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教案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七章消化系统 教案
2015年上学期 教学课题 第七章 消化系统 课时 8学时 授课老师 周东慧 教研组长审核签名 授课时间 周一、周二、周三下午及晚上,周四晚上,周五上午 授课对象 2015级护理专业 1-4班 目的要求 第一节 1.说出消化系统的定义;2.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3.简述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第二节 1. 掌握牙的形态结构;舌的乳头和舌肌的功能;唾液腺的 位置和腺管开口的部位;2、说出扁桃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食管的位置和、行程、形态与毗邻;3、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个体差异;小肠的分部、位置、形态与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与分部;大肠的分部、位置及形体结构特征;4、叙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第三节 1、肝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2、胰的位置、形态及胰头的毗邻;3、胆道系及胰管的开口; 第四节 1、熟悉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五节 1、了解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1、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3、腹膜形成的结构 教学重点及重点:唾液腺的开口;食管的狭窄;大肠的特征;阑尾难点 的体表投影;肝的形态;胆道的组成;鼻旁窦的开口;胸膜的构成;肾窦的结构 难点:喉软骨的连结;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举一反三法、目标激励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 课型 理论课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一、概述;二、消化道;三、消化腺;四、消化与吸收;五、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六、腹膜 复习思考题 一、 食管三处狭窄位于何处? 二、 大肠的外形特征有哪些? 三、 试述肝外胆道组成。 参考资料 1.系统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柏树令; 2.局部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怀经; 3.组织学与胚胎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英茂 4.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姚泰 自评 重点把握准确、难点讲授透彻、讲解生动活泼。学生学习认真,师生互动好。 2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第七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定义 2.叙述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教学重点: 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概念
(教学:先回顾“系统”概念,再引出“消化系统”完整的概念。) 消化系统:由多种形态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序结合在一起完成以摄食、分泌、消化、吸收、排泄这一连续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消化系统。
第2节 消化道
教学目标:1. 掌握牙的形态结构;舌的乳头和舌肌的功能;唾液腺的 位置和腺管开口的部位;
2、说出扁桃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食管的位置和、行程、形态与毗邻;
3、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和个体差异;小肠的分部、位置、形态与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与分部;大肠的分部、
1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位置及形体结构特征;
4、叙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下消化道
1、口腔oral cavity (1)腭palate 1)硬腭:前2/3 2)软腭:后1/3
3)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腭舌弓及舌根围成 (2)牙teeth
1)牙的形态:牙冠、牙根、牙颈 2)牙组织:牙质、釉质、牙骨质、牙髓 3)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 (3)舌tongue
1)舌粘膜:舌乳头、舌扁桃体、舌下阜、舌下襞 2)舌肌:舌内肌、舌外肌 (4)唾液腺
1)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 2)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2、咽pharynx
2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1)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 (2)口咽:腭扁桃体 (3)喉
咽: 3、食管esophagus
是消化管中最狭窄的部分,分颈、胸、腹三部,全长有三处狭窄,是异物滞留及食管癌好发部位 4、胃stomach
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分前后两个壁,大小两弯和出入两口。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45’) 5、小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分三部分 (1)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2)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 3)水平部 4)升部
(2)空肠jejunum
3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3)回肠ileum
6、大肠large intestine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盲肠和结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1)盲肠:回盲瓣
(2)阑尾vermiform apendix:右髂窝内,根部的体表投影即McBurney点
(3)结肠colon 1)升结肠 2)横结肠 3)降结肠 4)乙状结肠
(4)直肠rectum: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 (5)肛管anal canal: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
第3节 消化腺
教学目标:
1、肝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 2、胰的位置、形态及胰头的毗邻; 3、胆道系及胰管的开口; 教学过程: 消化腺:
4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分部: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小消化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功能:开口于消化道,分泌液体,参与食物消化。
(提问:大唾液腺是外分泌腺还是内分泌腺?回顾内、外分泌腺的区别。) 1、肝liver
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1) 膈面:镰状韧带
(2) 脏面:肝门、静脉韧带、肝圆韧带、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2、 肝外胆道 (1)胆囊gallblader
(2)胆总管:与胰管汇合成肝胰壶腹 3、 胰pancreas
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属于腹膜外位器官,分头、颈、 体、尾四部分 (90’)
第四节 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5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2、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二)可吸收的物质: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水、无机盐、维生素 (三)吸收的部位:
1、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 小肠与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表面积大;
(2)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吸收的途径:
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血液 脂肪酸、甘油→淋巴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构建人体提供原材料; 3、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
6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第五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了解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教学过程: (一)神经调节
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其中副交感神经对消化功能的影响较大。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外,消化器官的其他部位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1)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兴奋时,能抑制胃肠道活动,使消化腺的分泌减少,但却使回盲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紧张性加强。 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消化管运动加强、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增多。
(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1、非条件反射:包括食物进入口腔后的咀嚼、吞咽可引起唾液的分泌和胃的扩张等。
2、条件反射:通过食物的色、味、形科反射性的引起胃肠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7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三)体液调节
胃肠道黏膜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多种肽类物质,称为胃肠激素。
作用如下:1、调节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2、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3、刺激消化管黏膜和腺体的生长发育。
第六节 腹膜
教学目标:
1、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 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3、腹膜形成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腹膜的解剖生理特点:
1、位置:衬覆于腹、盆壁内面和腹、盆腔器官的外面。分为腹膜壁层和腹膜脏层,两层所围成的间隙为腹膜腔。
2、作用:可分泌少量浆液,月100-200ml,七润滑作用,可减少脏器活动时的摩擦;有吸收功能,能吸收腹膜腔内的液体和空气。 (二)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各面均有腹膜包被:如为、空肠、回肠、盲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2、腹膜间位器官:三面都有腹膜包被,如升结肠、降结肠、肝、胆、膀胱和子宫等;
3、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面被腹膜包被,如肾、肾上腺、输尿管和
8
息烽县人民医院 2015年
胰腺等。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1、网膜(小、大网膜) 2、系膜 3、韧带
4、陷凹(如直肠膀胱陷凹、直肠子宫陷凹等)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