比单侧检验低

7.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 )差别的 t 检验,____。 A. t 值不变 B. t 值变小 C. t 值变大 D. t 值变小或变大E. 不能判断

8. 将 90 名高血压病人随机等分成三组后分别用 A、B 和 C 方法治疗,以服药前后血压的差值为疗效,欲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是否相同,正确的是____ 。

A. 作三个样本两两间差值比较的 t 检验 B. 作三个样本差值比较的方差分析 C. 作服药前后配对设计资料的 t 检验方差分析 D. 作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E. 以上都不对

9.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_____。 A. 有效率为 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E.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

10.经调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均为 4/105,经统一年龄构成后,甲地标化率为 4.5/105,乙地为 3.8/105。因此可认为 _____ 。

A. 甲地人群平均年龄较乙地大B.甲地人群实际冠心病死亡率较乙地高 C.甲地老年人构成较乙地大 D.甲地各年龄别冠心病死亡率都较乙地高 E.甲地人群冠心病平均死亡风险较乙地高

11.不适宜用 Poisson分布描述的实例是_____。

A.广深高速公路一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分布 B.每毫升水样品中大肠杆菌数分布 C.放射性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放射出质点数分布 D.单位空间中某些昆虫数分布 E.一定人群中乙型肝炎病人数分布

12.调查某地居民 1600 人,得蛔虫感染率为 50%,则其总体率的 95%可信区间为 _____。

A.47.55~52.45% B.48.75~51.25% C.45~55% D.49.68~50.32% E.据此资料不可推知

13. 以下不是χ2 检验的用途。

A.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之间有无差别 B. 交叉分类资料两属性间有无相关关系 C. 检验频数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拟合优度

D.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 E. 推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数之间有无差别

14.在两组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 0,3,7,14,32,对照组的观察植为,0,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 ______。

A.1; 2,3 B.3; 1.5,1.5 C. 2; 2,2 D. 1; 2.5,2.5 E. 不参加编秩

15. 根据某地 6 至 16 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 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 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 直方图 D. 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16. 根据样本算得两个变量 X 与 Y 之间的相关系数 r,经 t 检验,P<0.01,可认为_____。 A. X 与 Y 间相关密切 B. B. 总体相关系数ρ=1 C. 总体相关系数ρ=0 D. 总体相关系数ρ≠0 E. 总体相关系数ρ>0

17. 对药物半衰期较长的某药作不同剂量疗效的临床试验,以下_____设计不适宜。 A. 配对设计 B. 完全随机设计 C .交叉设计 D. 配伍组设计 E. 以上设计都不合适

18.现时寿命表的期望寿命_____。

A. 受人群数量的影响 B. 不能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

C. 受人口年龄别构成的影响 D. 是各年龄别死亡率的综合反映 E. 是死亡年龄的平均数

19.与实验相比,_______________。

A. 调查中对非研究因素控制更为严格 B. 调查不对研究对象作人为干预 C. 调查结果更为可靠 D. 调查设计要遵循随机和均衡的原则 E. 调查研究的样本可以更小

20.在某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临床随访研究中, 不属于截尾数据的是_____。 A. 随访对象死于其它疾病 B. 随访对象因在随访期间移民出国

C. 随访对象因严重付作用未能完成治疗 D. 随访对象到研究结束时仍未死亡 E. 随访对象失去联络

二、填空题:在句子中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名词或短语。(每题 2 分)

1. 在研究中,研究者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测量和观察,这种特征称为_____ 。对_____的测得值称为_____。

2. 在建立检验假设是应当注意检验假设是针对__________ 而言,而不是针对__________。

3. 在制统计图时,标题说明资料的内容,位于图的_____,必要时注明______、_______ 。

4. 确定样本含量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1)建立检验假设, (2)定出__________, (3)提出期望的 __________, (4)必须知道由样本推断总体的一些信息, 如__________ , 还有____________。

5. 极差是全部数据中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之差,它描述了数据变异的幅度。

三、名词解释:简单解释以下名词。(每题 4 分) 1. II 型错误 2. 非参数检验 3. 正常值范围 4. 组内变异

四、简答题:扼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 6 分) 1. 简述怎样描述一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2. 试述假设检验中 I 型错误与 II 型错误的意义及关系。

3. 试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基本思想。

4. 医院拟研究某新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试确定该研究设计中的三要素。

5. 试述死亡概率、生存概率与生存率的关系。

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 12 分)

1. 某研究调查了山区、丘陵、平原和沿海地区居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如下表,试问1) 饮用水中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有无关系?2)有人说,如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为 P<0.05,可认为,饮水中氟含量高是导致氟骨症高发的原因之一,对吗?

氟含量(mg/l) X 0.48 0.64 4.00 1.48 1.60 2.86 3.21 4.71 患病率(%)Y Y 22.37 23.31 25.32 22.29 28.59 35.00 46.07 46.08

2. 在某地卫生服务调查中随机抽样调查了 400 户家庭,他们的平均年医疗费用支出是 947元,标准差是 291 元。设家庭医疗费用近似正态分布,请估计这些家庭的 95%年医疗费用支出范围,并估计当地家庭年医疗费用平均支出。

2010-06-13 12:34:44来自: 清辰(U never know how much i love u)

一、单选题:在 A,B,C,D,E 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将答案字母填在下划线里(每题 1 分) 1. 在医学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

A 样本是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B 样本是总体中最有特点的一部分 C 样本是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D 样本是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E 样本是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部分

2. 以下关于概率的定义中,__________是错误的。

A. 当概率小于 0.05, 则为不可能事件 B. 当概率等于 1, 则为必然事件 C. 当概率在 0 至 1 之间时, 为随机事件

D. 当重复实验次数足够大时, 事件发生频率接近概率 E. 当概率等于零, 则为非随机事件

3.频数表不能__________。

A. 反映频数分布的特征 B. 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计算 C. 便于发现异常值 D. 精确估计算术均数的值 E. 用于分类资料

4.在描述定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时, 以下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均数适宜于对称分布资料 B. 几何均数和中位数都适宜于正偏倚分布 C. 同一正偏倚分布资料, 估计的均数值小于中位数值 D. 对称分布资料的均数值等于中位数值

E. 几何均数特别适宜于细菌学和免疫学检测指标的描述

5.用大量来自同一总体的独立样本对总体参数作估计时,关于 95%可信区间(CI),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A. 大约有 95%样本的 95%CI覆盖了总体参数

B. 对于每一个 95%CI而言,总体参数约有 95%的可能落在其内 C. 各个样本的 95%CI是相同的

D. 对于每一个 95%CI而言,有 95%的可能性覆盖总体参数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6. 在假设检验中,关于 P 值与?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α值是决策者事先确定的一个可以忽略的、小的概率值

B. P 值是在 H0 成立的条件下,出现当前值以及更极端状况的概率 C. ?α值并不一定要取 0.05, 根据实际需要甚至可以取到 0.15

D. 在同一次假设检验中,作单侧检验时所得 P 值比作双侧检验时所得 P 值小 E. ?α值越小,所得结论越可靠

7.当组数等于 2 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与 t 检验的关系是____ 。 A.完全等价且 F=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C.t 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 t=E.以上都不对

8. 下列关于方差分析的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 A.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各组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B. 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样本均数来自同一总体 C. 方差分析中判断 F 值相对应的 P 值时需查双侧界值表 D. 方差分析得到的 F 值越大, 表明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E. 方差分析得到的 F 值越小, 越没有理由怀疑 H0 成立

9.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__。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 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 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

10. Poisson分布独有的特征是______。

A. 离散型分布 B. 参数是总体均数 C. 方差等于均数 D. 当样本较小时是偏倚分布 E. 当样本足够大时近似正态

11.在比较两个率时,进行标准化的目的是______。

A.使两个率之间的差异减小 B.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实际水平

C. 使两个率更能代表二人群的相对水平 D. 任两个率进行比较都必须先进行标准化 E. 代替假设检验发现两个率之间的差别

12. 用 A法和 B 法分别检测 100名确诊的癌症病人,A法的阳性率为 pA,B 法的阳性率为 pB。检验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的方法应采用______。

A.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 u检验 B.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 u检验 C. 检验两样本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 D. 检验两总体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 E. 两非独立样本的总体率是否相等的χ2 检验

13.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判定为______。

A.T越大,P 越大B.T越大, P 越小C. T值在界值范围内, P 小于相应的? D.T值在界值范围内,P 大于相应的? E.以上都不对

14. 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符号秩和检验中, 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B.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中, 各组混合编秩

C. 当符合正态假定时, 非参数检验犯 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D. 当样本足够大时, 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E. 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15.为比较某地两年几种疾病的患病率, 可采用______。 A. 直方图 B.复式直条图 C. 线图 D. 构成比直条图 D.圆图

16.回归分析是研究______。

A. 两变量 X, Y 变化的关联性 B. 两变量 X, Y 变化的方向性

C. 因变量依赖自变量变化的数量关系 D. 两变量变化的紧密程度 E.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比例

17.为减少测量顺序对比较新药与常规药治疗结果的影响, 作统计设计时最好应采用以下哪项措施______。 A. 设对照组 B. 随机化安排 C. 增加实验次数 D. 盲法 E. 以上都不行

18.关于寿命表, 以下正确的陈述是______。 A. 现时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 B. 定群寿命表资料来自对特定人群某时点的调查

C. 期望寿命又称平均寿命, 指所有调查对象死亡时年龄的平均值 D. 随访某特定人群的死亡情况所得资料可做现时寿命表分析

E. 因期望寿命受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 不能直接比较不同地区的期望寿命

19.关于随机抽样,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

B. 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 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抽样误差较小

D. 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控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E.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

20.以下指标中, ______的分母不是用平均人口数。

A.死因别死亡率 B.粗死亡率 C.某疾病发病率 D.婴儿死亡率 E.以上都不是

二、填空题:在句子中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名词或短语。(每题 2 分) 1. 设计是整个研究中的____________一环,也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 由于寿命表是根据年龄组死亡率计算出来的,因此,寿命表中各项指标不受人口______

______的影响,不同人群的寿命表指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3. 当研究者不知道总体参数时, 从总体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作为______ 进行________。通过样本指标来说明总体特征,这种由样本获取有关总体信息的过程称______ 。

4. 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以分解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部分,相应的总自由度也可分解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5. 在相关回归分析中,对同一组数据若同时计算 r 与 b,它们的________是一致的,并且________ 等价。

三、名词解释:简单解释以下名词。(每题 4 分) 1. 检验效能 2. 参数检验 3. 可信区间 4. 组间变异

四、简答题:扼要回答以下问题。(每题 6 分) 1. 试比较标准差和标准误的关系与意义。

2. 请简述对两总体均数作独立样本假设检验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及适用条件。

3.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和优缺点。

4. 简述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三者的关系。

5. 试述直线相关与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和计算题(每题 12 分)

1.某医生欲比较三种镇咳药的疗效, 分析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的时间。结果经方差分析得下表,2. 请补充

并完成方差分析,3. 解释结果。 表三种镇咳药延迟咳嗽时间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ν MS F P 组间变异 4994.167 组内变异

总变异 31810.000 39

2. 测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与健康人的尿中 17 酮类固醇排出量见下表, 比较两组均数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解释结果。

表老年慢支病人与健康人尿中 17 酮类固醇排出量(mg/24h)

病人组 2.90 5.41 5.48 4.60 4.03 5.10 5.92 4.97 4.24 4.36 2.72 2.37 2.09 7.10 健康组 5.18 8.49 3.14 6.46 3.72 6.64 4.01 5.60 4.57 7.71 4.99

【答案】D

20.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得到回归系数为-0.30,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______. A.X对Y的影响占Y变异的30% B.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30% C.X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D.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30% E.Y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减少0.30个单位 【答案】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